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透明度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与提升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动力成本造成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增加就税负增加的主要关键。
劳动力成本占据着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支出的重要成本,但是这部分的成本却并没有列入增值税的抵扣范围,因此这部分的成本支出则是需要企业进行全部承担。
根据这种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则是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发展的方向改变企业发展的模式,需要积极改变劳动力密集型的发展模式,需要逐渐向劳动力集约的方向进行转型。
重要的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逐渐变得激烈,建筑施工企业必然需要向设备型、技术型的方向进行转换,改革企业的经营理念,学会改革与创新,建立起系统化的管理,逐渐降低劳动力成本才是关键。
3.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营改增”之后,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面临的财务问题及相关的会计核算变得复杂,税制的改革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这种新的纳税环境中,建筑施工企业必然是需要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以加强工作人员自身的实践技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会计人员可以对“营改增”的相关改革
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增值税的相关知
识,并且了解各个经营的项目活动在“营
改增”及“营改增”之后有哪些是发生了变
革,分别对企业造成怎样的影响。
这主要
是保证会计人员可以准确计算进项税额
与销项税额,可以正确并且熟悉使用相关
的法律。
同时,财务人员需要时刻了解相
关的增值税的信息,认真研究与熟悉相关
政策规定,充分了解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盈
利所造成的影响,以便可以做出相应的解
决方案,将损失降到最低,可以在紧急的
情况下帮助企业制定合适的纳税计划。
另
外,企业还需要加强财务人员在相关增值
税方面的培训,以便可以有效降低建筑施
工企业潜在的涉税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
续发展。
4.建立建全发票管理机制。
“营改增”
之后,进项税可以用以抵扣,这种情形在
某种情况下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出现相
关的经济犯罪。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变
得更为的严格。
因此,在这些情形之下,企
业则是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设
计与企业发展相契合的发票管理制度,与
此同时,还需对发票在获得、传递、管理等
方面的程序进行不断的完善。
同时,企业
应是加强对发票的监督作用,防止虚开发
票、制造虚假发票等不良现象的出现,从
根源上降低发票问题引发的风险对企业
经营发展的影响。
三、总结
综上所述,“营改增”之后,建筑施工
企业需要面临着许多外部的问题,内部
管理也亟待加强。
但是,“营改增”的目
的是避免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的税负。
因
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充分认可这一点,
并且积极了解增值税的相关改革政策,
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积极
的防御措施,降低税负,促进企业的经济
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中华.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后
的纳税筹划探究[J].当代会计,2017(05).
[2]尹平娥.基于建筑施工企业“营改
增”税负影响的思考[J].会计师,2017(05).
(作者单位: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财政透明是新时期责任型政府建设的“底线标准”,是确保人民群众具有参政权力的基本前提,是避免财政资金浪费以及贪污腐败行为的制度保障。
事实上,国家政府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财政问题,也致力于财政透明度改革,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目标不断努力。
文章主要从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角度出发,探讨财政透明度对其的影响和相应的提升途径,以此说明推动财政透明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财政透明度;财政资金配置;提升途径
所谓财政透明度,即向社会公众最大程度公开政府相关信息,如政府职能结构、
财政政策意向、财政预测等,并确保公布信
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时性和可比较性,
以便金融市场及选民能有效估计政府的财
政地位以及其活动的真实成本与收益。
此
定义是1998年George Kopits与Jon D.
Craig提出的,主要从会计透明度、制度透
明度以及指标和预测透明度三大方面展开
了详细论述。
但财政透明度最重要的就是
对“度”的把握,只有把握好“度”才能准确
判断其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产生影响,也
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一、设定模型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框架设定如下模
型:
eff it=a it+a1tran it+a2rtr it+a3re it+X it*λ+μit
其中,eff it表示第i年t省市的财政资
金配置效率;tran it表示财政透明度;rtr it表
示人均预算内财政转移支付;re it表示人
均预算内财政收入;X it表示控制变量;μit
表示残差项。
在选择控制变量方面,不同专家学者
有着各自的考量,Grosssman(1999)认为,
管理与监督成本和人口密度呈负相关,即
居民规模不断拓展会给政府在公共服务
的提供上带去规模经济;Hamilton等
(1983)认为,财政支出效率受地区居民给
政府施加压力的影响,而居民受教育水平
财政透明度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
影响与提升途径
■贾春彪
81
年04期(2月)
的高低决定了其能给政府施加压力的能力,同时外商投资也十分关注这一点;陈诗一等(2008)认为,人均收入水平较高或是财富水平较高会对支出效率产生正面影响,因为富裕居民会给政府施加更大压力以达到满足自身共同服务需求的目的。
故本文主要选择以下四种控制变量:人口密度(pd )、人均GDP 、人均教育支出(re 鄄du )以及外商投资总额(FDI )。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省级地区2010~2015年的相关数据,具体选择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内的30个省展开分析,除开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财政透明度数据主要来源于上海财经大学公布的2010~2015年的《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主要通过产出法进行测算;控制变量、财政收入及转移支付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财政统计年鉴》。
至此,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均能得到有效保障。
三、财政透明度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
在进行实证回归分析时,为确保结果稳定可靠,本文对设定模型里的变量均取对数,选择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面板模型,选择经过Hausman 检验的固定效应模型。
为确保数据的可比较性,同时给出了随意效应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的结果作参考,并科学分析时间差异,以此检验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
相关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固定效应模型和时间差异两者的变量符号和显著性水平基本保持不变,回归结果比较稳定可靠。
财政透明度回归系数为负且均不明显,这说明当前我国的财政透明度难以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需要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充分发挥财政透明度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积极影响。
四、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提升途径(一)完善法律法规
财政透明度与财政支出绩效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良好、完善的法律环境才能为财政透明度的提高作保障,进而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事实上,党中央和国务院也针对财政透明度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在具体执行时却不够严格到位,存在相关信息公开范围不广、内容不细、区域间信息公开差距大、或是并未完全公开绩效评价结果等问题。
归根究底,就是在法律层面上缺乏有针对性的约束力。
故党中央和国务院应针对相关信息的公开内容、、范围、程序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要求各个地区严格执行。
(二)充实公开内容
就当前国家的治理架构来看,财政支出不仅包括资金的产出效率,还包括资金的使用效果,和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但当前财政资金支出相关信息的公开基本都集中在人大财经委员会层面,即便有部分向社会公众公开的信息,内容也很粗略,缺乏实质性。
故建议国家应向社会公众公开更加详细和全面的绩效评价
报告,包括相关评价结果。
并且和评价结果有关的各类指标和相应说明都应一同公布,充实公布内容,提高财政透明度。
(三)推进预算绩效
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我国各个地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主要模式,是政府对财政资金支出结果的有效控制。
为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应进一步拓展绩效管理模式,设定各种支出项目的预算绩效目标,并制定配套的审核与批复制度,推行集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为一体的全面性的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并确保整个过程的公开透明性。
只有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才能有效强化政府的治理水平与能力,获得社会公众的更多支持和认可。
(四)完善公开方式
进一步完善公开方式能有效提高财政透明度,使得财政支出资金的配置更加合理与高效,对政府而言,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的工作质量也会更高。
在信息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各种各样,政府也应充分借助网络的普及,拓展财政相关信息的公开方式,开辟各种良好渠道供社会公众参与监督。
具体而言,政府可借助网络的传播优势,重点推行“互联网+政务”的公开模式,促进实体信息公开平台到网络信息公开平台的转变,强化信息公开的集中性、内容的透明性以及形式的网络性。
同时,加强门户网站和综合新闻网站、实体行政服务中心以及商业网站之间的沟通互动,使得信息公开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财政透明度的高低会影响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同时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
过度公开财政信息增加信息泄露风险,给有心人可乘之机;信息公开度不够,也难以有效推进财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在进行财政信息公开的时候必须把握好“度”,合理的公开度才能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燕,王晓.国家治理视角下我国地方财政透明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11).
[2]梁城城.我国财政透明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6
[3]李丹,裴育.财政透明度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J].财经研究,2016(02).
(作者单位:肇东市财政局)
表1
财政透明度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分析
变量固定效应模型时间差异随意效应模型混合回归模型Intran -0.045(0.032)-0.026(0.041)-0.032(0.030)-0.005(0.031)Inrtr
0.050***(0.018)0.013**(0.005)0.017**(0.008)0.067*(0.032)Inre -0.087***(0.023)-0.034***(0.014)-0.070(0.082)-0.156**(0.060)Inpd 0.056***(0.015)0.053***(0.012)0.1000***(0.034)0.093***(0.021)Inredu 0.042(0.106)0.081(0.110)0.015(0.089)0.060(0.080)InFDI 0.046*(0.021)0.058**(0.017)0.030(0.022)0.060(0.190)Inrgdp 0.131(0.191)0.335(0.293)0.137(0.072)0.211(0.157)T -0.016(0.020)
-0.123**(0.036)
0.015(0.012)
0.034***(0.011)
Within R 2
0.652
0.578
0.602
0.683
注:表中括号内数据代表标准差;***、**、*分别代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T 代表时间趋势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