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产中的植保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生产中的植保要点
作者:牛绪柱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7期
大豆是富裕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生产中,充分了掌握大豆植保要点,对提高产量和
品质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一、种子处理
做好每年的播种计划,优选抗病、高产的优良品种。

播种前用种衣剂拌种处理,是减
少大豆根部染发多种病虫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用35%多克福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1.2~
2.0%进行种子包衣;或用2%菌克毒克水剂按种子重量1%拌种或用2.5%适乐时100kg种子拌
200ml药,可有效防治根腐病。

二、封闭除草
除草要遵循苗前封闭和苗后除草相结合,能更好的提高除草效果。

苗前土壤封闭除草时,可用33%二甲戊灵乳油150~200ml,兑40~50g水,播种后1~2天喷于表土,或用90%禾
耐斯1500ml/hm2与48%广灭灵900~1050ml/hm2混用,对防治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效果显著。

在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适合封闭除草,另外,施药除草宜早不宜晚,以免产生药害。

三、苗期管理
1、苗期除草。

播种后出苗前,要进行土壤封闭除草,避免杂草与种芽争抢养分,确保芽齐芽全和出芽率。

可用990(或999)g/L乙草胺乳油2250~3000ml+38%莠去津悬浮剂3750~
4500g,喷液量300kg/hm2;出苗后在1~2片复叶,稗草2~4叶期,可用15%精稳杀得525~750ml/hm2,兑水225kg喷雾除草;2~3片复叶,阔叶杂草2~4叶期,可用24%克阔乐450~600/hm2。

或用40g/l烟嘧磺隆油悬剂1200~1500g,加38%莠去津水悬浮剂1500~2250g,喷
液量225kg/hm2,除草效果显著。

危害大豆生长的杂草较多,主要有稗草、狗尾草、金狗尾草、苍耳、野燕麦、野黍、马唐、反枝苋、龙葵、黑星星、灰菜、铁苋菜等,生产中要根据本地杂草品种及其抗性,选择适宜的
除草药剂,有针对性的除草。

不宜采取单一喷施除草剂,影响除草效果。

如除草过晚,杂草
5~6叶以上时,可适当加量除草剂。

2、苗期植保要点。

苗期管理重点是及时查苗间苗,保证苗齐苗匀,及时浇水施肥,保证养分充足,确保苗期健壮。

适时除草杀虫,减少草害和虫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地下害虫是危害农作物良好生长的大敌,害虫蛀食种子、幼芽、根茎,造成缺苗、毁种,
导致农作物减产。

危害大豆幼苗生长的虫害有地老虎、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害虫,疏于管理,防治不及时,就会导致死苗缺苗,影响产量。

防治害虫宜早不宜晚,可用用90%敌百虫1000
倍液,或75%辛硫磷1000~1500倍液灌根,每穴100g,也可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7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等喷施防治。

①防治蚜虫、斜纹夜蛾。

害虫危害叶片、茎秆,造成叶片缺刻、残缺,严重时吃光叶片,
并传播病毒病。

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5%灭扫利乳剂3000倍液,或40%
吡虫啉水溶剂1500~2000倍液等,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等喷施防治蚜虫;可用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6000~8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4000~5000倍液,或80%敌敌畏等喷施防治。

②防治根腐病。

苗期根腐病发生后,会造成幼苗根系不发达,根瘤少,植株矮小弱化,叶色浅。

分枝少,影响结荚量,导致减产。

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10%双效灵水剂300倍液等边喷雾边灌根。

四、初花期植保要点
初花期植株生长迅速,在满足氮磷钾费的同时,还要及时补充硼、锌、钼、锰等多种微量元素,避免因微量元素不足出现缺素症状,促进根瘤生长,提高固氮能力,提高光合作用率,保花保果,提高产量。

1、防治蛴螬、蝼蛄。

可用氟虫腈.噻虫嗪悬浮剂拌种,也可用35%多克福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1.2~2.0%进行种子包衣,或用氟虫腈.噻虫嗪悬浮剂拌种对防治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同时,对防治花叶病毒病以及苗期高发的蓟马、飞虱等害虫也具有显著地效果。

也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公顷90kg,随种肥下地防治地下害虫。

2、防治蓟马、豆荚螟。

蓟马以吸食枝梢、叶片、花、果实汁液为生,造成植株生长缓慢,严重时造成落果,导致减产;豆荚螟蛀入荚内取食豆粒,造成瘪荚,叶柄.花蕾和嫩茎也可受害,可用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0%倍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等喷施防治,或用艾马士+噻虫嗪等,防治效果明显。

五、结荚至荚果膨大期植保要点
结荚至荚果膨大期是决定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在做好保水保墒、适时追肥、补施微肥的同时,更要及时防治此阶段易发生的灰斑病、食心虫、棉铃虫等病虫害。

1、灰斑病。

灰斑病主要危害叶片,茎、荚及种子,导致产量下降、品质严重受损。

一般年份,可造成5~10%的减产,病害高发年份,减产可达30~50%,严重时可减产30%—50%。

可用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等防治。

2、防治食心虫。

食心虫钻入豆荚内蛀食,是危害豆类作物的重要害虫,导致减产。

可用21%灭杀毙2500~3000倍液,或10%氯氰菊脂,或20%杀灭菊脂,或2.5%溴氰菊脂等防治。

3、防治菌核病、锈病、白粉病等病害。

菌核病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50%复方菌核净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700倍液等防治。

锈病可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防治。

白粉病可用25%多菌灵500~700倍液,或80%硫磺400倍加72%苯噻霜脲氰600倍液等喷雾防治。

4、补充微肥。

结荚至荚果膨大期根瘤固氮能力及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及时进行根外补肥是关键,可叶面喷施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能够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籽粒灌浆、增加千粒重量,实现增产。

如植株有早衰现象,要适量追施尿素。

(作者单位:161211黑龙江省富裕县富路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