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对学生实行思想品德教育,协助学生树立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这是数学教学目的的任务之一。
作为数学课不但要传播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促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呢?作者认为:一、由故事入手。
根据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编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生动形象的故事。
利用历史故事、革命故事、人物故事,熏陶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如:在讲行程问题中的速度=路程÷时间时,能够引入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故事,对学生实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教学7的理解时,还能够使用七根火柴的故事,来教育学生爱惜粮食、珍惜学习、热爱生活的好习惯。
在教学理解人民币的内容时,也能够编一个小故事:小明捡到5元钱,主动交给失主……。
让学生在听完故事之后到启示: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公……。
在教学圆周率时,还能够联系中国古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二、从问答入手。
在教学二年级第三册有余数除法中,能够设计下列一些问答:“9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2个,还剩1
个,剩下这个苹果你打算送给谁吃呀?”有的学生会回答:“送给老奶奶吃”、“送给小妹妹吃”、“送给邻居残疾人吃”、“送给妈妈吃”……教师对学生回答应给予充分肯定:“对,同学做得非常对,我们应该尊老爱幼、友爱同学,主动协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
在教学完利息相关知识之后,能够设计下列问答:“同学们,你们过年的压岁钱和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打算放在哪里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存到银行里去。
”“为什么?”“因为银行有利息呀。
”老师接下来说:“我们应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把过年时的压岁钱和平时的零用钱节省下来,存到银行去,这样不但能使钱产生利息,而且还能支援祖国的四化建设呢。
”这样无疑又会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不吃零食,不乱花钱的良好习惯。
三、由应用题入手。
思品教育与应用题相结合,是最灵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结合教学内容,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编出一些思想性强和教育性强的应用题,就是很好的思品教育素材。
例如:在教学20以内加减法应用题,我们能够编下列应用题:1、清明节一年级(1)班做了15个花圈献给红军烈士墓;一年级(2)班做了7个花圈献给烈士墓,(1)班比(2)班多做几个花圈?籍此对学生实行革命传统教育,以烈士的革命精神来鼓励学生。
2、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小明栽了9棵树,小红栽了8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并从中贯穿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可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二年级倍数应用题时,能够设计下列应用题:文明礼貌月中,一年级做了好事6件,二年级做好事的数目是一年级的3倍,二年级做好事多
少件?这道题能启发学生助人为乐,多做好事,协助有困难的人。
在教学出勤率时,则用这道应用题:五年级(1)班的有50人,今天除有一位学生因病请假外,全部到齐,求五年级今天的出勤率?教师正好能够教育学生按时上学,不随便旷课,做到有事先请假……。
总来说之数学课中的思品教育方法不一,形式多样。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掌握分寸,合理安排,精心设计,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在数学课中适度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