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区满族的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地区满族的来源
大连地区满族的来源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坐地户的后裔
坐地户就是清代以前就住在这个地区的渤海、辽金等国的后裔,他们都先后被编入八旗,主要是八旗满洲之中。
由于东北是他们的故乡,史书上对他们的居留情况都很少记载。
只有渤海后裔的迁来辽南,史书是有记载的。
第一次是辽太祖国天显元年(926年)正月,辽国攻下渤海西北边疆的重镇扶余府(其故址在今四平市或农安县),即迁其民的一部分到今复州、金州一带在今复州镇(复州古城地置)地置“扶州”以居其民,旋改为“迁民县”。
第二次是天显二年辽灭渤海国,当时渤海国人口总十余万户,由渤海太子大光显率二万多户投奔新罗,旋归于王氏高丽,得赐姓王,附宗籍;辽取渤海国的名宗望族数千户来辽南,置于今盖县地方,后又迁之于迁民县,置曷苏馆女真国大王府以统治之。
第三次是辽圣宗统和二十八年(1010年)辽征王氏高丽,克开京(今三八线上的开城),俘得前投高丽的渤海国人众,置于今盖县与复州古城之间,置归州刺史(治所在今熊岳城西南归州满族乡)以统治之。
辽兴宗时(1031年~1054年)于迁民县置复州怀德军,始有“复州”之名,沿用至今。
金朝亦置曷苏馆领有今大连地区。
然由于年湮代远,渤海后
裔已很少能自知其为渤海遗民矣。
在笔者抽访的大连满族万余人次中,只有瓦房店市三台满族乡三台村的赵氏(西林觉罗)尚能记忆其祖先是渤海遗民,是从岫岩城南十三公里许的杨家乡杨家村迁来三台的,现在他们宗族仍多住在杨家村故地。
二、八旗满洲的后裔
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金州就地编成的576名丁的八旗满洲的后裔仍多分布于金州以北地区。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又从**开回一批佛满洲到盛京,在盛京就地编成一批旗兵分驻于“内城十五、路九、边门十六”合计四十处。
其“十五城”为盛京、兴京、辽阳、开原、熊岳、复州、金州、岫岩、凤凰城、牛庄、锦州、广宁、义州、抚顺、铁岭等,分设城守尉、协领、防守尉等统辖之。
雍正年间(1721年~1735年)将熊岳、锦州两处原设城守尉的,改设副都统,又扩大了旗兵的编制。
其中复州(今瓦房店市)、金州皆属今大连市。
今大连所属的庄河县是从岫岩分出来的。
熊岳今虽不在大连市境内,但大连地区的满族人不少是从熊岳城迁来的。
乾隆二十九年又从凤凰城拨来九十名满洲兵。
大连地区古今政区的变化很大,所以无法统计今大连地区满人来此的时间和人数户数等。
据笔者采访调查所得,康熙年间迁来大连地区的满旗兵,多系“随龙入关”又“随龙出关”分来此地的,如瓦房
店市胜利乡药庙下村的满族老人赵昌智,自称满姓伊尔根觉罗,祖籍长白山八道沟人,于顺治初年“随龙入关”,于康熙二十六年又“随龙出关”到盛京,又分来复州西蓝旗驻防的。
道光年间因西蓝旗土薄年荒,乃大部移往双城堡(今双城县)。
赵昌智家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因河患迁来药庙下村的。
又如瓦房店市老虎屯满族镇三家子村郭家,满姓郭路氏。
自云祖居长白山六道沟,属镶黄旗满洲付力户佐领下,于顺治初年“随龙入关”到**住于草帽胡同。
于乾隆年间拨来复州,后分居各地。
其始祖黑达色官骁骑校,二世祖白起官协领。
他家藏有乾隆十六年诰封广宁(今北镇)佐领白起及其妻佟氏的圣旨原件。
该圣旨长三公尺,宽三十一公分,用五彩龙纹图案的绫子书写装裱而成。
又如瓦房店市三台满族乡西蓝旗村的满族苍家,满姓萨**拉氏,自云长白山二道沟人,于顺治初年“随龙入关”,分驻于**草帽胡同及固安大王庄。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其四世祖金太“随龙出关”拨来复州西蓝旗驻防,占地落户,繁衍至今。
金太的四世孙常平曾任开原防御。
他家保存有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诰封常平本身及其妻室、诰封常平之父母等两道圣旨原件。
这两道圣旨均长2.5公尺,宽33公分,仍是用五彩龙纹图案的绫子书写装裱而成。
“圣旨”都是满汉文对照书写,
汉文由右向左移行书写,满文由左向右移行书写,玉玺加盖在正中间,也是满汉文各一份。
(发贴者注:三道圣旨原件照片和汉文原件省略)。
又如金州七顶山满族乡老虎山村的满族文氏,自言祖籍长白山四道沟人,顺治初年“从龙入关”,属正黄旗满洲舒勒佐领下。
其祖先花色于康熙十年(1671年)由**马家胡同拨来金州驻防的。
其家族一小部分住在老虎山村,其余分居各地。
又如七顶山满族朱家,满姓都拉欢氏,自言祖籍长白山三道沟人,属正黄旗满洲宁康佐领下,顺治初年“随龙入关”。
康熙七年(1668年)其始祖索弘与夫人文氏自**草帽胡同拨来金州驻防的。
其族人定居于大朱家村及小朱家村(都是朱家定居以后才有村名),也有分居别处的。
又如瓦房店市老虎屯满族镇虎头村满族吴德厚家,自言祖籍长白山三道沟人,属正蓝旗满洲数易佐领下。
顺治初年“随龙入关”,驻**穆字胡同,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又“随龙出关”拨来复州驻防的,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其族人一部分拨往双城堡,留复州的一支分布于今老虎屯满族镇各村。
还有未曾“随龙入关”,直接从长白山迁居辽南的。
如瓦房店市三台满族乡西蓝旗村的满族马家,自言祖籍长白山七道沟人,顺治年间直接从长白山老家拨来复州开荒的。
他
们家族分别驻于驼山乡、马房身、西蓝旗、北海等地,至今已传十六世矣。
又如三台满族乡三台村(乡**所在地)百岁老人那永春(1985年)自言祖籍长白山头道沟人,顺治年间由长白山老家随军来复州,在康熙年间编入八旗的,他们家族分布在三台满族乡各村。
据《奉天通志》记载,复州最初的驻军是满洲兵635名、蒙古兵84名、汉军兵15名、巴尔虎兵55名。
都是八旗兵。
三、八旗汉军的后裔
八旗汉军的后裔,是今天大连地区“满族人”的主要组成部分。
原因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将金州南门以南半岛上的全部汉族居民,都编入旗籍。
即今老虎滩、青泥洼、小平岛、营城子一带编为“正黄旗汉军”;金州城西南毛营子、南关岭、大连湾、革镇堡、辛寨子一带编为“镶黄旗汉军”;今长城、龙头、水师营、旅顺街、双岛、老铁山一带编为“正白旗汉军”。
这些人都是明末清初,主要是顺治十年(1653年)由山东登、莱、青等府迁来的民户(汉人)。
今天这三旗汉军(俗称汉三旗)的后裔,已布满大连市直属市区及瓦房店市、新金县等地。
如金州区石河满族镇的王家,原属正黄旗汉军。
他家祖籍山东省,登州府,福山县古现村人氏。
明末,由山东原籍迁于辽东宁远(今兴城县)落户,后对迁至海青岛(在金州
城南,今新港西北)居住。
大清定鼎燕京后,王家又从海青岛迁到金州城,于康熙二十六年编旗时王家投入正黄旗汉军。
后世他家宗支繁盛,世代簪缨。
今其族人主要分布于石河满族镇、革镇堡、金州镇北三里庄及七顶山满族乡的梅家村、瓦房店市的长店村等地。
单只石河满族镇,王家的人口就占全镇一万多满族人口的一半以上。
王家宗谱记载其源流颇详细。
其谱序云:
吾王氏原籍山东登州府福山县古现村人氏。
当明末,迁来关东,先在宁远)落户,后来搬到海青岛居住。
至清朝定鼎后,始由海青岛徙于本城,康熙初,在满军八旗外增设汉军,是以我祖先投汉军正黄旗。
儿孙当差后,即有王连贵任汉军正黄旗佐领,于乾隆三十七年八月,在城北三里庄祖为其祖莹为其祖考永福公妣金太君、曾祖考有功公、曾祖妣唐太君立碑,以光祖德。
嗣有王连文孙王安邦、王安广兄弟俱任佐领之职,亦于该地产碑,纪念祖先。
我曾祖考玺公原任汉军正黄旗佐领、四品顶戴,同其胞弟廷瑶公(道光十四年甲辰高举人)共立龙头碑于祖莹。
此系不忘根本之谓欤,仅知梗概如此而欤矣,备作后人参考耳。
此谱序为石河满族镇居民王世捷所著,谱存王世捷家。
谱上始祖名王孝吾,原居福山县古现村者。
王永福为王孝吾第三世孙,王连贵为王孝吾第五世孙。
王安邦、王安广为王孝吾第七世孙,王廷玺为王孝吾第八世孙,王世捷王孝吾第
十一世孙。
王氏谱书一厚册,其中载录数千人。
王氏祖莹碑文中叙其世代繁衍情况更详细,都是研究旗人——今“满族”源流的宝贵资料。
又如金州区七顶山满族乡大莲花泡村的满族周家,为正白旗汉军之裔,他家祖籍云南,后移至小云南(在山西),又由小云南移至山东登州府大水泊(今文登县治),又由大水泊迁来旅顺,于康熙五十三年被编入汉军正白旗,今其族人仍多居旅顺。
又如金州区七顶山满族乡大朱家村的满族夏家,为镶黄旗汉军之裔,他家祖籍山东省,后迁来金州城西南毛营子,康熙五十三年被编入镶黄旗汉军的,其中一支后迁来大朱家村。
此外庄河县桂云花满族乡有镶蓝旗汉军的后裔,主要分布于该乡二道岭、三道岭村。
如二道岭村书记曹希勇(1986年顷在任),祖籍山东省青州府安邱县(其祖莹碑上误作安秋)大曹家沟人。
曹希勇的前十六世祖曹邦远,约当明正德(1506年~1520年)年间自原籍迁来二道岭落户的,清初曹家依附于巴尔虎旗人,后在雍正四年(1726年)顷,被抽出编入镶蓝旗汉军的。
二道岭村居民多为满族曹氏。
桂云花满族乡居民异口同声称曹希勇家为“老满洲”。
概曹家是最早开发桂云花一带的旗户之一。
因此笔者先后两次拜访了曹希勇同志,他家宗谱及祖莹碑对其家史记载甚详。
桂云花满
族乡的满族四大姓——曹、刘、唐、张都是汉军旗后裔。
刘、唐、张三姓祖籍都是山东省登州府莱阳县人氏。
里姓亦桂云花满族大姓属八旗满洲。
四、其他原因成为今满族的
①巴尔虎蒙古人的后裔:巴尔虎蒙古人于康熙三十一年编入八旗满洲后,拨到今大连地区的有三佐领,分驻于复州、金州、岫岩三城。
在岫岩的巴尔虎人有两支驻于庄河县吴炉乡的巴尔虎营子和太平岭满族乡的土城子等地。
他们现在多数报满族,少数报蒙古族。
如七顶山满族乡大莲花泡村的满族车家,就是巴尔虎蒙古人的后裔,其始祖车三会是康熙三十一年拨来金州驻防的,由车家宗谱得知车三会是骁骑校。
又七顶山满族乡七顶山村的满族姓满的,也是巴尔虎旗的后裔,其祖莹有碑文为证。
巴尔虎旗的后裔,以完寇姓最多。
大连满族的冠姓,约占大连地区满族总人口的十四分之一。
大连满族以关、赵、寇、王为“四大姓”。
巴尔虎寇姓主要分布于庄河县的高岭满族乡的来宝沟、曲木房、老蚕场;太平岭满族乡的土城子;吴炉乡的巴尔虎营子;塔岭满族乡东瓜川;大营乡的四家子等地。
②旗人女儿的后裔:自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取消旗、民通婚的禁令后,民国以来旗、民通婚已成普遍现象。
由于几千年来男权思想的作崇。
旗人男性的子女当然还是旗
人,今天都报满族。
旗人女性的子女呢? 今天也多报的满族,称为“随旗”,好象与父报满族的人有所差别似的。
③随旗的满族:这是指并非旗人的女儿的后裔,所谓“随旗”,是他们的父母都不是旗人,但他们的祖先都与旗人有长期密切的关系,从而加入旗籍的。
有的是其祖先从关内随旗人出关,或从关里逃荒到关外依附旗人为生,而成为旗人的佃户、农奴、世仆等。
因为长期依附于旗人,生活习惯均已“旗化”,所以今天也报了满族。
他们也自称“随旗”。
发贴者注:本文摘自“八旗源流”,大连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作者瀛云萍先生,著书时年近八旬,大连大学师范学院著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