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兽医微生物病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病毒总论
1.真病毒: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单类型核酸,只在活的敏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2.亚病毒:比病毒更小、结构更简单的传染性颗粒,包括
类病毒(只含具有侵染性的RNA组分)
拟病毒(只含不具侵染性的RNA组分)
阮病毒(只含蛋白质成分)
3.病毒的基本特征:极小,无细胞结构,主要为核酸和蛋白质,无产能酶系和蛋白质合成系统,宿主活细胞
内营专性寄生,核酸复制和核酸蛋白装配形式进行增殖,离体条件下以无生命的化学大分子状态存在可形成结晶,一类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干扰素敏感
4.病毒大小衡量单位为nm;有囊膜病毒有近球形、子弹状(狂犬病病毒)、砖形;无囊膜病毒有球形(二十
面体立体对称型)、圆柱形/杆状(螺旋对称型)
5.病毒结构:基本结构(核衣壳)包括核心和蛋白质衣壳、特殊结构包括囊膜和纤突
6.壳粒:病毒蛋白质衣壳的亚单位
7.病毒粒子:成熟的具有侵染力的单个病毒
8.病毒的结构:基本结构(核心、蛋白质外壳(壳粒构成))和特殊结构(囊膜、纤突)
9.衣壳粒总数N=10(n-1)2+2,n为每条边的衣壳粒数
10.正链核酸:碱基序列与mRNA一致的核酸
11.传染性核酸:去除囊膜和衣壳,裸露DNA或RNA也能感染细胞核酸(冠状病毒、微RNA病毒、疱疹病毒
12.感染比(MOI):一个系统中感染病毒的细胞数与细胞总数之比
13.病毒复制周期:吸附,穿入和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与释放
14.单股正链RNA病毒:RNA基因组即可作为mRNA;单股负链RNA病毒:携带有单股RNA依赖的RNA聚
合酶;双股RNA病毒:携带有双股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细胞核内复制的DNA病毒:利用细胞的DNA依赖的RNA 聚合酶II执行转录功能;胞浆复制的双股DNA病毒:携带DNA依赖的RNA聚合
15.穿入和脱壳:无囊膜病毒经细胞膜吞入;囊膜病毒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衣壳直接进入细胞浆,或整个
病毒颗粒被吞入吞噬泡(形成吞噬小体)
16.复制过程:DNA病毒在核内(除痘病毒);RNA病毒在胞质(除流感病毒及部分副粘病毒)
17.组装与释放:无囊膜病毒核酸与衣壳在胞浆或核内装配,以裂解方式释放病毒;囊膜病毒以出芽方式释放
(对细胞膜无明显损伤,无细胞病变,与持续性感染有关),有细胞膜出芽和胞吐两种形式
18.重配:两株基因组分节段的RNA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两者基因组发生互换,产生稳定或不稳定的重配毒

19.CPE:细胞病变效应,某些病毒接种培养的单层细胞后,第一轮感染产生的子代病毒将蔓延感染邻近的细
胞,最终感染所有的细胞,感染导致的细胞损伤称为CPE
20.CPE的表现因病毒和细胞种类而异:有多种形式,如细胞圆缩、肿大、形成合胞体或空泡等。

常见的有:
细胞的折光性增强,变圆,由局部到全层,死亡脱落等
21.空斑试验:将稀释病毒吸附于单层细胞,而后在细胞单层上覆盖一层含营养液的琼脂,防止游离病毒通过
营养液扩散,但可在细胞间传递,经过几天培养后,病毒感染点会形成一个斑点。

22.包涵体:病毒感染细胞后在胞浆内形成的一种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特殊结构,富含病毒的区域。

大多数包
涵体由病毒子组成,少数包涵体是细胞对病毒反应的产物
23.引起免疫抑制的病毒:禽白血病病毒、马立克氏病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圆环病病毒
(1)双RNA病毒科: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
无囊膜,有外壳,20面体对称,胞浆复制
含A B两个RNA,A有2个ORF编码VP5和多聚蛋白(后加工成VP2、VP3、VP4),B有1个ORF编码VP1;VP2和VP3为衣壳蛋白,VP2宿主保护性抗原,VP3群特异性抗原与VP1结合,VP4酶活性蛋白加工多聚蛋白,VP5与病毒粒子释放有关,
血清I型致病
有机溶剂不敏感,对热稳定,对强酸、强碱、高温敏感,可用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新洁尔灭、甲醛熏蒸等方式消毒
以无母源抗体的鸡胚接种绒毛尿囊膜(CAM)、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猴肾细胞(Vero)培养
(2)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有囊膜和纤突,螺旋对称
单分子负股单链RNA,被保守的NCR分开
有血凝素H、神经氨酸酶N和融合蛋白F;F蛋白毒力相关、保护性抗原、作遗传学分析
症状:呼吸困难、下痢绿色、“观星”神经症状、嗉囊内液体气体胀满
有血细胞吸附现象
OIE规定通报
(3)正粘病毒科: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猪、禽、人),乙型流感病毒(仅人),丙型流感病毒(感染猪、人)
有囊膜和纤突,螺旋对称
线状负股单链RNA,分节段(甲乙型8节段,丙型7节段)
纤突蛋白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HA最易变异,是否裂解为HA1和HA2决定是否感染细胞,保护性抗原;NA表面抗原,水解特异性糖蛋白末端的唾液酸残基而释放病毒
细胞核内复制,出芽方式成熟,易变异和基因重配
脂溶剂敏感
OIE规定通报
诊断:泄殖腔采样,接种8-10日龄鸡胚尿囊腔,取尿囊液用鸡红细胞作HA-HI,鉴定亚型需送国家级实验室;有毒株空斑试验阳性
(4)微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 FMDV)
有7个血清型:O型、A型、C型、Asia-l型(亚洲1型)、SAT1型(南非1型)、SAT2型(南非2型)、SAT3型(南非3型);型内有亚型,型间无免疫交叉
不耐酸,对碱极敏感,脂溶剂不敏感,盐水可保护病毒
犊牛甲状腺细胞对本病毒最敏感
感染猪牛羊等偶蹄动物
(5)圆环病毒科: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
已知最小的动植物病毒
对高温抵抗,苯酚、季胺类化合物、NaOH和氧化剂敏感
有PCV1和PCV2两型,2型致病(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症PMWS,免疫抑制病)
单分子单股的DNA,末端共价结合,双向闭合环状
有11个ORF,ORF1、2为主,ORF1编码复制相关蛋白,ORF2编码结构蛋白
PK-15细胞系培养,不产生CPE
(6)动脉炎病毒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 2个基因型:欧洲型和美洲型(我国分离株)
不分节段、聚腺苷酸化、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 病毒,有8个ORF
酸碱敏感,脂溶剂敏感
猪肺泡巨噬细胞(PAM)为其专嗜细胞,CPE表现为细胞的圆缩,聚集,脱落和迅速崩解
临床症状:耳朵发绀(蓝耳病)、流产或死胎木乃伊胎
OIE规定通报
(7)疱疹病毒科:禽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 )、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有囊膜和纤突,20面体对称,单分子双股线状DNA
-禽马立克氏病病毒:
3种血清型:1、2、3型,1型有致肿瘤特性
OIE规定通报
(8)黄病毒科: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 DTMUV)
有囊膜,20面体对称,单分子线状正股单链RNA,为传染性核酸
肾细胞系增殖产生明显CPE
-猪瘟病毒:
抵抗力很强,不产生CPE,鸡新城疫病毒强化试验
OIE规定通报
(9)冠状病毒科: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
有囊膜和纤突,为+ssRNA,为传染性核酸,5’帽和3’polA尾
主要结构蛋白:核衣壳蛋白N,S蛋白(主要纤突糖蛋白),M和E蛋白(主要和次要嵌膜蛋白)
胞浆内复制,出芽进入内质网后胞吐释放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不分段的正链单股RNA,5’帽和3’polA尾,具感染性
不能直接凝集鸡的红细胞,需特殊处理后具血凝活性
热敏感,耐酸碱
鸡胚接种后胚体矮小并蜷缩成球状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
感染猫的冠状病毒发生重组或变异而来,对腹腔巨噬细胞具感染性
具有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ADE)特性:某些病毒特异性抗体(一般多为非中和抗体)与病毒结合后,结合了病毒的抗体可通过其Fc段与某些表面表达FcR的细胞结合从而介导病毒进入这些细胞,从而增强了病毒的感染性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