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标记法在临床环境清洁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荧光标记法在临床环境清洁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马文霞;陈凯;乔美珍;吴旭琴;吴琛;金美娟;赵瑶
【摘要】随机选取条件相近的3个普通病区和1个ICU病区,每个病区随机选取5间病房,对病房的门把手、床头柜、呼叫器按钮、输液架等高频接触物表作荧光标记.在清洁后4h内进行复核,计算荧光标记的清除率评价清洁效果.及时反馈清洁评估情况和对保洁员培训后再作一次环境清洁荧光标记考核,对干预后改善效果进行评价.干预前普通病房清除率为15.31%,ICU病房清除率为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56,P<0.01).干预后普通病房清除率为52.94%,ICU病房清除率为8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75,P<0.01).普通病房清除率干预后高于干预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54,P<0.01).ICU病房清除率干预后高于干预前,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43,P<0.01).荧光标记法简捷有效,成本低廉,在临床上容易普遍开展,适用于快速环境清洁效果的评价.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无法代替常规环境微生物检测对于致病菌的检出.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
【年(卷),期】2015(000)023
【总页数】2页(P5387-5388)
【关键词】荧光标记法;临床环境;清洁效果;评价
【作者】马文霞;陈凯;乔美珍;吴旭琴;吴琛;金美娟;赵瑶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苏州 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苏州 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苏州 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苏州 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苏州 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苏州 215006;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苏州 215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3
医疗机构的环境清洁是医疗安全的基础[1],是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2]。
常规的环境清洁监测方法虽然准确,但是费时费力,不易普遍开展。
环境清洁荧光标记法是一种评价环境简捷、客观、有效的评估方法,也是一种提高环境清洁依从性的管理措施,既可以反映被测环境的清洁结果,又可反映被测人员操作的规范性。
但国内尚未见此相关的研究报道,故本研究为探讨荧光标记法在医疗机构临床环境清洁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特对医疗环境的重点环节进行监测,评价清洁效果,并对干预措施后环境清洁状况的改善效果进行二次评价。
1.1 材料卫生监测显色笔和LEDUV手电(均由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方法
1.2.1 标记方法随机选取条件相近的3个普通病区及1个ICU病区,每个病区随机选取5间病房,计20个病房。
用显色笔在每间病房的门把手、床头柜、床栏、桌椅、呼叫器按钮、输液架等高频接触物表各布1~2个荧光标记,其中床头柜、床栏在正面、侧面、内侧全方位布4~6个荧光标记。
有卫生间的病房在台盆、坐便器盖、冲水柄等布点,每间病房荧光标记布点不少于15个。
用LEDUV手电确认荧光标记的位点。
1.2.2 复核方法在保洁员清洁前1h内进行荧光标记,标记时选择物体表面干燥的位置,且标记布点的每边长在1CM左右。
在保洁员清洁后4h内进行荧光标记复核。
未见荧光标记为清除,见到荧光标记和部分荧光标记均为未除。
复核时和保洁
员一起参与,边复核边分析边培训,让保洁员受到教育。
1.2.3 评估方法采用荧光标记法进行评估。
第一次是清洁基线调查,保洁员不知要评估的情况下进行,了解各病区原始的清洁状况。
第二次在一周后,在对相关人员反馈清洁基线调查结果和培训后进行,了解干预措施后清洁状况的改善。
清除率计算:(清除点数/标记点数)×100%=清除率%。
1.2.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各组清除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监测结果第一次基线调查共布点340个,其中普通病房196个,ICU病房144个。
总体的清除率为3
3.53%,其中普通病房清除率为15.31%,ICU病房的清除率为58.53%。
在对相关人员反馈清洁基线调查和培训后第二次调查共布点360个,其中普通病房204个,ICU病房156个。
总体的清除率为67.22%,其中普通病房清除率为52.94%,ICU病房的清除率为85.90%。
见表1。
2.2 不同病房清洁效果比较干预前,普通病房的清除率为15.31%,ICU病房的清除率为58.33%,经卡方检验,χ2=68.95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干预后,普通病房的清除率为52.94%,ICU病房的清除率为85.90%,经卡方检验,χ2=4
3.57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由此可见,不论是否干预,ICU病房的清除率都高于普通病房,ICU病房的整体清洁效果要优于普通病房。
2.3.1 普通病房干预效果评估干预前,普通病房的清除率为15.31%,干预后,清除率为52.94%,经卡方检验,χ2=62.65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说明通过对相关人员反馈基线调查结果和培训等干预措施后,普通病房的清除率有所提高,清洁状况得到改善。
2.3.2 ICU病房干预效果评估干预前,ICU病房的清除率为58.33%,干预后,清除率为85.90%,经卡方检验,χ2=28.6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5。
说明通过对相关人员反馈基线调查结果和培训等干预措施后,ICU病房的清除率有所提高,清洁状况得到改善。
2.3.3 所有调查病房干预效果评估将此次调查的普通病房和ICU病房的数据合并汇总,得到所有病房干预前的清除率为33.53%,干预后的清除率为67.22%,经卡
方检验,χ2=79.42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6。
说明通过对相关人员反馈基线调查结果和培训等干预措施后,病房的整体清除率有所提高,清洁状况得到改善。
荧光标记法只需用显色笔在需要清洁的环境表面进行荧光标记,环境经清洁处理后,用LEDUV手电检查荧光标记是否被清除,通过清除率的计算来评估环境清洁效果。
此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改变了传统清洁评估靠眼、口、手老三样,做到评估三有:清洁质量好坏有证据、评比有数据、感控关键性环节有方法。
既可以反映被测环境的清洁效果,又可以反映被测人员操作的规范性,通过向相关人员反馈调查结果和规范化培训,提高环境清洁的依从性,在不增加人员等投入下,使清洁效率大幅提高,是一种简捷、客观、有效的环境清洁评估的方法。
微生物培养法虽是医院环境检测的标准方法,但它至少需要24h才能得检测结果,并且操作繁琐,费时
费力,因此并不适用医院环境的实时快速监测[3]。
而现在流行的ATP生物荧光法虽然有简便、灵敏、便于携带、方便现场操作等优点[4],能对医疗环境进行实时快速监测,但是成本高、耗量大,只适用于重点部门环境的监测,不便于普遍开展。
相较前2种方法,荧光标记法简捷有效,成本低廉,既可以实现快速监测,又可以在全院普遍开展,更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环境清洁效果评价中的推广应用,对控制医院感染有着以小见大的作用。
虽然荧光标记法简捷有效,成本低廉,但是应用于临床环境评价时,仍不可取代常规环境微生物检验。
因为荧光标记法只是通过荧光标记是否被清除来评价环境清洁效果,但是对物表的消毒灭菌效果却无法判断,更无法直接检测出病原菌,对物表
细菌的种类、数量都无法进行定性、定量的测量,而医院环境中微生物尤其是致病菌的监测是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的重要内容,也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所以荧光标记法应用于临床环境清洁评估时仍有它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荧光标记法简捷有效,成本低廉,在临床上容易普遍开展,适用于快速环境清洁效果的评价。
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无法代替常规环境微生物检测对于致病菌的检出。
【相关文献】
[1]苏静,张涛,赵红.口腔诊疗环境清洁消毒效果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1),4833-4835.
[2]唐毅,糜琛蓉,何景雄,等.ATP检测系统在临床清洁消毒效果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523-2325.
[3]付丽萍,宁瑶.ATP生物荧光法评估ICU环境清洁水平[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10):2277-2278.
[4]许晨耘,符林秋,柯雅娟,等.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在手工器械清洗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8):22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