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七年级下册期末生物期末试卷-全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七年级下册期末生物期末试卷-全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是()
①制造工具②使用工具③有复杂的语言④直立行走⑤大脑具有语言中枢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④⑤2.“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

在从受精卵到胎儿呱呱坠地前的整个过程中,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获取于
①卵黄②胎盘③脐带④母体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3.儿童佝偻病、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是因为骨中缺少哪种无机盐
A.钙B.磷C.铁D.锌
4.测定某种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可以用什么方法
A.水浸B.燃烧C.压挤D.切割
5.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分被消化的程度(图中X、Y、Z代表营养物质, a、b、c、d表示消化道部位)。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代表蛋白质,在a部位开始消化
B.Y代表脂肪,在c部位彻底消化
C.b表示胃,此部位对X没有消化作用
D.c表示小肠,在此部位Z被消化为氨基酸
6.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实验中,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照下表进行试验。

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最不可能变蓝的是()
试管编号1号2号3号4号
清水或唾液(2mL)唾液清水唾液清水温度(℃)373700
A.1号试管B.2号试管C.3号试管D.4号试管
7.下列哪个器官不属于消化系统()
A.口腔B.肛门C.大肠D.大脑
8.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表示呼气,膈肌收缩B.乙图表示吸气,膈肌收缩
C.图中玻璃管模拟气管、支气管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完成9.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

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
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10.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A.气管B.支气管C.肺D.鼻
11.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的顺序是()
A.输尿管→肾脏→膀胱→尿道B.肾脏→输尿管→尿道→膀胱
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D.膀胱→尿道→输尿管→肾脏
12.如图中的曲线表示某物质经过正常人肾小管的含量变化情况。

据图推断,该物质是()
A.尿素B.水分C.葡萄糖D.无机盐
13.如图为肾单位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肾单位由②③④组成
C.血液通过③后,尿酸、尿素减少,血液变成静脉血
D.④把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进入①
14.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尿道B.膀胱C.输尿管D.肾脏
15.医院常采用输血的方式治病救人,下面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可采用成分输血
C.情况紧急时可给A型血的人少量输入O型血
D.O型血的人可以少量接受其他血型
16.观察图人的心脏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②和③所指的腔分别是心脏的()
A.左心室、右心房
B.右心房、左心室
C.右心室、左心房
D.右心室、左心室
17.慢性贫血患者突发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

推测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测定值最可能偏离正常范围的是()
A.红细胞、血小板B.红细胞、白细胞
C.白细胞、血小板D.血红蛋白、血小板
18.如图是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呼吸时,肺泡中的A气体进入血液,血液中的B气体进入肺泡,那么A气体是()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氧气D.水蒸气
19.如图为人体两种血管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静脉,B表示动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血管A管壁较薄,弹性小,将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
B.在四肢的血管A管腔内表面通常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C.血管B与血管A相比,管内血流速度快
D.血管B离开心脏后,会不断分支变细
20.眼是人体重要的视觉器官,然而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近视率逐年增高,下列关于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B.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C.读写姿势要正确,看书1小时后,要远眺几分钟
D.为了充分利用时间,边走路边看书
2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B.在正常情况下,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受大脑控制
C.神经元受到刺激,会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D.一个神经元就是一个神经细胞
22.如图是视觉形成的示意图,其中汇聚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属于反射弧中的()
A.感受器B.效应器C.神经中枢D.传入神经
23.如图是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反射与其反射弧组成部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反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 手被针刺立刻
缩回
①是手臂肌内
B 司机看到红灯
刹车
②是视神经
C谈虎色变③位于脊髓
D膝跳反射⑤是膝盖下方韧带
A.A B.B C.C D.D
24.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的结构包括①⑤②③④
B.该神经元可以完成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C.图中④是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D.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25.图表示有关结构或物质之间的关系,与图中甲、乙、丙、丁能依次对应的一项是()
A.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B.神经元、细胞体、树突、轴突
C.激素、性激素、甲状腺素、维生素
D.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
26.近年来,患近视眼的中学生越来越多,那么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分别是()
A.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凹透镜B.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凸透镜C.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凹透镜D.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凸透镜27.聆听音乐,感受旋律,让耳朵带你旅行。

下列关于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6]
B.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很容易损伤[2]
C.晕车与[4]对头部的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
D.错误用药致聋可植入人工耳蜗重新听见世界
28.如图是人体脑部和生殖器官与全身相对生长速率的比较曲线,解读该图能得出的结论是
A.曲线①表示生殖器官生长
B.曲线②表示脑部生长
C.在青春期开始前生殖器官的生长基本停滞
D.在青春期生殖器官迅速生长的同时,智力也迅速发展
29.如图表示青少年部分活动对能量需求的相对值(与静卧时相比),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睡觉时,脉搏变快,组织细胞对氧气的需求量增加
B.静坐时,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神经兴奋性增强
C.慢走时,呼吸加快,肺静脉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
D.跑步时,汗腺周围的毛细血管收缩,排汗增多
30.广东沿海近几十年红树林曾遭严重人为破坏,为恢复其原状,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A.补种并保护红树林B.张网捕猎各种鸟类
C.大面积围海造田D.大量排入生活用水
二、实验探究综合题
31.人体的肝脏位于右上腹,呈红褐色,质地柔软,在消化、解毒、免疫调节等方面起着
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关注肝脏的健康。

(1)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可以分泌________(消化液的名称),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2)近年来,我国由酒精所致肝损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伤的第二大病因。

为研究酒精对肝脏的损伤情况,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100只健康状况一致的同种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编号A和B。

Ⅱ. A组小鼠每天灌胃2次54度白酒,第1-3周按8mL/kg灌胃,第4-7周按10mL/kg 灌胃,第8-16周按12 mL/kg灌胃,同时以10%的白酒为唯一“饮用水”。

B组小鼠每天灌胃2次等量蒸馏水,饮用水为自来水。

Ⅲ.在第4、8、12、16周随机取样观察小鼠肝脏以及肝细胞的形态、结构,检测小鼠血清中反映肝功能的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① 实验中B组起_______作用。

②对肝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需要借助_______。

通过观察发现,实验早期肝细胞以酒精性脂肪肝(肝脏细胞中出现脂滴)为主,而实验末期肝细胞出现肿胀,有不同程度的坏死。

该结果说明随着饮酒时间的延长和饮酒浓度的增高,酒精对肝脏的损伤程度
________。

③酒精对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由图可知,酒精处理后,小鼠血清中_______的含量增多更加明显。

ALT和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肝细胞的________结构受到损伤后,通透性增加,会导致二者释放进入血液,因此可作为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的指标。

32.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A处表示的气体交换过程为_______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2)气体进出肺是通过_________来实现的。

(3)[②]所代表的气体是__________,它是在图中的_________处产生的。

(4)图二是血液流经A、B处后,血液中某种物质发生了变化,则该物质为_______,如果B处代表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从此图中可知,小肠的________________(生理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5)图一所示的血管为_____血管,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写一点即可)
33.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图中编号①、②、③、④所指的是心脏各腔,字母A、B、C、D、E、F、G、H所指的是血管。

请据图回答: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管壁最厚的是[③]________________(填“左心室”或“右心室”)。

(2)血液由A血管流经肺,在肺部毛细血管发生气体交换后其_________(填“氧气”或“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流出到C血管中的血液应为_______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若E代表肾脏,当血液从D血管流到F血管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填“尿素”或“二氧化碳”)等废物含量减少。

(4)图中血液由④→A→B→C→②的循环路径称为____________(填“肺循环”或“体循环”)。

34.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表格中的甲、乙、丙表示取自图中不同结构中的液体成
分,请分析回答:
水尿素葡萄糖蛋白质
甲√√√×
乙√√××
丙√√√√
√表示有,×表示没有
(1)肾单位由图中[___](填序号)三个部分构成的,其中液体甲取自[___ ]。

(2)液体乙是____________;从液体甲到液体乙,葡萄糖没有了,这是由于[____]的
____________作用。

(3)某人排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则病变的部位可能是[____]。

35.2022年2月,北京和张家口将联合举办第24届冬奥会。

冰球是冬奥会上一种在冰上进行的比赛项目,我们国家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从事此运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冰球运动员经过反复训练后能准确判断球的方向并将球打出,这一过程属于______反射。

(2)图1为完成此过程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
①动员可以看清快速移动的冰球,其原因主要是[1]____的曲度可以调节;
②光线经调节和折射后在[2]____上成像并产生兴奋,经视神经传导至[3]_____形成视觉;
③大脑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后发出指令,最终传至机体各处相应的[4]_____,共同完成击球动作。

(3)图2表示运动员的击球动作,此动作依赖于______、骨骼肌和关节等结构共同完成。

此时,左臂所示的肌肉状态为______。

a.5舒张,6收缩
b.5收缩,6舒张
c.5和6同时收缩
d.5和6同时舒张
(4)在进行冰球比赛时,运动员依靠______(填结构名称)维持身体平衡,完成各种动作的快速转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详解】
①制造工具,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

②使用工具,其它高等动物有的也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黑猩猩用树枝取食蚂蚁,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

③⑤人类大脑具有语言中枢,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只有人类才有复杂的语言。

④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

故选B。

【点睛】
解题关键是熟记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

2.C
【分析】
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

【详解】
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的
解析:C
【分析】
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

【详解】
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的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

当胚胎到达子宫后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此后的营养物质来自母体。

怀孕两周后,胚胎称作胎儿。

所以受精卵到胎儿呱呱坠地前的整个过程中,初期营养来自①卵黄,后期来自②母体。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胚胎发育最初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着床后来自母体。

此时胎盘只是交换的场所。

3.A
【分析】
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

无机盐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无机盐对人体非常重要,如果缺乏会得相应的缺乏症。

【详解】
A.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成分,儿童缺钙会影响骨骼发育,能引起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A符合题意。

B.食物中长期缺少含磷的无机盐,会引起厌食、贫血、肌肉无力等症,B不符合题意。

C.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人体缺铁会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发生障碍,从而使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贫血,C不符合题意。

D.缺锌会引起味觉障碍,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分析】
每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为该食物的热价。

【详解】
每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为该食物的热价,实验证明:碳水化合物、脂肪在体外燃烧与体内氧化所产生的热量相等,所以测定某种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可以用燃烧法。

故选B。

5.C
【分析】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是这样的: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即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脂肪的消化从小肠开始,分析图示中的曲线可知:X曲线代表淀粉的消化,z曲线代表脂肪的消化,y曲线代表蛋白质的消化。

【详解】
A、淀粉是在消化道中第一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所以x应该是淀粉,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错误。

B、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所以y是蛋白质,不是脂肪,错误。

C、食道之后是胃,胃只能对y蛋白质有初步消化的作用,对x和z都没有消化的作用,正确。

D、z是脂肪的消化曲线,在小肠中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消化路线。

6.A
【分析】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2与1、1与3,变量分别是唾液、温度,1和4有两个变量,不能成为对照实验。

【详解】
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1号试管有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最不可能变蓝。

2号没有唾液淀粉不会分解,3号温度是0℃会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分解不彻底,4号温度是0还没有唾液会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分解不彻底,故都会变蓝。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碘液遇淀粉变蓝色。

7.D
【分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如图:
据此解答。

【详解】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依次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组成;消化腺主要由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器官。

脑属于神经系统,D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

8.A
【分析】
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详解】
A.甲图膈肌舒张,膈肌顶端上升,胸廓变小,肺内气压升高,是呼气过程,A错误。

B.乙图膈肌顶端下降,说明膈肌收缩,是吸气过程,B正确。

C.该模型中玻璃管代表气管、玻璃罩代表胸廓、气球模拟人体的肺,橡皮膜代表膈肌,C 正确。

D.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D 正确。

故选A。

【点睛】
理解掌握呼吸过程中膈肌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9.B
【分析】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因此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

A.呼吸道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A正确。

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但不会形成痰,痰是在气管和支气管形成的,B错误。

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C正确。

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D正确。

故选B。

10.C
【分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详解】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C正确。

故选C。

11.C
【分析】
尿的排出:肾脏形成的尿,经输尿管流入膀胱,膀胱位于盆腔内,有暂时储尿的功能,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就要排尿,这时候,尿道括约肌舒张,尿就从膀胱里流出,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详解
解析:C
【分析】
尿的排出:肾脏形成的尿,经输尿管流入膀胱,膀胱位于盆腔内,有暂时储尿的功能,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就要排尿,这时候,尿道括约肌舒张,尿就从膀胱里流出,经过尿道排出体外。

【详解】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

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

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

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

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故选:C。

【点睛】
理解掌握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12.C
【详解】
试题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
【详解】
试题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解: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的含量减少为0,.所以,如图中的曲线表示某物质经过正常人肾小管的含量变化情况.据图推断,该物质是葡萄糖.
故选C.
考点:尿液的形成.
13.C
【分析】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图中①是由出球小动脉形成的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

尿的形成过程:通过肾小球的滤过
解析:C
【分析】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图中①是由出球小动脉形成的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

尿的形成过程: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详解】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球,④是肾小管组成的,故A、B不符合题意;图中③是肾小球,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血液还是动脉血,故C符合题意;图中④是肾小管,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①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尿液的形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肾单位中各结构的功能。

14.D
【分析】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详解】
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
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
解析:D
【分析】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详解】
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熟知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D
【分析】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异型者之间如果输入的O型血量较大,同样可以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大量输血时,必须实行同型输血原则。

某些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少某些成分,可采用成分输血。

【详解】
A.安全输血必须实行同型输血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
型血,故A正确。

B.某些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少某些成分,可采用成分输血,所以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可选择性的输入血小板,故B正确。

C.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型血可以少量输入O血型血,但是输血的速度要慢,故C正确。

D.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称为万能输血者,但是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血型的血液,不能接受其他血型,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输血的原则。

16.C
【分析】
图可知,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

【详解】
心脏由心肌组织构成,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

心脏的四腔是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同侧的腔体相连,四腔中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心房到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到心室而不倒流。

通过观察图所示,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左心房,④是左心室。

故选C。

【点睛】
解题关键是熟知心脏的结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