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_刘春岭

合集下载

小剂量阿司匹林在2180例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一级预防中的作用(1)

小剂量阿司匹林在2180例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一级预防中的作用(1)
;J ’%$!()( / 5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年第 !’ 卷第 % 期 [文章编号] !""#$%&’& (("")) !’$"%$"(%%$"’
(%%
・临床研究・
小剂量阿司匹林在 ( !*" 例高血压病患者 心脑血管事件一级预防中的作用
湖南省心脑血管病防治网络协作组 (执笔人: 袁 洪,肖 洁,林 玲)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 [基金项目] 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 ""%%T!"!%$#) [作者简介及协作单位] 袁洪, 博士, 主任医师, 教 授, 硕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研 究 方 向 为 高 血 压 病 的 防 治, 联 系 电 话 为 "#%!$*)!*%!! ,U$-?@E 为 V@?>W@:VW X !)% 1 C>-。肖洁, 硕士, 研究方向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林玲, 博 士, 副 主 任 医 师, 研 究 方 向 为 高 血 压 病 的 防 治。 参 与 单 位 和 人 员有: 湖南省医院管理协会王蔚文, 符岭华, 袁洪, 周均田, 孙明, 曾书才, 许树梧, 仇有 琛, 黄 志 军, 曾 钧 发, 林 玲, 肖 洁; 长沙市第一人民医 院 ( ’!"""+)胡涤非; 浏阳市人民医院 ( ’!"%"")陈建凯; 株洲 %%! 医院 ( ’!(""()王湘富, 刘春江; 株洲市田心医院 ( ’!(""" )陈 际 斌; 株洲铁 路医院 ( ’!(""")张平; 衡阳市中心医院 ( ’(!""!)贺卒英, 周湘华; 衡南县人民医院 ( ’(!""!)陶冶; 娄底 市 中 心 医 院 ( ’!#""" )胡 为 民, 毛湘 渝; 双峰县人民医院 ( ’!##"")彭贤才;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 ’!+""")娄彩云; 石门县人民医院 ( ’!+%"" )唐 志 远, 范 良 军; 益阳市中心医院 ( ’!%""")曹光复; 岳阳监狱医院 ( ’!’""*)吴功大。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作者:刘继伟刘娟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年第04期【摘要】临床研究证明,阿司匹林通过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增长迅速,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

【关键词】阿司匹林;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4..01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一级预防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措施,有研究显示:有效控制高危因素能使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减少75%,卒中发生率减少85%[1]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被国内外多个指南推荐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但随着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使用伴随着出血风险的增加,可能导致胃溃疡、出血或颅内出血等风险,目前国内外相关指南也在发生变化。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阿司匹林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循证医学证据1988年英国British Male Doctors’Trial(BMD)纳入5139例健康男性医师,评估500 mg/d 阿司匹林是否可以降低卒中、心肌梗死或其他需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持续6年,尽管治疗组的总死亡率较对照组低10%,但这一差异没有统计学显著性,且主要涉及的是除卒中和心梗以外的疾病.(2)2008年苏格兰Prevention of Progression of Arterial Disease and Diabetes Trial(POPADAD)纳入≥40岁和无症状踝臂指数(ABI)≤0.99、无症状性心血管疾病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1276例,评价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获益。

长达8年的观察结果显示,阿司匹林没有预防心血管事件的获益。

2008年Japanese Primary Prevention of Atherosclerosis with Aspirin for Diabetes trial(JPAD)研究纳入日本2539例无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病史的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配至低剂量阿司匹林组或无阿司匹林组,平均随访4.37年。

肠溶阿司匹林治疗高危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肠溶阿司匹林治疗高危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肠溶阿司匹林治疗高危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肠溶阿司匹林治疗高危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随机抽选出90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这90名患者分为a,b,c3个组别,每组30例,在对这三组病人的基础性疾病进行治疗的前提下,给予a组患者用剂量为200mg、b组剂量为100mg、c组剂量为50mg的阿司匹林,1次/天,顿服。

用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来判定肠溶阿司匹林的治疗效果。

结果a组和b组都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a组中,有6名病人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副作用,所占比例为20%,其它两组没有出现副作用现象。

结论剂量不同的肠溶阿司匹林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用100mg的肠溶阿司匹林来治疗脑卒中,能够有效减少脑卒中的发作,而且阿司匹林发生副作用的概率比较低,能够有效预防脑梗死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肠溶阿司匹林;高危脑卒中;脑梗死;疗效观察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1]。

由于阿司匹林能够有效的抵抗血小板聚集,减少心脑血管发生意外的可能性,所以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治疗脑卒中的药物逐渐被医学界认可,阿司匹林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血栓性疾病中应用比较广泛。

对阿司匹林合理应用来治疗脑卒中已经受到广大患者的重视,然而,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脑卒中治疗的效果也存在明显区别[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90例2010年——2012年在我院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脑卒中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a,b,c),每组各30名患者,这3组患者在rind(可逆缺血脑卒中)、ims(暂时性单眼黑朦)、tia(短暂性脑部缺血)以及ms(轻度脑卒中)这些症状中都有1种以上。

这3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缺血发作的类型以及脑卒中危险因素等情况都比较均衡。

在对其进行治疗时,对造成脑卒中的其它因素,而且病因比较明确的患者,要对其有针对性地因病治疗。

像高血压病人,要尽可能维持其血压在104/90mmhg以下,像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其血压最好不得高于130/85mmhg,同时,还要有效控制患者空腹情况下的血脂和血糖处于正常的范围。

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中的一级预防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作用探讨

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中的一级预防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作用探讨

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中的一级预防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作用探讨作者:庞胜峰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中的一级预防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

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35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79例。

单纯进行常规降压治疗的一组,设为比对组;在血压控制正常的情况下,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设为比对组。

3年后随访所有患者,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结果:所选358例高血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无死亡病例发生。

两组患者在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等方面相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比对组,且P【关键词】高血压病;心脑血管事件;小剂量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在临床中,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

近年来,人们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作用以及心、脑、肾靶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目前认为同一血压水平的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不同,因此有了血压分层的概念,即发生心血管病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适宜血压水平应有不同。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在我国也逐渐呈现出上升趋势。

而伴随高血压产生的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也相应的增多,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进一步研究对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本研究选取2008年1月-2009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58例,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358例高血压患者,均符合WHO有关高血压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患者195例,女性患者163例;年龄最小的患者44岁,最大的患者是77岁,平均年龄为(56.32±5.32)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7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进展(1)

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进展(1)
需解决的问题是: 发生阿司匹林的确切机制是什么; 找到能 够早期发现阿司匹林抵抗的方法, 并建立相应的诊断标 准; 如 何调整抗血小板治疗以改善病人预后。相信随着更多基础研究
和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的开展, 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得到 解决, 并 进一步改善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参考文献: [ 1] A nt it hrombot ic Trial ist s Collaborat ion. Collaborat ive met a- analysis
肌梗死的危险性降低 34% , 可 使脑卒中 的危 险性降 低 25% , 可 使各种原因所致 的死亡 降低 18% [ 1] 。但 是在 临床应 用过 程中
( 23. 8% ) 阿司匹林半反 应者, 随访 2. 1 年后发 现阿司 匹林 抵抗 者发生心肌梗死、卒中以及死亡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发现有些病人尽管服用阿司匹林, 仍发生血栓事件, 于是有学者
180 例卒中后病人给予阿司匹林 500 mg 治疗, 其中有 30% 的病 成增多。有实验 发现 CO X- 2 在 有核 细胞 中的 表 达在 炎症 刺
7 98
CHINESE JOURNAL OF INT EGRATIVE MEDIC INE ON CARDIO- / CEREBROVASCU LAR DISEASE Sept ember 2005 V o1. 3 N o. 9
基的乙酰化作用首先需要与赖氨酸- 120 结合, 赖氨酸- 120 是 非甾体类抗 炎药的作用 位点。非甾 体类抗 炎药对赖 氨酸- 120 的亲和力较强, 从而抑制了阿司匹林对血小板 COX - 1 的作用。 5 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处理对策
目前, 对于阿司匹林抵抗尚没有形成一套标准的治 疗方案, 现采用的方法 是: 控制各项可 能的影响 因素, 如戒烟、避免与 非甾体类药 物合用等; 对 于那些 阿司匹 林不敏 感的病 人可酌 情加大剂量, 由此可使一部分病人达到完全抑制血小板 的作用;

服用阿司匹林对预防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研究

服用阿司匹林对预防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67期67·临床研究·服用阿司匹林对预防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研究李艳,荣钦锋(山东省桓台县人民医院,山东 桓台 252600)摘要:目的分析服用阿司匹林对预防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于我院住院的患者共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的42例采取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服药14天后,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

结果在接受上述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小板平均的聚集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显著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的缺血率的再发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患者。

结论服用阿司匹林对预防缺血性卒中患者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患者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在临床上有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缺血性脑卒中中图分类号:R743.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67.0460 引言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

有四种类型的脑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进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

从缺血性的范围可以将脑缺血分为局限性脑缺血和弥漫性脑缺血。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于我院住院的患者共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后,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显著,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于我院住院的患者共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56.2±4.9)岁。

神药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争议与实践

神药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争议与实践
这一结果与既往的研究符合,即:阿司 匹林在一级预防中能够减少心梗的发生 率,但其增加的出血风险将获益抵消。
图 ARRIVE研究中胃肠道出血的组间差异
ASCEND研究
ASCEND研究纳入15480例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 或安慰剂治疗,平均随访7.4年,主要终点为严重心血管事件(非致死性MI、非致死 性卒中或血管死亡,排除确诊的颅内出血但包括TIA),安全性终点为严重出血事件。
《2019 ACC/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
图. CVD预防七大要素 (源自2019 ACC/AHA指南) WRITING COMMITTEE MEMBERS, Arnett DK, Blumenthal RS, et al. 2019 ACC/AHA Guideline o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xecutive Summa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9. doi: https:///10.1016/j.jacc.2019.03.009.
关键。
美国阿肯色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心脏病学家Jawahar Mehta博士的一项荟萃分析发表在JACC, 纳入包括ARRIVE、ASCEND、 ASPREE在内的15项RCT试验,共164225名患者,是目前阿司 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最大规模、最新的结果。
其中8.3万名参与者服用阿司匹林,8.1万名参与者为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1岁,11项研究 中的10年CV风险为7.5%或更高,平均随访时间为6.44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 疗研究ETDRS
心血管事件下降15%,心梗下降36% 心梗发生率降低28%

阿司匹林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研究

阿司匹林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研究

阿司匹林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进展研究发布时间:2022-07-24T07:36:15.39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月5期作者:李欣欣梁岚段晓李国春[导读]李欣欣梁岚段晓李国春通讯作者(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000)摘要:本研究首先对阿司匹林(APC)在缺血性脑卒中(IS)预防中的应用分别按照急性治疗期、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的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其次对APC抵抗的防治措施予以了论述。

以期可在临床实践中给广大医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阿司匹林(APC);缺血性脑卒中(IS);敏感度;抵抗性;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为脑卒中最常见的病理分型之一,其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对患者预后可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IS 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致死原因之一。

临床上治疗该病首选的方式即为抗血小板治疗,用药后对患者脑部组织所能够起到的保护作用是得到诸多文献认可的。

但部分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Aspirin,APC)后常出现APC抵抗现象,虽然临床当今尚未明确其抵抗现象的具体发生率。

但已有文献证实,针对服用APC的患者,有30%的IS患者出现了药物服用疗效降低的问题[1]。

为从整体上提升APC在I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开展相关性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判为开展循证医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此,本研究特针对APC治疗IS的进展做一综述,内容如下:1 APC在IS预防中的应用1.1 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国外已有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小剂量应用,能够降低急性IS的相对风险达30%,绝对复发率降低可达0.7%[2]。

同时患者应用后脑卒中发生风险并未增加,也进一步证明了APC应用的可靠性。

当前国内普遍的治疗方案中指出,针对不存在治疗禁忌症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早期给予150-300mg/d的阿司匹林能预防脑卒中恶化,当临床评定患者处于稳定期后,即可给予预防剂量应用,一般剂量为50-300mg/d。

阿司匹林在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临床剂量观察

阿司匹林在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临床剂量观察

103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5 No.2·疗效评价·在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生活结构、生活习惯等发生明显改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不断攀升。

俗语说“预防大于治疗”,所以有必要采取措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1]。

由现存相关研究可知,阿司匹林可有效治疗心绞痛疾病(稳定型或不稳定型)、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

阿司匹林别称为乙酰水杨酸,属于环氧化酶抑制剂,最早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末。

在临床治疗中,其最早用于镇痛、解热[2]。

经多年探索和研究,阿司匹林更多药理作用被探明,并在心血管疾病、痛风、风湿痛等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临床愈来愈重视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本研究以50例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阿司匹林在脑血管二级预防中的剂量进行了深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5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均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及试验组(25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9例;年龄19~65岁,平均(42.0±2.6)岁。

试验组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18~66岁,平均(41.4±2.5)岁。

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给予两组患者阿司匹林(汕头金石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44021505)治疗。

对照组:阿司匹林使用剂量低于标准剂量,用药剂量控制为25~50 mg/d,服用过程中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试验组:阿司匹林使用剂量符合标准剂量要求,用药剂量控制为75~150 mg/d,连续用药,服用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律。

1.3 疗效评定依据对两组脑血管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比较两组脑血管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对比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研究

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研究

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研究阿司匹林对血液中抗血小板凝集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作用,本文将从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的机制,一、二级预防作用,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及防治应用情况加以阐述,普及并贯彻执行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现实预防理念,以此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病残率。

标签:阿司匹林;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作用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之一,分为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该症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且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合并症,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尽管现在可采用先进的治疗手段抢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安全,但仍有75%患者不同程度丧失活动能力,另据相关临床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其中血小板活化是血小板聚集发生血栓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加强预防工作尤为重要,临床防治中应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1]。

阿司匹林是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类药物,本品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本品最初被用为解热镇痛药,后发现对血液中抗血小板凝集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作用。

为此本文将对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的机制,一、二级预防作用,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及防治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1 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机制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外周动脉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心绞痛等疾病,均是由于血小板聚集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阿司匹林具有强烈不可逆的抗血小板凝集作用,进而预防血栓形成[2]。

本品是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在体内分解后可产生水杨酸,在与血小板中的氧化酶结合中,具有抗血栓作用,可抑制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环氧酶,且其抑制作用为不可逆的,与此同时,抑制作用时间较长,进而可抑制血小板产生血栓烷素A2(TXA2),并阻滞TXA2对血小板的凝聚作用,有效减少TXA2合成,达到舒张血管,预防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以此有效预防血栓形成[3]。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进展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进展

㊃专家论坛㊃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进展诸葛瑞琪㊀刘梅林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内科通信作者:刘梅林,电子信箱:liumeilin@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2.03.002㊀㊀ʌ关键词ɔ㊀阿司匹林;㊀心血管疾病;㊀一级预防基金项目:北大百度基金资助项目(2019BD019)Advances in aspirin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㊀Zhuge Ruiqi,Liu MeilinDepartment of Geriatrics,Peki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Beijing100034,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Liu Meilin,Email:liumeilin@ʌKey wordsɔ㊀Aspirin;㊀Cardiovascular diseases;㊀Primary preventionFund program:Peking University Baidu Fund Project(2019BD019)㊀㊀多年来,阿司匹林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㊂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证实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获益[1-5]㊂而近年,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结果的发布,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遭受质疑,国内外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和共识对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推荐也进行了更新㊂现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相关研究进展概述如下㊂1㊀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的研究进展阿司匹林首次出现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中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多项大型研究结果[6-9]㊂2018年以来,多项大型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临床研究结果陆续发表,引发学术界广泛关注和争议㊂ARRIVE研究[10]是一项随机㊁双盲㊁多中心研究,共纳入12546例中等心血管风险(10年心血管风险10%~20%)的非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63.9ʃ7.1)岁,随机分成阿司匹林(100mg/d)组或安慰剂组,中位随访时间60个月㊂结果显示,两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HR:0.96, 95%CI:0.81~1.13),阿司匹林组总心肌梗死事件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更低(HR:0.53, 95%CI:0.36~0.79;HR:0.55,95%CI:0.36~0.84),而胃肠道出血事件(主要是轻微出血)增加(HR: 2.11,95%CI:1.36~3.28)㊂ASCEND研究[11]纳入了15480例年龄ȡ40岁的糖尿病患者(5年心血管风险<5%或5%~10%),随机服用肠溶阿司匹林100mg/d或安慰剂,平均随访7.4年㊂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㊁非致死性卒中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㊁心血管死亡)显著低于安慰剂组(HR:0.88,95%CI:0.79~ 0.97),总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㊂阿司匹林组大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HR:1.29, 95%CI:1.09~1.52),其中多数为消化道出血,致死性出血及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未增加㊂ASPREE研究[12]从社区纳入了年龄70岁以上㊁无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共19114例,中位年龄74岁,随机分为肠溶阿司匹林100mg/d组和安慰剂组,中位随访4.7年㊂结果显示,两组心血管事件(HR:0.95, 95%CI:0.83~1.08)及其他主要终点事件(死亡㊁痴呆或持续性身体残疾)(HR:1.01,95%CI:0.92~ 1.11)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未延长5年无残疾生存期㊂阿司匹林组癌症相关死亡(HR:1.31, 95%CI:1.10~1.56)㊁全因死亡(HR:1.14,95%CI: 1.01~1.29)和严重出血事件(HR:1.38,95%CI: 1.18~1.62)的发生率均高于安慰剂组㊂TIPS-3研究[13]是一项最新的随机㊁双盲㊁对照研究,入选具有中危心血管风险㊁年龄ȡ50岁男性或ȡ55岁女性共计5713人,平均年龄63.9岁,随访时间4.6年㊂入选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安慰剂组㊁复方制剂(辛伐他汀+阿替洛尔+氢氯噻嗪+雷米普利)/安慰剂组㊁阿司匹林联合复方制剂/安慰剂组㊂结果显示,相比于安慰剂,单用复方制剂可使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心血管死亡㊁心肌梗死㊁卒中㊁心力衰竭㊁心原性猝死及血运重建)风险下降21%(HR:0.79,95%CI:0.63~1.00),单用阿司匹林可使复合终点事件风险下降14%(HR:0.86,95%CI: 0.67~1.10),复方制剂联合阿司匹林75mg/d可使复合终点事件风险下降31%(HR:0.69,95%CI: 0.50~0.97)㊂此外,TIPS-3研究显示,阿司匹林75mg/d组与安慰剂组出血风险相当,并未显著增加出血风险㊂201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 Am Coll Cardiol)发表的荟萃分析[14]纳入了15项随机对照试验㊁共计165502例患者,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显著降低非致死性缺血事件,同时显著增加非致死性出血事件㊂此外,在随访时间ȡ5年的人群中,阿司匹林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㊂同年,发表在JAMA上的荟萃分析[15]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㊁共计164225例患者,结果显示阿司匹林显著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同时显著增加大出血事件,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和大出血事件增加风险相似㊂Mahmoud等[16]的荟萃分析纳入了11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入选157248例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结果显示阿司匹林治疗可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不减少全因死亡率,但增加主要出血和颅内出血风险㊂2021年,Lancet杂志发表的荟萃分析[17]纳入TIPS-3㊁HOPE-3和PolyIran研究,共计18162例患者,旨在评价包含或不含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方案的疗效差异㊂结果显示,复方制剂组(至少包含两种降压药物及他汀类药物,同时包含或不含小剂量阿司匹林)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㊂相比不含阿司匹林的复方制剂组,包含阿司匹林的复方制剂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各分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程度更显著㊂包含阿司匹林的复方制剂组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率更高,但出血性卒中㊁致死性大出血及消化性溃疡发生率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㊂同年,一项荟萃分析[18]纳入了32024例有糖尿病的一级预防人群,结果显示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糖尿病患者较未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总死亡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㊂2022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nited States Preventa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回顾总结了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及结直肠癌一级预防中的最新证据并更新了USPSTF荟萃分析[19],分析结果显示,每日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ɤ100mg)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卒中的风险,但同时增加消化道大出血及颅内出血的风险(高级别证据)㊂每日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有助于轻微降低心血管死亡率(中等级别证据),长期服用(超过10年)可能降低结直肠癌风险(低级别证据)㊂2022年,Calderone等[20]发表了迄今关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疗效最大样本量的荟萃分析,纳入21项随机对照研究㊁共173810例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可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但增加大出血及消化道出血风险,年龄<65岁的年轻人群获益相对更大㊂2022年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杂志上的一项研究[21]评估了服用阿司匹林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关系,纳入6项观察性研究㊁共30827例有心力衰竭危险因素的年龄ȡ40岁的患者,平均(66.8ʃ9.2)岁,其中22069例(73.6%)为无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人群,结果显示在平均随访5.3年期间,相比于基线时未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26%(HR:1.26,95%CI:1.10~1.44,Pɤ0.001)㊂在无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人群亚组中,每日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心力衰竭风险增加27%(HR:1.27, 95%CI:1.10~1.46,P=0.001)且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㊂2㊀指南及专家共识推荐继ARRIVE㊁ASCEND及ASPREE研究结果发布后,各国指南关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相继更新,如表1所示㊂2022年4月USPSTF发布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推荐声明[22],首次取消对于60岁以上人群个体化应用阿司匹林的建议,不推荐在ȡ60岁的成年人中开始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㊂USPSTF建议,对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ȡ10%的40~59岁成年人可根据个体情况并充分沟通后决定是否开始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㊂3㊀思考与展望近年关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研究显示,受试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研究过程中得到较好的控制,较入选时的心血管病风险降低,有可能弱化了表1㊀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指南及共识推荐[22-27]USPSTF: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结局的获益㊂鉴于阿司匹林导致的出血风险增加,不推荐心血管疾病低中危风险,尤其是老年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㊂2021年发布的TIPS-3研究结果显示,在已接受规范降压㊁调脂治疗且排除了高出血风险的人群,阿司匹林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高危患者带来进一步获益㊂基于当前研究证据,ACC/AHA㊁ADA㊁ESC更新的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推荐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用于40~70岁㊁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高且出血风险较低的人群可能获益,使用与否应由患者和医师共同决策㊂笔者认为,现有的研究尚不能否定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病高危群体的获益,鉴于我国整体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不佳人群的占比较高,对于心血管病高风险㊁低出血风险的个体仍应考虑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一级预防㊂此外,临床研究中多使用阿司匹林100mg/d,缺乏更低剂量或个体化剂量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以及中国人群数据,如何评估获益-风险比使患者最大获益㊁减少出血等不良反应是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期待未来进行相关临床研究回答目前存在的问题㊂利益冲突:无参㊀考㊀文㊀献[1]Angiolillo DJ,Capodanno D.Aspirin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21st Century:A Review of theEvidence[J].Am J Cardiol,2021,144Suppl1:S15-S22.DOI:10.1016/j.amjcard.2020.12.022.[2]ISIS-2(Second International Study of Infarct Survival)Collaborative Group.Randomised trial of intravenousstreptokinase,oral aspirin,both,or neither among17,187casesof suspect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ISIS-2[J].Lancet,1988,2(8607):349-360.DOI:10.1016/S0140-6736(88)92833-4.[3]Antithrombotic Trialists (ATT)Collaboration,Baigent C,Blackwell L,et al.Aspirin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prevention of vascular disease:collaborative meta-analysis of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from randomised trials[J].Lancet,2009,373(9678):1849-1860.DOI:10.1016/S0140-6736(09)60503-1.[4]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A Randomised,Blinded,Trial ofClopidogrel Versus Aspirin in Patients at Risk of IschaemicEvents(CAPRIE).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J].Lancet,1996,348(9038):1329-1339.DOI:10.1016/s0140-6736(96)09457-3.[5]Visseren FLJ,Mach F,Smulders YM,et al;ESC ScientificDocument Group.2021ESC Guidelin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J].Eur J Prev Cardiol,2022,29(1):5-115.DOI:10.1093/eurjpc/zwab154.[6]Hansson L,Zanchetti A,Carruthers SG,et al.Effects ofintensive blood-pressure lowering and low-dose aspirin in patientswith hypertension:principal results of the Hypertension OptimalTreatment(HOT)randomised trial.HOT Study Group[J].Lancet,1998,351(9118):1755-1762.DOI:10.1016/s0140-6736(98)04311-6.[7]Ridker PM,Cook NR,Lee IM,et al.A randomized trial of low-dose aspirin i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women[J].N Engl JMed,2005,352(13):1293-1304.DOI:10.1056/NEJMoa050613.[8]Ogawa H,Nakayama M,Morimoto T,et al.Low-dose aspirin forprimary prevention of atheroscleroti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08,300(18):2134-2141.DOI:10.1001/jama.2008.623. [9]Ikeda Y,Shimada K,Teramoto T,et al.Low-dose aspirin for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japanese patients60years or older with atherosclerotic risk factors:a randomizedclinical trial[J].JAMA,2014,312(23):2510-2520.DOI:10.1001/jama.2014.15690.[10]Gaziano JM,Brotons C,Coppolecchia R,et al;ARRIVEExecutive e of aspirin to reduce risk of initial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at moderate risk of cardiovasculardisease(ARRIVE):a randomis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18,392(10152):1036-1046.DOI:10.1016/S0140-6736(18)31924-X.[11]ASCEND Study Collaborative Group,Bowman L,Mafham M,etal.Effects of aspirin for primary prevention in persons withdiabetes mellitus[J].N Engl J Med,2018,379(16):1529-1539.DOI:10.1056/NEJMoa1804988.[12]McNeil JJ,Wolfe R,Woods RL,et al.Effect of aspirin on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bleeding in the healthy elderly[J].NEngl J Med,2018,379(16):1509-1518.DOI:10.1056/NEJMoa1805819.[13]Yusuf S,Joseph P,Dans A,et al;International Polycap Study3Investigators.Polypill with or without aspirin in persons withoutcardiovascular disease[J].N Engl J Med,2021,384(3):216-228.DOI:10.1056/NEJMoa2028220.[14]Abdelaziz HK,Saad M,Pothineni NVK,et al.Aspirin for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J].J Am CollCardiol,2019,73(23):2915-2929.DOI:10.1016/j.jacc.2019.03.501.[15]Zheng SL,Roddick AJ.Association of Aspirin Use for PrimaryPreven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Bleeding Events: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AMA,2019,321(3):277-287.DOI:10.1001/jama.2018.20578. [16]Mahmoud AN,Gad MM,Elgendy AY,et al.Efficacy and safetyof aspirin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a meta-analysis and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s[J].Eur Heart J,2019,40(7):607-617.DOI:10.1093/eurheartj/ehy813.[17]Joseph P,Roshandel G,Gao P,et al.Fixed-dose combinationtherapies with and without aspirin for primary prevention ofcardiovascular disease:an individual participant data meta-analysis[J].Lancet,2021,398(10306):1133-1146.DOI:10.1016/S0140-6736(21)01827-4.[18]Ma H,Gu Q,Niu H,et al.Benefits and Risks Associated WithAspirin Us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Mortality:A Meta-Analysis[J].Front Endocrinol(Lausanne),2021,12:741374.DOI:10.3389/fendo.2021.741374.[19]Guirguis-Blake JM,Evans CV,Perdue LA,et al.Aspirin use toprev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olorectal cancer:updatedevidence report and systematic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Services Task Force[J].JAMA,2022,327(16):1585-1597.DOI:10.1001/jama.2022.3337.[20]Calderone D,Greco A,Ingala S,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Aspirin for Primary Cardiovascular Risk Prevention in Youngerand Older Age: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173,810Subjects from21Randomized Studies[J].Thromb Haemost,2022,122(3):445-455.DOI:10.1055/a-1667-7427.[21]Mujaj B,Zhang ZY,Yang WY,et al.Aspirin use is associatedwith increased risk for incident heart failure:a patient-levelpooled analysis[J].ESC Heart Fail,2022,9(1):685-694.DOI:10.1002/ehf2.13688.[22]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Davidson KW,Barry MJ,etal.Aspirin Use to Prev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US Preventive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J].JAMA,2022,327(16):1577-1584.DOI:10.1001/jama.2022.4983.[23]Murphy E,Curneen JMG,McEvoy JW.Aspirin in the ModernEra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J].Methodist DebakeyCardiovasc J,2021,17(4):36-47.DOI:10.14797/mdcvj.293.[24]Arnett DK,Blumenthal RS,Albert MA,et al.2019ACC/AHAGuideline o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Circulation,2019,140(11):e596-e646.DOI:10.1161/CIR.0000000000000678.[25]Cosentino F,Grant PJ,Aboyans V,et al;ESC ScientificDocument Group.2019ESC guidelines on diabetes,pre-diabetes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EASD[J].Eur Heart J,2020,41(2):255-323.DOI:10.1093/eurheartj/ehz486.[26]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riskmanagement: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0[J].Diabetes Care,2020,43(Suppl1):S111-S134.DOI:10.2337/dc20-S010.[27]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写作组.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OL].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2019,2:e1000020(2019-08-19)./index.php/Column/columncon/article_id/183.DOI:10.3760/cma.j.issn.2096-1588.2019.1000020.㊀Chinese Expert Working Group of Aspirin Application in Primary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2019Chinese expertconsensus statement on aspirin application in primary prevention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OL].Chinese Video Journal ofCardiology,2019,2:e1000020(2019-08-19).http:///index.php/Column/columncon/article_id/183.DOI:10.3760/cma.j.issn.2096-1588.2019.1000020.(收稿日期:2022-04-15)(本文编辑:谭潇)㊃读者㊃作者㊃编者㊃关于中国心血管杂志投稿网址的声明㊀㊀为维护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权益以及中国心血管杂志的声誉,防止非法网站假冒我刊网站诱导作者投稿㊁并通过骗取相关费用非法获利,现声明如下:1.投稿-审稿-编辑进度查询:中国心血管杂志 期刊协同采编系统 由中国知网(CNKI)提供技术支持,可于中国心血管杂志官方网站()首页点击 投稿 按钮,或直接输入链接(/ EditorB3N/index.aspx),注册登录 期刊协同采编系统 ,进行投稿㊁审稿和编辑进度查询㊂我刊不接受任何其他形式的投稿,也从未委托任何代理机构和个人开展组稿㊁征稿活动㊂2.杂志信息获取:登陆中国心血管杂志官方网站(),关注官方微信(zgxxgzz,已获得腾讯认证),可查询编辑部地址㊁联系电话等信息(北京市东城区大佛寺东街6号109室,联系电话:************-8109);发送邮件至官方邮箱(zgxxgzz@),可获得自动回复以上相关信息㊂3.费用支付:若稿件通过定稿会审稿决定录用,作者将收到以我刊官方邮箱发出的录用通知和版面费缴纳通知,在此之前不收取任何费用,包括审稿费等;若稿件未通过定稿会审稿决定退稿,作者也将收到退稿邮件,本刊从未有转介其他杂志刊登的业务㊂‘中国心血管杂志“编辑部。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黄丹翊;刘向娇【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in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stroke. Methods 162 cases with progressive strok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ized and double-blinded method. 8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aspirin, and 81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clopidogrel on the basis of aspirin.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4 weeks.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And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deficit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evaluat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6.41%,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2.83%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in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Both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have good effect on progressive stroke, they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of the patients with high safety, and are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目的:研究分析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刘春岭;黄如训;林健雯;廖松洁;李常新;解龙昌;施晓耕【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09(012)018【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按已定型的双肾双夹法建立易卒中肾血管高血压大鼠模型,12周后应用人工寒潮引发卒中.预防组给予阿司匹林,假手术组和实验对照组用等剂量植物油,连续7d 后,置于人工寒潮箱3d诱发脑卒中;之后,取脑TTC染色、常规病理HE染色以统计卒中灶数目.结果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卒中发生率、卒中体积.结论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及梗死体积.【总页数】3页(P11-13)【作者】刘春岭;黄如训;林健雯;廖松洁;李常新;解龙昌;施晓耕【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14;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080;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相关文献】1.丁苯酞对高血压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施晓耕;黄如训;刘春岭;林健雯;廖松洁;李常新;解龙昌2.三七三醇皂苷在预防高血压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 [J], 赵湛3.运动性护理联合阿司匹林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作用分析 [J], 蔡玉香4.运动性护理配合阿司匹林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 [J], 王晓丽5.华法林、阿司匹林预防非风湿性房颤致脑卒中作用比较 [J], 彭福松;王本荣;李雪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曹宝平;李芳伶【摘要】目的:分析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月60例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并随机分组.常规组单纯进行常规治疗,阿司匹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高龄心脑血管病治疗效果;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血栓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阿司匹林组高龄心脑血管病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P<0.05;阿司匹林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血栓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阿司匹林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常规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的疗效好,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用药的安全性较好,除了个别可出现出血事件,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期刊名称】《药品评价》【年(卷),期】2017(014)008【总页数】3页(P47-49)【关键词】心脑血管病;高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疗效;安全性【作者】曹宝平;李芳伶【作者单位】赣州市人民医院体检科,江西赣州 341000;赣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老年人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群体,无论是脑血栓、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其本质改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为了有效预防心脑血管血栓疾病的出现,需重视抗血小板治疗。

目前循证医学已经证实,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具有确切的效果。

但多数研究也显示出对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安全性的担忧。

目前,随着老龄化不断发展,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比例逐年升高,目前关于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的获益是否大于出血并发症危险性的研究仍比较少[1,2]。

本研究分析了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的疗效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月,60例高龄心脑血管病患者并随机分组。

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应用的现况调查

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应用的现况调查

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应用的现况调查
刘颖; 刘萍
【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
【年(卷),期】2008(029)008
【摘要】调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使用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为现况调查,调查对象为神经内科门诊与病房就诊既往诊断明确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调查其近两周内的阿司匹林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经过调查初步得出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应该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除非预计患者不久将死亡或有严重的禁忌证,阿斯匹林应用比例少,剂量不足,应引起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重视,临床医师应遵循临床指南给与正确的指导。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刘颖; 刘萍
【作者单位】大连市友谊医院神经内科辽宁大连 116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应用阿司匹林的依从性和影响因素分析 [J], 孟令海;尚淑玲;李迥;张贺齐;于心洋
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抗血栓药物使用现况调查 [J], 林德琳
3.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应用的现况调查 [J], 刘颖;刘萍
4.社区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一、二级预防使用现况调查研究 [J], 徐绮;乔慧华;涂东
雁;赵辉;薛锦花;薛峰;王铭浩;刘连勇;施榕;杜兆辉;张林影;朱文奎;唐晓春;杨黎娟;薛伟斌;曹奕
5.唐山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用药现况调查 [J], 孟令海;李迥;张贺齐;尚淑玲;于心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一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一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一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周莉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6(22)24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导致临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病理基础,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其形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目前临床效价比最高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阿司匹林(环氧酶1抑制剂),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方面初步达成多项共识,但在一级预防中还存在争议,其实一级预防远比二级预防显得重要,挽救的患者也更多,因为这部分患者基数很大。

本文就阿司匹林在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2页(P3761-3762)
【作者】周莉
【作者单位】天津大港医院内四科,天津,3002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步长脑心通胶囊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心脑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分析 [J], 刘玉东
2.进一步加强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J], 高润霖
3.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研究进展与指南规范分析 [J], 汪芳
4.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建议 [J], 李小鹰
5.步长脑心通胶囊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心脑血管疾病一二级预防分析 [J], 刘玉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FIB、 CRP、 Hcy水平的影响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FIB、 CRP、 Hcy水平的影响

□临床研究/Clinical Research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 一,其发生原因与脑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有关,临床表现 包括偏瘫、失语、感觉异常等[1]。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的 镇痛药物,对牙痛、神经痛、头痛及痛经等疼痛疾病症 状的缓解效果较好,亦用于临床发热疾病的退热治疗。 崔政等[2]的一项研究指出,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阿司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2020 年第 4 卷第 21 期 2020 Vol.4 No.21
表 3 两组患者血清 FIB、CRP、Hcy 水平比较( ±s)
组别
例数
FIB(g/L)
治疗前
治疗 2 周后
CRP(mg/L)
治疗前
治疗 2 周后
t值
0.207
12.121
0.334
4.242
0.132
7.244
P值
>0.05
<0.05
匹林同时还可以阻止血栓形成,适用于错过溶栓时机及 具有溶栓禁忌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但对于其治疗使 用的剂量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 量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FIB)、 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神经 功能的改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8 月至 2020 年 5 月琼海市 人民医院收治的 109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3]中相关的 诊断标准;错过溶栓时机及合并有溶栓禁忌证;无意识 障碍;年龄≤75 岁且血压低于 180/110 mmHg(1 mmHg= 0.133 kPa);发病至就诊时间≤72 h;患者或家属签署知 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史;肝、 肺、肾等功能不全;合并造血系统疾病;合并全身急慢 性感染、免疫性疾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 组(54 例)、观察组(55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32 例, 女性 22 例;年龄 43~74 岁,平均(63.72±7.35)岁;梗 死部位:基底节 23 例,脑叶 15 例,小脑 9 例,脑干 7 例; 发病至就诊时间 6~72 h,平均(10.26±2.34)h。观察组 患者中男性 35 例,女性 20 例;年龄 40~74 岁,平均(63.98 ±6.65)岁;梗死部位:基底节 24 例,脑叶 16 例,小脑 10 例,脑干 5 例;发病至就诊时间 8~72 h,平均(9.97 ±2.11)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 准。 1.2 方法 患者完善入院各项检查后均给予营养神经、扩

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

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

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引言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心血管疾病又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致死性疾病。

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药物,一直被认为可以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中发挥积极作用。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作用至今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我们进行了一项Meta分析,旨在系统性评价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作用的具体影响。

材料和方法我们检索了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和WanFang数据库,涵盖了截至2022年6月的全部文献。

我们也对相关的临床登记处进行了搜索,并对相关的专家进行了联系,以获取可能已发表或未发表的数据。

我们纳入了对比阿司匹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且其中研究对象为高血压患者,研究结果包括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我们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其中采用了随机效应模型。

结果我们最终纳入了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参与了超过2万名高血压患者。

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阿司匹林治疗组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相对危险度0.75,95%可信区间0.61-0.93,P=0.008)。

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心肌梗死(相对危险度0.80,95%可信区间0.65-0.98,P=0.03)和中风(相对危险度0.73,95%可信区间0.54-0.99,P=0.04)的发生率上也有显著的降低。

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这些积极的效果在65岁以上高龄群体中尤为显著。

讨论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项系统性评价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治疗对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

我们的结果显示,对于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具有显著的心血管事件预防作用,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

这一结论部分支持了过去的一些观察性研究,但也有一定差异。

这可能是因为本次Meta分析使用了RCTs,具有更高的证据级别和可信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收无影响。

细胞色素P 450代谢酶在本品代谢中不起主要作用[11-14],57%~82%的药物以原形从尿中排泄,其余以3种代谢物(6~羟基美金刚,4-羟基美金刚,1-硝基-脱甲基美金刚)从尿中排出,这3种代谢物也有较低的N M D A 受体阻滞剂活性。

目前尚无肾功能不全患者药动学数据,但由于本品主要是通过肾脏排泄,故推测应减少剂量,肾衰竭患者不推荐使用。

本品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AD 。

在美国进行的一项多中心、双肓、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中,252例M M SE(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15分以下作为中重度记忆损伤的筛选标准)评分为3~14的中重度A D 患者参加,接受安慰剂或盐酸美金刚20mg #d -1,28周后有181例完成试验。

整个试验过程中给药组患者陪护时间比安慰组平均减少了4518h,在认知、行为、学习、理解能力、陪护时间、日常行为能力等方面与安慰剂相比都有明显改善[12]。

随后进行的临床扩大试验(open -label phase Òextension study ,OL PES)中,有175例患者参加(其中95例之前服用盐酸美金刚,80例服用安慰剂),服用盐酸美金刚20mg #d -1。

结果24周后由安慰剂转为盐酸美金刚的患者在行为、认知方面的评分降低,但与前一阶段相比降低减慢,提示盐酸美金刚虽不能逆转但可延缓病程的发展,而一直服用盐酸美金刚的患者病程减慢程度不变[13]。

与多奈哌齐联用另一个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Ó期临床研究考察多奈哌齐与盐酸美金刚联用的效果。

有404例M M SE 评分在5~14的中重度A D 患者参加,在原先多奈哌齐治疗方案中加入盐酸美金刚或安慰剂,盐酸美金刚剂量由5mg #d -1逐渐增加到20mg #d -1,结果24周后给药组A D 患者认知、行为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总体评价等方面比单用多奈哌齐组有显著改善[12]。

与多奈哌齐联用时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均无明显改变[9-13],说明二者合用在治疗上有一定优势。

参考文献[1] 李楠,王建平,李建章1褪黑素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机制[J]1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2):49-501[2] W ilcock CK 1M emantine for the h eatnt of d ementia[J]1Lan -cet Neurol,2003,2(8):503-5051[3] Kilpatrick GJ,T ilbbok CS 1M em antin e[J]1M etz Gutt Opin In -vestig Dru gs,2002,3(5):798-8061[4] Rogaw s k M A,W en k CL 1T he n europharmacological h usis forth e use of m emantion in the treatm ent of Alzheimer .s diseas e [J ]1CNS Drug Ree,2003,9(3):275-3081[5] Jain KK 1Erahuation of mem antin e for neuroptotertion in d e -men tis[J]1E xppert Opin Inreslig Drugs,2000,9(6):1397-14061[6] Doraisw amy PM 1Als heim ers disease an d th e glu tamatin NM -DA rceptor [J]1Prych op harm acol Bull,2003,37(2):41-491[7] Cacabelos R 1Pharmacogen omics and therapeutic pros pects inAlzheiner .s disease [J]1Ex pert Opin Pharmacother,2005,6(12):1967-19871[8] Periclou AP,Ventura D,Sh erman T ,et al 1Lack of pharma -cokin ctic or pltarmacodynamic interaction betw een meman tin e and d on epezil [J]1Int J Ceriatr Psychiatry,2004,19(10):919-9251[9] T ariot PN,Farlow M R,Grossb erg CT 1M emantin e tr eatm entin patients w ith m oderate to s ever e Alz heim er disease already receiving donepezil:a randomiz ed controlled trial [J]1JAM A,2004,291(3):317-3241[10] Gaufhier S,Virth M ob ius H J 1Effects of mentantine or borsinptonts in Alzheimer .s diseas e patients :an appraise of th e nem ropsychiatrin in venlory (NPI )data of tw o randomiz ed,contrulted studies [J]1Iut J Geriatr Ps ychiatry,2005,20(5):459-4641[11] Reisderc B,Ferris S,M ob ius HJ ,et al 1Long -term tr eatm entw ith th e NM DA en taganis memantin e:results of a 24w eek,open -labet exteosion study in m oderately sevcre -to -scvere Alzh eimer .s disehse [J ]1Neurobiat Aging,2002,23(1):55551[12] Sonk usare SK,Kaui CL,Ramarao P 1Dementis of Alzh e-imer .s disease and other ncurodegeneraive disorders -rue -man -tine,a new h ope [J]1Ph armacol Res,2005,51(1):1-171[13] Plosker C L,Lys eng -Willjam son KA 1M enantine:A pharma -coceon tin c revtew of its use in m oderate -to -severe Alzh eimer .s Dis ease [J]1Pharmacoecon om ics,2005,23(2):193-2061(收稿2009-05-21)通讯作者:黄如训,email:H rx998@Yahoo 1com 1cn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刘春岭1)黄如训2)林健雯2)廖松洁2)李常新2)解龙昌2)施晓耕2)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郑州 450014 2)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广州 510080=摘要>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按已定型的双肾双夹法建立易卒中肾血管高血压大鼠模型,12周后应用人工寒潮引发卒中。

预防组给予阿司匹林,假手术组和实验对照组用等剂量植物油,连续7d 后,置于人工寒潮箱3d 诱发脑卒中;之后,取脑T T C 染色、常规病理H E 染色以统计卒中灶数目。

结果 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卒中发生率、卒中体积。

结论 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及梗死体积。

=关键词>阿司匹林;脑卒中;高血压;人工寒潮;微循环=中图分类号>R74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110(2009)18-0011-03阿司匹林在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已获得广泛认同[1],而在一级预防的报道较少且尚无肯定结论,此外尚未见到阿司匹林在动物实验方面的研究。

我们首次将与人类相似的易卒中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t roke-pro ne renovascular hy-per tensive rats,RH RSP),置于稳定成型的人工寒潮箱中诱发脑卒中,观察阿司匹林对卒中发生率和卒中体积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脑组织微循环的改变,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预防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111RHR SP模型及人工寒潮清洁级雄性SD大鼠240只(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2003A070),鼠龄2 ~3个月,体质量80~100g,按已定型的双肾双夹法建立RH RSP[2]。

采用稳定成型的人工寒潮诱发卒中。

将各组大鼠给药7d后置于RX Z2300A型智能人工气候箱(宁波江南仪器厂产)内,使箱内温度分为白天(20e)、黑夜(4e)各12h为一周期,相对湿度控制为65%,连续3个周期。

112分组及给药方法全部RH RSP分为假手术组(30只),实验对照组和阿司匹林干预组;给药方法采用灌胃,2次/d,连续7d。

阿司匹林(山东新华制药厂产品批号:R161-04101425-04111203)溶于015%羧甲基纤维素钠中,制成悬浊液,用时摇匀,用量为40mg/(kg#次),2次/d。

实验对照组及假手术组胃内灌入等体积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113病理检查及图像分析每只鼠脑平均切成9块。

留取视交叉平面脑组织块制成蜡块备用;其余脑组织块放入2% T T C(T-8877Sig ma德国)中,37e下孵育15min,发现或怀疑病灶者数码相机照相后4%多聚甲醛固定,制成石蜡切片后常规H 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及微血管形态结构观察。

大鼠断头取脑后,对发现病灶的脑组织立即用数码相机对其外表面及病灶的最大冠状切面进行拍照,对不易发现的梗死灶T T C染色后拍照。

输入image-pro plus生物图像分析软件,取病灶的最大冠状切面的一半为半径,按球体进行病灶大小计算统计。

1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 SS for w indow s1115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正态分布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间比较用one-w ay A N OV A,2组间率的比较用V2检验。

P<01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1病理改变灌药过程中死亡的5只,解剖未见明显的肝、脾病变,也无脑卒中病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