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二十一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二十一中学高一
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其阳离子只有氧化性
B. 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都为固体
C.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都是阳离子
D.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不正确,金属阳离子也可以具有氧化性,例如亚铁离子;B不正确,例如金属汞是液态;C不正确,例如MnO4-、AlO2-等;D正确,铁离子被还原生成亚铁离子,答案选D。
2. 在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A、Na
B、 Cl
C、P
D、Ar
参考答案:
B
3.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
B.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3115P
C.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HClO的结构式:H-C1-O
参考答案:
B
4. 下列物质最难电离出H+的是()
A.CH3COOH B.C2H5OH C.H2O D.H2CO3
参考答案:
B
略
5. 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碎瓷片
B.蒸馏操作中,烧瓶可直接加热
C.冷水从冷凝管的下口入,上口出
D.收集冷凝水时,应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
参考答案:
B
略
6. 下列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A.HCl B.Na2O2 C.H2O2 D.H2
参考答案:
C
【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分析】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以非极性键相结合,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以极性键相结合,据此解答.
【解答】解:A、HCl中只含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属于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
C、H2O2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属于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
D、H2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属于单质,故D错误;
故选C.
7.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HCl→H2B.Mg→Mg2+C.Cl-→AgCl D.CuO→Cu
参考答案:
B
略
8. 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性最强的是FeCl3
B. 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KMnO4>FeCl3 >C12
C. 若溶液中Cl-与I-共存,为了氧化I-而不氧化CI-可以向溶液中通人Cl2
D. 反应③中若生成2mol Cl2共转移5mol电子
参考答案:
C
【分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①2FeCl3+2KI===2FeCl2+2KCl+I2;氧化性:FeCl3> I2;还原性:I->Fe2+;②2FeCl2+Cl2===2FeCl3,氧化性:Cl2>FeCl3;还原性:Fe2+>Cl-;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氧化性:KMnO4>Cl2;还原性:Cl- > Mn2+;所以氧化性:KMnO4>Cl2> FeCl3> I2;还原性:I->Fe2+>Cl-> Mn2+;结合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①2FeCl3+2KI===2FeCl2+2KCl+I2;氧化性:FeCl3> I2;还原性:I->Fe2+;②2FeCl2+Cl2===2FeCl3,氧化性:Cl2>FeCl3;还原性:Fe2+>Cl-;
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氧化性:KMnO4>Cl2;还原性:Cl- > Mn2+;所以氧化性:KMnO4>Cl2> FeCl3> I2;还原性:I->Fe2+>Cl-> Mn2+;
A.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还原性最强的是KI,A错误;
B.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KMnO4 >C12>FeCl3,B错误;
C.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还原性:I->Cl-,若溶液中Cl-与I-共存,为了氧化I-而不氧化Cl-可以向溶液中通人Cl2,C正确;
D. 根据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反应可知:10e----5Cl2,所以若生成2molCl2共转移4mol电子,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9. 在100mLHNO3和H2SO4得混合溶液中,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0.6mol/l。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粉,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值为(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铜与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
)()A.0.225mol/L B.0.30mol/L C.0.36mol/L D.0.45mol/L 参考答案:
C
10. 已知x溶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现有四份20mL4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下列四种x溶液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20mL 3mol/L的x溶液 B 20℃ ,30mL 2mol/L的x溶液
C. 20℃,10mL 5mo/L的x溶液
D.10℃,10mL 2mol/L的x溶液
参考答案:
C
11.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A.Fe B.Al2O3 C.NaHCO3 D.CO2
参考答案:
A
略
12. 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
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可能是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 B. X可能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C.Y可能与X同主族 D.Y一定是金属元素
参考答案:
C
13.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Y
B. 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
C. 在元素周期表中,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作半导体材料
D. Cs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ⅠA族和ⅡA族,碱性:CsOH>Ba(OH)2
参考答案:
B
A.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处于Y的下一周期,原子序数:X>Y,故A正确;B.不能根据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弱来比较非金属性,如酸性HCl>HF,但非金属性F>Cl,故B错误;C.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具有一定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故C正确(见必修2第18页);D.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Cs>Ba,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碱性CsOH>Ba(OH)2,D正确;答案为B。
14. 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
是
A.酸性:HClO4>HBrO4>HIO4B.碱性:NaOH>Mg(OH)2>
A l(O H)3
C.稳定性:PH3>H2S> HCl D.非金属性:F>O>S
参考答案:
C
略
15. 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A. H2SiO3
B. H3PO4
C. H2SO4
D. HClO4
参考答案:
D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酸性是H2SiO3<H3PO4<H2SO4<HClO4,答案选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2)填写表中空格:
(3)写出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D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 CaCO3+2HCl═CaCl2+H2O+CO2↑
2.
222232
4. 2NaOH+CO2═Na2CO3+H2O
考点:钠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概论与碱元素.
分析:(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钙、水;
(2)C中装有过氧化钠,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从C装置出来的气体中为氧气和未反应的二氧化碳,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D装置除去二氧化碳;
(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解答:解:(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C中装有过氧化钠,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从C装置出来的气体中为氧气和未反应的二氧化碳,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D装置除去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22223 2
2Na2O2+2CO2═2Na2CO3+O2 ;
(4)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故答案为:
2NaOH+CO2═Na2CO3+H2O.
点评:本题以实验为载体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物质的性质,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实验室配制欲配置480 mL 0.4 mol·L-1的NaOH溶液。
根据配置溶液的具
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mL容量瓶。
(2)用托盘天平称取g固体NaOH。
(3)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至500mL的大烧杯中,倒入蒸馏水,用玻璃棒搅
拌至完全溶解。
待冷却至室温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至容量瓶。
(4)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每次洗涤的溶液都注入,
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和均匀。
(5)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离刻度线约1-2厘米时,用滴
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盖好瓶塞,摇匀。
(6)配制好的溶液(填“能”或“不能”)长期存放在容量瓶中。
(7)以下因素会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中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参考答案:
(1) 500 mL (2分)(2)8.0 g (2分)
(4)容量瓶,(1分)(5)胶头滴管(1分)
(6)不能,(1分)(7) A、C (2分)
18. 用多种方法鉴别下列两组白色粉末物质(注:①能够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②鉴别方法可以不用填满,若序号不够也可以自己再添)。
(1)Na2CO3和SiO2
①
②
③
(2)CaCO3和Na2SiO4
①
②
③
参考答案:
(1)①焰色反应法:焰色反应为黄色的是Na2CO3,余者为SiO2。
②酸液产气法:分别取少许待测粉末,滴加稀盐酸,能够产生气体的是
Na2CO3;不反应的是SiO2。
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 NaCl+H2O+CO2↑
(2)①焰色反应法:焰色反应为砖红色的CaCO3和,黄色的为Na2SiO4。
②酸液产气法:分别取少许待测粉末,滴加稀盐酸,能够产生气体的是
CaCO3,剩余的为Na2SiO3。
CaCO3+2HCl=CaCl2+H2O+CO2↑
19. (10分)在真空中将CuO和硫粉混合加热可生成S2O和固体A,1mol CuO反应
电子转移数为1mol。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将S2Cl2与CuO加热,在100~400℃时,也能生成S2O,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S2O在NaOH溶液中发生两种歧化反应,生成S2-、S2O42-、SO32-,请写出这两种歧化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S2O也能在水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两种酸,(两种酸酸性都不强)试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 2CuO+2S S2O+Cu2O
(2)S2Cl2+CuO S2O+CuCl2
(3)5S2O+14OH-==4S2-+3S2O42-+7H2O,
2 S2O+8OH-==2S2-+2SO32-+4H2O
(4) 5S2O+7H2O ==4H2S+3H2S2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