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202X级艺术设计(环境艺术)专业
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高等教育方针为指导,遵循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规律,践行“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教训精神,培养“三基并重,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设计人才为目标。
“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发挥综合型大学人才和科技优势,为国家和地方特别是安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综合性的211大学为依托,强调多专业、多领域的交叉和渗透,重视社会学、文化艺术、人文科学交融,与社会设计实践相结合,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创造性的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服务社会。
培养计划充分体现宽厚、系统、创新、应用的思想,强调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表现、实践应用等诸多能力的全面构建与提升。
二、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专业以艺术学为先导,以建筑基础为土壤,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
学生掌握深厚的艺术学、建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前沿的设计理念、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较高的艺术表现力。
学生毕业后在设计单位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等相关设计工作;优秀的毕业生能胜任中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教研任务,在设计院或房地产公司担任室内与景观的设计把控和工程管理工作。
三、培养规格
(一)培养层次: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设计专业实践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为社会各领域培养专业的设计人才。
(二)具体要求:
1、思想品德要求:具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有竞争意识与开拓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感。
2、业务要求:
学生通过本专业教育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建筑设计和设计艺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的思维方法和专业技能。
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2)具有较强的环境设计能力,有实施方案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能力;(3)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专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把握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4)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专业外语阅读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其他获取艺术设计信息的方法。
熟练操作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3、身心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文明的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四、培养措施
(一)课程设置
艺术设计(环艺)的主要课程有:设计概论、建筑与环境设计史、设计美学、当代设计理论与思潮、速写、立体构成、人体工学、空间解析、建筑初步、材料预算与施工工艺、设计表现、展示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与室内陈设、公共艺术设计、景观雕塑等。
(二)实践教育
根据教学规律和课程需要,实践教学活动从第二学期开始,在教学进程中分散、定期安排。
1、社会实践:共计4个学分,在第四学期(3周)、第七学期(3周)分别安排两次社会实践课程,大部分课时为课堂外教学,主要内容是外出进行专业考察。
外出前在课堂上进行课程计划安排、任务部署等;返回课堂后要进行成果汇报、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总结等工作。
安排学生外出实习,如徽州民居建筑村落的采风和现代城市建筑基地的参观考察;与各设计名校进行学术、设计交流;参加国内知名设计展览和设计论坛等。
以便于让学生接触最新的设计动态,较早把握市场需求,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2、毕业实习:在第八学期安排毕业实习,要求学生自主联系或由我系安排指定实习地点进行专业领域的实习,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完成毕业设计的目的。
3、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计6学分,安排在第七学期期末和第八学期,共12周时间,要求学生按照学校院系统一部署和指导教师安排,定期汇报进展,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一系列学习任务。
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探索新知领域,提高设计、科研、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的目的。
五、标准学制:四年
六、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
七、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