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文章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结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思考,给出了一些对策,为课程改革和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标签: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构建;实施;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给传统化学教学模式带来新变化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思考与挑战。
一、合作小组的组建和评价
1.组建合作小组。
合理进行分组是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
一般来说,合作小组的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1)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原则,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意愿只能作为参考。
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好、中、差(用a、b、c来表示)三个层次的学生。
(2)人数适中原则。
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一方面必须考虑组员的参与机会,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组员分工的合理性。
2.合作小组的分工。
组建好小组后,还应进行科学的任务分配,明确每个成员的角色,使其各司其职。
一般来说,两名学习较好的学生(a1、a2)分别定为组长及检查员,负责小组成员任务分工,检查监督任务完成情况;两名中等生(b3、b4)分别定为记录员和汇报员;剩下两名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c5、c6)分别定为纪律员和观察员,通过监督别人往往可以增强其自身的纪律性和责任感,改变其自控能力弱的问题;观察员可在学习过程中借助于与他人的合作,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与人交住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的内容应该全面多样,囊括学科学习的各个方面。
我们采取的评价方式是在课堂表现、小测、作业、阶段性考试成绩、实验考查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为保证评分真实有效,在班级教室醒目处张贴了“化学学习小组大比拼”记录表,动态记录学习小组综合得分情况。
每天由各小组组长交换评分记录,由班级课代表汇总,实现“每天一统计,每周一汇总,每月一评比”。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1.以“三·15”课堂模式,结合导学案,设计课堂活动。
根据学校实施的“三·15”课堂模式,我们将前两个15分钟留给学生,以导学案为载体,使学生在独学、
对学、群学和展示的时间上有了保证。
后15分钟留给教师,教师主要针对学生在各个学习环节中出现的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点拨与总结,采取更加有效、简捷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课外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巩固。
我们备课组将每日的化学校本作业结构进行调整,在当日作业之前添加上一节课的知识测验。
为了保证小测成绩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由老师监督科代表、科代表监督小组长、小组长交换监督组员,完成小测内容并及时批改和登记。
此外,在当日作业的最后,有一个“小测预告”环节,提前告知学生下一次测验的知识要点及考查形式,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也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组间互助任务有章可循。
这样一来,不但节省了课堂小测耗费的时间,减轻了教师批改工作量,也提高了小测的反馈效率。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1.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凡是通过学习小组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将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捆绑在一起,增强了学生问的协作能力及团队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讲求团队协作精神,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都相应提高了,从而促成他们建立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而向来游离在课堂之外的后进生,由于对小组的贡献分最大,在小组中的地位骤增,在课堂上主动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多,得到的关注和赞赏也越来越多,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转变。
3.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是多边进行的。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
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
4.为学生创设了展示的舞台,增强语言训练的强度,提升综合素质。
传统的课堂,学生发言的機会很少,上台展示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学生在讲台上独立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越来越多,不但能够冷静做题,也能大胆讲题,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四、学生合作学习实践过程中的思考
1.教师要精心组织好合作学习,从课堂教学中归纳与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讲得少了,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被削弱了、教师从课堂中解放出来了。
相反,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精炼有效的点拨和提升,需要耗费教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点拨不仅限于点评,提升也不等于增加题量、拔高题目的难度,教师对每一个环节的预设都要做到全面、到位和完整,不能任由学生随心所欲、任意发挥,否则教学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2.课堂教学模式不能一成不变,需注意因材施教,稳中求变。
再好吃的东西如果天天吃,久而久之也会腻味。
同样的道理,一套再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果没有适当地根据学科特点、课型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总按照固定模式一成不变地实施下去,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载体,“导学案”的设计必须及时更新换代,让其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五、结束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每一届学生的生源结构及学习情况各有不同,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不断地调查研究、摸索探讨,才能寻找出一套适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