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走向共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 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 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 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三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怎样的变化?辛亥革命 对此起了怎样的作用?
三、革命的高潮——中华民国的建立 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国都:南京 性质:以革命派为主体的 政府
五色旗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章 “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 主权在民 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 “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 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 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 自由平等 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通信、信仰等自由。 第三章 “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 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 三权分立 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 律”; 第五章 “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 责任内阁 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 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 署之。”;
变化: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①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的法令和措施,为经济发展扫清了一些道路; ②辛亥革命,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兴起 了“实业救国” 的社会思潮。
材料四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 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 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 收场。 ——人民版必修一P52
现了什么制度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1)内容: ②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三权分立的政体 ④责任内阁制
(2)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3)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直接) 维护共和制度(根本) (4)意义:
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 亡和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 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 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总结
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 推动了服饰和生活习 俗的变化 政治民主化 经济工业化 思想理性化 生活社会化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摘录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 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 社会变革。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 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 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哪些人为革命做好了准备,做了什么? (革命酝酿)
组织准备:组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并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 军事基础:组织并发动“黄花岗”等武装起义。 宣传发动:共进会和文学社积极宣传发动革命力量。 有利时机:清政府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武汉清军兵力空虚。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概括材料四所反映的情况,这说明了什么? 情况:人民反对帝制,复辟帝制失败
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材料五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 ﹐如: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 德,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 禁止蓄辫等。
概括材料五中所反映的变化。
变化:人们思想观念、社会生活习俗发生改变
性质: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二、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
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 发,12日占领武汉三镇。 2、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旧军官 黎元洪为都督,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 为黄帝纪元,国号为“中华民国”。 3、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 全国有十几个省区脱离清廷宣布独立。
材料二 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 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 、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辛亥革命使当时 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使中国政治民主化 获得重大突破。
想一想:辛亥革命爆发后,革 命阵营承受着哪些压力?
清政府
进 攻 汉 口 和 汉 阳
袁世凯
政 治 讹 诈 军 事 威 胁
帝国主义列强
外 交 孤 立 经 封 济 锁
革命党人
施压 革命阵营
立宪派和旧官僚
四、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 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 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 总统。
◆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 覆灭。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辞 去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 大总统,辛亥革命胜利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
辛亥革命给中国 带来了什么?
材料一 秦始皇确立的皇帝制度为历代王朝所 继承。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司法、军 事指挥等大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 皇帝一个人的意志。
这些民主革命的思想家和宣传家的思 想核心是暴力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 展。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内容
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推翻作为帝国主义统治工 具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内容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内容
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 “核定地价”“国民 共享”是资本主义土 地纲领。
走向共和
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并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民 族 危 机 空 前 严 重 !
清 政 府 反 动 本 质 充 分 暴 露 !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一、背景
1. 为什么要革命?(必要性)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 重,迫使中国人寻求救国之道。 (2)《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 的本质暴露无遗。
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成立时间
名称
主要成员
领导人
1894年
1904年 1904年 1906年
兴Hale Waihona Puke 会华侨和会党孙中山
蔡元培 刘静庵
华兴会 留学生和学界 黄兴、宋教仁 光复会 留学生和学界 日知会 学界和新军
邹容
陈天华
章炳麟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未去,即以革命去之。” ——章炳麟
思考:
(1)第一章的主 权归属有何特 点? (2)第二章中体 现了哪些资产 阶级民主思想 观念? (3)第三、四、 五、六章中的 权力分工体现 了什么原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 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
建专制的进步意义;成为近代
(4)第五章体 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