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十二中七年级(下)期中地理(教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北京十二中初一(下)期中
地理
(满分70分,时间7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柴达木盆地广袤的戈壁荒漠上,一排排光伏组件闪烁着光泽,绵延几十千米,蔚为壮观。
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太阳能属于()
A. 可再生的气候资源
B. 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C. 非可再生的气候资源
D. 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2.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A. 东部地区
B. 人口稠密地区
C. 西部地区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3. 柴达木盆地建设光伏电站,得益于当地()
A. 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
B. 纬度低、热量充足、光照强
C. 工业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D. 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
下图为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读图,完成问题。
4. 我国土地资源()
A. 类型多样,分布均匀
B. 草地面积占比最小
C.难以利用土地占比多于耕地
D. 林地的占比最大
5. 图中()
A. 草地多分布于第三级阶梯
B. 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C. 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多于800mm的地区
D.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多以水田为主
6. 落实我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的具体表现是()
①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②在农耕地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③在宜林荒山荒坡植树造林④在草原上采挖虫草等野生药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位列中国第一。
下图为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7.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有()
①水稻②甜菜③马铃薯④小麦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8. 黑龙江省成为“中国绿色米都”的自然条件有()
①降水丰沛,一年三熟②地势平坦,水源充足③人口多,劳动力充足④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9. 实现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
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②全部禁止砍伐森林③将湿地开发成良田④退耕还林恢复植被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软件产业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性产业,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能创造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下图是2021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以下不属于软件产业的是()
A. 大数据云计算
B. 手机操作系统
C. 人工智能
D. 石油加工
11. 读图可知()
A. 软件产业全国各地分布均衡
B. 沿海省份软件业务收入均高于内陆
C. 山东省软件业务收入增幅最大
D. 广东省软件业务收入超万亿元
12. 北京发展软件产业的优势是()
A. 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
B. 科技发达,科研院所众多
C. 人口密集,劳动力成本低
D. 交通便利,运输方式多样
高铁主要承担着客运任务。
“十三五”期间,在国家规划建设的高铁网中,西安成为重要的高铁枢纽。
下图为陕西省“米”字形高铁网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3. 陕西省境内的高铁()
A. 以西安为中心呈环状
B. 沟通东西,联系南北
C. 两小时可达陕西全境
D. 穿越秦岭,跨越长江
14. 高铁促进了西安高新技术的发展,通过高铁运输,西安可集聚更多的()
A. 稻米
B. 原煤
C. 人才
D. 汽车
15. 图示区域高铁网的全面建成()
①使西安市内各景区间联系更便捷②使城市间的交通联系方便快捷
③将增强沿线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④使我国西部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的地理条件造就了独特的民居。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图及民居图片。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6. 民居与所处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 ①—一四合院
B. ②——窑洞
C. ③——蒙古包
D. ④—吊脚楼
17. 窑洞的建筑特点是()
A. 临河而建,防洪防潮
B. 易于拆装,搬迁方便
C. 青砖灰瓦,朝向端正
D. 利用黄土,掏挖而成
18. 保护传统民居应()
A. 改为商场、餐厅
B. 整体迁出居民
C. 全部拆除重建
D. 重视保护、修缮
19. 《家国梦》是由腾讯研发的一款展示新时代中国地形风情的游戏。
下图是小明同学在游戏中解锁的我国四省区典型景观图片。
图中四处景观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受地形影响,暖湿气流在一侧出现抬升形成云,而另一侧气流下沉,出现晴空。
图1为沿东经106.5°经线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
图2为剖面图中某地形区两侧云层“泾渭分明”的航拍照片。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1 图2
20. 最有可能出现航拍照片景观的地形区是图1中的()
A. 黄土高原
B. 秦岭山脉
C. 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
21. 航拍照片中,有云的一侧为该地形区的()
A. 东坡
B. 西坡
C. 北坡
D. 南坡
22. 图1中的秦岭为()
A. 7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B. 400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C. 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D. 农耕区与畜牧区的主要分界线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23. 甲地区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 北方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
24. 甲地区和丙地区的分界线最接近()
A. 400m年等降水量线的北段
B. 1月0℃等温线和800m年等降水量线
C.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D.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线
25. 乙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季风活动
D. 地形地势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 水是生命之源,我国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水情。
下图为中国水资源丰缺地带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____________(均匀/不均匀),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_逐渐减少。
随着北京的城市发展,用水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下图是2009年与2018年北京市用程水总量及用水
结构饼状图。
(2)与2009年相比,说出2018年北京市用水的变化。
变化1:______________﹔变化2:__________
(3)发生以上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双项选择)
A. 水稻种植面积缩小
B. 工厂全部外迁
C. 城市绿化面积扩大
D. 人口数量增加
京杭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图1为南水北调输水路线图、图2为京杭运河图。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4)京杭运河在古代是我国重要的漕运通道,属于_________(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在于
__________。
京杭运河大运河自北向南,是现在南水北调________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输水作用。
(5)跨流域调水是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________(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
27.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
下图为“黄金产茶带示意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完成结构图,分析“黄金产茶带”的优势条件。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2)“黄金产茶带”上名茶众多,但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使得茶叶风味迥异。
例如,庐山云雾茶生长地海拔较________,气温较________,常年云雾缭绕,促使茶叶产生特殊芳香物质。
(3_______
①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茶品质②发展甜菜种植,增加农产品种类
③开展特色旅游,弘扬茶文化④开展采茶体验,增加茶农的收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为发展当地的茶产业,峨眉山市先后建造了“嘉峨茶谷”、“高山茶海”等5个园区。
园区内,游客可以品茶、制茶;园区安装了现代化装备,实时测量温度、湿度,为茶树生长提供精准的科学监测;搭建网络线上交易中心,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4)根据资料,列举两条峨眉山市发展茶产业的主要措施及影响。
示例:游客可以品茶、制茶,了解茶文化。
____________
28. 举国合力是我国共克时艰的关键。
读图1“武汉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图2“我国粮食作物产地分布图”,结合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的种植范围广,但其集中和分散产区大致以和__________一线为界。
这条界线也是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还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分界线(写序号)。
①1月0℃等温线②400mm等降水量线
③800m等降水量线④季风气候区和非季风气候区
⑤旱地和水田⑥种植业和畜牧业
(2)从气候特征看,武汉冬季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___(大陆性/季风性/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适宜种植农作物:从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看,当地传统的主食还是以_____________(面/米)为主。
(3
“武汉热干面”加油、又被“热干面”感谢的“炸酱面”——北京。
北京中轴线两侧还保留着大量传统民居四合院(如下图),从气温、降水等角度,说明自然条件对北京四合院建筑特点的影响。
29. 电视剧《人世间》以拍摄地吉林省长春市一个平民社区“光字片”为背景,非要讲述周家三兄妹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据此,读图1“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图”,图2东北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图3“东数西算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广州、深圳位于________工业基地,深圳作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改革开求突破。
深圳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双选)。
A.气候湿热,适宜发展农业 B.沿海交通便利
C.国家政策支持 D.工业基础雄厚
(2)周秉坤在木材厂上班,主要加工各种木材产品,这是基于_______(农业类型)发展起来的产业。
吉林省_______资源丰富,利于发展_______(轻/重)工业,与我国_______工业基地距离较近,_______便利,其辐射功给吉林重工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3)周蓉远赴位于云贵高原的贵州,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将东部的数据通过网络输送到西部进行存储和计第,数据枢纽耗电、耗水,占地面积大。
贵州成为西部枢纽的优势条件有______(双选)
A.交通便利 B.地形平坦 C.政策扶持 D.水能丰富
贵州多山地,政府为改善人民生活而不断努力修建了世界第一高桥——贵州北盘江大桥(如下图)。
该桥建于______(单选)之上。
A.山脊 B.鞍部 C.山谷 D.陡崖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答案】1. A 2. C 3. A
【1题详解】
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指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气候资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题详解】
由图可知,我国的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地区,此地晴天多,光照强,加之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辐射更强,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题详解】
由图可知,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适合建设光伏电站,故A 选项正确。
柴达木盆地位于中纬度,纬度相对低纬度要高、海拔也高,热量不足,故B选项错误。
柴达木盆地的工业不太发达,故C选项错误。
柴达木盆地的经济不太发达,科技力量比较薄弱,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相对于会穷尽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
【答案】4. C 5. D 6. C
【分析】
【4题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但分布不均,故A错误。
草地面积占地大,耕地占比重最小,故B和D错误。
难以利用土地占比多于耕地,故C正确。
故选C。
【5题详解】
由图可知,草地多分布在第一、第二阶梯,故A错误。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故B错误。
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小于800mm的地区,故C错误。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故D正确。
故选D。
【6题详解】
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和在草原上采挖虫草等野生药材是不合理的做法,在农耕地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在宜林荒山荒坡植树造林有利于合理地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保护。
【答案】7. A 8. D 9. C
【7题详解】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区,它拥有良好的粮食生产条件和稳定的粮食供给能力,为我国的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读图可知,黑龙江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布最广的是水稻和小麦,故选A。
【8题详解】
黑龙江纬度高,热量是粮食生产的限制因素,熟制为一年一熟,℃错误;黑龙江省土质肥沃,地势平坦,
耕地连片,水源充足,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正确;人口不是自然因素,℃错误。
℃℃正确,故选D。
【9题详解】
实现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退耕还林恢复植被等;全部禁止砍伐森林不现实,将湿地开发成良田不利于环境保护。
故选C。
【点睛】黑龙江省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化农业。
东北地区气候适宜:雨热同期;土壤类型是黑土和黑钙土,有机质含量较高,肥力高;地势平坦,平原地区水源充足;所以单产较高;由于东北相对地广人稀,所以农产品(玉米、小麦)有大量的剩余,剩余农产品作为商品出售,就形成了商品化农业。
【答案】10. D 11. D 12. B
【1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数据云计算、手机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都设计到了计算机或者手机软件,故都是软件产业,ABC不符合题意;石油加工属于传统工业,D符合题意。
故选D。
【11题详解】
据图可知,全国软件产业分布不均,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较为集中,A错误;沿海的辽宁省软件业务收入低于内陆省份的四川、陕西等省份,B错误;根据材料不能得出软件业务的增幅,C错误;广东省软件业务收入在10000亿元以上,D正确。
故选D。
【12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其科技发达,适合发展软件产业,B正确;而地形、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以及便捷的交通运输不是当地发展软件产业的主要优势,ACD错误。
故选B。
【点睛】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答案】13. B 14. C 15. D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陕西省境内的高铁以西安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沟通东西,联系南北,故A错误,B正确。
陕西省北部不在两小时交通圈内,故C错误。
陕西省境内的部分高铁穿越了秦岭,并没有跨越长江,故D错误。
故选B。
【14题详解】
高铁目前只适用于客运。
陕西省境内高铁的快速发展,可集聚更多更多地人才资源,促进了西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故C正确。
故选C。
【15题详解】
陕西省境内高铁网的全面建成可使城市间的交通联系方便快捷,将增强沿线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使我国西部获得更多发展机遇,促进经济的发展,故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西安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有多条高铁线路经过该市,连接了全国各地。
其中,西安北站是西安市最大的高铁站点,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高铁枢纽之一,连接了京沪、京广、徐兰、西成、宝兰、银西等多条高铁线路。
【答案】16. D 17. D 18. D
【16题详解】
据图可知,℃位于内蒙古,其民居应为蒙古包,A错误;℃位于北京,其民居为四合院,B错误;℃位于黄土高原,民居为窑洞,C错误;℃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当地气候湿热,为了隔绝潮湿的地面和增强通风散热,故其民居为吊脚楼,D正确。
故选D。
【17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窑洞是在深厚的黄土层中掏挖而成,D正确;窑洞建于黄土层中,而不是临河而建,A错误;窑洞不易于拆装,且无法搬迁,B错误;青砖灰瓦且朝向端正的建筑是四合院,C错误。
故选D。
【18题详解】
传统民居是重要的人文景观,主要应以保护为主,同时在保持原有状态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应重视保护和修缮,D正确;将其改为商场和餐厅不利于其保护,A错误;整体迁出居民成本过高难以实施,B错误;全部拆除重建不可取,C错误。
故选D。
【点睛】我国民居的分布,建筑设计与气候有着密不可分联系。
合理的布局与设计,会使人感到温暖舒适、心情舒畅;不合理的布局与设计,因采光条件、通风性能差,室内阴暗潮湿,使人感到不舒服,容易生病、心神不宁等。
19. 【答案】B
【详解】壶口瀑布属于自然旅游资源,B正确;土楼、布达拉宫、莫高窟属于人文旅游资源,ACD错误。
故选B。
【答案】20. B 21. D 22. C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形区两侧云量差异明显,受地形影响,暖湿气流在一侧出现抬升形成云,而另一侧气流下沉,出现晴空,说明该地形区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应是秦岭;秦岭海拔高,南坡为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东南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气,在南坡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凝结形成大量的云;北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不易形成云,为晴天。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对气候的影响没有秦岭显著。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1题详解】
秦岭和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盛行暖湿气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因此,航拍照片中,有云的一侧为该地形区的南坡。
D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22题详解】
秦岭是1月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A错误;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B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C正确;农耕区与畜牧区的主要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错误。
故选C。
【点睛】秦岭—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降水量大于800毫米,秦岭—淮河
以北降水量小于800毫米,秦岭—淮河南北雨季长短差异,秦岭—淮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秦岭—淮河以南雨季要长得多,秦岭—淮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答案】23. B 24. C 25. D
【23题详解】
读图,根据位置可知,甲是西北地区,乙是青藏地区,丙是北方地区,丁是南方地区,故选B。
【24题详解】
甲西北地区和丙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4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北段,A正确;1月0℃等温线和800m年等降水量线接近秦岭-淮河一线,是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B错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祁
连山-横断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D错误。
故选A。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是青藏地区,这里以青藏高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由
于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高寒是该地区的自然特征。
所以影响该地区与其它三个地区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故D正确,ABC不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把我国给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及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 【答案】(1) ℃. 不均匀 ℃. 东南沿海 ℃. 西北内陆
(2) ℃. 2018与2009年相比,农业用水从34%减少到11%;工业用水从15%减少到8%;生活用水从41%增加到47%;环境用水从10%增加到34% ℃. 总用水量从35.5亿m³增加到39.3亿m³。
(3)CD (4) ℃. 水路运输运量大,运价低,适合大宗商品远途、对时间要求不高的运输。
℃. 东
(5)空间
【分析】本题以中国水资源丰缺地带分布图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解决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受海陆位置影响,水资源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少。
【小问2详解】
2018与2009年相比,农业用水从34%减少到11%;工业用水从15%减少到8%;生活用水从41%增加到47%;环境用水从10%增加到34%;总用水量从35.5亿m³增加到39.3亿m³。
【小问3详解】
北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不是水稻,故A错误;图中工业用水减少但没消失,所以判断工厂不可能全部外迁,故B错误;图中显示环境用水量明显增加,最有可能是因为城市绿化面积增加,故C正确;城市用水总量和生活用水量明显增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人口数量增加,故D正确;故选CD。
【小问4详解】
利用京杭运河的运输方式称为水路运输,漕运的优势在于运量大,运价低,适合大宗商品远途、对时间要求不高的运输。
读图可知,京杭运河自北向南,沟通了我国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也是现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问5详解】
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少,空间分布不均,故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方式减轻北方的水资源短缺情况。
27. 【答案】(1) ℃. 北纬30° ℃. 四川 ℃. 南方地区 ℃. 800 ℃. 0℃ ℃. 丘陵(山地)
(2) ℃. 高 ℃. 低
(3)C (4)推广茶文化,将旅游业与茶产业结合;安装了现代化设备,提供精准监测,提高茶叶品质(产量);搭建线上交易平台,提高茶叶的销量。
(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知名度,增加收入)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及“黄金产茶带示意图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我国的位置、气候、地形。
农业等数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我国位于北半球,图中横线是纬线,纬度属于北纬,“黄金产茶带”主体位于30°N纬线附近,向西可延伸至四川盆地,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该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降水丰沛,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地形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利于排水。
【小问2详解】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黄金产茶带”上名茶众多,但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使得茶叶风味迥异。
例如,庐山云雾茶生长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常年云雾缭绕,促使茶叶产生特殊芳香物质。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西湖附近的龙井村以龙井茶闻名于世,未来发展可以,℃加大相关的科技投入,提高茶的品质,故正确;℃甜菜是北方种植的甜料作物,不适宜于种植在南方,故错误;℃开展特色旅游,有利于弘扬茶文化,增加收入,故正确;℃开展采茶体验,可以增加茶农的收入,故正确,℃℃℃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小问4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发展当地的茶产业,峨眉山市先后建造了‘嘉峨茶谷”、“高山茶海”等5个园区,这对峨眉山市发展茶产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园区内,游客可以品茶、制茶,了解茶文化;园区安装了现代化装备,实时测量温度、湿度,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科学监测,有利于茶树的正常生产;园区内搭建网络线上交易中心,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增加了茶农的收入。
28. 【答案】(1) ℃. 秦岭-淮河 ℃. 南方 ℃. 北方 ℃. ℃ ℃. ℃ ℃. ℃
(2) ℃. 少雨 ℃. 高温多雨 ℃. 季风性 ℃. 米
(3)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冬季是西北风,为了御寒,主要房屋的朝向向南。
【分析】本大题以武汉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我国粮食作物产地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了3个问题,涉及我国的饮食文化、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和农业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的种植范围广,但其集中和分散产区大致以秦岭和淮河一线为界;这条界线也是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还是 ℃、℃、℃的分界线。
1月0℃等温线、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故℃℃℃符合题意。
【小问2详解】
从气候特征看,武汉冬季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季风性气候特征显著,适宜种植农作物;从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看,当地传统的主食还是以米为主。
【小问3详解】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冬季是西北风,为了御寒,主要房屋的朝向向南,是必然的;而且中国的文化传统,也是以面南为上。
29. 【答案】(1) ℃. 珠江三角洲 ℃. BC
(2) ℃. 林业 ℃. 矿产 ℃. 重 ℃. 辽中南 ℃. 交通
(3) ℃. CD ℃. C
【分析】本题以电视剧《人世间》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我国的工业基地,贵州成为西部枢纽的优势条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
【小问1详解】
广州、深圳位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深圳作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深圳作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深圳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沿海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BC正确;气候湿热,适宜发展农业,改革开放之初,深圳以发展工业为主,A错误;深圳原是小渔村,工业基础并不雄厚,D错误。
故选BC。
【小问2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部门,木材厂是基于林业发展起来的产业。
吉林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接近原料燃料产地,且具有众多的铁路干线,交通便利。
与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距离较近。
【小问3详解】
西部地区交通闭塞、地形崎岖,A、B错误;政策扶持属于西部枢纽的优势条件,C正确;贵州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发电量大,D正确。
选CD。
周蓉远赴贵州,路途艰辛是因为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且因境内超过90%是山地和丘陵给农业发展带来各种阻碍。
但我国不惧险峻,为改善人民生活而不断努力修建了世界第一高桥,贵州北盘江大桥。
该桥建于云贵高原中部的北盘江大峡谷上,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