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江苏省高考语文总复习教学案:小说阅读 题型二 考点四 赏析语言艺术和表达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四赏析语言艺术和表达技巧
-—片语细推敲,尺水兴波澜表达技巧和精彩的语言是小说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结构特色鲜明,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灵活多变.高考对小说语言的鉴赏有两个角度: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叙述语言(用语特点和语言风格)。
体现在高考中往往有两大题型:理解重要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艺术。
其他方面偶有涉及.复习时需全方位落实各类艺术手法,掌握品味语言效果的方法,并通过对例题的解读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基础先导】
1。
贾宝玉与王熙凤同是贾府中的中心人物,作者描写他们的出场有何不同?收到了怎样的效果?(6分)《林黛玉进贾府》(人教版·必修三)
提示王熙凤的出场作者运用的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及对比的手法,通过林黛玉的感觉,突出了王熙凤的与众不同和泼辣的性格。
而贾宝玉,则更多地采用了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和欲扬先抑的手法,先通过众人之口,从反面入手,突出了这一人物的顽劣
异常、不合常规,致黛玉心生“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的印象。
及至见到真人,却是一位清秀俊朗的年轻公子,欲扬先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如两处写“偷听”:一为李小二的妻子在小酒店里有意偷听,一为林冲在山神庙门内无意偷听。
这两处细节在写法上有何不同?收到了怎样的效果?(6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教版·必修五)
提示前一处是略写,因为是密谋,所以才听不清,从而造成悬念;后一处是详写,因为谈话者得意忘形,高谈阔论,所以听者听得真真切切,从而怒火喷发.
3.说说下面两处细节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6分)
(1)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
(2)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教版·必修五)提示(1)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
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2)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4。
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个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6分)
(1)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
(2)把一条鱼弄死也许是一桩罪过。
我猜想一定是罪过,虽然我把鱼弄死是为了养活我自己,也为了养活许多人。
《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三)提示(1)心理描写.老人现在已经是筋疲力尽了,所以努力告诫自己要撑下去,他和大马林鱼搏斗已经有好几天了,他渴望回家,宁愿这是“一场梦”,但又强迫自己去想平时自己感兴趣的事,能够增长信心的事.
(2)心理描写.在老人的眼里,鱼也是一条生命,也有它的自由。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他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无论是那条搞得他疲惫不堪的大鱼还是凶残贪婪的鲨鱼,在他眼里都是美丽动人的。
突破一理解重要语句含意
一、什么是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
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首先要理解语句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语句的临时意义;再次要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
二、分析命题角度
含意?(《枪口下的人格》)
三、掌握解题通法
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题“3步骤"
【典例示范】
典例1 (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天气晴朗,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
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马骁驭不禁微微一笑。
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起来.①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是吴秋明。
马骁驭从后视镜里看了眼自己,感觉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减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也还不错。
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
是旧的。
马骁驭心里打了一个闪,想起了母亲。
也许是注意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
马骁驭说,你真有心.
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
马骁驭说,不知道。
吴秋明说,是上个世纪一个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和妈妈分开,关在笼子里用奶瓶喂养。
他发现这样喂养的小猴子虽然更强壮一些,但却总是吮手指头,发呆,神情漠然。
他分析是缺少母爱的缘故,于是给小猴子做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有奶的“铁皮妈妈”,一个是没有奶的“绒布妈妈"。
结果哈洛惊奇地发现,小猴子只会在饿了时才去“铁皮妈妈”那里吃奶,绝大多数时间,它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
这个实验说明,母亲并不仅仅意味着有食物,还要有温暖的怀抱。
温暖的怀抱对小猴子来说非常重要。
马骁驭说,不愧是心理学博士,太有意思了。
吴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儿童村,都要一个个挨着去拥抱那些孩子。
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我会多抱他们一会儿。
我给不了他们一个完整的家,但至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我知道那对他们来说
有多重要,也许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何况我不仅仅是“绒布妈妈",我还有温暖,有心跳,有笑容。
我真心爱他们。
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
他暗想,也许吴秋明没有意识到,这拥抱其实是彼此需要的。
她作为一个女人,肯定有做母亲的天性,每周和孩子们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处。
何况,一个长期单身的女人,也是需要拥抱的。
到了西郊,停好车,他们一起走入一条小巷.
吴秋明虽然个子矮小,步子却很大,马骁驭感觉和她走在一起速度蛮接近.进入一条小巷,眼前出现了一个旧木门。
马骁驭一眼看到了门旁边挂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儿童村。
吴秋明熟门熟路地进入,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围上来叫吴妈妈。
吴秋明左揽右抱,踉跄地往里走,和迎上来的老师们一一握手,并把身后的马骁驭介绍给他们。
后院停着一辆卡车,几个老师在搬运卸下来的纸箱,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在帮忙搬,马骁驭也连忙过去帮忙,但被老师们阻止了,她们热情地把他拉进办公室,要他喝茶。
马骁驭咨询了老师们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
这些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和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在心理上有许多不同.马骁驭边听边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
马骁驭从办公室出来,一眼看到院子里一个场景-—吴秋明挽着
袖子在给几个女孩子洗头。
初秋的阳光洒在院子里,让这普通的场景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丽.一个已经洗好头的女孩儿,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在一旁递毛巾,吴秋明舀起一瓢水,缓慢地淋到水池边另一个女孩子的头上,阳光穿透水柱,发出宝石的光芒。
马骁驭定定地站在那里。
这样的场景他在哪里见过?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灵魂,随时都在,却无法捕捉。
他一动不敢动,害怕惊动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动心了,再次动心了。
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动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尤其是在他们这个年龄,需要无数次的小动心,才能汇合成冲破樊篱的勇气。
他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很认真,很仔细,脸上洋溢着一种光芒,这光芒让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
他走过去,帮吴秋明把用过的毛巾搓干净,一一晾在铁丝上;转过身时,②看见一个头发湿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吴秋明的怀里,左右摇晃,半个脸埋在她怀里,半个脸沐浴在阳光下.另一个小男孩儿跑过来说,还有我,还有我,吴妈妈!吴秋明伸出另一只胳膊搂住了他.
马骁驭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
而后他走到她身边,以从未有过的语调说,以后我每次都和你一起来!
(节选自裘山山《琴声何来》,有删改)解释画线①处句子的含意。
(6分)
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是吴秋明。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由题干中的关键词“画线①处”“含意"可知,本题重在考查作品中人物语言的含意,这就预示答题要充分体会人物语言展现的人物个性特点。
第二步,抓角度,析内涵
根据句子的特点,理解其含意宜从修辞手法和关键词两个角度入手分析。
答案,吴秋明已经走进了马骁驭的内心,马骁驭已经爱上了吴秋明。
【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欢乐颂
陈毓
天赐我一个婆婆,我婆婆赐给我一大串亲戚。
缘着那条脉摸索去,一个,一个,又一个……我用了几年时间,总算弄明白彼此间复杂的称谓.
有个大妈,我最喜欢。
每年清明前,大妈就会捎信来:今年的春茶下来了。
油菜花黄了。
再不来,林子里的笋子可老了。
这些话经我婆婆转达,我会立即催促婆婆:明天我就陪您去一趟吧。
大妈表达亲情总是从饭桌上开始,清炒菜薹、油焖竹笋、韭黄爆河虾、桃花豆腐、白果焖腊肉、笋干煲鸭汤……只有我们吃满足,
大妈才觉得我们是见过面了。
有什么吃什么,大妈总说。
语气一定不是表达谦卑,是对生活的知足和感激.看见我们那么喜欢吃她做的饭菜,大妈的厨艺展示越发地才华横溢。
一顿,又一顿。
我感叹大妈把春天装进我身体里了.大妈说,你能多来就多来,这里的青山绿水,也不委屈你。
大妈像个磁场,在她身边,我就觉得安静、快乐、知足.我想这好比香樟树的周围不滋生蚊虫,在大妈身边我就不浮躁了。
大妈爱唱歌,老了也没削弱这爱好,对人唱,对山唱,在菜地摘菜时唱,下河浣衣时也唱。
是地道汉水民歌的调子,曲调婉转悠长,借景状物,从心所欲,真是情从心生,歌从口出,那么地自然而然,如万物生。
蓝的天...,白的云...,山峰青...,江水碧...
.简单却隽永的日子,我在那短暂的相逢里似乎过了一生,又恍惚只是打了个盹醒来。
所谓幸福,也不过是依着这个蓝本画的吧?我端着大妈自酿的米酒,迷迷糊糊地想。
大妈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淡淡地说,留你久住这里,你也会不惯,会着急。
你小住几天合适.
“妹是鲜花香千里,哥是蜜蜂万里来,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朵朵开。
”
不知谁的歌声从河面飘过来.
“太阳落坡四山黄,唱起山歌送阿郎,阿郎回家慢慢走,妹儿泪
珠湿衣裳.”
立即就有另一歌者在后坡呼应。
我倾耳听,在这悠长欲睡的春日午后。
大妈停住针线,悠然起歌:“大路边上栽南瓜,我把萝卜当娃娃。
四季豆儿两头尖,当中一个闪弯弯……”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我对身边咕咕啄食的小母鸡说。
这样的大妈让我们忽略她的年岁。
但是大妈七十三岁了,这年的春天我去看她,她告诉我她活不过七十四岁,谁都不在意她的话,我也不信,因为她依然清瘦、硬朗。
大妈的身体忽然弱起来,大家才想起她春天的话,几个哥嫂都不明白是什么给了她暗示,但大妈的表情从容自然,如落叶树木进入冬天。
初冬的第一场风过后,大妈躺下,大哥通知该通知的亲戚,其中有我,大哥说大妈疼爱的人,都得回来给她唱歌。
我以为是那一带老人故去后守灵人唱的孝歌,说我不会.大哥说,就是唱歌,欢乐的歌。
我到时大妈已经弥留。
大妈躺在床上,她要重新启程,回到三十一年前和她分别的大爹、四十年前从她怀抱离去的三弟身边。
那是宋氏家族墓地,那里还长眠着大妈挚爱的她的婆婆,她在大妈五岁时收养了流落异乡的孤儿,养大妈到十八岁,然后从大妈的养母变成
大妈的婆婆.没有通常人哀叹身世飘零的悲苦,大妈说,她从一个家走丢就是为了进另一家门的。
现在,她回到她生命中几个重要的亲人那里,在那里继续看护她留在世上的亲人,她的遗言就是嘱咐她的亲人用歌声给她送行.
歌声在大妈弥留的那一刻响起.都是大妈熟悉喜欢的汉水民歌的调子。
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四妹、四妹夫一个接一个唱,直到这个家族的晚辈都加入到这唱歌的队伍里来,低缓、悠长、重重叠
,弯转绵延,生生不止。
歌声伴大妈叠,让我再次看见那根血脉的藤
....
渐行渐远.
我忽然惭愧,大哥说我是大妈疼爱的人,我当然得给大妈唱歌,我搜索心海,想起不久前刚学会的一首民歌,我在大妈床前的席子坐正身子,端庄而歌。
“太阳歇歇么?歇得呢。
月亮歇歇么?歇得呢。
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下来,火塘会熄掉呢。
冷风吹着老人的头么,女人拿脊背去门缝上抵着。
刺棵戳着娃娃的脚么,女人拿心肝去山路上垫着。
有个女人在着么,老老小小就拢在一堆了。
有个女人在着么,山倒下来男人就扛起了……"
灯火摇曳,我看见大妈脸上恍惚积满笑意,仿佛说,大妈喜欢这歌呢.
(有删改)
1.[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我感叹大妈把春天装进我身体里了。
(2)简单却隽永的日子,我在那短暂的相逢里似乎过了一生,又恍惚只是打了个盹醒来。
答案(1)这里用“春天”代指用春天的食材做的美食,是借代的手法,表达出了“大妈”对“我”很疼爱,也表达了“我"对“大妈”所做的乡下饭菜很享受,很感激“大妈"。
(2)运用对比手法,还有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看似矛盾但并不矛盾.“过一生”,感觉幸福满满,享受一生;“打了个盹”,感觉幸福太短暂。
整个句子写出“我”对安静、知足、快乐生活的喜欢和“我”从内心发出的幸福感。
(意思对即可)
2.[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大妈”这一人物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身世悲苦,命途多舛:5岁前是流落异乡的孤儿,后被养母(婆婆)收养;30余岁(40年前)失去儿子;40余岁(31年前)失去丈夫。
②乐观豁达,热爱生活:她“没有通常人哀叹身世飘零的悲苦”,她说“从一个家走丢就是为了进另一家门的”;她爱唱歌,用歌声表达对生活的满足、感激和热爱.③挚爱亲人,勤劳热情:对“我”,
每逢清明捎信相邀,尽展厨艺,不辞辛苦;对家人,带孩子、做饭、浣衣,忙里忙外,任劳任怨。
④面对死亡,从容淡定,认为死是“回到她生命中几个重要的亲人那里”,在那里“继续看护她留在世上的亲人”,她的遗言是嘱咐她的亲人用歌声给她送行,最后在“我”的歌声中离世,“脸上恍惚积满笑意"。
(答出三点即可)
突破二品味语言艺术
一、什么是品味语言艺术
品味小说语言艺术,包括两方面:一是指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二是指赏析语言的描写技巧,如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等描写技巧,遣词造句技巧,修辞方面的技巧。
【知识图解】
二、分析命题角度
类型题干示例审题定向
品味语言的“3角度”
根据句子(段)内容,判定其特色和运用了什么技巧。
作答时可以采用“3角度"法全面赏析语言艺术,具体做法如下:
另外,语言风格的分析还要注意三个特色:
(1)时代特色。
常表现为文章的一些词语只在某一些特定的时代使用,有明显的时代气息。
如“天天读语录”“斗私批修"“早请示晚汇报”等词语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的时代风貌。
(2)地域特色。
常表现为大量使用方言、俚语等。
比如老舍出生并长期生活在北京,他的《骆驼祥子》中就带有浓郁的北京口语化的词汇。
(3)语体特色。
分为口语和书面语。
前者充满生活气息,后者则典雅庄重。
【典例示范】
典例2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阅读文本见“题型一【典例示范】”《有声电影》)
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本题题干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指向非常明确,就是从文中找句子,来论证语言幽默这一特色.这就需要了解一些使语言幽默的手法,如双关、反语、夸张、寓庄于谐、对比等.二是“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和“简要分析”.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答案
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钮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
产生喜剧效果;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
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咳,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⑥如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答出三点即可)【即练即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蟹篓
白秋
清朝末年,宫廷式微,好多身怀绝技的人物流向民间,核雕艺人张大眼就是其中一位。
偶然机会,山东潍县都家村的都渭南结识了张大眼,为他的手艺折服,全力接济,张大眼感激之余,就把祖传的核雕技艺传给渭南.由此,核雕这门手艺扎根潍县,流传了一百多年,也留下了获得巴拿马世博会金奖和数次作为国礼的美名。
然而,时过境迁,核雕也跟其他民间艺术一样,跌入了低谷,传人极少,鲜有问津者。
直到十多年前,在那不起眼的村子里发生了一件小事。
那一天,老刘家的三小子逃学,跑到了邻居家的果园里偷东西。
不大的果园,只有那么一棵桃树长得是格外茂盛,桃子也个大鲜艳,让人垂涎欲滴。
他费事巴力刚爬上树,忽听见有人喊:臭小子,你又来了,给我下来。
就见都老爷子手持锄柄,急匆匆赶来,逮了个正着。
那小子吓得够呛,越喊他越往上爬,看样子是想从树上跳过墙头跑的意思。
老都赶紧说:你下来,下来吧,我不打你,也不跟你家里人说。
下来,我给你拿熟的吃,快点.
他半信半疑出溜下来,手里还攥着个半生不熟的青桃。
老都一脸惋惜地夺过来。
我说你个熊孩子,这桃子能吃吗?它的核有大用处,弄好了一个桃核能顶你爹种三亩地,抓一年蟹子的.你过来看看,拽着他耳朵到了里屋。
那小子一看,桌上炕上全是桃核,分门别类雕了三国、水浒、西游记、马拉轿车、夜游赤壁等传说故事,佛像、山川、十二生肖等动物造型,或玲珑剔透,或稳妥大方,或滑稽可笑,一下子就把他迷住了.
从此,就让他——艺名“启今”的这个混小子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他死皮赖脸要拜都老爷子为师,成了潍坊核雕的第六代传人.
启今生在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好在是兄弟几个都有自己的一
技之长,不愁吃穿.就是他,自小调皮捣蛋,不正经学习,成了家里的老大难。
假期里,父亲带他去田里抓螃蟹,他东跑西颠光琢磨着玩,气得父亲把蟹篓往地头一扔过来揍他。
他却看着满地爬的蟹子上了神,不顾父亲的巴掌把屁股打得山响,一根筋地问:爹呀,你说里面那个蟹子咋的啦,怎么越爬越往里呢?
它笨呀,跟你一样,什么时候你才能爬出去,不用我操心了,你个没出息的东西。
这话太刺激人了,像针一样扎到了他心里。
学核雕可不容易,那些“刀枪剑戟”全是最小号的,刀子钩子铲子锉有十几种,最细的刀子跟缝衣针一般。
所有工具没有一件是现成的,全部自己动手制作,光磨制刀具他就学了一年多。
艺成之后,启今第一个想法,要雕一个“蟹篓",这一想就用了四年.等考虑成熟,从下手雕刻,到作品的完成,又耗去了八个多月。
这期间,他就跟一个寄居蟹一样,整天在屋子里忙活着,没有一点效益.
那“蟹篓”用的是核雕当中最难技巧—-镂空圆雕手法,表现了蟹篓歪倒后,螃蟹纷纷爬出,有一只螃蟹找不到出口,在蟹篓里奋力挣扎的那一个瞬间。
整个作品长不足三根手指,宽一指,高二指有余.蟹篓篾条叠分,只有两层纸那么厚,像一小鸟蛋壳,中间全部镂空.一个蟹篓,八只螃蟹,外面七只,里面一只,每一只螃蟹都是须目俱张,惟妙惟肖,
连每个蟹足也是镂空细作。
仔细端详,蟹篓里面的那只螃蟹最为精致,它怒目圆睁,爪螯张扬,活力十足。
作品雕刻完成后,启今喝了整整一瓶白酒,病了十多天。
那年,他刚满20岁.
那年,在全国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评选中,“潍坊核雕”成功入围,一时名声大噪。
今年六月,在权威部门举办的首届核雕大赛中,启今的作品《蟹篓》一举获得金奖第一名,他也因此被授予了“核雕技艺大师”称号.
隆重的颁奖仪式之后,启今没跟任何人说话,拿着奖杯证书急匆匆地走了。
师傅老都一个劲地追,直跟到村后墓地上。
他看见启今扑倒在一座荒草丛生的坟茔前,把获奖证书和金杯摆在一起,斟上了满满一大杯子酒。
哭着说:“我爬出那个篓子,还被评为国家级的核雕大师。
现在,订货的客户都排到年后了,您就放心吧。
”启今他爹走的时候,念念不忘这没成人的孩子,担心他这行当挣不出饭来,迟迟不肯闭上眼睛。
1。
[理解语句含意]如何理解“它笨呀,跟你一样,什么时候你才能爬出去,不用我操心了,你个没出息的东西”这句话?
解析本题信息区间在原文第10段,这是在儿子问最里边的螃蟹为什么往里爬之后父亲的回答,通过回答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