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部编人教版义务教育用书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主题:解决问题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学生能够独立识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

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2)重视朗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

阅读方面练习默读,感悟积累词句。

对浅近的寓言有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3)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积极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

一个种田人想让禾苗长得快想出一个方法,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向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这篇文章短小精悍,人物形象分明。

课文中穿插图画,形象生动、直观地让学生感知学习。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做事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3、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识字基础与方法。

学生要发挥创造性,运用多样的识字方式强化识字。

低年级学生活泼开朗,喜爱有趣的故事。

因此教学时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利用插图,表演感悟,引导学生质疑。

带着问题思考解决,从而感悟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综合以上信息,制定《揠苗助长》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识字、反复练读、小组合作的方法认识“寓”等4个生字。

通过学生观察、交流、范写的方法,会写“焦”等4个生字。

2、通过默读、同桌交流,角色朗读体会文中“好像、焦急、巴望”等词语运用的精准,感悟句意。

学生结合生活与读书感受,揣摩角色心理的方法感悟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寓意。

3、通过讨论交流、同桌互讲,表演的方法完整地把故事讲述给别人听。

评价任务:
活动一:1、开展个别指名,小老师领读、开火车,做游戏比赛读准“寓”“焦”“喘”“截”字音。

2、学生自主观察田字格,互问互答环节,互些互评是否正确书写生字。

活动二:学完了课文,你想对种田人说什么?
活动三:把《揠苗助长》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
环节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活动一
1、开展个别指名,小老师领读、开火车,做游戏比
赛读准“寓”“焦”“喘”“截”字音。

2、学生自主观察田字格,互问互答环节,互些互评
是否正确书写生字8字。

读准6个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并关注
生字的关键笔画。

活动2:教师开火车抽查生字的识记与书写。

活动3:你觉得哪些生字写起来有难度,需要
提醒大家的地方,小组讨论展示。

评价标准:1、能正确读准4个生字,
并能组词。

2、掌握字形和结构的分配,正
确书写生字,做到字体美观、坐姿标准,能
按笔顺规则书写生字。

环节二:
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表演赛的方式、体会种田人的心情,感悟寓意。

活动一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借助图片,观察并说一说谁在干什么?
活动二
自由读书,揣摩心理读好句子。

找出种田人拔苗的原因,并
用表演的形式读出来。

活动三、你会对种田人说什么?
评价标准:1、体会“巴望”“好像”“焦急”
关键词在文中准确地表达与运用。

2、能正确说出寓意。

环节三:
学生能做到准确、语言通顺,内容较完整地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活动一:小组内交流用自己的话讲述《揠苗助长》。

评价标准:学生能做到准确、语言通顺,内
容较完整地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活动二:同桌互动并表演《揠苗助长》。

附: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巴望→焦急→拔→枯死
急于求成违反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