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利度胺+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康爽
【摘要】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70例急性白血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观察组8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显著.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7(009)030
【总页数】2页(P95-96)
【关键词】沙利度胺;常规化疗;急性白血病
【作者】康爽
【作者单位】吉林市人民医院血液科,吉林吉林 132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
急性白血病是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以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并浸润其他组织、器官[1]。
本次探讨沙利度胺+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治疗的170例急性白血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观察组85例。
对照组男40例,女性
45例,年龄8~51岁,平均(37.47±2.08)岁。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5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0例。
观察组男42例,女性43例,年龄9~52岁,平均(38.13±1.95)岁。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5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4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所有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会批准。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疗方案,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成年),柔红霉素30~40 mg/m2,于治疗的第1~3天静脉滴注;阿糖胞苷2 mg/m2,于治疗的第1~10天静脉滴注。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成年),长春新碱1.4 mg/m2,每周一次静脉滴注;泼尼松40~60 mg/m2,于治疗的第1~14天口服治疗;环磷酰胺2~4 mg/kg,于治疗的1~14天口服治疗,1天1次。
以上药物小儿剂
量减半。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成年患者沙利度胺口服,1天100 mg,小儿剂量减半。
此次治疗疗程为2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髓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不良反应发生率。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VEGF、MVD、VEGFR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患者VEGF、MVD、VEGFR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前的VEGF、MVD、VEGFR指标为(372.8±40.1)pg/ml、
(20.7±2.4)×400光镜、(2 400.3±100.1)pg/ml。
观察组治疗后的VEGF、MVD、VEGFR指标为(205.8±25.1)pg/ml、(7.9±2.0)×400光镜、(1 300.5±80.1)pg/ml。
对照组治疗前的VEGF、MVD、VEGFR指标为
(370.4±40.0)pg/ml、(20.5±2.4)×400光镜、(2 398.1±100.0)pg/ml。
对照组治疗后的VEGF、MVD、VEGFR指标为(300.1±31.7)pg/ml、
(14.4±2.1)×400光镜、(1 802.1±99.6)pg/ml。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85例,恶心5例,骨髓抑制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4%。
对照组85例,恶
心6例,骨髓抑制的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1%。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复杂难治的血液病,分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成人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多见,儿童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2]。
急性白
血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发热、感染为主,患者可有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骨髓和关节疼痛等[3]。
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常规化疗药有柔红霉素、阿糖腺
苷等。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常规化疗药物有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泼尼松等。
联合用药可以提高化疗疗效,延缓耐药性的发生[4]。
化疗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静脉炎、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等[5]。
随着对白血病研究的深入,发
现急性白血病细胞可以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合成分泌,并与血管内皮生
长因子受体(VEGFR)结合,刺激内皮细胞的生长,使血管生成,参与白血病细
胞的浸润、转移[6]。
沙利度胺是一种对新生血管起抑制作用的抑制剂,能一定程
度抑制肿瘤生长,具有抗炎作用,还能降低复发率[7]。
最早沙利度胺被应用于治
疗妊娠妇女的呕吐反应,然而其可以影响胎儿发育,导致胎儿畸形,因此其使用受到限制。
然而随着医疗的发展,对该药研究的深入,科研学者发现此药物可以使VEGF分泌减少,在抗血管生成、抗炎、抗肿瘤以及复杂难治的血液病方面疗效显著[8]。
观察组患者VEGF、MVD、VEGFR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和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数据表明在常规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不会增加其抗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并且对
VEGF等分泌起到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沙利度胺+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的降低VEGF、MVD、VEGFR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关文献】
[1]黄维,张庆娟. 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7):102-104.
[2]蔡植华,郑乃莹,柳子川. 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
合杂志,2015,24(15):1631-1633.
[3]严俊,黄金棋,甘东辉. 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山西医
药杂志,2015,44(15):1811-1813.
[4]张乃红. 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析[J]. 中国处方药,2015,13(12):50-51.
[5]韩泽. 分析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8):162-163.
[6]韩迎利. 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评价[J].世界中医药,2017,12(S1):496.
[7]王玉茹,赵明明,梁雪,等. 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
学信息文摘,2016,16(53):100-101.
[8]胡娜. 沙利度胺联合含小剂量地塞米松的改良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6):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