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脂方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

合集下载

皮脂溢性皮炎如何治疗 九个中药验方治疗效果好

皮脂溢性皮炎如何治疗 九个中药验方治疗效果好

皮脂溢性皮炎如何治疗九个中药验方治疗效果好*导读:皮脂溢性皮炎实际上就是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需要积极的治疗才能获得好转,皮脂溢性皮炎如何治疗?九个中药验方治疗效果好。

……*皮脂溢性皮炎中药验方一黄柏、明矾、苦参、蛇床子各15克,硫黄5克放在一起用水煎,然后清洗患处。

*皮脂溢性皮炎中药验方二紫草50克,麻油200克,当归、黄蜡各25克,将紫草、当归与麻油放在一起同熬,药枯滤清去药渣。

将油加热后倒入黄蜡,化尽,等到冷却后外擦患处,每日1-2次,坚持使用直至痊愈。

*皮脂溢性皮炎中药验方三野菊花15克,苦参90克,白鲜皮9克,将三种药材放到一起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等到药液不烫了,可以用来外洗患处,坚持使用直至痊愈。

*皮脂溢性皮炎中药验方四王不留行、香白芷各等份,放在一起研成细末,然后外撒患处,长期坚持使用,直至痊愈。

*皮脂溢性皮炎中药验方五生大黄100克研成细末,冰片20克,食醋250克,将以上的药材都放进密封瓶中,浸泡七天,等到药液变成深棕色后就可以使用了,先使用75%的酒精涂抹患处,然后再用药液涂抹患处,每天保持涂抹3-4次,坚持使用就可以获得好转。

*皮脂溢性皮炎中药验方六金钱草、车前草、白鲜皮各10克,绵茵陈、生蒲黄各15克,生地、丹皮、赤芍、蒺藜、钩藤、粉葛、牛膝各12克,菊花9克,甘草5克,将所有的药材放在一起用水煎煮,可以很好的治疗皮脂溢性皮炎。

*皮脂溢性皮炎中药验方七侧柏叶、黄柏、苍术、白鲜皮、白蒺藜各10克,茯苓、泽泻各15克,生山楂30克放在一起,用水煎煮,每天一剂,可以分两次服下。

*皮脂溢性皮炎中药验方八皂角60克,白矾9克,透骨草、侧柏叶各120克,用水煎煮,然后用来清洗患处,长期坚持清洗,很快就可以见到效果。

*皮脂溢性皮炎中药验方九牛蒡子、丹皮各10克,荆芥、防风各9克,野菊、生地、赤石脂各15克,生苡仁30克,白矾12克,甘草6克放在一起用水煎煮,然后服下,长期坚持服用,不久就可以见到效果。

中医偏方验方治脂溢性皮炎

中医偏方验方治脂溢性皮炎

中医偏方验方治脂溢性皮炎2篇【中医偏方验方治脂溢性皮炎】篇一:中医偏方治疗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头皮、面部和上胸部等部位出现红、痒、脱皮的症状。

中医认为,脂溢性皮炎多与湿热体质、脾胃虚弱、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一些中医偏方及验方,供大家参考。

1. 菊花茶:取菊花10克,加入开水中冲泡饮用。

菊花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脂溢性皮炎的症状。

2. 薏苡仁粥:取薏苡仁30克,洗净后加入适量的水中煮成粥,每日饭后温热食用。

薏苡仁有清热利湿、健脾消食的作用,对脂溢性皮炎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 决明子泡脚:将决明子30克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热水中,用来泡脚。

决明子有清热利湿、除湿解毒的功效,可以改善湿热体质引起的皮肤问题。

4. 独活地黄汤:取独活10克、黄芪10克、黄连10克、火麻仁10克、蒲公英10克,研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的开水中冲泡饮用。

该方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痹的作用,对脂溢性皮炎有一定疗效。

5. 益母草膏:取益母草30克,清炖煮至成膏状,外用于患处。

益母草有活血散瘀的作用,可以缓解脂溢性皮炎的病情。

6. 桃花汤:取桃花30克,加入适量的开水中,煮沸后用来洗患处。

桃花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对脂溢性皮炎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偏方治疗脂溢性皮炎需要结合具体症状和个人体质来选用,如果病情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中医治疗。

篇二:中医验方治疗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给患者带来不小的困扰。

中医认为,脂溢性皮炎多与湿热体质、脾胃虚弱、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一些中医验方,供大家参考。

1. 枸杞茶:取枸杞子15克,加入开水中冲泡饮用。

枸杞有滋阴清热的作用,可以缓解脂溢性皮炎的症状。

2. 三七花茶:取三七花10克,加入开水中冲泡饮用。

三七花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皮肤问题。

3. 茵陈蒿薄荷饮:取茵陈蒿10克、薄荷5克,加入适量的开水中冲泡饮用。

最新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最新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脂溢性皮炎服清热利湿凉血汤(苦参30g,金银花15g,紫草8g,生地黄12g,知母12g,荆芥6g,防风6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分2次口服。

配合复合维生素B,2粒,每日3次方中重用苦参清热利湿为君药,以金银花清热解毒为臣药,佐紫草、生地黄、知母凉血解毒,滋阴润燥。

“诸痛痒疮,皆属于风”,方中荆芥、防风祛风,止痒,胜湿,引药入经,诸药配合共奏清热利湿,凉血润燥之功。

紫草、知母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

全方组合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菌、抗过敏作用。

治疗结果显示:清热利湿凉血汤治疗脂溢性皮炎痊愈率70%,有效率88%,能有效地改善症状和体征,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脂溢性皮炎脱发方以调营卫,益气和血为法,处方为自拟脱发方(桂枝15 g,白芍15 g,侧柏叶15 g,葛根30 g,何首乌15 g,川芎15 g,当归15 g,蔓荆子15 g),1剂/d,每剂煎煮2次,每次加水1 000 mL,煮成200 mL,口服,1剂/d。

用鲜侧柏叶浸泡于60%酒精中,7天后滤取药液,涂擦毛发脱落部位,每日3次。

观察13例(均为前额、头顶至后枕部脱发,斑秃不在此列),治后全部均见毛发生长,如能坚持连续涂擦并酌量增加药物浓度,则毛发生长可较密,同时也不易脱落。

中成药当归苦参丸口服,方药组成为当归、苦参,一次6g,一日两次。

当归苦参丸由当归、苦参两味药组成,组成虽简单,却具有养血凉血、清热祛湿的功能,可用于血燥湿热引起的诸症。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当归除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外,因其含有大量挥发油、维生素、有机酸等多种有机成分及微量元素,故为数千年来的美容佳品。

苦参能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敛毛孔,清除皮肤内毒素杂质;且能促进受损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恢复皮下毛细血管细胞活力,肌肤重现紧致细滑,可起到美容护肤作用。

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5g,夏枯草12g,车前子15g,黄芩10g,丹皮10g,赤芍15g,马齿苋15g,苦参15g,白藓皮20g,金银花20g,菊花10g,白术16g,薏苡仁20g,石膏20g,加水500ml煎至100ml,分两次温服中医称之为“面游风”.“白屑风”、多认为本病体内湿热内蕴、外感风邪所致。

祛风止痒 白鲜皮地肤子治脂溢性皮炎

祛风止痒 白鲜皮地肤子治脂溢性皮炎

祛风止痒白鲜皮地肤子治脂溢性皮炎*导读:处方:白鲜皮、地肤子、薏苡仁各20克,蚤休、滑石各15克,丹皮、赤芍、茯苓各10克,苦参8克,黄芩、炒栀子各6克,黄连、甘草……
处方:白鲜皮、地肤子、薏苡仁各 20克,蚤休、滑石各15克,丹皮、赤芍、茯苓各10克,苦参8克,黄芩、炒栀子各6克,黄连、甘草各4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药渣再煎外洗患处。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主治:脂溢性皮炎,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症见头面、颈背、腋窝等处红色丘疹,部分有脓头,表面覆油腻性鳞屑,瘙痒明显,伴脘腹痞闷,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王文发
第1 页。

中医怎么治脂溢性皮炎

中医怎么治脂溢性皮炎

中医怎么治脂溢性皮炎
因为脂溢性皮炎的出现和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过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生活中要少食油腻及刺激性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
①风热血燥:皮损以干性为主,基底微红,上覆粉末状鳞屑,舌红、苔薄,脉弦细。

方药:荆芥10克、防风10克、牛蒡子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侧柏叶15克、生地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天花粉10克、甘草6克。

②肠胃湿热:皮损以湿性为主,多为红斑、糜烂、渗出、油腻性厚痂,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方药:茵陈15克、栀于10克、生大黄6克、黄芩10克、龙胆草15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车前草15克、生甘草6克。

(2)外治法:
可选用朴-安-堂-参-肤-霜外搽。

如何用中药治疗脂溢性皮炎

如何用中药治疗脂溢性皮炎

如何用中药治疗脂溢性皮炎得了脂溢性皮炎的患者在治疗时可以选用的药物非常多,而中药方就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类药物,比如除湿止痒汤药方这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中药方的使用方法为水煎后取药汁内服,同时可把药渣煎煮后外洗患处,功效和作用为清热解毒和健脾利湿。

脂溢性皮炎是年轻人非常容易发生的一种皮肤病,并且此病的发生原因非常复杂,所以多数患者在治疗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在临床中通过中医方法治疗此病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可有效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中药方,供大家参考使用:(1)除湿止痒汤:这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中药方的成分主要包括了泽泻、茵陈、灯心草、生甘草、生白术、黄芩、栀子、枳壳、竹叶、生地、茯苓皮。

使用方法为水煎所有的药物后取药汁内服,同时可把药渣煎煮后外洗患处,其主要功效和作用为清热解毒、健脾利湿。

(2)赞绿珠方:使用此方时应该先准备适量百合、赤小豆、绿豆,把这三种材料洗净后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开火煎煮,等煎好后喝汤吃豆即可,每天服用两次能起到清热解毒、润肺养肤、和血通脉等作用,多服用几次可有效加快脂溢性皮炎的好转速度。

(3)消风散加减:这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中药方的成分主要包括了牛蒡子、知母、甘草、防风、苦参、荆芥、苍术、胡麻仁、生地、生石膏。

中医认为,此方能起到清热、凉血、消风等作用,脂溢性皮炎患者使用后可很快缓解瘙痒等不适症状。

(4)经验加减方:如果是患处结痂皮较多的脂溢性皮炎患者,在治疗时可用五味消毒饮另外加入栀子、茵陈、大黄等药物治疗,使用方法为把所有的药物一起水煎取汁内服,能起到非常好的清热利湿作用;如果患处的鳞屑较多的患者,可把女贞子、丹皮、生地、当归、赤芍、首乌、旱莲草等药物组方治疗,使用方法同样为加水煎好取汁内服。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用中药治疗脂溢性皮炎的方法了,希望大家看完后对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有所帮助,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用中药治疗期间还要特别注意忌口,不能吃过于油腻和辛辣的食物,更不能抽烟喝酒,才能防止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偏方介绍

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偏方介绍

治疗脂溢性皮炎的偏方介绍偏方治疗,是很多疾病都会有的一种治疗方法。

而脂溢性皮炎治疗同样也是可以用偏方进行治疗的。

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治疗脂溢性皮炎治疗的偏方有哪些吧。

偏方一材料黄芪20克、白术15克、防风15克、黄芩10克、僵蚕10克、蝉衣10克、牡蛎30克、大青叶30克、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

新清胃散,功能清热除湿,疏风止痒。

适用头面部脂溢性皮炎。

偏方二材料黄连5克、黄芩2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知母15克、丹皮15克、生地15克、当归20克、升麻10克、白芷15克、石膏30克、甘草20克用法将以上药材进行用水煎煮,煎好之后进行服用。

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150ml的量。

该偏方具有祛风理湿、凉血清热的功效,只要用于治疗湿性脂溢性皮炎。

偏方三材料野菊15克、生地15克、赤石脂15克、牛蒡子10克、丹皮10克、荆芥9克、防风9克、生米仁30克、白矾12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一日两次偏方四材料黄柏20-100克用法煎水放冷,每日2次冷湿敷,每次11-20分钟。

同时内服鱼胆泻肝丸,每次数克,每日2次。

对急性期糜烂流水者有良效。

偏方五、材料鱼胆草100克,水2000毫升用法水煎鱼胆草沸后20分钟过滤去渣,药水放冷湿敷,每日3次。

适用于红肿、干燥、脱屑者。

1.家庭用药相信大家看完上面的类容之后,也知道了用偏方治疗脂溢性皮炎治疗的方法了。

那除了偏方可以治疗脂溢性皮炎治疗方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脂溢性皮炎治疗的呢?接下来我们就再一起看一下吧。

1内用药物可用维生素B6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口服。

维生素B2每次5-10毫克,每日2次口服。

或用复合维生素B,每次2片,每日2次口服。

瘙痒剧烈时,给予脑益嗪,每次25毫克,每日3次口服。

或去敏灵每次25毫克,每日3次口服。

若有感染时可用四环素或红霉素每次0.25克,每日4次口服。

严重时给予青霉素每次8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

病情较严重者可短时间小剂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5毫克,每日3-4次口服。

浅谈脸部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浅谈脸部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浅谈脸部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法
导语:脂溢性皮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皮炎症状,患者们常常会受不了脂溢性皮炎的瘙痒而痛苦万分,脂溢性皮炎是非常难以治愈的,复发的概率非常高,因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皮炎症状,患者们常常会受不了脂溢性皮炎的瘙痒而痛苦万分,脂溢性皮炎是非常难以治愈的,复发的概率非常高,因此,人们在生活中要以预防为主,但是对于患上了脂溢性皮炎的人来说就是非常不好受的,尤其是脸部脂溢性皮炎这种症状,下面就来看看脸部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吧。

1.复方硫磺洗剂,每晚1次外用,5%硫磺软膏外用;硫化硒香波或硫磺软皂,每周1-2次洗头。

2.抗真菌制剂,如2%酮康唑洗剂或1%联苯苄唑香波洗发、洗澡,但应注意此类药物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

3.肤.脂.平,因其能直接作用皮肤,而且纯草本提取,不依赖,不会像激素产生巨大副作用,可达到清热解毒,控油去脂,消肿止痒,快速修复患处不适的作用。

4.维生素B6乳膏、护肤乳膏、维生素E乳膏等,可轮换选用,每日1-3次。

5.将苦参90克,野菊花15克,白鲜皮9克,水煎。

取液外洗患处。

6.生活中注意调节饮食,多吃蔬菜,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

7.不要使用化妆品,以免刺激皮肤。

从以上的讲解来看,脸部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方法是比较多的,但是有没有效果还要看每个人的体质,体质好的人就恢复的快,体质弱的人就恢复的慢,因此,人们在生活中应该加强对于疾病的预防,积极。

脂溢性皮炎偏方有什么

脂溢性皮炎偏方有什么

脂溢性皮炎是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好发于皮脂腺分布密集的地方,所以头部面部最为常见。

对于脂溢性皮炎,大家对治疗方法最为关心。

那么,脂溢性皮炎有没有什么偏方治疗?下面,我们一起去详细了解。

脂溢性皮炎偏方治疗
脂溢性皮炎怎么治疗?以下偏方一起看看:
1、大枣猪油汤
材料及做法:大枣100克,生猪油60克。

将大枣生猪油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熟食用。

每周3次,12次为1个疗程。

功效:具有祛风清热,养血润燥功效。

适用于干性脂溢性皮炎等症。

2、清心化湿汤
材料及做法:川黄连4.5g,生地15g,地肤子12g,白僵蚕9g,白鲜皮9g,野菊花9g。

每日1剂,水煎,头煎加水400ml煮取150ml,二煎加水300ml 煎取100ml,两煎混合,分3次温服。

功效:适应脂溢性皮炎,湿性,心火炽盛证。

3、脂溢性皮炎偏方之薏苡仁红缨粥
材料及做法:薏苡仁、萝卜缨、马齿苋各30克。

将上三味洗净,萝卜缨和马齿苋切碎,加水适量,煮粥,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具有清热利湿功效。

适用于脂溢性皮炎等症。

想要更好的治疗脂溢性皮炎,不仅仅需要对自己日常生活习惯的坚持,也可以选择有治疗作用的凝甫集外用产品力康宝霜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当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坚持,不论是是用什么方法,只有长期使用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对于产品的选择一定要用纯植物萃取的,不要使用含有过量重金属以及激素的产品,会对皮肤带来更大的危害。

20多年顽固脂溢性皮炎的验方

20多年顽固脂溢性皮炎的验方

20多年顽固脂溢性皮炎的验方总第63期顽固脂溢性皮炎的验方孙某,女53岁,患有顽固的脂溢性皮炎20多年,面色黝黑,面部发痒,怕风,发热,最近3个月严重,多方治疗效果不显。

胃吃冷的不适,脉沉,舌淡苔白。

开方如下:内服方:桂枝50克炒白芍50克生石膏120克生黄芪60克炒白术50克防风15克柴胡20克枳实15克炙甘草15克蒸附子2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生地6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栀子10克生姜丝100克大枣12枚去核,一天一副 6副。

外敷药:茯苓生白芍杏仁葛根桂枝生黄芪生白术芒硝生石膏桔梗以上药各一两赤小豆半斤打成粉过细筛,用酸奶调敷面部,一天两次,每次20---30分钟。

药效:十几副药后,面部痒,发热的现象消失,而且面色也变白。

到写此稿时,半年多尚未有复发。

附原方:脂溢性皮炎(seborrhoeic dermatitis)是指皮脂腺分泌功能亢进。

表现为头皮多脂、油腻发亮、脱屑较多,在皮脂发达部位较易发生,是发生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的一种慢性炎症,损害为鲜红或黄红色斑片,表面附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常伴有不同程度瘙痒,成年人多见,亦可见于新生儿。

目录1症状体征2用药治疗3饮食保健4预防护理5病理病因6疾病诊断7检查方法8并发症9预后10发病机制症状体征好发于皮脂溢出区,往往局限于头皮,严重者可向面部、鼻唇沟、眉、眼睑、胸背中部、脐窝及腹股沟或腋部发展。

皮损初为毛囊性小丘疹,逐渐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黄红色斑片,上覆油腻性鳞屑结痂,重者可呈轻度渗出性湿疹样皮炎,局限于某一部位或泛发,甚至发展为红皮病。

由于部位和损害轻重的不同,临床表现亦有差别。

1.头皮开始为小片状白色糠秕状或油腻性鳞屑性斑片,以后扩展融合成边界清楚的大斑片,基底稍红,轻度瘙痒,重者表现为油腻性鳞屑性圆形斑片,可伴有渗出和厚痂或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严重者全头皮均覆有油腻性臭味的厚痂,伴有脱发。

2.面、耳、耳后及颈常由头部蔓延而来,呈黄红色或油腻性白色鳞屑及痂皮。

脂溢性皮炎怎么治—有效民间脂溢性皮炎的偏方

脂溢性皮炎怎么治—有效民间脂溢性皮炎的偏方

脂溢性皮炎怎么治—有效民间脂溢性皮炎的偏方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该病症的症状一般表现为红斑上油腻鳞屑或痂皮,对称分布,轻度瘙痒;那么脂溢性皮炎怎么治疗呢?下面给大家推荐有效民间脂溢性皮炎的偏方:有效民间脂溢性皮炎的偏方:1.颠倒散【组方】生大黄、升华硫黄各等份。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杀虫除湿,补火助阳。

主治头部脂溢性皮炎。

【制法用法】将两药研为细粉末,装瓶备用。

每次先将头发用温水浸湿,然后用“颠倒散”粉末10g反复搓揉头发5~10min,使药物与头皮充分接触,再用温水冲洗干净,每5天1次,轻者2~3次治愈,重者6~7次。

【注意】勿用碱类洗发剂。

用药期间,要禁食辛辣刺激或油腻食物,少吃含糖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

2.脂溢酊【组方】大黄30g,白鲜皮30g,荆芥25g,防风25g,花椒、白芷、苦参、连翘各15g,75%乙醇450ml。

【方解】方中大黄凉血解毒,泻热逐瘀;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荆芥、防风具有散风止痒、宣毒透疹之功,所含挥发油有解痉作用,能促进头皮部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花椒、白芷杀虫止痒,消肿排脓;苦参、连翘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祛风解毒,凉血润燥。

主治脂溢性皮炎。

【制法用法】上药制成粗粉,装入500ml空瓶中,加入75%乙醇浸泡1周后备用。

3.脂溢性皮炎外洗方【组方】五倍子10g,乌梅40g,王不留行60g,苦参100g,苍耳子40g,明矾、透骨草、花椒、黄柏、侧柏叶、紫花地丁、白鲜皮各30g,生甘草20g。

【方解】黄柏、苦参、白鲜皮、紫花地丁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止痒;明矾、花椒、透骨草、苍耳子解毒杀虫,燥湿止痒;五倍子、乌梅收敛固涩,现代研究证明其有明显的抑制皮脂腺分泌的作用;王不留行、侧柏叶清热凉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止痒。

主治脂溢性皮炎。

【制法用法】自行煎煮,大火烧开,小火煮20min,离火放凉,先用药液把头发沾湿,后用毛巾蘸药液,拧至半干,外敷头部,刚敷时自觉温凉舒适,一会儿毛巾即被体温蒸热,取下再蘸再敷,每次敷20min,每日敷2次。

脂溢性皮炎吃什么好 4款食疗调理皮炎

脂溢性皮炎吃什么好 4款食疗调理皮炎

脂溢性皮炎吃什么好4款食疗调理皮炎
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是由于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增多所致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多发于青壮年,其次为婴儿。

好发于皮脂腺较丰富的部位,如头皮、眼睑、鼻翼旁、外耳、胸背部等处。

一、山楂荷叶饮
组成:山楂100g、荷叶1张、生甘草少许。

制法:3味共同煎汤。

服法:饮汤,每日1剂,连服3周。

按语:本汤具有清利湿热之功,油性脂溢性皮炎症见红斑色深,表面糜烂,有黄色油腻结痂,伴恶心,腹胀满,便溏者,药物治疗的同时服用此方有上佳疗效。

二、大枣汤
组成:大枣100g、生猪油(或生羊油)60g。

制法:2味加水煮熟。

服法:饮汤并食大枣,隔日1剂,连服3周。

按语:本汤具有益气养血润燥之功,干性脂溢性皮炎症见皮损为黄红色干燥脱屑性斑疹,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服用此汤可增强疗效。

三、马齿苋萝卜缨汤
组成:马齿苋30g、薏米30g、萝卜缨30g。

制法:3味共同煎汤。

服法:饮汤,每日1剂,连用3周。

按语:本汤具有清热利湿之功,油性脂溢性症见皮损为红斑,表面有糜烂、渗液,味腥而黏,兼口苦,腹胀者,服用此汤有较好疗效。

四、地黄丸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各90g、首乌90g、芝麻60g、当归30g、桑椹30g、蜂蜜适量。

制法:前6味共研成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

服法:每次1仇,每日2次
按语:本方具有滋阴清热,养血润燥之功,干性脂溢性皮炎症见皮损为淡红色干燥脱屑性红疹者兼潮热,头晕脉细数者,服用此方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脂溢性皮炎中药方子

脂溢性皮炎中药方子

脂溢性皮炎中药方子脂溢性皮炎是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之一。

很多患有脂溢性皮炎的人会出现脱发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那么,如何治疗脂溢性皮炎呢?脂溢性皮炎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脂溢性皮炎中药方子,希望能帮到你。

脂溢性皮炎中药方子1苦参、黄柏、明矾、蛇床子各15克,硫黄5克制用法:水煎。

外洗患处。

适应症:皮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中药方子2当归、黄蜡各25克,紫草50克,麻油200克制用法:将当归、紫草与麻油同熬,药枯滤清去药渣。

将油加热入黄蜡,化尽,待冷后外擦患处,每日1- 2次。

适应症:皮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中药方子3苦参90克,野菊花15克,白鲜皮9克制用法:水煎。

取液外洗患处。

适应症:皮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中药方子4王不留行、香白芷各等份制用法:研为细末。

外撒患处。

适应症:皮脂溢性皮炎医治疗脂溢性皮炎有效简单药方大全(1)除湿止痒汤药方:灯心草、生甘草各3克,栀子、泽泻、茵陈、枳壳、竹叶各6克,生白术、黄芩各10克,生地12克,茯苓皮15克,此方有利于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2)赞绿珠:准备适量绿豆、赤小豆、百合,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煎熬后即可服用,每天两次。

有利于润肺养肤,和血通脉。

(3)消风散加减:甘草6克,荆芥、防风、苦参、苍术、胡麻仁、牛蒡子、知母各10克,生地15克,生石膏30克,此方剂有利于凉血,清热,消风。

(4)对结痂皮较多者,可用五味消毒饮加茵陈15克、桅子、大黄各3克水煎服,以清热利湿;对鳞屑较多者,可用丹皮、当归、赤芍及女贞子各10克,首乌、生地、旱莲草各15克,加水煎服,以清热凉血、养皿润燥。

治脂溢性皮炎方(4)

治脂溢性皮炎方(4)

治脂溢性皮炎方硫黄黄连散【组成】生硫黄9克、黄连、白矾、乳香各4.5克、轻粉1.5克。

【用法】黄研成细末,用唾液蘸药搽患处,一日2次,用至鼻红消散为止。

【主治】酒渣鼻。

苦参大黄煎【组成】苦参30克、大黄、荆芥各15克、皂角12克c【用法】加水1000毫升,煎成700毫升,先熏后洗患处。

【主治】阴囊阴茎奇痒不止。

蛇床子煎【组成】蛇床了、归尾、威灵仙、苦参各15克。

【用法】用水五碗将上药煎数沸后倒人盆内,先熏后温洗患处,每天一次,一般两次可愈。

一个月内忌酒、辛辣物,无鳞鱼、虾等。

【主治】阴囊阴茎奇痒不止。

地黄养血止痒汤【组成】何首乌12克、干地黄12克、山药12克、黄柏6克、五味子6克、菟丝子15克、沙苑子15克、生龙骨15克、牡砺15克、茯苓9克。

【用法】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功用】养血止痒,安神。

【主治】皮肤瘙痒症生地凉血止痒汤【组成】生地15克、土牛膝15克、赤芍9克、丹皮9克、紫草9克、皂角刺9克、苍术9克、钻地风9克、白藓皮912克、土茯苓30克、陈皮6克。

【用法】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1剂。

【功用】清热凉血,祛湿止痒。

【主治】皮肤瘙痒症清热凉血止痒方【组成】白芍9克、赤芍9克、生地6克、川芎3克、当归6克、丹皮6克、黑山栀6克、桂枝3克、地肤子9克(布包)、白藓皮9克、防风5克。

【用法】水煎2次分早晚服,每日l剂。

【功用】清热凉血,祛湿止痒。

【主治】老年性瘙痒症。

艾叶雄黄汤【组成】艾叶90克、雄黄9克、花椒6克、防风30克。

【用法】加水2000毫升,煮沸15分钟取下,乘热先熏患处数分钟,待冷40~45℃再擦洗患处,每剂重洗两次,第2次使用加温,一般用药3剂,最多6剂。

【功用】温经散寒,祛风止痒。

【主治】老年性瘙痒症。

治酒刺方【组成】石膏10克、熟地、抗菊各9克、知母、牛膝各4.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酒刺。

自拟清脂方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

自拟清脂方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

自拟清脂方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
周云燕
【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8(18)8
【摘要】脂溢性皮炎患者瘙痒难耐,皮损不仅影响美观,且妨碍日常工作和生活。

2007年3月-2007年10月,笔者采用自拟清脂方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取得满意
疗效,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512-513)
【作者】周云燕
【作者单位】浙江省安吉县中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自拟肝脂清膏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2.自拟清浊化脂方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85例临床观察
3.自拟方甘脂清治疗脂肪肝62例
4.自拟清脂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脂血症34例临床观察
5.健脾胃清湿热方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溢性皮炎中药方子

脂溢性皮炎中药方子

脂溢性皮炎中药方子
1
苦参、黄柏、明矾、蛇床子各15克,硫黄5克
制用法:水煎。

外洗患处。

适应症:皮脂溢性皮炎
2
当归、黄蜡各25克,紫草50克,麻油200克
制用法:将当归、紫草与麻油同熬,药枯滤清去药渣。

将油加热入黄蜡,化尽,待冷
后外擦患处,每日1- 2次。

适应症:皮脂溢性皮炎
3
苦参90克,野菊花15克,白鲜皮9克
制用法:水煎。

取液外洗患处。

适应症:皮脂溢性皮炎
4
王不留行、香白芷各等份
制用法:研为细末。

外撒患处。

适应症:皮脂溢性皮炎
医治疗脂溢性皮炎有效简单药方大全
1除湿止痒汤药方:灯心草、生甘草各3克,栀子、泽泻、茵陈、枳壳、竹叶各6克,生白术、黄芩各10克,生地12克,茯苓皮15克,此方有利于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2赞绿珠:准备适量绿豆、赤小豆、百合,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煎熬后即可服用,
每天两次。

有利于润肺养肤,和血通脉。

3消风散加减:甘草6克,荆芥、防风、苦参、苍术、胡麻仁、牛蒡子、知母各10克,生地15克,生石膏30克,此方剂有利于凉血,清热,消风。

4对结痂皮较多者,可用五味消毒饮加茵陈15克、桅子、大黄各3克水煎服,以清热利湿;对鳞屑较多者,可用丹皮、当归、赤芍及女贞子各10克,首乌、生地、旱莲草各15克,加水煎服,以清热凉血、养皿润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治脂溢性皮炎秘方

治脂溢性皮炎秘方

【用法】水煎服,每FIl剂,日服2次。 【功用】养血润燥,消风止痒。
【方解】血虚风燥。方用熟地、当归滋阴养血;荆芥、白荽藜、苦参消风止痒;苍术健脾、合苦参除湿;麻仁、 甘草润燥。诸药合用,共奏养血润燥、消风止痒之功。
【主治】脂溢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凡证见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等,均可用之。 【疗效】屡用效佳。
治脂溢性皮炎秘方
治脂溢性皮炎秘方(方3首) 关键词::无限制阅读次数:212
上一篇治神经性皮炎秘方(方3首) 下一篇治药物性皮炎秘方(方2首) 治脂溢性皮炎秘方
凉血清肺饮 【来源】顾伯华,《中医杂志》(8)1988年 【组成】生地15克,元参、川石斛、寒水石、桑白皮各12克,生石膏、白花蛇舌草各30克,黄苓9克,虎杖、生 山楂各15克,生甘草1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凉血清肺,清热解毒。 【方解】本症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和成年后的男子。临床所见以阴虚湿热为多。故方用生地、元参、石斛滋阴润 燥:生石膏、寒水石泻胃火、清肺热:白花蛇舌草、虎杖清热解毒;桑白皮、黄苓泻肺清热:生甘草和中,以防苦 寒伤胃。诸药配伍,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故用治脂溢性皮炎等病,有良好的效果。
【主治】脂溢性皮炎、座疮、酒渣鼻。 【加减】皮疹糜烂及伴油腻性脱屑者,加茵陈、生位仁各15克;皮损呈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囊肿,加益母草15克,莪术12克
:鼻翼潮红者,加制大黄9克,苦参片15克:大便干结者,加全瓜篓12克,枳实9克。 【疗效】临床多年反复验证,效果颇佳。 凉血消风散 【来源】朱仁康,《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生地30克,当归、荆芥、苦参、白装藜、知母各9克,蝉衣、生甘草各6克,生石膏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消风清热。 【方解】本方系以《医宗金鉴》消风散增减而成。方中以生地、当归、甘草凉血润燥;知母、生石膏清肌热; 荆芥、蝉衣消风;苦参、白羡藜祛风止痒。凡血热生风、风燥诸证、舌淡红、脉弦滑数,均可加减运用,收效颇著 。 【主治】脂溢性皮炎、人工尊麻疹、玫瑰糠疹等证。 【加减】玫瑰慷疹,加紫草以原血清热;人工尊麻疹,加紫草、桃仁。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养血消风散 【来源】朱仁康,《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组成】熟地15克,当归、荆芥、白蓑藜、苍术、苦参、麻仁各9克,甘草6克。

古代专治面部出油太多的方子,就两味药

古代专治面部出油太多的方子,就两味药

古代专治面部出油太多的方子,就两味药原创赵中扬脸部、头发很容易出油,甚至出现痤疮,头皮屑多,怎么办?您好,出油、长痤疮是非常常见的困扰。

古代对于年轻女生脸上的肌肤都用肤如凝脂、吹弹可破来形容,可见是有多洁白细嫩了,但若是脸上长满了痘痘,那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我有患者,罗女士,她是位年轻洋溢的外地女生,刚来我门诊的时候便笑声不断,但对于自己的痘痘,跟您一样,也是无可奈何,在西医那边看过很久,一开始有效果,后来就慢慢没效了,因此想说看看中医。

我看了看她的痘痘,真的几乎满脸都是,而且有脓头的红色痘痘很多,还伴有暗色的痘印,重点是脸上油脂分泌的特别多,半天就一脸油,尤其是在夏天吸油面纸是不停的。

而且这痘痘是随时随地都在长,和大姨妈无关,也和情绪没啥关系,只不过若是吃的辣了会长的更多一点,我看了她的舌头,也是蛮红的,脉象也偏滑,看来还是属于风热型的痤疮。

她之前用了很多如夫西地酸、阿达帕林等外用药,但是有诸内必形诸于外,外部的一切表象代表的内在体质的偏颇,若体质不调的话,痤疮不能彻底的解决。

我打算用枇杷清肺饮为底方,枇杷清肺饮是《医宗金鉴》的方子,专治疗风热型痤疮,另外她油脂分泌旺盛,再加侧柏叶、布渣叶、山楂、鸡内金等消脂中药。

此外针灸也是需要的,我拿手的清热消炎针主要扎的也是腹部,对于痤疮的效果也是不错的。

再来就是外用了,既然那么多的西药都用过了,那就来试试中药吧。

《医宗金鉴》里还有一方名颠倒散,里面就两味药,大黄和硫磺,大黄味苦性寒,清热解毒;硫磺味辛性温,杀虫止痒,一寒一热谓之颠倒,别看就两味药,针对油脂分泌旺盛的效果很好。

我让罗女士用颠倒散调水外敷在痘痘上,15分钟后再洗掉,初期一天一次即可,到后面还要减少次数,太多次我担心脸太干。

我的治疗持续两周便有效果了,期间反反复复,大概半年后痘痘就基本没有了,罗女士也更开心了,觉得颠倒散区区两味药,价钱很便宜,效果却比那些西药效果还好,可见不要低估中医的力量,古代的方子能传下来那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只要会用往往能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民间秘方】脂溢性皮炎效方

【民间秘方】脂溢性皮炎效方

【民间秘方】脂溢性皮炎效方
方1 内服:青蒿、柴胡、黄芩、丹皮、橘叶、川楝子各
10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药液合一起,分三次服,服一
周治愈,本方还治神经性皮炎,湿疹,女阴痒,带状疱疹,
均可在一周内治愈。

方2 外用:蛇床子、苦参各20,野菊花、百部、土槿皮
各10克,研成粗末,浸在75%酒精500毫升中一周,过滤去渣加薄荷冰5克涂擦患处,每日涂3--5次,连用3--5天治愈。

方3 外用:大麻子、秦艽各250克,皂荚30克,共捣碎,
加水800毫升浸泡2--3天,去渣,用药液洗头每日一次,连用三天治愈。

方4 外用:艾叶、雄黄各50克,防风、花椒各30克,煮
沸洗头,每日一剂,洗1--3次,连用3--5天治愈。

方5 外用:龙胆草、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50克,土茯
苓、苦参、白鲜皮、大黄、硫磺各30克,地肤子20克,加水煎至800毫升,洗头部患处,每日洗2--3次,每剂药可洗二天,治疗 4--7天治愈,不复发。

——摘自《卫民A研细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词 新生 儿 泪囊炎 治疗体 会
浙 江省 台州 市 黄岩 中医院 眼科
体 会 , 于 2个 月 以内新 生儿 , 对 冲洗 泪道 时冲洗 液 以 l l 内为 宜 , 见吞 咽动作 或 见 鼻孔 有 液 体 即可 , m 以 稍 冲洗灌 注压不 宜过 大 。 泪道 探通 中 , 作者要 熟悉 泪道 的解 剖位 置 , 操 动 作要 轻柔 、 准确 , 据 患儿 上 下 泪 点 大 小 、 露等 具 根 暴
1 临床资料
两种手 术方 法 治疗 耳廓 假性 囊肿 疗 效 比较
动静 脉 和前部 气管 。
参 考 文 献 1 杨 钧. 现代眼科手册 . 北京 : 民卫 生出版社 , 0 .5 人 2 14 0 收稿 日期 :071 .8 2 0 .01
①按摩法: 用拇指沿上泪道按摩泪囊 , 并向鼻腔 方向加压 , 天 3次 , 1 疗程 2周 , 按摩后结膜囊 内滴 托百 士眼水 , 并指 导患 儿家 长进行操 作 ; 泪道 冲洗 ② 法: 患儿取仰 卧位 , 头部 固定 , 洗针 头 插 入下 泪 小 冲 管达泪总管或泪囊 内, 用适度力量注入生理盐水 , 确 定冲洗不通畅时 , 将泪囊 冲出的分泌物送细菌室做 细菌培养 , 同时进行药敏试验 , 为下一步探通泪道做 好准备工作 ; ③泪道探通法 : 若泪道冲洗推注阻力较 大时 , 停止 泪道 冲洗 , 6号 泪道探 通针插 入下 泪 则 用 点 , 呈水 平 向 内眦 沿 泪 小 管 推 进 , 然后 触及 骨 壁 感 时 , 向上转 9 尾部 o度垂直指向鼻翼 , 向鼻泪管、 鼻腔 徐徐推 进 , 注入 液 体 行 泪道 冲洗 。术后 选 用敏 感 抗 生素稀释液冲洗泪道 , 观察是否通畅 , 局部滴用抗生 素眼水 2~ 3天后 , 复泪道 冲洗 。 重
3 1 疗效标 准 .
维普资讯
浙江 中西 医结合杂志 20 年第 1 卷箍 8 08 8 期
Zeag IC h i T WM( o 1 o8 08 jn J V1 8N . 20 .
53 1
月 , 者采用 自拟清 脂方 治 疗 面部 脂 溢性 皮 炎 取得 笔 满意疗 效 , 如下 。 报道
研究. 中草药 ,02 3 ( )5 35 5 2 0 ,3 6 : -2 2
新 生 儿 泪囊 炎 治疗 体会
卢斌 杰
自行穿破 , 未穿破者 , 因分泌物潴留常形成黏液囊肿 或慢性泪囊炎 。 J
台州 3 82 10 0 泪道 冲洗 时 , 由于水 量 多 、 力 大 , 洗过 程 中 压 冲 患 儿又哭 闹不 安 , 些 均易 引起 吸 人 性肺 炎 。笔 者 这
维普资讯
52 1
江 ’中西 结合杂志 20 年第 1 卷第 8 08 8 期
Zeag IC ( o 1 o8 08 hin T WM V 1 8N. 0 i J . 2
结果显示 , 八正 合剂 疗效 明显优 于 阿莫西林 , 可减 且
泪道 通 畅 ; 未愈 : 流泪 , 冲洗 不通 畅 。 32 结 . 果 12眼中 , 按摩 、 1 经 滴托 百 士 , 治愈 2 2 眼 (96 % ) 行泪 道 冲洗治 愈 2 1.4 , 5眼 (2 3 % ) 经 2 .2 , 探通 泪道治 愈 6 2例 (5 3 % ) 5 .6 。共 治 愈 19例 , 0 治 愈率 9 .% 。未愈 3例 。 73
新生儿泪囊炎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眼病 。我院门 诊 自 19 年至今共接诊 9 99 8例 ( 1 12眼) 经治疗后 , 均获得 良好疗效 ,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9 99年 5月 一 0 7年 1月 , 我 院门诊 接受 治 20 在
体情况 , 以及操作者的经验 , 可任意选择上下泪点进 针 , 出针 的动 作 要轻 慢 , 进 幅度 要 适 当 , 可 造成 泪 不
3 治疗 结果
2 李风鸣. 中华眼科学, 北京 : 民卫 生出版社 ,02 15 人 2 0 .0 8
自拟 清脂 方 治疗 面 部 脂 溢 性 皮 炎
周云 燕
关键 词
Hale Waihona Puke 浙江省 安吉 县 中医 院皮肤科
面 部
脂溢 性皮 炎 自拟 清脂方
疗 效性
脂 溢性皮 炎患者 瘙 痒难 耐 , 损不仅 影 响美观 , 皮 治愈 : 流 泪 及 眼部 分 泌 物 , 无 冲洗 且 妨 碍 日常工 作 和生 活 。20 07年 3月 一 07年 1 20 0
4 讨 论
少青霉素口服导致肠道菌群失调 的副作用 , 明显 无
不良反应 , 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王权咸 , 阶平. 吴 肾脏病 .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9 14 人 19 ,
( )4 3 1: 7
2 吴
捷, 舫 , 曹 刘传镐 , 八 正合剂抗感染作用 的实验 等.
收稿 日期 :0 80 -1 20 -12
胎 儿 7个 月 时 , 上下 泪点 开放 , 出生 时泪道 完 至 全通畅… 。据文献报道 , 月婴儿约有 6 足 %鼻泪管 阻塞 , 阻塞部 位最 多 在 下 口, 的是 上 皮 残 屑堵 塞 , 有 有 的因管道化 不全 而形 成皱褶 、 膜或 黏膜 憩室 , 瓣 鼻 泪管下 口被一 薄膜 阻塞是 大部 分鼻 泪管 阻塞 的最常 见原因, 常为 Hasr 膜 未裂 开 或形 成 一瓣 膜皱 褶 se瓣 所致 。H se 瓣膜 一般 在新 生儿第 1 泪 液分 泌 时 asr 周
小点、 泪小管撕 裂 或形 成 假 道 ; 患儿 置 仰 卧位 , 口中
疗的新生儿 泪囊 炎 9 8例 ( 1 12眼) 女婴 4 例 ( 0 , 8 6 眼)男婴 5 , 0例(2 。单眼患病 8 , 5 眼) 4例 双眼患病
1 4例 。 2 治 疗方 法
不可有异物 , 固定息儿头部时 , 不可按压前 囟及两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