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并行Turbo编译码器的FPGA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新型并行Turbo编译码器的FPGA实现可靠通信要求消息从信源到信宿尽量无误传输,这就要求通信系统具有很好的纠错能力,如使用差错控制编码。
自仙农定理提出以来,先后有许多纠错编码被相继提出,例如汉明码,BCH码和RS码等,而C.Berrou等人于1993年提出的Turbo码以其优异的纠错性能成为通信界的一个里程碑。
然而,Turbo码迭代译码复杂度大,导致其译码延时大,故而在工程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并行Turbo译码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硬件实现一种基于帧分裂和归零处理的新型并行Turbo编译码算法。
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端口存储器的并行子交织器解决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并行访问存储器冲突的问题。
本论文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平台上实现了一种基于帧分裂和篱笆图归零处理的并行Turbo编译码器。
所实现的并行Turbo编译码器在时钟频率为33MHz,帧长为1024比特,并行子译码器数和最大迭代次数均为4时,可支持8.2Mbps的编译码数据吞吐量,而译码时延小于124us。
本文还使用EP2C35 FPGA芯片设计了系统开发板。
该开发板可提供高速以太网MAC/PHY和PCI接口,很好地满足了通信系统需求。
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实现的并行Turbo编译码器及其开发板运行正确、有效且可靠。
本论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Turbo码背景和硬件实现相关技术。
第二章为基于帧分裂和归零的并行Turbo编码的设计与实现,分别介绍了编码器和译码器的RTL设计,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端口存储器的并行子交织器和解交织器设计。
第三章讨论了使用NIOS处理器的SOC架构,使用SOC架构处理系统和基于NIOS Ⅱ处理器和uC/OS-2操作系统的架构。
第四章介绍了FPGA系统开发板设计与调试的一些工作。
最后一章为本文总结及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