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5.4说一不二-避免歧义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基础巩固
1.“考研究生不难”,这句话可以有哪几种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参加研究生招生考试不难”(有考而通过、被录取之意)
(2)“对研究生进行考试不难”(实际上是问一些问题)。

2.“小明明年才成年”,这句话根据句子重音的不同可以有哪几种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重音在“明年”,表示还要到明年才算成年(今年根本就不是)。

(2)重音在“才”,则表示即使到明年,也只是刚成年(没那么早成年)。

3.“落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句话怎样停顿表示逐客的意思?怎样停顿表示留客意思?请用标点标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逐客可表示为:落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留客可表示为:落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4.《笑林广记》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负债累累,一日讨债者甚众,椅凳皆占满,有一位只得坐在门槛上。

主人偷偷对他说:“请你明天早点来!”于是那人十分高兴,帮主人把讨债人都劝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主人家,问相约事,主人说:“昨日劳你坐门槛,甚感不安,今日早来可先占把椅子。

”故事中的讨债人是怎样理解“请你明天早点来!”这句话的意思的?主人的用意是什么?是使用怎样的手法达到这种效果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讨债人所谓“相约事”无疑就是以为主人答应明日先还他的债了(他始终是围绕着讨债还钱这个言语环境的),而主人的回答则另取语境(来晚了,无座位),省略意(暗示意)是“可先占把椅子”。

他是有意使用模糊语境来达到这种效果的。

5.请在下面每个句子中改动一个词,消除句子的歧义。

①我们最近走访了两个大学的负责招生的老师。

②老人坐了下来,妈妈对小惠说:“快叫爷爷!”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中可以把“个”改为“位”或“名”。

②中可以把“叫”改为“找”。

6.调整下面句子的语序,消除句子的歧义。

①我有很多同龄的孩子所不曾有过的感受。

②他是原岭南化肥厂厂长。

③他谁都不认识。

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可以把“很多”放在“感受”的前面。

②可以把“原”放在“厂长”的前面。

③可以改成“谁他都不认识”或“谁都不认识他”。

7.请指出下列病句错误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1)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纪念建党90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题目为“我国现阶段医药领域的问题与对策”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大家认为它并没有提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984年12月2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洲。

12月31日,南极洲上第一次飘起了五星红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表意不明,句中说他“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指的是在生活中呢还是在银幕上呢,有歧义。

(2)表意不明,“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有歧义,可以理解为“两个目击者”,也可以理解为“两个弹壳”。

(3)表意不明,既可以理解为“财务大臣……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也可以理解为“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4)“其他学校领导”指代不明,可改为“其他学校的领导”或“学校的其他领导”。

(5)表意不明,“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既可理解为“很多人批评文章”,也可理解为“文章批评了很多人”。

可改为“这篇……文章批评了很多人……”,也可以改为“很多人批评这篇……的文章”。

(6)“首次抵达”语序不当造成歧义,首次限制对象不明,“首次考察队”或“首次抵达”。

考点专练
8.下列各句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 )
A.隆重简短的欢送仪式之后,这架飞机开始了大陆民航56年来的首次台湾之旅。

B.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C.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D.在美国家庭中,汉语已成为继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后又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语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主要是对歧义句的辨析。

C句中“批评的人”有歧义,可以是对文章作者批评,也可以是作者批评的其他人。

【答案】 C
9.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世界抗击艾滋病的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歧义句的能力,A项有歧义:“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既可指“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给人的视觉感受”,也可以指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给人的视觉感受),所指不明确;B项也有歧义:“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此”是指“只是嘴上说说”还是指“要采取果断措施”,句意不明;D项因停顿不同,同样可有两种理解——“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和“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故有歧义。

【答案】 C
10.下别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D.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主要是歧义句的辨析。

本题B、C、D三项都是歧义句。

B项“老师表扬”的既可以是老师自己,也可以是“我”;C项“高兴”的既可以是“祁爱群”,也可以是“援藏干部”;D项中“患病住院”的既可以是“黄昆”和“姚明”,也可以只是“黄昆”。

【答案】 A
11.“我们要学习文件”是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面能消除歧义的一句是( ) A.请做好准备。

B.请把电视机关上。

C.小说不要带来。

D.请你告诉小王。

【解析】首先要辨析原句“我们要学习文件”造成了怎样的歧义。

“学习文件”既可理解为动宾结构,意即我们要进行某项工作;也可以理解为名词短语,意即学习用的文件。

消除歧义的基本做法就是增设语境。

如果把A、C、D这三项接上去,原句仍存在两种解释;若把B项接上去,其意思只能是“请把电视机关上,我们现在要开始学习文件了”。

【答案】 B
12.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解析】A项中“作为嘉宾的礼品”既可理解为给嘉宾的礼品,也可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这样,句中“他”既可能是嘉宾,也可能是别人。

B项中“和”当连词讲时,原句可理解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个人,自己一人去做某事;“和”当介词讲时,意思是他背着总经理,跟副总经理一起干某事。

D项中“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位”等表示修饰“学校”或“领导”。

【答案】 C
1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初次相见时,还是十来岁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太多话题,故而谈得极少。

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不要这么没信心;离比赛还有段时间,结果还难说呢。

C.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D.寒风像小刀似的切割着他那冻僵了的手,那个修鞋的却拥着大衣,在风中怡然自得。

【解析】A项有歧义。

“十来岁的孩子”指谁没有讲明白。

C项中“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

D项中“他”既可指修鞋人,又可指另一人。

【答案】 B
14.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B.近期汇市美元对日元的比价有小幅攀升。

C.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D.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解析】A项有歧义,“数百位”是修饰“死难者”还是修饰“亲属”不明确。

C项有歧义“别”管到结尾,还是只管“送礼品”。

D项有歧义,到底照片是孙燕的,还是她拍摄的,不清楚。

【答案】 B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黄果树瀑布以豪迈而粗犷、雄浑而瑰丽的特点著称于世,真算得上是瀑布中的“伟丈夫”!
B.这种由康伯软件公司研制的KM-Ⅲ型软盘,最高存储量为1.44兆以上字符。

C.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简单,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

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D.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
【解析】B项,既说“最高存储量为1.44兆”,又说“存储量为1.44兆以上”,自相矛盾;C项,“这”指代不明,既可指“欣赏一首好诗”,又可指“创作一首好诗”;D 项,“从来不请假”有歧义,可将其改为“小王一贯不守纪律,不请假”。

【答案】 A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责令工厂立即采取隔音措施,将噪音污染降至合格以下的标准。

B.超微型电脑已经展现了巨大的魅力,但研究人员认为,其微型特点还可以发展到更高水平。

C.这种教育是一种掠夺式教育,无异于不管这块土地以后如何,先让它长了这茬庄稼再说。

D.张敏这段时间可烦了,班里的同学谁也不搭理他。

【解析】A项,“将噪音污染降至合格以下的标准”有歧义,可将其改为“降低噪音污染,达到合格的标准”;B项,搭配不当,“微型特点”与“发展到更高水平”不搭配;D项,有歧义,可理解为“张敏自己烦人,导致同学不搭理他”,也可以理解为“同学都不搭理他,导致他自己烦恼”。

可改为“张敏这段时间可烦了,以致他不搭理班里任何一个同学”。

【答案】 C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部分地段积水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B.看到交警同志在风雪中依然坚持指挥过往车辆,使我深受感动。

C.经过多日的精心策划、排练,这台凝聚了全体演职人员心血的晚会终于要和观众朋友见面了。

D.今天下午,张董事长、王总经理和其他公司领导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

【解析】A项,主谓搭配不当。

狂风“哗哗地下了起来”表述不当。

B项,全句缺少主语。

可去掉“看到”或者“使”。

D项,“其他公司领导”有歧义,可理解为“其他公司的领导”,也可理解为“公司的其他领导”,可改为“其他几位公司领导”。

【答案】 C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市政府的帮助下,这群农民工终于在今年春节前向施工单位讨回了工资和利息三千多元,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去了。

B.记者查看其所有内容,均未找到这份专利对食用明胶成品铬含量的标注,也未提到相关参照标准。

C.人们或许会把托尔斯泰“随着岁月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的自述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即使在老年时,他也比许多年轻人甚至比所有的同龄人,更充满生命力。

D.自从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打出招聘王小丫的“魅力搭档”的广告后,应聘者达到4000多人,其中还包括30位博士生也去一显身手。

【解析】A项,“三千多元”有歧义,既可指工资和利息的总和,也可单指利息,表意不明;C项,不合逻辑,应先与同龄人相比;D项,句式杂糅,可以去掉“也去一显身手”。

【答案】 B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单位将每年组织一次免费旅游活动,但根据新制定的条例,离退休不到五年的职工不得享受此种待遇。

B.回家的车票、年终的讨薪,甚至仅仅是提供一本书籍、开通一个信箱,对于农民工,就不仅是心灵的慰藉,更是生活的便利。

C.他的成功毕竟不是电影,他以自身实力为基础,以球队当时的境况为机遇,顺利地融入了教练的战术体系之中,令全队发生化学反应,可以说他的成功是拼出来的。

D.近年来,随着群众权利意识的日渐提高,民主空气的日益浓厚,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解析】A项,存在歧义,“离退休不到五年”具有多义性,可理解为“离休或退休不到五年”,也可理解为“距离退休不到五年”,可改为“距离退休不到五年”;B项,语序不当,应将“心灵的慰藉”与“生活的便利”互换位置;D项,搭配不当,应将“提高”改为“增强”。

【答案】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