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人才实践培养体系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卷第1期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2,No.1 2020年2月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F e b.2020
收稿日期:2019-04-23
基金项目:辽宁工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010)作者简介:郝亮(1979-),男,辽宁锦州人,副教授。

DOI:10.15916/j.issn1674-327x.2020.01.034
创新创业人才实践培养体系的探讨
郝 亮,石 晶,郑利民
(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辽宁锦州121001)
摘要:为了满足“汽车服务和车辆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实际需求,辽宁工业大学建立了众创空间,而驰誉智创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成立的。

驰誉智创是依托汽车学院资源成立的创新创业团队。

在团队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汽车学院的各种实验室资源,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将学生即将理实学习过程前置化。

因此,研究符合专业培养特色的创新创业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

在将创新创业团队的实践培养与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打通的同时,可以避免实践环节培养效率低、减少冗余环节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培养成本高等缺陷,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团队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未来的就业需求。

关键词:汽车服务和车辆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团队;课程体系;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7X (2020)01-0123-04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中强调了构建创新型国家前提是人民的创新自主能力的提升。

拓宽大众的就业渠道的战略是以自主创业进一步带动就业,这样才能更好地建立更加强大的创新型国家。

同时,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的想法。

目前,作为大学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主阵地,针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储备,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国家战略。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辽宁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成立众创空间,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产业孵化,符合国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而驰誉智创机电一体化设计团队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同时,还结合学校对于汽车服务和车辆工程应用型转型的实际需求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深入研究科技创新创业团队与汽车服务及车辆工程专业实践互通体系构建,利用团队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避免了在校内或者校外建立实习基地投入大、周期长且硬件设施改善要求高等缺陷。

利用创新团队可以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硬件基础设施,避免上述缺陷,还可以避免专业与某些实践环节的交叉所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一、国内高校创新与创业的开展情况
1998年清华大学成功举办第一届创新创业计划比赛开始,设置了相关的创新课程,带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包括现在的“挑战杯”比赛核心的理念也是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部在2002年4月确定以清华大学为首的9所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的高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加强创业与就业的教育与指导的服务”,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全体的大学生要接受更加普及的结合专业培养体系的创新创业教育,使得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更加完善、加强“双师型”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创新与创业的实践活动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注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随后在2017年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当中明确说明了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等社会实践活动都可以折算成学分,包括辽宁工业大学现在执行的也是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和“机
124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2卷
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比赛如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可以进行相应的学科加分或者折算成创新学分进行奖励。

二、驰誉创新创业团队机构设置与研发方向
团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发,由于管理与场地原因,人员可暂定在15人左右,其部门分配如图1所示。

外联分为市场调研和宣传策划;研发部分为机械设计与电子控制,而电子控制组依托嵌入式C语言单片机控制实际应用为主导,进行产品控制部分的设计,而机械设计组以机械理论知识学习与应用作为目标,采用CA TIA、AUTOCAD和ANSYS等相关的软件作为工具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分析。

根据团队的主要研究目标结合现在车辆产品研发的前沿趋势,研发组主要分为CAD/CAE、智能车、机器人、车联网与信息融合技术5个研究方向,每个研发方向设定2~3人。

通过这样一个模式,可让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研发专长,经过这样的系统训练后,对于团队统一研发更难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奠定了基础。

同时,为了让信息更加对称,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团队成员开阔眼界,团队外联与几个研发小组之间内部定期开展培训、交流活动,让每一组都充分了解其它组技术研发情况,有好的建议可以互相交流。

外联可以更加充分了解研发产品功能,更加有的放矢地去进行市场推广,最终对于研发的产品可以申报专利、撰写论文和报奖等方式,实现成果的积累,为将来的各种大赛做好储备,甚至更加深远的目标就是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奠定基础。

图1 团队部门分配
三、基于专业培养方向的团队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一)汽车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汽车基础理论知识,必要的现代汽车诊断、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和其它汽车服务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懂技术、擅经营、会服务”的能力素质,能够在汽车4S企业、汽车生产企业以及汽车相关企业等从事汽车技术服务、汽车营销服务、汽车保险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二)汽车服务课程体系
针对培养目标,设置了“汽车检测维修、汽车电气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控制、C语言、机械设计制造基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营销与策划、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评估和创新创业”等课程。

实践环节是:单片机课程实训实验、汽车电子控制的实验、汽车电气技术试验、汽车电器与底盘电子控制的实训、汽车营销课程设计、二手车评估实验、汽车构造实验、汽车运用工程实验、汽车4S 店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

(三)基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汽车服务课程体系构建来看,为了更广的就业面,仍以传统课程设置为主。

课程设置并未能与时俱进地与国家所倡导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汽车服务课程体系构建有机融合,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而然缺少创新创业的意识,很难与未来的就业、创业市场对接。

虽然设置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是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单一、雷同,并未针对汽车服务专业等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构建,使教学效果很差。

由实践教学环节可以看出主要包括专业实验、专业实训、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环节,创新创业教育并未与实践环节有效对接,只是专业课程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简单的重复性实践验证,而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应用于实践产生效益和成果,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检验。

学生的实践环节多是心不在焉的完成,这样失去了实践环节设置的意义,学生能力并未得到真正的提升,也造成了老师人力资源和实验室物力资源的浪费。

(四)团队创新创业实践培养体系
创新创业团队的理实结合的实践体系的构建,如图2所示。

现在学生上课所学的理论知识不知道如何应用于实践,上课听课就没有积极性,而驰誉智创的成立恰恰解决了这一痛点,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产品的研发。

目前团队取得的实际成果包括:大货车转向预警系统、智能化车外视野拓展后视镜、智能循迹避障小车、车载太阳能辅助供电系统、组合式惯导系统和可升降操作室等实际产品。

以车载太阳能辅助供电系统为
第1期郝亮等:创新创业人才实践培养体系的探讨 125
例,汽车电气技术中详细地讲解了传统汽车供电系统有交流发电机和蓄电池2大供电设备,启动依靠蓄电池,正常运行依靠交流发电机供电,如果交流发电机出现故障的时候,将由蓄电池接管给整车用电设备进行供电,但是续驶里程非常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利用太阳能源,讲太阳能辅助供电装置引入,对充放电进行实时的监测,即可有效解决此问题。

加装太阳能辅助供电系统对传统的供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是依靠单片机技术来实现的,同时壳体和安装机体的设计又涉及相关的机械设计知识内容,由此可知此产品是将嵌入式C语言、汽车电气技术和机械理论知识有机融合来完成产品的设计。

其它的产品的研究设计思路也都是围绕专业课体系来构建。

通过研发出来的这些产品提升自身能力,也进行了相关机械和电子知识的储备,可以以所研发现成的产品参加“挑战杯”“恩智浦”“本科生电子设计竞赛”“互联网+”和“TRIZ 杯”比赛[3],还可以以日常知识储备参加“无碳小车”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有挑战性再创造性的比赛。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团队的学生产品申报专利、软著等方式,为未来学生产品落地创业做好储备。

同时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基于组合式惯导的车辆运动状态测量系统”引入团队,引导团队学生参与完成科研产品研发,在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让学生技术水平和创新理念更上一层楼。

根据学生的实际参与程度,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师承接项目人手不足的问题[4]。

通过以上方式最终将教学、科研、实践和学工教育的各个环节有效打通。

图2 创新创业团队的理实结合的实践体系
有些课程的实验与实训的实践环节完全可以与团队的创新创业实践应用培养环节打通,比如单片机控制与原理的实验环节完全可以和团队嵌入式C语言电子产品控制系统的开发实践环节有效打通,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所学单片机和C语言是如何有效的结合并应用于实际产品的开发的。

以51为基础可拓展DSP、ARM和ARDUINO高级单片机应用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单片机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储备。

汽车4S店实习存在学生并没有真正融入实践环节问题,现代汽车检测技术都是针对汽车电脑故障诊断与维修,所以通过团队的学习,学生完全可以了解汽车ECU和汽车电路等相关知识[5],这样可以有效掌握先进的检测维修技能。

营销策划课程的设计,完全可与结合团队实际产品应用推广落地相结合,让学生运用营销与策划知识找培训机构等部分联合开展项目运营推广,实现真正的创新与创业相结合。

机械设计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完全可以和团队创新创业比赛的实践环节挂钩,这样也是让学生知道应用机械设计知识进行产品设计,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创新能力还得到进一步提升[6]。

CA TIA、ANSYS 和AUTOCAD通过可升降操作室等实际产品的研发,让学生更加了解工程实践环节,同时通过实际软件应用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其操作。

其它车辆工程等专业相关软件课程都可以与团队这些实际应用环节打通。

综上所述,如果能真正将团队的创新创业理念与汽车学院相关的专业对接,构建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专业培养体系,就可以达到学与实践应用的最大同步,提高学生与教师的双向积极性,降低实训与实习的成本,培养的学生完全可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团队指导教师理实结合,使得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通过团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就业,而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可通过申报专利、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将研发实际产品真正落地,实现自主创
业。

可以为了实现汽车服务及学院其它专业向应用
126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2卷
型顺利转型与工程认证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四、结束语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汽车服务等相关专业如果能有效地利用创新团队的创新创业团队实践应用优势,让教学环节与团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无缝对接,两者相辅相成,可以使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团队中进行实际产品的创新设计,使学生具有符合汽车服务相关行业企业所要求的知识体系。

同时通过在创新的实际产品落地的同时,可以实现实际产品的成果转化,最终实现创业,这样可以拓宽就业渠道和满足企业实际用人需求。

参考文献:
[1] 洪柳. 创新创业视域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J]. 探索与实践, 2018(5): 56-59.
[2] 江学良, 杨慧, 肖宏彬, 等.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5, 6(1) : 12 -16.
[3] 陈鸿海,徐财松,朱长久. 合肥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与思考[J]. 创新人才教育,2015(4): 87-91.
[4] 江学良,胡习兵,陈伯望,等.专业认证背景下土木工
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 2015(1) : 29 -35.
[5] 刘大可.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研究[M]. 北京:中国
商务出版社, 2016: 123-134.
[6] 梅友松.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实践[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5: 95-107.
(责任编校:付春玲)
~~~~~~~~~~~~~~~~~~~~~~~~~~~~~~~~~~~~~~~~~~~~~~~~~~~~~~~~~~~~~~~~~~~~~~~~~~~~~~~~~~~~~~~~~~~~~~~~~~~~~~~~~~~~~~
(上接第103页)是培养人的工作,如何培养,怎么培养,为谁培养是摆在面前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

高校辅导员必须立足岗位实际,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重要理论学习,倾听学生心声,换位思考。

借助“互联网+”衍生产品媒介传播特征,有效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做到师生之间线上平等交流,敢于面对当今热议问题,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扰,并且结合线下日常班团会互动交流情况,鼓励学生提升自身学识水平与综合素养,完善自身自律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红色教育、公益实践和创新创业活动,从而增强国家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

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需要运用“互联网+”衍生产品,及时关注情绪波动较大、家中遇到突发事件的个别学生情况,从日常生活、专业学习、考勤表现给予关心关爱,防止出现家中因病致贫、因伤返贫、因家属突然离世造成学生情绪低落,进而受他人鼓动参与非法传销、非法传教和非法游行活动案件发生。

国内各大高校主管学生工作部门应该联合学校党政处室、学生工作处、院系辅导室和辅导员、学生干部、寝室长建立全面预警机制,以防在维稳处突过程之中,造成相关事件负责人员滞后收发消息或者处置相关事件不当状况发生。

总而言之,“互联网+”背景之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任重道远的,高校辅导员应该关注当今时事发展,明辨事态状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主题线上线下活动与相关音频、视频制作流程,从而在寓教于乐之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增强个人素质,夯实专业学科基础,引导学生争做具有爱心、真情、善德的时代新人,为日后成为祖国栋梁之才奋力拼搏。

参考文献:
[1] 姜军. 互联网思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广
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7(2): 51-55.
[2] 刘洋. “互联网+”时代辅导员工作的若干思考[J]. 北京教
育(德育), 2016(11): 72-73.
[3] 王宇龙.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
践与思考[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24):62-63. [4] 孙明. “互联网+”视域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5): 240.
[5] 王玉蓉.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
教育现代化, 2018(16):262-263.
[6] 李春荣.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
应对[J]. 高校辅导员, 2017(1): 65-67.
[7] 贺辉.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J]. 西
部素质教育, 2017(10): 42-43.
[8] 芮先红.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
策研究[J]. 高教学刊, 2016(4): 242-243.
(责任编校:付春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