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白莲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白莲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
邵根清;金子云
【摘要】建德市是浙江省白莲的主产区。

拥有800余a的种植史。

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栽培加工技术.出产的白莲籽大粒圆,炖煨易熟,香醇可口,品质上乘,早在南宋时期就被钦定为皇室贡品。

近年来.白莲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以大慈岩镇为中心的莲籽产业带。

2009年该市白莲种植面积达800余hm2,总产值2500多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期刊名称】《长江蔬菜》
【年(卷),期】2009(000)016
【总页数】3页(P73-75)
【作者】邵根清;金子云
【作者单位】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农技站,311613;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建德市是浙江省白莲的主产区,拥有800余a的种植史。

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栽培加工技术,出产的白莲籽大粒圆,炖煨易熟,香醇可口,品质上乘,早在南宋时期就被钦定为皇室贡品。

近年来,白莲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以大慈岩镇为中心的莲籽产业带。

2009年该市白莲种植面积达800余hm2,总产值2500多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白莲的年生长周期可分为幼苗期、成苗期、花果期、成藕期和越冬期。

1.1 幼苗期
种藕萌发至第1片立叶出现为幼苗生长期。

一般4月上旬开始萌芽,长出1~3片钱叶,然后种藕先端的顶芽向前生长形成藕鞭,再长出浮叶,一般长3~5片浮叶后抽生立叶,历时35 d左右。

1.2 成苗期
第1片立叶出现至现蕾开花为成苗期。

自成苗期起莲苗进入当年的自养生长阶段。

一般主茎出现1~5片立叶开始现蕾,历时15~20 d。

1.3 花果期
现蕾到终止叶出现为花果期。

莲是陆续开花的,一般品种花期45~60 d,地下茎长出2~5节以后,各节的叶腋下发育出花芽,花原基着生于幼叶基侧端,数日后叶芽和幼小的花蕾先后出水,最后花梗伸长高出叶片。

1.4 成藕期
终止叶出现至地上部枯萎为成藕期。

秋后,白莲的地上部营养生长缓慢,叶片变小,叶柄渐短,营养流向地下部,藕鞭的先端逐渐增粗肥大,形成肥硕的地下茎——藕。

1.5 越冬期
自植株地上部变黄枯萎、地下茎(藕)形成,直到翌春叶芽、顶芽萌发止,为白莲的越冬期,也称休眠期。

一旦新藕形成,地上部便逐渐枯萎,藕在泥土中越冬,一般为5个月。

2.1 莲田选择和整理
选择有灌溉条件、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的冬闲田或绿肥田为好。

土质以壤土、粘壤土、粘土为宜,灌溉便利的砂壤土也可,土壤pH值6.5~7.0。

莲田整理要求精耕细作,做到深度适当,土壤疏松,田面平坦,施足基肥。

冬闲田冬季深耕晒垡,每1 hm2施栏肥30000~37500 kg,开春灌水进行两耕两耙,平整田
面等待移栽。

绿肥田一般于3月下旬两耕两耙,第1次翻耕后1 hm2施石灰375~450 kg,促使绿肥腐烂。

若绿肥1 hm2产量30000 kg以上不需再施栏肥,产量过低必须补施部分栏肥。

2.2 种藕选择
种藕的好坏直接影响产量与质量,必须认真对待。

选种包括确定优良品种和选择健壮藕种。

要选品种纯正、上年单产高、未发生病害的留种田里的种藕,做到边选边挖,将具有本品种特性、色泽新鲜、藕身粗壮、节间短、无病斑、无损伤、顶芽完整、具有3个节以上的主藕作种。

2.3 施足基肥,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①施足基肥结合莲田整理,每1 hm2施足栏肥30000~37500 kg,绿肥田配施
30 kg石灰。

移栽前1 d施碳酸氢铵300~375 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作面肥,确保基面肥充足。

②适时移栽过早移栽土温低,栽后生长缓慢,藕身和顶芽容易受冻害;过迟移栽
顶芽伸长,易损伤折断,同时生育期缩短,难以获得高产。

一般掌握在当地气温稳定在15℃以上,以清明前后移栽为宜。

③合理密植据试验,密度过高虽能明显提早花期和采摘期,增加花蕾数,但莲蓬
偏小,实粒数减少,结实率、百粒质量略降,且用种量与成本增加,管理上也带来诸多不便。

一般掌握在莲籽的整个生长过程中,能使地下茎走遍全田,发挥出最大的光合效率即可。

以每1 hm2种植2250支健壮种藕为宜。

2.4 中耕除草
从移栽到荷叶封行要进行2~3次耘田除草。

当莲藕主茎抽出第1片立叶时开始耘田,之后每隔10~15 d耘田1次,到荷叶封行为止。

耘田前先行排水,只保持泥皮水,耘时应将杂草拔尽并埋入泥中,达到泥烂、面平、无杂草的要求。

耘田结合追肥,可使肥料深施,提高肥效。

白莲对除草剂特别敏感,一般不提倡使用除草剂。

2.5 科学管水,调整藕鞭
“莲籽终生不断水”。

苗期如断水过久,轻则生长迟缓,重则苗枯叶死;花果期如遇旱情,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无收。

种藕移栽后的生长初期保持3~6 cm浅水,
进入花果期水深10~12 cm,盛夏高温季节可保持水层20 cm以上,以降低土温。

莲籽采收完毕,仍不可断水,要保持田面有浅水层。

2.6 科学施肥
白莲生育期长,耗肥量大,而根系吸肥能力较弱,应强调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少量多次施追肥,适补微肥。

大田追肥1 hm2用肥量折尿素750 kg、氯化
钾375 kg、硼砂37.5 kg左右,宜掌握“苗肥轻、花肥重、子肥全”的原则分次
施用。

第1片立叶抽生后结合首次耘田追施苗肥,1 hm2用尿素75 kg、氯化钾37.5 kg或进口复合肥150 kg(或饼肥450 kg),点施莲苗周围。

施肥后即行耘田,并灌水6~7 cm,以防肥害。

始花期重施花肥,于第一花蕾出现时施入,1 hm2施尿素112.5 kg加氯化钾60 kg(或复合肥300 kg)全田均匀撒施,不能
将肥料撒到荷叶或花上,田间保留3~5 cm水层。

结蓬初期施壮籽肥,1 hm2施尿素112.5 kg、氯化钾75 kg、硼砂7.5 kg,方法同上。

以后每10~15 d施1
次壮籽肥,全程共施6~7次。

2.7 综合防病治虫
莲腐败病、莲叶枯病、莲褐斑病和莲纹夜蛾、莲蚜、莲蓟马等“三病三虫”及死花是籽莲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其中以莲腐败病、莲叶枯病、莲纹夜蛾和莲蚜为害最大。

一般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①选择无病健康种藕。

②种藕消毒。

移栽前用进口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浸种10~15 min,捞起晾干后移栽。

③严禁水
旱轮作,实践证明,水旱轮作是造成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适施微肥(硼肥、硅肥),使莲株稳健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⑤病田消毒,于
莲田翻耕时1 hm2施750~1125 kg生石灰。

⑥发病初期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并烧毁。

⑦药剂防治。

病害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治,所以莲田病害一定要以农业综合防治为主。

莲纹夜蛾于5~8月可多次为害叶片,其幼虫在3龄前群集为害,此时摘除虫叶可控制虫害。

药剂防治应抢在低龄幼虫期用药,可用粤绿1号600~800
倍液或15%杜邦安打3000倍液或5%抑太保1000倍液喷雾。

蚜虫也是莲田主要虫害之一,直接为害梗、叶、花、果,可选用蚜虱净进行防治。

3.1 适时分期采收
莲籽自开花至成熟的时间,依开花季节不同而长短不同。

一般始花期(梅雨季节)的莲蓬生长期约40 d,盛花期(伏夏)莲蓬生长期约30~35 d,终花期(秋季)生长的约30 d便可采收,莲农分别称之为“梅莲”、“伏莲”、“秋莲”。

实际采摘标准以莲蓬的成熟度为准。

当莲蓬变为绿褐色、孔格内的莲籽从表面看有茶褐色斑块、莲籽与孔格略有一丝隔离时,莲蓬就可以采收了。

莲籽的采收时间较长,一般从7月上旬开始至9月中下旬。

采摘时必须严格掌握标准,不早摘,不迟摘,如当天该摘而漏摘,隔日就会成熟过度。

这样的莲籽不仅加工困难,而且颜色、食味均不好;相反如采摘未成熟的嫩莲,则莲籽干燥后瘪皱,粒质量轻,品质差。

3.2 通心白莲的加工
通心莲的加工目前均为传统手工操作,程序如下:先把莲籽从莲蓬中剥出,再用半月形专用莲刀在莲籽腰部轻轻向前一推,使莲壳对腰分开两半(现已有人发明了莲籽破壳机,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然后剥去种皮,再用与莲芯同粗的竹签或铁丝对准莲籽底部的凸出点用力一捅,莲芯即被捅出,最后将莲籽倒入莲筛边烘边晒。

注意当天采的莲籽一定要当天干燥,否则莲籽皮色变黄,影响品质。

要加工出上等的通心白莲,贵在精细,唯有精细加工才能保证质量。

另外加工应与采摘密切配合,采收莲蓬的时间最好是上午7:00前,这样当天就可加工通心白莲,同时早上摘
的莲籽去皮容易,加工后的干莲颜色洁白。

如当天采摘的莲籽加工不完,应将剩余
部分摊放于阴凉处,洒些凉水以保持湿润,最好放入冰箱冷藏,第2天先予加工。

通心白莲的加工成品应保持品种的固有特色,不得混入其他类品种及杂质。

3.3 通心白莲的贮藏
通心白莲营养丰富,吸湿性强,在潮湿暖热的环境中极易霉变和虫蛀。

白莲贮藏的关键是保持干燥和低温。

下面介绍一种常用的石灰干燥贮藏法,适用于贮藏50~100 kg的少量产品。

预备好刚出窖的生石灰,按50 kg莲籽、25 kg石灰的比例将生石灰放入缸或木柜等容器的底部。

石灰上面垫一层干稻草或纸张,然后将装有干莲籽的塑料袋放入,加盖密封,这样可以贮存到次年新莲上市,一般不霉变,色泽如新,质量完好。

目前市售商品则采取铝箔复合材料的250 g或500 g规格小包装袋,抽气真空密封,外套纸质包装盒,可保证长期贮存不变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