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一中2014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80分与化学共用120分钟)
注意事项:
1.全卷取g =10N/kg;
2.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卷)收回。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100m/s
B.一个普通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的压强约为1000Pa
C.将一枚鸡蛋托起的力约为0.5N
D.一盏教室内的日光灯,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
2.如图1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3.如图2所示,一辆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以下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A.小车的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
B.推力F和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C.小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
D.小车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
4.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
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移动,在此过程中()
A.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
B.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不变
C.电流表A示数不变,灯泡L亮度变亮
D.电压表V1示数不变,灯泡L亮度变暗
5.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4甲所示),然后反过来
倒立在桌面上(如图4乙所示),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力分别是F A和F B,
则( )
A.F A>F B B.F A<F B
C.F A=F B D.无法判断
6.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5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甲乙
图4
图5
甲乙
图2
1
2
B .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 .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
D .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7.如图6所示,B 、C 是体积均为10cm 3的实心铝块。
当B 浸没在水中时,木块A 恰能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
若用铝块D 替换C ,使A 在桌
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则D 的质量应为(ρ铝 =2.7g/cm 3
,铝块B 始终在水中,水与B 之间的摩擦以及滑轮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 )
A .27g
B .17g
C .10g
D .7g
8.小丽同学用如图7所示的电路测小灯泡的功率。
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4.5V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lA”,灯泡标有“2.5V 1.25W”字样。
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0~20Ω
B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18A ~0.9A
C .灯泡功率的变化范围是0.162W ~1.25W
D .该电路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是0~2.25W
二、填空与作图题(每空1分, 14题作图2分,共12分)
9.如图8所示,在倒置的透明漏斗里放置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松手后,乒乓球受重力作用将下落;若向倒置的漏斗用力吹气再松手时,乒乓球不但没有被吹下去,反而被“吸”住了。
这是因为乒乓球上方空气的流速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下方空气的流速,依据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__的原理,乒乓球受向上的压强差的作用而不下落。
10.电饭煲、电水壶和电熨斗分别标有“220V 1000W ”、 “220V 1800W ”和“220V 500W ”的字样,它们各自正常工作相同时间, (选填“电饭煲”、“电水壶”和“电熨斗”)产生的热量最多。
标有“220V 1000W ”的电饭煲正常工作0.2h ,电流所做的功为 kW ·h 。
11.如图9所示,一个质量为500g ,底面积为100cm 2的圆柱体容器(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容器中装有1000cm 3水,将一个重5N 的实心长方体A 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竖直浸入水中,当物体A 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水未溢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3N , 则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 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
Pa 。
(ρ水=1.0×103 kg/m 3)
12.质量相等的两个均匀实心球甲和乙,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1:2,则它们的体积之比
V 甲:V 乙= ;现将甲、乙两球放入盛有足够多的水的容器中,当它们静止时水对两球的浮力之比为F 甲:F 乙=7:5,则甲球的密度ρ甲= kg/m 3(已知ρ水=1.0×103kg/m 3)。
13.2014年重庆市中考的体育考试项目为立定跳远、掷实心球和一分钟跳绳。
如图10所示是重庆一中
同学们4月考试时的场景,根据所学物理知识,提出与力学相关的物理问题并简要回答。
图9 图8
图10
图7 图6
3
示例: 问题:人用力向前抛球,球为什么可以向前飞出? 解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问题: ? 解答: 。
14.(1)如图11所示,轻质杠杆AOB 处于静止状态,请作出作用在A 点的最小力F 及其力臂l 1.
(2)如图12所示,小华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三、实验探究题(按要求作答,15题8分,16题5分,17题9分,共22分) 15.(1)如图13所示是测定大气压强的实验,利用该装置最早测出大气压数值的科学家是 。
若将此装置拿到高山上,则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此时在管顶开一个小孔,水柱 向上喷出。
(选填“会”或“不会”)
(2)如图14所示,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中:
①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 型管两侧液面的_________来判断金
属盒处水的压强大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本实验除了用到转换法之外,还用到了 法。
②比较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出: 。
③比较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出:同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16.如图15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使杠杆可绕O 点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
当杠杆上不加挂任何物体而处于静止时,发现
杠杆右端上翘,此时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①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B
O A G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F 2 甲 乙
②。
(2)在图15甲中,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格等距。
小明在图甲中的A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1的方向(选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大小为N。
(3)若在A处施加斜向上的力F2,如图15乙所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F2将F1。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玻璃杯和水测量石块及木块的密度,他设计了如图16所示的实验方案并按顺序完成了甲、乙、丙、丁、戊的实验操作,根据图中内容,完成以下分析:
(1)分析步骤甲中测力计示数,石块受重力N;
(2)分析步骤甲和乙的测力计示数,利用所学浮力知识可知石块的体积为m3,密度为kg/m3;
(3)对比两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木块的质量;
(4)分析丁、戊两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N,木块的密度为kg/m3。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5)小勇认为小明分析丁、戊两步骤所测木块密度的方案中有缺限,实验中只需完成甲、乙、丙、丁的操作就可以了,且得到的结果更准确。
,小勇的理由是:。
小明实验方案中所测得的木块浮力偏(选填“大”或“小”),测出木块的密度将比小勇所测得的密度值(选填“大”或“小”)一些。
四、论述与计算题(第18题6分,第19题7分,第20题9分,共2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给分)
18.如图17所示,已知斜面长6m,高2m,绳端拉力为30N。
利用这个滑轮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在6s内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
在此过程中,求:
(1)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为多少?
(2)拉力的功和功率各是多少?F=30N
4
图17
19.如图18甲所示,一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将质量为600g,密度为0.6×103kg/m3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A漂浮在水面上。
若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平衡时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如图18乙所示。
若ρ水=1.0×103 kg/m3,求:
(1)甲图中木块A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少?
(2)物块B的质量是多少?
20.如图19所示,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总体积的1/5露出水面,不可伸长的
悬线处于松弛状态,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N,木块边长为0.1m,容器底面积
为0.03m2,容器底有一阀门K,求:
(1)木块的密度;
(2)打开阀门使水缓慢流出,当细绳断裂的一瞬间关闭阀门,此时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少?
(3)在绳断后,木块再次漂浮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与绳断的瞬间相比改变了多少?
重庆一中初2014级13—14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
物理答案2014.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K 图19
甲乙
图18
B
5
6
二、填空与作图题(每空1分, 14题作图2分,共12分)
9. 大于 小 10. 电水壶 0.2 11. 12 1700 12. 2:1 0.7×103 13.问题:跳远时人向后蹬地,为什么离开地面之后还可以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解答: 因为人具有惯性。
(人跳绳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等,答案合理皆可) 14.
三、实验探究题(15题8分,16题5分,17题9分,共22分) 16.
(1) 右 便于直接测量力臂
(2) 竖直向上 1.5 (3) 大于 17.(1) 3.0 (2) 1.2×10-4 2.5×103 (3) 甲、丙 (4) 2.1 571 (5) 木块要吸水(木块表面沾有水,合理即可) 大 小 四、论述计算题(第18题6分,第19题7分,第20题9分,共22分) 18.(1)m/s 16
6
==
=
t
s v 物物 (2分) (2) J 36062302=⨯⨯=⋅==物s F Fs W (2分) W 606
360===
t W P (2分) (或W 6012302=⨯⨯=⋅==物v F Fv P )
19. (1)∵A 在水中漂浮 (2)∵A 浸没在水中
3
43m 1061010106.0-⨯=⨯⨯=⨯==排排
排水浮
V V gV g m F G A A ρkg
4.010106.0m 10106.06.033'
'3
33'=⨯=+=+==+=⨯===--B B A B A B A A A A m m gV g m g m gV F G G B A m V V 水排
水浮排为整体,整体漂浮
和以ρρρB
O G
图11
图12
F
l 1 F
(3分)
(4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