2019-2020年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人教版知识点练习第一百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人教版知识点练习第一百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加线的词语,每一组的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粮囤/囤积角逐/牛角剥削/盘剥落枕/落下
B、牲畜/畜养伺候/伺机供应/供职薄饼/薄情
C、湖泊/血泊乘机/乘便度量/忖度提防/提供
D、蕴藉/慰藉本分/分配寄宿/宿儒果脯/胸脯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脊髓(suǐ)潜(qián)力蹩(bié)进闷(mēn)热
B、斐(fěi)然咋(zhà)舌纸屑(xuē)信笺(jiān)
C、炽(zhì)热稽(qǐ)首憎(zēng)恶遒劲(jìng)
D、癖(pǐ)好广袤(mào)攻讦(jié)尽(jìn)管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帖(tiē)妥帖请帖字帖服帖
B、畜(xù)畜产畜牧畜养牲畜
C、创(chuànɡ)草创创伤首创创造
D、空(kòng)空额空白空当填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晓。
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
庐、三气周瑜等。
B、《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塑造了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经典形象他们都是受到精神
和肉体双重迫害的弱者。
C、“五四”以后,新诗发展渐入高潮,创作日渐丰富且风格日渐多样,其中“雨巷诗人”戴望舒和徐志
摩享有盛名。
D、《清兵卫与葫芦》《山羊兹拉特》《堂吉诃德》《礼拜二午睡时刻》的作者分别是日本的志贺直
哉、美国的辛格、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和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______?______?【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南方的受灾情况,并着眼将来提出相关建议。
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和雨雪天气。
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长达10余天的雨雪、低温天气,1359.5万人受灾,被大雪围困30.7万人,因灾倒塌房屋1.1万间,死亡大牲畜3.3万头。
湖北先后发生2次大暴雪。
持续雨雪低温天气使全省810万人受灾,转移群众7.64万人。
蔬菜运不进来,武汉农产品市场“涨”声如潮,每斤小白菜的价格从1元多涨到每斤3.5元。
贵州省500千伏“日”字形环网被完全破坏,全省最多时有18个县完全停电。
贵州省24日宣布全省进入大面积二级停电事件应急状态。
12日以来,贵州省滞留在各条公路上的司乘人员一度多达10余万人。
安徽全省已有16个市发生雪灾,受灾人口340多万,倒塌房屋5144间。
概括:(不超过20字)
建议:(不超过40字)
【答案】:
【解析】:
第10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
包氏父子
张天翼
老包①小心地抽开抽屉,把老花眼镜拿出来带上,慢慢念着。
象在研究一件了不起的东西,牟信封瞧了老半天。
两片薄薄的紫黑嘴唇在一开一合的,他从上面的地名读起,一直读到“省立xx中学高中部缄”。
“露,封,挂,号,”他摸模下巴。
“露,封,……”
他仿佛还嫌信封上的字太少太不够愈似的,抬起脸来对天花板愣了会儿,才轴出信封里的东西。
天上糊满着云,白天里也象傍晚那么黑。
老包走到窗子眼前,取下了眼镜瞧瞧天,才又架上去念成绩单。
手微微颤着,手里那几张纸就象被风吹着的水面似的。
成绩单上有五个“古”。
只一个“乙”——那是什么“体育”。
一张信纸上油印着密密的字:告诉他包国维本学期得留级。
老包把这两张纸读了二十多分钟。
“这是什么?”胡大一走进来就把脑袋凑到纸边。
“学堂里的。
……不要吵,不要吵。
还有一张,缴费单。
”
这老头把眼睛睁大了许多。
他想马上就看完这张纸,可是怎么也念不快。
那纸上印着一条条格子,挤着些小字,他老把第一的上半格接上了第二行的下半格。
“学费:四元。
讲义费:十六元。
……损失准备金:……图书馆费:……医……”医……”
他用指甲一行行划着又忿第二遍。
他在嗓子里咕噜着,跟痰响混在一块。
读完一行,就一瞧天。
“制服费!……制服费:二——二——二十元。
……学生除——除一一除宿费膳费外,皆须……”
瞧瞧天。
瞧瞧胡大。
他不服气似地又把这些句子念一遍,可是一点也不含糊,还是这些字——一个个仿佛刻在石头上似的,陷到了纸里面。
他对着胡大的脸子发愣:全身象有——不知道是一阵热,还是一阵冷,总而言之是似乎跳进了一桶水里。
“制服费!”
“什么?”胡大吃了一惊.
“唔,唔。
唵。
”
制服就是操衣,他知道。
上半年不是做过了么?他本来算着这回—共得缴三十一块。
可是这二十块钱的制服费一加,可就……
突然——磅!房门给谁踢开,撞到板壁上又弹了回来。
房里两个人吓了一大跳。
一回头——一个小伙子跨到了房里。
他的脸子我们认识的:就是上那张照片里的脸子,不过头发没那么光。
胡大拍拍胸脯,脸上陪着笑:“哦唷,吓我一跳,学堂里来么?”
那个没言语,只膘了胡大一眼。
接着把眉毛那么一扬,额上就显了几条横皱,眼睛扫到了他老子手里的东西。
“什么?”他问。
胡大悄悄地走了出去。
老头把眼镜取下来瞧着包国维,手里拿着的三张纸给他看。
包国维还是原来那姿势:两手插在裤袋里,那件自由呢的棉袍就短了好一截。
象是因为衣领太高,那脖子就有点不能够随意转动,他只掉过小半张脸来瞅了一下。
“哼。
”他两个嘴角往下弯着,没那回事似地跨到那张方桌跟前。
他走起路来象个运动员,踏一步,他胸脯连着脑袋都得往前面摆一下,仿佛老是在跟剐人打招呼似的。
老包瞧着他儿子的背:“怎么又要留级?”
“郭纯也留级哩。
’:那小伙子脸也没回过来,只把肚子贴着桌沿。
他把身子往前一挺一挺的,那张方桌就咕咕咕地叫。
老包轻轻地问:“你不是留过两次级了么?”
没答腔,那个只在鼻孔里哼了一声。
接着倒在桌边那张藤椅上,把膝头顶着桌沿,小腿一荡一荡的。
他用右手抹了一下头发,就随便抽下一本花花绿绿的书来:《我见犹怜》②。
沉默。
房里比先前又黑了点儿。
地下砖头缝里在冒着冷气,老包两只脚仿佛踏在冷水里。
老包把眼镜放到那张条桌的抽屉里,嘴里小心地试探着说:“你已经留过两次留级,怎么又……”
“他喜欢这样!”包国维叫了起来。
“什么‘留过两次留级’!他要留!他高兴留就留,我怎么知道!”
外面一阵皮鞋响:一听就知道这是那位表少爷。
包国维把眉毛扬着瞧着房门,表少爷象故意要表示他有双硬底皮鞋,把步子很重地踏着,
敲梆似地响着,一下下远去。
包国维的小腿荡得利害起来,那双脚仿佛挺不服气——它只穿着一双胶底鞋。
老头有许多话要跟包国维说,可是别人眼睛盯到了书上:别打断他的用功。
包国维把顶着桌沿的膝头放下去,接着又抬起来。
他肚子里慢慢念着《我见犹怜》,就是看到一个标点也得停顿一两秒钟。
有时候他偷偷地瞟镜子一眼,用手抹抹头发。
自己的脸子可不坏,不过嘴扁了点儿。
只要他当上了篮球员,再象郭纯那么——把西装一穿,安淑真不怕不上手。
安淑真准得对那些女生说:“谁说包国维象瘪三!很漂亮哩。
”
【注】①老包,小说中“包国维”的父亲,一个公馆内的老仆人。
②《我见犹怜》:流行于当时的庸俗小说。
请简要分析第四自然段中“天上糊满着云,白天里也象傍晚那么黑。
”这一景物描写的作用。
""
请概括分析文中“包国维”这一人物形象。
""
本文描述了一个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望子成龙的故事,有人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故事的时代背景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故事表现的主旨也已经没有了现实意义,你的观点呢?
""
【答案】:
【解析】:
第11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故乡
林贤治
①我不只一次为世代的城里人感到遗憾。
他们没有故乡。
②故乡的一切——田野、林木、农舍,饲养和吆喝牲畜的语言,是人类的摇篮。
我来大都市将近十年,故乡犹自温柔着,在暗暗老去的心中……
③我思念月亮。
月亮是城里所没有的。
它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霉墙、石子路,清凉如水,池塘是别一风味,粼光如荧光,而荧光又是别一种风味。
月夜的笛声是好的,难怪帕斯卡尔因吹笛而赞美了人的脆弱。
还有潇潇春夜雨,满枕蛙声,客人不来不也很好吗?我思念我的小屋子,以及那棕色的小木门。
傍晚,父亲常常走出大屋巷口,高高叫唤着乳名催我吃饭,见我迟不归,就会径直过来,手扶木门,静静的看我读书和写字……
④故乡!那里像土地一样浑厚,牛一样勤劳,野草一样生生不已的人们,是我所怀念的。
我一直在生活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致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情节: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地离开?
⑤为我所熟悉的土地,多年来渴望着农机、化肥、优良的管理。
偶尔回乡,却见阡陌纵横,界标林立,若抹去几根电线杆子,直是走在陶渊明和范成大的诗行里了。
笔直的机耕道固然不得见,连几年前铺就的石板路也日见颓废,运河桥原有的两道护栏,因为少许的钢筋被盗,已经彻彻底底地坍没了。
未来的管理人员,成批地中辍了读书的机会,而提前进入了庞大的劳动队伍之中。
殷实的庄稼人,收入都靠出售有限的粮食和鸡豕。
有的人家,甚至连半条牛腿也没有,一到农忙,只好以人力换畜力,幸好庄稼依然茁壮——神农的后裔呵!
⑥都市是富足和享乐的象征。
芸芸众生,充满人性的弱点,怎么可能抵御都市文明的巨大诱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留守家园?如果有可容劳作和享受的地方,何处不可以成为故乡呢?与其为故乡贫困地活着,不如抛弃故乡赢得自由、幸福的生存!
⑦我不禁暗自吃惊于这个结论,然而,不管如何深爱着故乡,也无法推翻本身生活固有的逻辑。
好在农民们都是生活的忠实儿女,无须恪守任何教条,只要周围有一个缺口,他们就会充满幻想,充满活力,邀呼着聚集着喧哗着从故乡出发,向陌生的城市。
他们所到之处,旋即形成“盲流”,形成“丐帮”,形成建筑大军,形成保姆市场……
⑧看一眼矗立乡野的大风车,或是盘挂悬崖的行人道,可以知道农人所具有的非凡的想象和冒险精神。
他们何尝安贫乐道呢?农民即使“安贫”,乃系不得已;“乐道”也是自嘲。
在他们的名字中,除了阿猫阿狗,尚有不少叫做阿福阿运阿改阿变之类,便可窥知他们意欲扭转命运而不能的世代相传的痛苦情结。
⑨此刻,农民以和平的方式改变命运的历史性尝试已经开始。
这实在很可以鼓舞祝祷的。
然而,我们所见的是:农民潮水般地涌向城市,最后不免潮水般地退回乡村,在不断地潮汐涨落之间,劳动者角色遂时时得以替换,且得继续替换下去。
乡村中最精锐的劳动力量,最强壮的血液补给给了城市,由是,城市永远年轻。
⑩为什么农民不可以一次性地选择城市呢?为什么出发点总是成为终点?纠缠的社会问题,如何是我可以数说明白的呢?但我已经自觉,精神还乡是一种奢侈;而表同情于离乡,也不过“忏悔贵族”的心情罢了。
除了这些近乎无聊的话,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选自《平民的信使》,有删改)
从文中看,农民并不安贫乐道的精神状态有哪些?请分条列举。
""
文章第③段描写了故乡的风物,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
“我一直生活在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致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情节: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地离开?”这些叙写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作者对“农民”、“故乡”的感情是复杂的。
请根据全文探究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答案】:
【解析】:
第12题【默写】
满纸荒唐言,______。
(《红楼梦》)
【答案】:
【解析】:
第13题【默写】
心较比干多一窍,______。
(《红楼梦》描写黛玉聪明与病态美)【答案】:
【解析】:
第14题【默写】
______,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
【答案】:
【解析】:
第15题【默写】
生当作人杰,______ 。
(李清照《咏项羽》)
【答案】: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解析】: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