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经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经典
知识视野,引发幼儿已有的经验,让幼儿的情绪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
张倩老师在执教《京师得家书》第一课时的过程中,用了多种形式与方法,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让现场观课的老师收获良多。
首先,张倩老师在这次活动中,先从通讯工具的发展演变入手,由幼儿生活经验说起,从今天发达的通讯方式,引导幼儿联想到古代交通的不便和通讯的困难。
这样让幼儿明白人在他乡收到一封的不易,为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突破了第一个“难关”。
同时,也拓展了幼儿的知识视野,了解到通讯的发展,这些又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东西。
其次,本次并未直接进入古诗的学习,而是先学习将古诗改写成的故事《早点回家》,为诗歌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让幼儿充满兴趣地观察图片,充分想象,再播放视频动画,听讲故事,感知故事内容,同时进行语言训练。
比如让幼儿运用故事中的词语“喜出望外”“盼望”进行说话练习,一方面巩固故事内容,深入理解故事中主人翁的情感取向;另一方面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掌握一些基本的汉语词汇,使幼儿的认知、情感与语言得到同步发展,这是老师为帮助幼儿理解古诗主题搭建的又一个“支架”。
再次,执教老师没有将活动内容停留于古诗所改写的故事学
习上,而是进一步拓展延伸到幼儿的现实生活,在活动的第四个环节进行了一个情景活动——“读爸爸妈妈的来信”。
教师事先让家长给自己的宝贝写一封信放好,在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小邮差送信来。
结果,当孩子们第一次读到爸爸妈妈的信,由开始的好奇到被父母感人的话语所感动,并影响到全场听课的老师,大家都沉浸在这浓浓的亲情之中。
一位孩子的妈妈在现场读信,与幼儿拥抱,更是把骨肉亲情推到了极致。
这样的延伸活动与主题紧密相连,将集中学习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园的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同时也为幼儿下一步进入古诗内容的学习做好更充分的认知铺垫与情感的准备,为孩子们理解古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搭建起一座“桥梁”。
由此可见,围绕着经典古诗内容,教师所精心设计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既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又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
作为古诗学习的第一阶段活动,幼儿充分地感受到了亲情,感受到了人们思念亲人时的真实情感,为接下来的古诗第二阶段“阅读与理解”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可以让幼儿顺利地进入经典内容的理解,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
我们从中看到,由于这样的活动幼儿是感兴趣的,而且是触及到人性中最美好、最敏感的部位,深深打动了幼儿纯净善良的心灵,孩子们在“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活动中情感受到了亲情的感动,幼儿才真情流露、感人至深,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中华经典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