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上半年绩效考核述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上半年绩效考核述职报告》
摘要:积极推动应进未进部门、事项进驻中心,目前烟草局、盐务局、农经办、农机局、住房公积金、老龄办已进驻中心设立常驻窗口,煤炭局、档案局、残联、民宗局、体育局、法制局、旅游局和编办已确定进驻综合窗口,同时,从群众利益需要出发,不断拓展综合服务功能,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电视、公交IC卡等服务事项集中到
服务中心办理,打造便民服务超市,使群众“只进一道门、能办多家事”,近期,服务中心将选择几个工作力度大、运行管理规范、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工作实、借鉴性强的社区村便民服务站(代办点)进行现场观摩,进一步开阔思路、探索路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为“E路通”工作推广打好基础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按照中心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我主要做好了如下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市乡村便民服务“E路通”工程。
年初,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筹备召开了全市市乡村便民服务“E路通”工程动员会,并制定下发了《市乡村便民服务“E路通”工程实
施意见》,明确了市直部门和21个乡镇街道工作任务,提出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十个统一”,社区(村)便民服务站(代办点)“十有”的建设标准,梳理确定了第一批集中办理的92项便民服务事项以及需要设立的服务窗口、进驻的工作人员数量。
按照实施意见的部署要求,分赴21个乡镇街道进行业务对接和工作督导,帮助乡镇街道理清工作思路、解决疑难问题。
先后于3月7日、5月16日、6月21日组织召开了工作调度会、推进会和培训会,制定下发了《便民服务“E路通”工作手册》,明确了“E路通”建设的目
标措施和方法步骤,理清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需要怎么建、办什么、谁来办、怎么办。
并督促市直各部门事项下放到位、流程优化到位、培训教育到位。
截至目前,需新建、改扩建便民服务中心的羊流、果都、龙廷5个乡镇街道中,羊流、龙廷已完成场所建设装修,人员已进驻;果都场所已改造装修完成,正在进行场地清理,7月份可进驻;新甫街道已完成场所选址、建设方案设计工作,正在履行报批手续;天宝已初步完成场所选址工作。
其他乡镇街道已完成事项人员进驻工作,正在逐步完善管理运行制度;社区村便民服务点建设方面,经过进一步规范再造各乡镇已完成60个村居的便民服务点建设工作。
另外,服务中心研发部署的搭建网上审批系统和市民网上办事大厅系统一上线运行,实现了“一网审核流转,三级并联推进,全程信息共享”,逐步建立起了全市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便民服务新模式,让基层群众足不出镇、足不出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均等化、高质量的政务服务。
二是推动部门事项“两集中、两到位”。
积极推动应进未进部门、事项进驻中心,目前烟草局、盐务局、农经办、农机局、住房公积金、老龄办已进驻中心设立常驻窗口,煤炭局、档案局、残联、民宗局、体育局、法制局、旅游局和编办已确定进驻综合窗口。
同时,从群众利益需要出发,不断拓展综合服务功能,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电视、公交IC卡等服务事项集中到服务中心办理,打造便民服务超市,使群众“只进一道门、能办多
家事”。
三是大力实施重点项目“直通快办”。
按照“一口受理、全程代办、扎口管理”的原则,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牵头抓好重点项目审批服务工作。
建立乡镇、部门、服务中心三级全程代办队伍,制作了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全程100个工作日(含部门审批时限32个工作日,中介服务时限68个工作日)的《直通快办审批服务手册》。
实行报批辅导、联合会审、联合勘察、上门服务、问题督导、服务评价六步工作法,对建设项目审批实施全程监控和红黄绿预警,及时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截至目前,服务中心已先后为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一对一协调服务60余次,办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80余件。
组织联合现场服务8次,为金瑞电器、永
固钢构、美芙莱电动车等20余个项目提供了现场踏勘、联合竣工验收和上门服务业务。
为正大焦化180万吨项目、德普化工D核糖项目、晶泰星LED项目和明瑞化工30万吨硫铁矿制
酸项目制作了个性化报建审批菜单,做到了部门该办的必须按期保质完成,可办可不办的先行办理,xx权限外的由部门全程协调帮办,赢得了企业一致好评。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今年的工作已经过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当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一是便民服务E路通还不是很“通”,各个乡镇街道的工作开展不平衡,固定对外服务人员、贯通和使用视频办公网络方面有很多需要改进提升的地;二是“直通快办”还不够“快”,土地、规划等办理环节还有很多提速的空间。
三是事项进驻还不够到位,有很多事项的办理环节还在各个局后方,达不到“一站式”服务的要求。
下半年,我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市乡村便民服务“E路通”工程方面。
一是组织召开便民服务E路通工作现场会。
近期,
服务中心将选择几个工作力度大、运行管理规范、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工作实、借鉴性强的社区村便民服务站(代办点)进行现场观摩,进一步开阔思路、探索路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为“E路通”工作推广打好基础。
二是开展常态化的明察暗访和量化考核,组织专人督查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人员在岗、现场管理、事项办理等情况,发现问题将在全市予以通报曝光,强力扭转乡镇一级对便民服务工作敷衍应付,不重视问题。
2、重点项目“直通快办”方面。
一是对三级代办员进行报批辅导,全面掌握报批流程;二是
对全市重点建设项目逐一制定个性化服务菜单,实行一对一贴心服务;三是每周召开一次重点项目审批联席会,实行联合会审、联合现场勘查、联合验收,加快并联推进进度;四是在中心门户网站开通重点项目咨询模块,及时解答企业反映的问题。
3、事项进驻方面。
对事项进驻不全、办理环节进驻不全的11个部门、46项业务进行挂牌督办,将与人社局、综合执法局、药监局等部门进行一对一业务对接,着力推行“一名领导分管、一个科室履职、一个窗口对外、一枚公章签印”工作模式。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中介治理强势突破。
按照“三禁止”、“四分开”要求,对“官中介”进行脱钩改制,过去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所办中介已推向市场。
实行中介机构备案管理、过程监督、捆绑考核制度,对行业主管部门和中介机构进行实时监督考核和信息公开。
截止目前,共剥离各类官中介4家,清理黑中介2家,暂停执业资质1家,完成各类中介准入备案205家。
其中公共资
源交易备案3类39家,建设项目审批备案42类163家,市外中介服务组织来新备案99家,环评、安评中介机构分别达到9家、5家。
查处中介违规操作11次(1家立项、3家环评),行业主管部门违规操作1次。
(二)标准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争取山东省地方标准起草制定2个,现已立项,目前正在积极争取政务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xx。
设计打造了标准创新工作室,全面展现中心
近十年标准化工作历程和取得成效;组织完成了标准体系框架、标准体系表的重新编制和所有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新编写标准174个,体系框架内标准总数由原来的692个增加到目前的866个,为中心下一步标准化工作的全面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智慧政务建设开局良好。
对市乡两级网上审批系统和面向村一级及社会公众的市民网上办事大厅系统进一步建立完善,开发部署了排队叫号系统。
截止目前,市民网上办事大厅系统已于今年元旦正式上线运行,并按照窗口工作人员的使用需求,对网上审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了修改完善;排队叫号系统已完成一楼车辆违法处理窗口的安装部署和功能调试工作。
(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
一是推动项目进驻。
按照“两集中、两到位”改革要求,重点推动应进未进的部门进驻中心,推动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集中到中心办理。
经过积极协调,烟草局、盐务局、农经办、农机局、住房公积金、老龄办新进驻中心设立了常驻窗口。
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电视、公交IC卡等服务事项已陆
续进驻服务中心便民服务超市集中办理。
二是优化服务流程。
重点围绕企业注册、建设项目审批、房屋产权登记三条龙,着重解决审批前置多、材料多、环节多问题。
制定了xx市基本建
设项目和企业注册登记两个流程优化实施办法,将涉及26个职能部门单位、22类中介机构的50余个审批服务环节进行重新清理,取消前置审批材料147件,核减审批环节63个,吸引
泰安刻章公司、泰安施工图审查机构进驻中心对外开展业务,企业注册审批时限由原来最少
16个工作日压缩到4个工作日以内,建设项目部门审批时限由原来189个工作日压缩到32
个工作日以内。
(五)全力配合x主任做好市乡村便民服务“E路通”和重点项目“直通快办”工作,从方案制定、会议筹备、过程调度到业务辅导全程跟进,配合单总做好了中心服务文化设计提升工作,各项工作进展良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中介治理仍然任重道远。
主要表现在行业主管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不敢管、不愿管现象突出。
有的部门至今没有出台切实可行的中介服务成果质量审核和监管考核办法,对中介服务成果质量的审核把关不严,对中介机构的监督考核流于形式,起不到促进行业发展的目的。
二是智慧政务建设困难重重。
中心网络建设一直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划,只是边建设边调整,所有网线、配线架、交换机还没有实现规范化管理,市乡两级视频监控系统也涉及网络重新规划问题,再加上进驻部门多,涉及网络类型多,仅部门专网就达个,在一体化信息共享建设上
难度很大。
同时,当前网上审批系统功能不完善,鉴于与系统建设方合作方式不稳固,导致软件功能修改困难,只能维持正常运转。
三是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
主要表现在培训教育不到位、标准修订不及时、标准执行不到位等方面。
工作人员大多对标准化知识不了解,标准编写要求不掌握,特别是随着当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窗口各事项办理标准调整频繁,但相应标准均没有及时调整,至今,标准体系汇编还没有完成。
同时,由于人手有限,对标准执行情况监督不到位,导致标准化工作与实际工作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
四是对窗口业务指导、培训不到位。
特别是对新进驻窗口人员,没有及时跟进指导,窗口人员对中心业务管理要求不了解,导致出现业务公示不到位、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五是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不实、“直通快办”依然不快、“审批慢”专项治理工作推进慢等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工作推进措施
一是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督促行业主管部门抓紧出台中介机构分类考评办法,出台行业服务规范,制定政府投资类项目中介选取方式,做实对行业主管部门和中介机构的日常监督考核和信息公开,严格中介信用考核评价,适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培育健康有序的中介市场。
二是稳步推进智慧政务建设。
加强顶层设计,组织做好中心网络规划的调整,建立清晰、便捷、规范的网络管理维护系统。
同时,从方便使用入手,逐步推进排队叫号、短信平台、网上审批、门户网站、中介监管平台等建设工作。
三是持续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
力争年底前完成2项山东省地方标准的起草制定和报批工作,积极争取政务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筹建工作;加大标准化培训和日常业务指导、监督力度,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标准修订完善工作,促进标准化、信息化有机融合,培养全员标准化意识,推动中心各项工作规范运作。
四是配合x主任继续抓好市乡村便民服务“E路通”、重点项目“直通快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