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冷沉淀的临床输注与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浆冷沉淀的临床输注与护理
血浆冷沉淀属于凝血因子制剂,是从全血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成分血。
随着成分输血的出现、
发展以及对成分输血认识的不断加深,不同的患者输不同的成分正逐步被临床输血医师正确
的运用。
在冷沉淀制品应用得到普及的同时其相关注意事项也值得我们关注。
1 血浆冷沉淀的临床输注
1.1血浆冷沉淀的特性新鲜冰冻血浆在1-4℃条件下,融化至尚剩少量冰渣时取出,重离心,分离出上层血浆,取其下层冷不溶的白色沉淀物即为血浆冷沉淀。
冷沉淀制品一般是由2U(400ml)全血分离2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为1袋(国内
计为1U)。
其容量大约是25±5ml。
冷沉淀中主要含有因子VⅢ、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纤维结合蛋白、因
子XⅢ等成分。
每袋(2U)含VIII因子≥80IU。
纤维蛋白原≥150mg及其他共同沉淀物和一定
量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还含有各种免疫球蛋白,抗A抗B以及变性蛋白等。
1.2血浆冷沉淀的主要临床适应症
(1)儿童及轻型成人甲型血友病。
(2)血管性血友病。
(3)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及因子XⅢ缺乏症患者。
(4)手术后出血、严重外伤、烧伤、严重感染、白血病和肝功能衰竭等原因所致的获得性纤维
蛋白缺乏症。
临床上一般凡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测定低于0.8g/L,应输注冷沉淀作替代治疗。
1.3血浆冷沉淀输注用法及剂量
(1)新制备的冷沉淀可直接发往临床输注,也可置-30℃冰冻保存,有效期从采血之日起为1年,各地血站均能制备。
(2)冰冻保存的冷沉淀应用时应在37℃水浴快速(10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完全融化,融化后
应通过过滤器尽可能快速输注,且速度至少达到200ml/h。
(3)一般不主张应用静脉推注,建议选择将数袋冷沉淀逐一汇总,加入少量(10-15ml)生理
盐水稀释后经输血器静脉输入。
(4)输注速度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
一般一次输注应在30分钟内输完,以达到最
大疗效。
(5)冷沉淀常用参考剂量为每10kg体重输1-1.5U。
1.4血浆冷沉淀输注时的注意事项
(1)冷沉淀输注通常不要求做血型配合试验,但要求ABO血型同型或相容,尤其是新生儿或
早产儿。
(2)融化后的冷沉淀应在2小时内输完。
因故未能及时输用的冷沉淀一经融化不宜放4℃冰箱,更不宜再次冻存,因为因子VIII最不稳定,很容易丧失活性。
(3)冷沉淀粘度较大,如经静脉推注,最好在注射器内加入少量枸橼酸钠溶液,以免注射时发
生凝集而阻塞针头。
(4)注意观察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一次性大量输注应防止肺水肿,尤其是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2 输注血浆冷沉淀的护理
临床上科学合理用血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但不恰当的应用也可产生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病
人生命。
医院临床输血环节不仅要求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而且
还要求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
根据患者临床指征确定输冷沉淀制品后,
护理人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2.1熟悉该成分制品的主要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以及输用方法、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及主
要抢救措施。
2.2严格执行核对制度,输血前护士应认真用心地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床号、住院号、血型及输注成分的种类,确保输血安全。
2.3输注前检查产品袋有无破损、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异常情况。
融化后的冷沉淀一般为澄
清或略带乳光的溶液,有微量微小的蛋白颗粒存在,如血袋内有大量或大块的不溶物,不宜
输注。
2.4除生理盐水外,不可向血液成分内加入任何药物,以免因药物的加入使血液成分变性、
发生溶血,掩盖输血不良反应的早期发现,特别是早期的溶血反应等。
2.5输注过程中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10-15分钟要慢(2ml/分钟)并严密观察病情
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及时
向医师报告。
2.6严格按照医嘱给予输血前用药,以防发生过敏反应。
如果加药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发生输
血反应则应单独给药,不应加入到血液成分中。
2.7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输血反应。
当怀疑正在输注的血液成分可能被细菌污染时,应
立即停止输注并保持静脉输液通畅。
报告主管医生,做好抢救前准备。
总之,临床输血是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共同完成的一项治疗任务,也是一项高风险的治疗
技术。
掌握各种血液的使用原则及注意事项,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保
证输血过程安全有效,是每位医护人员的职责。
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给患者带来危
害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