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考物理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1章 机械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第1章机械运动
湖南三年中考
命题点 1 时间、长度、速度的估测年6次,2014年4次)
1. (2016郴州1题2分)同学们估测教室里讲台的高度,结果正确的是 ( )
A. 80 m
B. 80 dm
C. 80 cm
D. 80 mm
2. (2015郴州3题2分)“PM2.5”颗粒物是造成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 毫米
B. 纳米
C. 微米
D. 厘米
3. (2016岳阳1题3分)关于某中学生的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 质量50 kg
B. 正常体温42℃
C. 步行速度5 m/s
D. 身高1.65 cm
4. (2016益阳1题3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
A. 你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 cm
B. 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 dm
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 m/s
D. 人正常眨一次眼睛所用时间约为10
命题点 2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2016年3次,2015年3次,2014年2次)
1. (2013郴州10题2分)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 cm,宽为
18.35 cm.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
A. 1 mm
B. 1 cm
C. 1 dm
D. 1 m
2. (2016怀化19题3分)小明同学在参加今年物理实验考查时,用如图所示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mm,物体长度为________cm.
第2题图
3. (2015张家界11题2分)如图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第3题图
命题点 3 ) 参照物的选取及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2016年11次,2015年10次,2014年9次) 1. (2016邵阳2题2分)“五一”劳动节,小华一家自驾游新宁崀山.在小车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
A. 小车的车厢
B. 对面驶来的小车
C. 路旁的小树
D. 沿途的建筑物
2. 端午节小明一家驾车去旅游,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里“别动”的参照物是( )
A. 路旁的房屋
B. 车上的座位
C. 迎面走来的人
D. 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3. (2016长沙19题3分)长沙市万家丽路快速高架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南北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高架桥上向北行驶,则 ( ) A. 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B. 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
C. 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该司机向南运动
D. 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4. (2015益阳1题3分)《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的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

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 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
D. 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与兔子都是运动的
5. (2016张家界12题2分) 2015年8月11日,来自挪威的翼装飞行运动员艾斯朋从天门山顶跳下,另一位极限运动员比约恩借助飞机低空跳伞,二位选手各自飞行一段时间后,低空跳伞者准确地落在翼装飞行者身上并短暂停留.如图在短暂停留的瞬间,若以艾斯朋为参照物,比约恩是________,若以地面观众为参照物,则比约恩是________.
第5题图
6. (2014怀化17题2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的过程中,以航船为参照物,钓鱼岛是________的,若以海警为参照物,航船是________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命题点 4 速度的相关计算(2016年11次,2015年6次,2014年8次)
1. (2014湘潭1题2分)某中学生按正常速度步行4 km,所需要时间大约是 ( )
A. 40 s
B. 8 min
C. 1 h
D. 4 h
2. (2013怀化8题2分)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5 m/s和10 m/s,则两车都运动10 s时间后的路程之比为 ( )
A. 1∶1
B. 3∶2
C. 2∶3
D. 1∶3
3. (2014永州23题2分)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 s内加速跑完了36 m,接着保持8 m/s 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________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4. (2016郴州20题4分)田径跑道的周长是400 m,小明匀速跑一圈用时80 s,则小明的速度为________m/s.小明以原速与小丽同时从同一地点、反向匀速跑步,当小丽的速度为3 m/s时,小明与小丽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
5. [2016衡阳31(1)2分]某景区索道全长3 000 m,最高处与最低处高度差为600 m.如
图所示的吊车质量为200 kg.若吊车从索道最高处运行到最低处,需时25 min,求:
(1)吊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第5题图
命题点 5 s-t、v-t图像的理解及相关计算(2016衡阳13,2015年4次,2014年2次) 1. (2015衡阳12题2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1题图
A. 两个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前2 s内,小华跑得较快
D. 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2. (双选)(2015株洲16题3分) 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第2题图
A. 两同学在t=10 min时相遇
B.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 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
D. 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
3. (2016衡阳13题2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相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 甲车的惯性大
B. 乙车的速度大
C. 前4 s内两车相距为40 m
D. 甲车的动能大
4. (2014株洲19题2分)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位置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为______ m/s,当t1=50 s 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__ m.
第4题图
答案
命题点1 时间、长度、速度的估测
1. C 【解析】讲台的高度略小于1 m,而80 dm=8 m、80 cm=0.8 m、80 mm=0.08 m,所以C最接近1 m.故选C.
2. C 【解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
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
20
.故选C.
3. A 【解析】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40~60 kg,50 kg符合题意,A正确;正常体温为37 ℃,42 ℃不符合实际,故B错误;步行速度大约为4 km/h,合1.1 m/s,5 m/s不符合实际,故C错误;人正常的身高在1.65 m~2 m,1.65 cm不符合实际,故D错误;故选A.
4. A 【解析】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 cm,A正确;指甲的宽度约为1cm,B错误;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 m/s ,C错误;人正常眨眼一次的时间大约是1 s,D错误.
命题点2 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1. A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由它的最小刻度所决定的,而从长为25.91 cm,宽为18.35 cm这些测量数据来看,最后一位数是估计值,而倒数第二位是准确值,显然,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故选A.
2. 1
3.25 【解析】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即1 mm;因为物体两端对应的刻度分别是2.00 cm和5.25 cm,所以其长度是5.25 cm-2.00 cm=3.25 cm.
3. B 1.35 【解析】使用刻度尺读取数据时,视线应与刻度尺垂直;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 mm,根据题图中被测物体的端点可读出物体的长度为1.35 cm(其中0.05 cm为估读值).
命题点3 参照物的选取及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
1. A 【解析】根据题意,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因而他相对于参照物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而B、C、D均相对于小华发生了位置改变.故选A.
2. B 【解析】物理学中说某物体静止是指研究的对象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的位置不变.说
明小明不动,是指小明相对座位的位置不变.
3. D 【解析】司机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始终不变,所以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A 错误;汽车相对于高架桥位置不断改变,所以以高架桥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B 错误;汽车和司机相对于桥和桥上的路灯是向北运动的,所以以路灯为参照物,司机是向北运动的,C 错误;路灯相对于司机的位置不断改变,所以以司机为参照物,路灯是运动的,D 正确.故选D.
4. D 【解析】本题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这说明乌龟和兔子之间是没有位置变化的.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故A 错误;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与乌龟之间是没有位置变化的,应该是静止的,故B 错误;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与兔子一起奔跑,两者与地面之间都是有位置变化,应该都是运动的,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D.
5. 静止 运动 【解析】比约恩停留在艾斯朋身上时,两人之间相对位置不变,因此以艾斯朋为参照物,比约恩是静止的;而两人相对与地面的观众的相对位置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离观众的竖直距离不断减小),所以以观众为参照物,他们都是运动的.
6. 运动 静止 【解析】钓鱼岛相对于航船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以航船为参照物,钓鱼岛是运动的;航船相对于海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以海警为参照物,航船是静止的.
命题点4 速度的相关计算
1. C 【解析】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2 m/s ,步行 4 km 所需的时间4000m 3333s 55.6min 1h 1.2m s
s t v ==≈≈≈. 2. B 【解析】因s =vt ,则=s v t s v t 甲甲甲乙乙乙,代入数据可知,3=2
s s 甲乙.故选B. 3. 16 6.25 【解析】他跑完100 m 所用的时间为t = t 1+t 2=8 s +100m-36m 8m/s
=16 s ,
平均速度v =t s =100m 16s
=6.25 m/s. 4. 5 50 【解析】小明的速度v =s t =400m 80s
=5 m/s.依题意有:s 小丽+s 小明=s ,即v 小丽t +v 小明t =s ,即3 m/s ×t +5 m/s ×t =400 m ,解得t =50 s.
5. 解:吊车的平均速度:v =s t =
3 000 m 25×60 s =2 m/s. 命题点5 s -t 、v -t 图像的理解及计算
1. C 【解析】由图像可知,小明的s -t 图像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s -t 图像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 、B 错误;由图像可知,在前2 s 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C 正确;由图像可知,全程中,两人运动的路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 s ,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 错误.故选C.
2. AD 【解析】从图像中可知,甲和乙在10 min 到达图像中的同一点,即在该点相遇,A 正确;甲在10 min 内通过的路程为3 km ,而乙通过的路程为1 km ,则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B 错误;相遇前,乙在10 min 内通过的路程为1 km ,相遇后在5 min 内通过的路程为
1 km ,则速度是原来的2倍,C 错误;整个过程中甲的平均速度v 甲=4 km t
,乙的平均速度为v 乙=2 km t
,则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D 正确.故选AD. 3. D 【解析】本题考查惯性、匀速直线运动、动能.因为两车的质量相同,所以两车的惯性相同,A 不正确;因为两车的质量相同,由题图可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甲车的动能大,故B 不正确,D 正确;当t =4 s 时,s 甲=40 m ,s 乙=20 m ,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相同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前4 s 内两车相距40 m -20 m =20 m ,C 不正确.故选D.
4. 30 450 【解析】由图像得出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 =50 s 时,甲车行驶的路程s 甲=1 500 m ,v 甲=s 甲t =1 500 m 50 s
=30 m/s ,由题图得出行驶20 s 时甲车追上乙车,再经过30 s ,甲车行驶了s 1=1 500 m -600 m =900 m ,乙车行驶了s 2=1 050 m -600 m =450 m ,两车相距Δs =900 m -450 m =450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