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测试题2鲁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一、选择题
1. 以下变化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
B.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核裂变
D.生产合成纤维与合成橡胶
2. 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开展百年,取得了假设干项重大成就。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重大化学成就是( ) A.放射性元素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建立
C.蛋白质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成熟应用
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开展百年,取得了假设干项重大成就。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重大化学成就是( ) A.放射性元素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建立
C.蛋白质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成熟应用
3. 一个集气瓶中放有一团棉花,向其中倒入CO2气体时棉花燃烧起来,那么棉花中可能包有( )
A.烧碱B.氧化钠
C.过氧化钠D.小苏打
4. 以下各组物质发生反响后,能生成盐与O2是( )
A.Na与H2O B.Na2O与H2O
C.Na2O2与CO2D.Na2O2与H2O
5. 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开展百年,取得了假设干项重大成就。

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重大化学成就是( ) A.放射性元素发现
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建立
C.蛋白质人工合成
D.制陶技术成熟应用
6. 以下所描述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是( )
A.用一种原子制造出另一种或几种原子
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C.蓝矾加热后变为白色固体
D.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
7. 以下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是( )
A.发现新物质
B.合成新材料
C.研究化学反响微观过程
D.研究化学反响中原子守恒关系
8.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构造、性质、变化、制备与应用根底自然科学。

以下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是( ) A.氢气、硫黄在氧气中燃烧
B.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呈现美丽绿色,将其加热变为黑色
C.日本长岛原子弹爆炸
D.将2~3滴红墨水滴入水中,参加活性炭后红色消失
9. 对近代化学诞生与开展无影响是( )
A.量子化学理论建立
B.英国科学家——波义耳
C.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D.古代化学实践活动
10. 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创造与发现,它们为世界现代化奠定了根底,以下创造与发现属于化学史上中国对世界奉献是( )
①火药②指南针③造纸④印刷术⑤炼铜、炼铁、炼钢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⑦人工合成蛋白质⑧提出原子—分子学说
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⑦
C.④⑤⑦⑧ D.①②④⑧
11. 大气中臭氧层可使人类与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线危害,人为因素可能使臭氧层受
到破坏。

以下因素可破坏臭氧层是( )
A.SO2排放
B.制冷剂氟氯烃(商品名为氟利昂)泄漏
C.CO2排放
D.燃料不完全燃烧
12. 以下情况中,对环境影响程度最小是( )
A.热电厂大量增加
B.汽车拥有量大幅度增长
C.化肥、农药有选择性地限量使用
D.将废旧电池及生活垃圾进展填埋处理
13. 如下图,假设用1 L水来代表地球上总水量,要比拟准确地量取地球上淡水量,
应选择仪器是( )
A.100 mL烧杯B.50 mL烧杯C.100 mL量筒D.50 mL量筒14. 以下由事实得出结论错误是( )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界限
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根底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说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C.C60是英国与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表达了国际科技合作重要性
D.科恩与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奉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
究为主学科
二、非选择题
15. 以下两个成语与我们所学化学知识有关,请简述其中化学原理。

A、百炼成钢
B、釜底抽薪〔〕
你选择成语是,其中化学原
理:。

16. 请仔细阅读以下文字,然后答复有关问题。

〔1〕煤是一种常用化石燃料。

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变化。

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上图〕。

请你分析这种变化优点是______________。

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污染,可设法把煤转化成清洁燃料。

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煤层可制得较干净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与H2〕,请你写出该反响化学方程式。

煤气厂常在家用水煤气中特意掺人少量有难闻气味气体,其目是。

〔2〕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潮解,他在家中也曾发现过饼干受潮会变软。

这些现象说明了空气中含有。

请你结合生活经历或化学知识另举两例说明空气中含有这种物质: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17. 由于条件所限,仅有一大一小两支试管与稀硫酸,甲、乙两同学各找来铝制牙膏皮,
各自设计一种装置来制取一试管氢气。

他们设计装置如下图:
〔1〕上述两装置相比,____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设计更合理。

〔2〕用较合理装置来制取氢气,现欲使氢气充满收集气体试管,应采取措施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可以用哪些物品代替牙膏皮或稀硫酸来完成反响?___________〔填写一种物质即可〕。

18. 为缓解能源危机,能源专家设想出了利用太阳能促使燃料循环设想图:
当前,科学家还未实现这一设想。

但大自然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就是在日光作用下,利用太阳能把CO2与H2O转变成了能源葡萄糖〔可燃烧〕:6CO2 + 6H2O−
−太阳能、叶绿体C6H12O6 +
−→


6O2
〔1〕如果上述设想成立,试写出有关反响化学方程式。

〔2〕在此设想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_能。

〔3〕实现上述设想关键问题是什么?
检测题参考答案
1. 【解析】选C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种类、数目不发生变化,原子之间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如A、B、D三项;而C项中核裂变会发生原子种类与数目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因而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

【答案】C
2. 【解析】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就已经能够制造陶器,到唐宋时期,制陶水平已经很高,其他三项都是20世纪成就。

【答案】D
3. 【解析】Na2O2与CO2反响放热并产生O2,使棉花能燃烧起来。

4. 【解析】A 项,2Na +2H 2O===2NaOH +H 2↑,生成碱与H 2;B 项,Na 2O +H 2O===2NaOH ,生成碱;C 项,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生成盐与O 2;D 项,2Na 2O 2+2H 2O===4NaOH +O 2↑,生成碱与O 2。

【答案】C
5. 【解析】远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就已经能够制造陶器,到唐宋时期,制陶水平已经很高,其他三项都是20世纪成就。

【答案】D
6. 【解析】由一种原子制造出另一种或几种原子必然要发生原子核改变,那么它不属于化学变化;而碳酸氢铵受热发生反响:
NH 4HCO 3=====△NH 3↑+CO 2↑+H 2
O ;蓝矾加热变为硫酸铜:CuSO 4·5H 2O=====△CuSO 4+5H 2O ;水电解2H 2O=====通电2H 2
↑+O 2↑均为化学变化。

可见抓住化学科学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构造、性质、变化、制备与应用自然科学,是解决此类题关键。

【答案】A
7. 【解析】化学反响中原子守恒关系,即质量守恒定律,从科学层面来说,人们对它早已完全掌握并能熟练地应用了,因此它不属于当今化学研究方向。

通过化学研究,发现新物质、合成新材料,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物质需求;研究化学反响微观过程,能为化学科学与技术安康开展提供必要理论支持。

8. 【解析】A 项中发生了氧化复原反响,B 项中发生了分解反
响,Cu 2(OH)2CO 3=====△2CuO +H 2O +CO 2
↑,反响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 项中原子弹爆炸,属于核反响,不属于化学变化范畴;D 项利用了活性炭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CD
9. 【解析】此题易错选D 。

原因是无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近代化学诞生离不开古代化学实践活动,缺少这一认识,会造成错选D 。

近代化学“开展〞四个重要里程碑: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化学元素概念——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氧化学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总结出元素周期律。

量子化学理论是现代化学理论,它对近代化学开展无影响。

【答案】A
10. 【解析】中国有四大创造,其中火药、造纸术创造属于化学史上成就。

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出了具有生物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答案】B
11.【解析】SO 2是形成“酸雨〞罪魁祸首;制冷剂氟氯烃(商品名为氟利昂)泄漏对
臭氧层有严重破坏作用;CO 2排放可造成“温室效应〞;燃料不完全燃烧会产生
有毒CO 气体。

12.【解析】热电厂是通过燃煤发电,其大量增加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增加,
加剧温室效应;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氮、碳、硫氧化物,会加剧空气污染;将废旧
电池及生活垃圾进展填埋会污染土壤以及地下水。

【答案】C
13.【解析】由所给图示不难看出,假设用1 L水来代表地球上总水量,那么地球上淡水
量为1 L×3%=0.03 L,即30 mL。

因此,选取50 mL量具即可,但烧杯一般不用作量
具。

【答案】D
14.【解析】化学有着极其广泛探索空间,化学研究不仅重视实用性与创造性研究,
如制造出尿素,合成出新物质等,也重视对化学理论探讨,理论最终仍是用于指导实
践,因此不能说化学已成为以理论为主学科。

【答案】D
15.【解析】“百炼成钢〞是指将反复烧红生铁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钢,由于生铁中含碳较多,钢中含碳较少,生铁炼钢实际上是“降碳〞过程。

釜:指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锅;薪:指柴火,
“薪〞在燃烧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A:捶打烧红生铁时,生铁中碳与氧气反响生成二氧化碳,使含碳量降低,转变为钢。

B:燃烧需要可燃物,减少可燃物不利于燃烧。

16.【解析】“煤球〞便为“蜂窝煤〞,增加了可燃物与空气接触面积,是燃烧更快、更充分、更旺;由于水煤气中有一氧化碳,会使人中度,且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人很难发现它泄漏,所以在煤气中掺人少量有难闻气味气体就能使人们及时发现,而不至于出现煤气中毒事故。

【答案】〔1〕使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燃烧更为充分
C+H2O高温CO+H2,便于及早发现煤气是否泄漏
17.【解析】用甲同学设计装置实验时,产生氢气由于密度小,而集中在大试管顶部,这时如果把大试管缓缓上移或小试管慢慢往下移动,就可把空气从试管中逐渐排出,从而收集到较为纯洁一试管氢气。

而如果用乙同学设计装置实验,产生氢气大都从两试管缝隙排出,同时由于小试管中空气不易排出,而很难收集到纯洁氢气。

【答案】〔1〕甲〔2〕先使反响试管口伸入收集试管底部,然后慢慢往下移动〔3〕废铁皮、铁钉、食醋等。

18.【解析】能源问题是化学与社会中重要一项。

太阳能是一种巨大、无污染、最经济能源。

可以说地球上能源归根到底主要是来自于太阳。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作用。

从上面箭头所示循环过程中,太阳能最终变成热能。

目前开发利用太阳
第 11 页 能关键是解决光能吸收问题,故“人工叶绿素〞就成为当前能源科学家研究开发热点。

由题给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响为葡萄糖燃烧反响逆向过程,按照这一思路,可实现如下变化:
2 CO 2−−→−太阳能
2 CO + O 2;2 H 2O −−→−太阳能 2 H 2 + O 2 …… 【答案】〔1〕CO 2 + 2 H 2O −−→−太阳能
CH 4 + 2O 2;2CO 2 + 2H 2O −−→−太阳能
2CH 3OH + 3O 2; 2N 2 + 6H 2O −−→−太阳能4NH 3 + 3O 2。

〔2〕热 〔3〕问题关键是是如何使燃烧产物吸收太阳能,故需要研制新型高效吸收太阳能材料〔如人工叶绿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