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于2016年正式迎客,6月16日至30日举办了盛大的开幕庆典。

下图为全球6个迪士尼度假区所在城市的基本信息。

读图,回答第1-2题。

1.全球6个迪士尼度假区中()
A.多数分布在东半球的中高纬地区 B.①、④两地均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C.②地气候在南美洲呈带状分布 D.⑤地水汽主要来自于太平洋洋面
2.正式开门迎客期间,上海()
A.比①地日出晚,自转速度慢 B.比④地降水少,天气干燥
C.比③地气温低,日较差更大 D.与⑤地都应防范热带气旋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

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降水季节变化大,西部降水季节变化小
B.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C.东部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东部城市化水平高,西部城市化水平低
4.今年1月至2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对各地进行考察,考察期间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福州的白昼先变短再变长 B.孟买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C.经红海时,看见许多猴子在沿岸大片森林中 D.经阿拉伯海时,邮轮顺风顺水
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5-6题。

5.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30m,则图中甲地与乙地高差约为()
A.200m B.250m C.220m D.310m
6.某地质爱好者在丁地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是该河段()A.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 B.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
C.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 D.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
正屋正脊是指主屋屋顶最高处的一条屋脊。

下图示意海南岛东北部山地地区的某乡村正屋正脊线与等高线的关系,图中乙地为该区域最高点,等高距为20米。

读图回答7-8题。

7.海南岛乡村建筑不同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坐北朝南的布局,受地形影响较大,一般背山面河。

夏至日前后,站在甲处面朝正屋的房门口能看到()
A.太阳从右前方山头处落下 B.太阳从正前方山头处落下
C.太阳从左前方山头出升起 D.太阳从正前方山头处升起
8.该乡村建筑的排列是正屋沿等高线平行或与等高线有一定角度排列,这样排列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方便整个村落的通风散热 B.便于采光
C.地面较为平坦 D.缩小房屋间的相对高差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
C.密度:乙>甲>丁>丙
D.气压:甲>乙>丙>丁
10.此时,图中M地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下图为我国110°E 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据图,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100 毫米为进入雨季的重要参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越低雨季越早
B.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江淮地区
C.华南最晚结束雨季
D.8月江南降雨量少于辽河流域
12.如果某年夏季风偏弱,那么甲段和乙段的长度最有可能()
A.甲段变长,乙段变短
B.甲、乙都变短
C.甲段变短,乙段变长
D.甲、乙都变长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
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
13-14题。

13.“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14.“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强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15-16题。

15.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16.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18.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

读图完成19~21题。

19.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21.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 )
A.河流输沙量增大
B.湖泊面积减小
C.植被覆盖率提高
D.降水强度变大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回答22-23题。

2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喜湿
B.喜阴喜湿
C.好热耐旱
D.耐寒好旱
2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
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

主要原因是()
A.光照增强
B.水土流失加重
C.气候变暖
D.降水减少
下图是我国沿30°N纬线附近地区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变化。

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面积总和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读图7回答第24-25题。

24.分界线S以西区域内叶面积指数偏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地表崎岖
B.降水稀少
C.地势较高
D.土壤贫瘠
25.分界线 S 以东区域内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变化体现了()
A.非地带性现象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第II卷(综合题共50分)
26.(22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岛,最高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为大洋洲最高点,全岛不少山峰都是死火山锥,部分山区近期还发生火山喷发,并有频繁的地震。

材料二:新几内亚岛简图
材料三:甲城市气温资料
(1)简述新几内亚岛的地形特征。

(6分)
(2)根据材料二、三,甲城市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原因。

(8分)
(3)乙河为该岛最大的河流,判断其入海口附近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沿海多沼泽的原因。

(8分)
27. (12分)根据材料和图13、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4为2013年11月8日17时我国部分地面天气图,此时我国海南岛及周边海域遭受强台风“海燕”影响。

(1)根据图13比较南昌和乌鲁木齐两城市5日内日最高气温的变化特点。

(6分)
11月8—12日日最高气温变化图
图13
南海
乌鲁木齐
南昌
冷锋
台风
图14
(2)结合图文信息,说明北京11月8—12日的天气变化的过程。

(6分)
28.(16分)读我国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平均降水量为375.3毫米/年。

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

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材料二:
A城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
时段断流年数断流天数径流量(亿m3)
1991~1995年 1 61 9.62
1996~2000年 5 817 4.43
2001~2007年7 2555 0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6分)
(2)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使该流域出现许多生态和社会问题,请提出解决该河段断流现象的
一些具体措施。

(8分)
(3)结合材料,指出近年来该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分)
安徽省屯溪一中2017届高三10月份月考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D A D B C A B D A C A B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B C D A D C B C C C
二、综合题(共3题,共50分)
26.(22分)(1)(6分)
特征:地形崎岖,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海岸线曲折,沿海沼泽广布;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多火山。

(2)(8分)
特征:全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
原因:位于10°S和赤道之间,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且年变化小,所以终年高温;纬度低,昼长变化小,年太阳辐射变化小;近海,气温受海洋调节明显。

(3)(8分)
河口三角洲。

①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②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河流汛期长,易淹没周围地区;④沿海地区受潮汐影响,海水入侵,多滩涂。

27.(12分)(1)(6分)
两城市气温总体呈下降趋势;南昌气温下降幅度大,乌鲁木齐下降幅度小;日最高气温乌鲁木齐均低于南昌;乌鲁木齐气温先降后升,南昌先升后降。

(2)(6分)
8日,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8日后出现大风,降温,阴天、雨雪等天气;此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8.(16分)(1)(6分)
趋势:上游来水逐年减少,甚至出现多年无径流现象。

原因: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加;上游水库的拦蓄;上游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大量增加。

(2)(8分)
调整农业结构,实行退耕还草还牧;发展节水产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大力种草植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干流统一调配水资源等。

(3)(2分)
土地的荒漠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