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册4月月考试题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龙泉一中高2014级高二下期4月月考试题
政治
命题人:兰贵文审题人:杨明
一、选择题(共24个小题,共48分)
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回答1-3题。
1.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一次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以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更好地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全民阅读”的文化依据是: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②全民阅读决定社会发展水平
③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阅读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和社会的道德力量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开展“全民阅读”的唯物论依据是:
A.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B.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时还提出,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其中的“简除烦苛,禁察非法”源自《后汉书》。
“简除烦苛,禁察非法”这句话与当前简政放权的理念相通,就是政府要放松管制,让企业办事,老百姓干事不再有那么多的麻烦。
这表明: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传统思想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 中国人探索文与道之间的关系早在战国时期《荀子》中已露端倪。
“文以载道”在中国文化中是根深蒂固的。
下列对“文”与“道”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是“道”的物质载体,“道”是“文”的精神内涵
②“文”与“道”的关系反映了文化与物质的关系
③透过“文”可以悟“道”,透视作者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文”属于文化的范畴,“道”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5.对右图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环境时刻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只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就能促进自身发展
④优秀文化才能影响人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6.恩格斯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
”这反映了
A.物质决定意识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7.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共同在历史中轮回。
每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倾向,而各自将这些精妙的技艺发展成了一种习俗,一种文化,这使得无数食客流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在亚洲的东方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那里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里有令人回肠的美味。
来自五湖四海的食材和调味品正在无时不刻的触动着亿万人的神经和味蕾。
这说明
①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③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哲学家库恩说:“特别在公认的危机时期,科学家必须转向哲学分析,作为揭开他们领域中的迷的工具。
”观点表明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
D.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人机世纪大战是指2016年由谷歌公司研造的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围棋,挑战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
最终,以阿尔法围棋以4:1赢得这场“战争”。
回答10—11题。
10.针对上述事件,下列说法和判断正确的是
A.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意识已经不再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阿尔法赢得胜利证明了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C.谷歌公司成功研造人工智能说明意识是物质的正确反映
D.谷歌公司成功研造人工智能证明人类能认识和改造规律
11.谷歌公司研造人工智能系统机器人,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B.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C.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1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的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不可知论
13.“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1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的这句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的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静止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15.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
天人合一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引导人们
①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
③征服自然,造福人类④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历史老师说:秦朝统一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可以记为“喊赵薇去演戏”。
从心理学角度看,上述方法使得要记忆的内容与其他事物联系起来,以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
这启示我们
A.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B.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C.规律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前提
17.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改进版的3D生物打印机。
这款 3D 打印机通过使用可降解的塑料状材料,首次打印出了在强度和尺寸上都满足临床需要的人体活细胞组织。
这就是说,3D 生物打印机终于可以制造“能用的”人体器官“零件”了。
这说明
①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利用规律②客观规律是以人的需要为转移的
③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③④
18.右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
这表明
A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 .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D .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19.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用吊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 .主观能动性
B .社会历史性
C .客观物质性
D .直接现实性
20.右图漫画揭示的哲理是
A.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
B.人的主观认识影响客观环境
C.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
D.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的深度
2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
入肺颗粒物。
近年来,随着各地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
车拥有量剧增,由PM2.5造成的灰霾天气频现。
专家指出,出现灰霾严
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
这说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偶然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自在的 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2.一项最新的研究首次表明,中国北方的沙尘与黄河相关。
黄河流经青藏高原东北部,青藏高原的隆起和黄河流域的演变控制着中国北方大规模的尘土沉积和沙子的形成。
这一研究成果表明( )
①世界上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意识 ②事物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④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前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23.下列诗句或俗语中体现事物量变与质变关系的有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新人出
C.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看不见
24.右边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 2016年,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80周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征,那是一段堪称经典的历程,是一座永远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之魂。
长征胜利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那是一支用脚板丈量信念的工农队伍,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是证明人类的责任、勇敢和智慧的精神征途!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力量;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方向。
80年前,这精神让长征将士谱就了人类英雄主义的壮歌;80年后,这精神仍将闪耀在实现中国梦、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
(1)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今天我们弘扬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12分)
材料二:以长征精神成就中国梦,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
这是我党我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在圆梦的征程中,可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遭受巨大的压力,需要趟过深水区、踏过地雷阵。
我们一定要有敢于攻坚克难的勇气,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奋勇前进,开创祖国更为光明的复兴前景。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观知识,说明如何成就中国梦。
(12分)
材料三: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中国梦”的提出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回答了人民的关切,描绘了共同奋斗的图景,提振了民族的信心。
(3)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构筑中国梦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10分)
26.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2016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
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每年都要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宣传,以提高世界各地的
公众对自己密切相关的气象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
每一个主题都集中反映了人类关注的与气象有关的问题。
主题的选择主要围绕气象工作的内容、主要科研项目以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
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各国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情况以及气象部门在经济和国防建设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推动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设立世界气象日、开展相关活动的意义。
(9分)
27.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事关基本经济制度,各项成绩不容否定。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地方的国企改革踟蹰不前,还在等靠要,甚至不推不前进。
究其原因,有环境与政策的因素,但更关键的则是观念的滞后。
东北地区有着雄厚的重工业基础,市场化是让国企破茧成蝶、浴火重生的关键一招,也是改革者必须首先打败的“对手”、第一座要翻越的山,这方面万万迟疑不得。
结合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国企应如何推进改革、促进企业发展。
(9分)
龙泉一中高2014级高二下期4月月考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1—4 ABCA 5—8 CBDD 9—12 DBCB 13—16 BCBB 17—20 DCBA 21—24 CAC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 (1)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今天我们弘扬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12分)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激发人们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增强人们精神力量,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观知识,说明如何成就中国梦。
(12分)
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成就中国梦,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对未来充满信心,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奋勇前进,开创光明的复兴前景。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国梦的实现不可能一帆风顺,成就中国梦的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一定要有敢于攻坚克难的勇气,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成就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行动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构筑中国梦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10分)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中国梦的提出,是针对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而提出的,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4分)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指导我们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3分)
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提振民族的信心。
(3分)
26.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设立世界气象日、开展相关活动的意义。
(9分)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设立世界气象日、开展相关活动,有利于引导人们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设立世界气象日、开展相关活动,有利于引导人们增强认识气象的主动性。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设立世界气象日、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认识,有利于推动气象学的应用。
(也可回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设立世界气象日、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认识,推动人们关注气象问题。
”)
27.结合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国企应如何推进改革、促进企业发展。
(9分)
①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主动适应市场化;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克服踟蹰不前、等靠要思想;
③主动积极转变观念,以正确意识、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