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7题;共16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皈依/岿然恫吓/彤云粘贴/粘连
B . 绚丽/驯熟憧憬/僮仆雇佣/佣金
C . 悭吝/纤维伶俜/娉婷封禅/禅让
D . 曲笔/祛除晌午/粮饷蔓延/瓜蔓
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锁事惭愧短小精悍兴高彩烈
B . 沉疴联袂言简意赅陈词滥调
C . 俯瞰睚眦穿流不息容光涣发
D . 誉写账目鳞次栉比一愁莫展
3. (4分)(2017·青岛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座落在贵州省雷公山北麓,包括平寨、东引、羊排、
①南贵4个行政村, 11个自然寨,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②站在观景台鸟瞰,由衷佩服苗寨祖先在此选址建寨的智慧。

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

上千座吊脚楼从山上一直(延宕/延展)到山脚,鳞次栉比,气势磅礴。

白水河迢递蜿蜒,如绿色的缎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给苗寨凭添几多(风致/景致)。

五座风雨桥连通两岸,把白水河装点得更加秀丽。

在这里,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苗族风俗天然融汇,相得益彰。

特别令人心驰神往的是,这里有作为苗族传统文化重要(传承/承栽)者的建筑、银饰、歌舞、饮食……“这是
③一个以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文化名人余秋雨说,“我对西江苗寨的赞美,大致可以相信”。

(1)
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麓(lù)座落
B . 礴(bó)山清水秀
C . 迢(tiáo)凭添
D . 旖(qǐ)心驰神往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延展风致承载
B . 延宕景致承载
C . 延宕风致传承
D . 延展景致传承
(3)
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4. (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B . 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C .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艺术才能得到了极大提高。

D .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难道还有人能否认地球不是绕太阳旋转这一客观规律吗?
5. (2分)下列划线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项王军壁垓下②良庖岁更刀,割也③古人秉烛夜游
④端章甫⑤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⑥函梁君臣之首
A . ①②③
B . ①④⑥
C . ②③⑥
D . ②③⑤
6. (2分)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正襟危坐危:危险
B . 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赏
C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D .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谀:奉承
7. (2分)下列各组语句,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B . 夫天者,人之始也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D .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8. (1分) (2017高一上·瓦房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网络的优点和局限性,不超过40字。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

它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有时甚至超越人体本身所能带来的感受,让人以超乎真实的外貌、感觉进入网络平台。

但这些只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不能取代人们的生活,只能模仿人的感受而不能取代人的感受。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9. (9分) (2019高三上·齐齐哈尔月考) 阅读选文
京剧流派艺术怎么“传”与“承”
刘连群
①流派传承,传是传递,承是承续。

不传即不能流动,不承则无以成派。

②在某种程度上,一部京剧史也是众多艺术流派孕育、形成、涌兴、流布的历史,而传承贯穿着各个流派产生和发展的整个历程。

即使是草创流派,也是要从前人那里传承的,这属于艺术延伸链条的前后衔接环节。

流派的传承一旦中断,就只能是失去舞台生命的艺术遗产了。

③由于流派在京剧艺术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有关流派传承的研究、探讨乃至争议从未停息。

实践证明,流派传承有着自身的规律与特性。

④流派作为艺术家的主观创造,必须得到客观的认可,包括观众的普遍欢迎和后学的争相追随,传承才能得以实现。

否则,不论你多么新颖、独特,也无传承可言,这也证明了凡被传承的流派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生存价值。

⑤随着科技手段的发达,各门学科的教学方式均已大为改观,而京剧却仍然主要通过传统的口传心授来进行教学,新技术、新工具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这是由京剧表演艺术的特点所决定的,演唱的咬字、发声、行腔和气口,身段和武打的造型、力度、节奏,内中构成韵味、韵律的精微变化,是任何曲谱和身段图都标不出来的,只能通过老师的循循善诱、指点迷津并辅以反复示范,学生才能稍有领悟。

而流派传艺属于教学的高级阶段,又深藏独家奥妙,就更非如此不可了。

于是在当代新型的师生关系之外,同时也保留着一定的传统的感情因素,传者是否心甘情愿地倾囊相授,其效果大不相同。

⑥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入门“归路”如书法的描红、临帖,逐步掌握本派技法,目标先是要“像”,然后从形似达到形神兼备,就是深造有成了。

关于学流派要“像”的问题,前些年多有论者引用齐白石老先生的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前一句肯定了“学"的必要性,无可争议;后一句则容易引起误解,在“学”的过程中,“似”是阶段性成果,怎么就会“死”了呢?“像”比“似”更进了一步,岂不必“死”无疑吗?后果如此严重,如不加分析地用之承学,极易造成迷惑和动摇。

我想,老先生的原意是反对以“似”为满足,不思创新、进取。

这固然不错,但断章取义则会忽视“学”的阶段性,而且借用到京剧流派上来,又需另加斟酌,这便涉及流派传承的多样性了。

⑦京剧表演不同于书画,“工具”就是演员的身体。

由于生理条件的差异,善学者往往根据自身条件与流派的距离远近,在传承时有贴近或掌握技法后另谋一帜之分,如余派,孟小冬近乎前者,杨宝森属于后者,同样学余的谭富英、奚啸伯则又另有变化,他们在“学”与“似”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创造,同样具有各自的艺术价值。

近年有一种观点称:“学余叔岩最好的是杨宝森,学谭鑫培最好的是麒麟童。

”片面地以是否独树一派定高低,以剥离为目的,恐怕原汁原味的余派、谭派、梅派以及程派等传统流派就都要断档了。

况且,当前讲流派传承,带有强烈的抢救性质,有些重要流派后继乏人,就更不可忽视承学的阶段性和多样性了。

(选自2012年第10期《社会科学论坛》,有删改。

)
(1)下列关于“流派传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流派传承具有阶段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其教学方式也有很多,但唯有口传心授才能使流派发扬光大。

B . 众多艺术流派都有其自身孕育、形成、涌兴、流布的历史,传承贯穿于流派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

C . 流派是从前人那里传承下来的,流派的传承一旦中断,就意味着只能是失去舞台生命的艺术遗产了。

D . 流派传承,传指的是传递,承指的是承续,传者是否心甘情愿地倾囊相授,会使承续效果大有不同。

(2)下列有关流派传承的规律和特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流派作为艺术家的主观创造,须得到客观认可,即主观与客观统一,传承才能实现。

B . 不传就不能流动,不承则无以成派,凡是被传承的流派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生存价值。

C . 流派传承只能够通过老师的循循善诱、指点迷津并辅以反复示范来达到传承的目的。

D . 善学者在传承时常依自身条件与流派距离远近,要么贴近要么掌握技法后推陈出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深藏独家奥妙的京剧表演艺术,随着科技手段的发达,在传承的过程中,必须借助新技术、新工具焕发生机。

B . 京剧艺术的学习需要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并能创新进取,这便需要流派传承的多样性。

C . “学余叔岩最好的是杨宝森",这种说法恰好证明了一个观点:在京剧的传承过程中,求“像”、“贴近”是主流。

D . 为了防止京剧重要流派的表演技艺失传,以剥离为目的的独树一派的做法不应提倡,而应肯定原汁原味的传承。

10. (20分) (2017高二上·宁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野里的青蒿
我家房前屋后,长满了青蒿。

青蒿长得跟小树差不多,枝叶一层层往上长,绿绿的叶脉把地表遮蔽得密不透风。

不过,我家门前的青蒿,基本上都长不高,母亲看着青蒿长高了,直接就拔掉了,要不就用刀子拦腰砍断。

砍断的青蒿,沉静一段时间后,就开始生长侧枝。

侧枝也是向上生长的,长出的侧枝,会把主干遮挡住,侧枝也能长成一株枝繁叶茂的小树模样,甚至更为稠密。

有青蒿的地方,地上的土层都较为潮湿。

每逢盛夏时节,酷暑难耐,我家那些鸡猫鸭的,就躲在青蒿下面小憩,长在青蒿下面的杂草,被践踏得不堪入目。

青蒿不是常青植物,叶片分好多细小的裂片。

裂片具有多枚长三角形的栉齿,略呈线状披针形,幼时绿色,有纵纹,下部稍木质化,纤细,无毛。

立秋过后,青蒿逐渐变黄,枝蔓上挂满了密密麻麻圆形的果实,秋风一吹,果实及细小的叶脉簌簌飘落一地。

冬日里连续几个艳阳,枯萎的青蒿耗掉了藏在体内的水分,村里人会把青蒿一把火点燃,青蒿在烈日下燃烧着枯竭的生命。

在村子的庄稼地里,青蒿长在玉米地和黄豆地较为常见,这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长在玉米地里的青蒿,玉米秆都比青蒿高。

在玉米的幼苗期间,青蒿刚刚探出个头,就被锄掉了,所以,长在玉米地里的青蒿都长不大。

那些没有被锄掉的青蒿,借着从玉米间隙筛下的阳光,屏住呼吸,安静地耐心地生长。

而长在黄豆地里的青蒿,就较为幸运,它可以一直待到黄豆收后,还能在山岗上摇摆来,摇摆去的。

青蒿的长势跟黄豆不分伯仲,黄豆地也锄草,但黄豆没有玉米那么高,被锄掉的青蒿,阳光充沛时,又很快长出来了。

黄豆灌浆后,村民也不怎么打理黄豆地了。

这个时候,正是青蒿疯长的最佳时机,等到村民去地里抢收黄豆的时候,有的青蒿已盖过了黄豆。

村子里的人对青蒿没有什么好感。

那时也不知道青蒿的药用价值有那么大,总觉得它长在村子里比较碍眼。


过,烦人归烦人,不管村里的大人还是小孩,都知道青蒿有两种功效,止血与当旱烟抽。

止血这种功效很简单,采撷几片翠绿的青蒿叶片,在一块石头上把青蒿捣碎,然后敷在伤口处。

当青蒿的汁液与血液混在一起时,血就会渐渐止住,也可以避免伤口感染,具有消毒功效。

当旱烟抽的都是村里的老人。

村里吸烟的老人,每人都有一个烟斗。

有时去山里干农活,身上携带的烟丝不够了,就去抓一把青蒿或捡几片梧桐树的叶子。

当旱烟抽的青蒿,是枯黄的。

枯黄过后的青蒿,叶脉特别轻脆,轻轻在掌心一撮,叶脉就碎了。

然后把细碎的青蒿跟所剩无几的烟丝,充分搅拌均匀后,放进烟斗里来吸,浓烟滚滚。

我爷爷在世的时候,也这样吸过烟,那时我还懵懂,没有问过爷爷,好吸不好吸。

反正,爷爷吸着青蒿伴烟丝时的表情,跟吸纯烟丝的表情是一样的。

青蒿的一绿一枯,都演绎了不同的价值:生,就生出希望;死,就死出价值。

有一年,我从新疆回到老家,正逢母亲在屋前晒青蒿。

我问母亲晒这个干嘛?母亲笑嘻嘻地跟我说卖钱。

她还跟我说,对面住着的一个姑姑,一个夏天到山里砍苦药子(青蒿)卖,都卖了好几千块。

那年青蒿的价格还不错,大概一斤十几块,母亲从山里砍回的青蒿,也卖了好几百块钱。

母亲还跟父亲说,明年把房前屋后的青蒿都留起来,把地里的青蒿也留起来。

我跟母亲说,这些青蒿就别弄了,卖不了几个钱。

母亲说,长在屋前的青蒿,砍掉了也浪费,卖几个钱是几个钱。

第二年,母亲老早就去山里砍青蒿了,一年下来,晒干后的青蒿差不多有好几百斤,结果没有收药材的人,一直堆放在房子里,一放就是两年,发霉后不得已扔掉了。

母亲扔掉青蒿的那年,刚好是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前一年。

后来,母亲又跟我说,今年的苦药子(青蒿)要涨价了。

住在对面的姑姑说,苦药子(青蒿)都上新闻了。

我没有问过母亲,青蒿的价格怎么样,也不晓得母亲砍了多少青蒿,但我还是想,青蒿如从前一样,站在山岗上,很自然地为所需的人所用。

(选自2016年第9期《散文选刊》,有改动)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散文开头写到,我家门前的青蒿,基本上都长不高,母亲看着青蒿长高了,不是直接拔掉就是拦腰砍断。

这是为了表现母亲的勤劳和爱整洁。

B . 第二段写青蒿,盛夏,鸡猫鸭躲在下面小憩,立秋,枝蔓上挂满了果实,冬日,却被村里人一把火点燃,表达了作者对青蒿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

C . 文章第三段,作者运用了比喻、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长在玉米地的青蒿和长在黄豆地的青蒿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D . 文章成功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前三段写了青蒿被砍、被烧、被锄的情形,是抑;从第四段开始写了青蒿的功效和价值,是扬。

(2)母亲扔青蒿和屠呦呦获诺奖之间本来没什么必然联系,但作者将二者并提就产生了丰富的思想内涵,请紧扣“青蒿”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3)作者借“乡野里的青蒿” 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11. (16分)(2016·郴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允,字伯恭,渤海人也。

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

”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名法净。

未久而罢。

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终有所成,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春秋公羊》。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

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

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

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

黑子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

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

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遂绝于允。

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

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

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

”高宗纳之。

(选自《魏书》有删节)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B . 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C . 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D . 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古代中国,名多由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所取,女子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没有取字的权利。

B . 沙门,是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也指佛门。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意思是“觉者”。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

C .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

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即正史;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

D . 《春秋公羊》是《春秋三传》之一,《春秋》是编年体史书,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很难理解。

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

(3)
根据文意,下列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清河人崔玄伯赞叹高允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神情文雅俊朗,如镜子闪光一般,将来必定是一代人杰。

B . 翟黑子犯了受贿之罪,被世祖发觉,向高允请求应对之策,高允认为应该实话实说,这样一定可以免除治罪。

C . 翟黑子不听高允劝告,听信了崔览、公孙质等人的话,认为高允在诱骗他。

因他向皇上隐瞒罪过,被皇上疏远。

D . 高允为人明智、忠诚、富有远见。

针对当时禁封良田的弊端,高允援古论今,引用数据阐明危害,最后高宗采纳了他的意见。

(4)
①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②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12. (6分)(2019·徐汇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宋)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注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

【注】桂:古时称科举及第为,折桂。

(1)依据诗意,欧阳秀才游江西的目的不会是()
A . 游学
B . 宦游
C . 交游
D . 游历
(2)对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对方着笔
B . 比喻新颖贴切
C . 以落花写离情
D . 以西江梦点题
(3)后六句不抒离情而写别意,结合内容作赏析。

六、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13. (6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中) 根据相关课文进行默写
(1)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________。

(韩愈《师说》)
(3)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

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4) ________,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20高二上·梅河口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董福财是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

这个村面对的是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沙地。

过去粮食亩产不足200斤。

1996年国家工作组考察时认为该村不适合人类居住,建议整体搬迁,可董福财竟然拒绝了。

有的人说:“能离开这个鬼地方还能拿国家补偿为啥不搬?”
董福财却说,流沙南侵的速度是每年5到12米,而北甸子村离沈阳也不过150公里。

沙子撵着人走,啥时候是尽头?在他带领村民植树治沙的18年里,北甸子村形成了一条长约15公里、宽约3公里的林带,把辽宁省防沙治沙的第一道防线向北推进了13公里。

今年,董福财已到肝癌晚期。

2002年董福财带领村民修路旴,意外受伤摘除了脾脏。

这十多年来,他带着大伙儿种树、修路、搞养殖,让他本就虚弱的身体雪上加霜,患上了严重的肝病。

有的人说,董福财这样做值吗?
你认为“有的人”的认识对吗?董福财这样做值吗?请综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7题;共16分)
1-1、
2-1、
3-1、
3-2、
3-3、
4-1、
5-1、
6-1、
7-1、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8-1、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9-1、
9-2、
9-3、
10-1、
10-2、
10-3、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11-1、
11-2、
11-3、
11-4、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12-1、
12-2、
12-3、
六、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13-1、
13-2、
13-3、
13-4、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