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案与测试:必修3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达标测评).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标测评卷十九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0-泰州期末)四位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屮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彩响为题,备命一个小题。
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①造纸术一屮华文明的传承者②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④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011•淄博一模)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力-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tai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 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tai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3.(2009•临沂模拟)下图为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
网屮白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 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
”诗中流露出作者借物抒怀、孤芳白赏、清高脱俗的情趣。
该画属于()
A.风俗iii
B.宫廷uni c.文人uni D.风情uni
4.(2010•泰安一模)唐诗、宋词、元曲是屮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句了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
元Illi主要是元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咅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结的歌剧艺术。
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经济的发展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统治政策的调整
D.主流思想的演变
5.(2011-东营胜利一中期中考试)“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
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屮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造成中国古代科技特点的根木原因是()
A.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农学发达
B.历代统治者普遍重视科技
C.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D.古代屮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
6.(2010-皖北联考文综)屮国书法到了明清时出现了一种新的书体一一馆阁体,如图所示。
馆阁体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在科举考场上,必须使用这种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 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
下列说法屮不正确的是()
A.馆阁体体现了文人的个性
B.馆阁体反映了文人受压抑的社会现实
C.馆阁体反映了科举制度走向僵化的特点
D.馆阁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制主义的加强
7.(2010•滨州一模)元代堪称屮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元杂剧更是标志着屮国古代戏曲的
成熟。
后人评价曰:“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
由此可见其艺术风格是()
A.以自然木色为主流
B.民主思想闪现其间
C.浪漫主义色彩浓厚
D.豪迈奔放婉丽飘逸
8.(2010-马鞍山质检)电影《梅兰芳》的热映使公众进一步走进了这位“蓄须明志”显民族气节的文化名人。
据报道,在京剧艺术家屮,梅兰芳(1894—1961)出访和在国内接待外国艺术家最多。
这说明()
A.京剧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剧种
B.梅兰芳对京剧艺术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C.京剧艺术是国际交往的重要内容
D.作为“同光十三绝”的梅兰芳徳艺双馨
9.(2010-南京一模)明代冯梦龙所著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叙述了临安城内小商贩卖油郎朱重与王美娘相爱,历尽坎坷终成眷属的故事。
这个故事体现出明清小说关注世俗现实生活的风格,该故事和其文风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①城市生活丰富②商品经济发展③包办婚姻逐渐废除④重商观念正在形成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10.(2010-苏、锡、常、镇一模)“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
”这是对下列哪一艺术门类的评价()
A.书法
B.屮国imi
C.文学
D.戏曲
11.(改编题)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囤攻豫章(江西南昌),部将郑
舔“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
”材料主要说明了()
A.唐朝时期,屮国战争频繁,割据不断
B.唐朝时期,军事将领在战争屮善于用火攻
C.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D.唐朝时期,火药武器开始在我国普及
12.(2010-潍坊模拟)2010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5周年。
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和中欧合作研制的“伽利略T星导航系统”具有相似功能。
这项技术是()
A.指南针的应用
B.造纸术的应用
C.火药的应用
D.活字印刷术的应用
13.(改编题)第三届屮国民间艺人节2009年10月25 LI在杭州闭幕。
下列是本届艺人节上的两幅作品。
它们反映的风格是()
陕州4勺脸讲加龙江“仮皮站糾广
A.文人意趣
B.宫廷生活
C.民间风情
D.戏曲百态
14.(2010-潍坊模拟)屮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111|——小说的变化趋势。
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②科举考试内容的不断变化③城市经济的繁荣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改编题)英国BBC广播公司对2008年北京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评论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通过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示了中国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 展现了屮国的自信和力量。
”下图是开幕式表演屮出现的一幅迪面,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最早的()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丝绸之路
16.(改编题)中国在线(2009年10月15LI)消息:湖南株洲市文物部门近口在瞻陵发现了一处汉晋时期遗址,考古人员在其屮发现了6枚东汉竹简和大量破损的陶罐、青瓷等物品。
那么竹简上的文字,最有可能的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草书
17.(2010•潍坊模拟)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席风雅”的贵族文化Z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伍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Illi④小说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18.(2010-临沂模拟)屮国绘逝强调“意足不求颜色似”,西方绘曲强调“度物彖而取其真”。
两者不同的绘曲要求体现了屮西文化深层次的罢异。
对比下列两幅画,这种差异主要是()
《听琴图〉《带金塚的圣母图》
A.屮国农耕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差异
B.专制主义政治与西方民主政治的并异
C.感性主义传统与崇尚理性精神的差异
D.封建制度与资木主义制度的差异
19.(改编题)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意思指的是()
A.楚辞作品缺乏志向追求
B.作者为屈原遗作中爱国志向所感叹
C.屈原应该投身于文学创作
D.作者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不值得
20.(改编题)2009年7月20 口晚,由北京市教委、国家大剧院主办的“国粹新蕾——民族艺术进校园、京剧进课堂成果汇报演岀”在国家大剧院登场亮相。
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主要是因为京剧()
A.是博采众长而形成
B.历史故事是其表演的主要内容
C.具有特色鲜明的各种角色
D.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二、非选择题(第21题24分,第22题16分,共40分)
21. (2010-南通高三一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 基本特征。
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 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 的变化。
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 自然现象。
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兴 起。
——吴于崖、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四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 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
……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 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
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 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摘自《孙中山选集》 请冋答:
⑴据材料一,屮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 (2分)其原因是什 么?
(6分)
(2) 据材料二,指出屮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变化,并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原因。
(6分)
(3) 如何理解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 盛” ? (2分)
(4) 材料四屮孙屮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2分)为什 么? (6分)
22. (2010•泰州高三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
夫天下之 事,莫不有理。
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 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
——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
材料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 法的精神气度。
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也主张书 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
如一次出考题“野 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般多画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鹫,或船篷上栖着 一只乌鸦。
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
画家要表达题中“无”,是 “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材料三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
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 时候,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世纪) (
主要科技成果)
中国的理学逐渐的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 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请冋答:
(1)依据材料一,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其实质。
(4分)
(2)材料二反映的书法、绘呦的特点是如何体现理学思想的?(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时的思想家与屮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
(4)1903年,蔡元培在《绍兴教冇会Z关系》屮,尊黄宗羲为“东方卢梭”,你如何理解?(2分)
参考答案
达标测评卷十九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B【解析】审题抓住“对西方历史的影响”,①是对中国的影响,扫E除有①的选项。
2. D 【解析】“弹” “挥”等字眼说明这是对书法艺术的描绘,“横” “竖” “画” “撇” “勾” “点”等表明此艺术和汉字有关.
3.C【解析】由“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活高脱俗的情趣”可以确定为文人画.
4.A【解析】社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了政治、思想状况,经济发展是文化鑿荣的根源。
5.D【解析】材料说明古代科技成果侧重点在农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实用性强, 且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根本原因应该选择D项。
古代中国以
农业经济为主体,科技为农业服务.
【解析】“强调楷书的共注,即规范、美观、洁、大方•”这杲馆阁体的特征, 更注重规范,这不可能体现文人的个性。
其他三项明显符合明蓿社会特征。
7.A【解析】题屮评价说元杂剧的语言特点通俗易懂,类似白话,四选项屮只有A接
近。
8.B【解析】京剧走向卅:界,梅兰芳功不可没。
A项太过绝对,C项不符合现实,D 项违
背史实,梅兰芳并非“同光十三绝” 0—。
9.A【解析】明清关注世俗生活小说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商晶经济发展、资木主义萌芽出现、市民生活的需要等决定的,古代屮国一直实行重农抑商,包办婚姻也没有废除。
10.A【解析】木题答题时要结合题目中四种艺术门类的特点,理解引文屮的含义。
魏晋
书法进入自觉阶段,书风突破汉隶的厚重,转向清韵灵动,王羲Z是代表。
唐朝楷书进入盛世,体现了盛唐气彖,楷书重法则,颜真卿是代表。
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书法更重意趣,体现士大夫的审美追求,苏轼是代表。
11.c【解析】考查阅读史料的能力。
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过稈屮偶然发明火药,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材料只能说明C项。
12.A【解析】考杳分析能力。
GPS系统和“伽利略一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都是定位, 与之相对应的应该是指南针。
13.C【解析】考杏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
从题干屮的“民间艺人节”以及作品的内容都
可以看出反映的应该是民间风情。
14.D【解析】仅仅从文学形式的演变过程无法看出①②。
③④分别体现了演变的背景和
内容,贴切题意。
15.C【解析】考杏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这幅图片反映的是活字卬刷术。
16.C【解析】甲骨文是商朝文字,小篆是秦统一屮国后采用的文字,草书是魏晋后由隶
书衍生出来并逐渐成熟的字体,故选C项。
17.D【解析】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解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北宋到明清” “商业生活”等,⑤从时间上看可排除,②从商业生活上看可排除。
18.C【解析】考杳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中国绘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这是感性主义的表现;西方绘画注重写实,特别是文艺复兴时代的绘tai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反映。
19.B【解析】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表明屈原对楚国人民深深挚爱,对黑暗政治
强烈愤慨,这种感情和事迹感动了司马迁。
20.B【解析】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屮的关键信息是“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
21.【解析】木题通过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的比较,揭示屮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历史上的地位的变化,分析近代落伍的原因,探寻民族重新崛起Z路。
第(1)问,要求从表格屮提炼相关信息并分析原因,注意“主要” 一词,即农耕文明,发明主要与此相关。
第(2)问, 要求从图表中看出“变化”来,选准15世纪这个基点很重要。
分析原因不能脱离材料。
第(3)问,实际上要求冋答四大发明对欧洲走向近代所起的积极作用,因赋分有限,不必展开。
冋答第(4)问关键要避免盲从,不能因为是孙中山的观点就想当然,认为其就是对的。
孙屮山毕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而我们今天分析历史问题时要坚持唯物史观。
【答案】(1)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
(2分)原因:中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发达,统治者重视农业。
(每点2分,共6分)
(2)变化:3—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15世纪以后屮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
(2 分)原因:领先是因为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
(2分)落后是因为14、15 世纪以后,欧洲资木主义兴起,屮国资木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分)
(3)屮国的四大发明使得欧洲实现了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分)(如分别I叫答四大发明及其具体影响同样给分)
(4)不正确。
(2分)屮国落后的根木原因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正是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制约了屮国科技的进步,(4分)西方的侵略也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2分)
22.【解析】冋答第⑴问,“核心思想”从材料一屮得出“理”;“实质”由“理”的内容概括。
冋答第⑵问,从材料二屮提炼出“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主张书法入神和绘H “闲散、宁静、安适的意境”,然后找出它们与理学的联系。
冋答第⑶问,据教材冋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含义和中国理学家对“人”的观点。
冋答第(4)问,意即冋答黄宗羲和卢梭主张的共同点。
【答案】(1)核心思想是理。
(2分)实质是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徳规范。
(2分)
(2)在书法上更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
体现出宋代文人更加注意内心道徳修养。
(6分)
(3)提侣人性,追求个人幸福,侣导个性解放,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岀“存沢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徳。
(4分)
(4)黄宗羲和卢梭一样,对封建君主进行猛烈批判,对后来的民主革命产生一定影响。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