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隆昌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隆昌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用惰性电极实现下列电解实验,其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的pH不变
B. 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的pH减小
C. 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参考答案:
D

2. 下列物质或指定物质主要成分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明矾 Al2(SO4)3?12H2O B.漂白粉 NaClO
C.纯碱 NaHCO3 D.水煤气 CO、H2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明矾为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故A错误;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还含有氯化钙,化学式分别为:Ca(ClO)2、CaCl2,故B错误;C、纯碱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故C错误;D、水煤气是一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故D正确,故选D.
3. 下列气体溶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SO2溶解于水B.CO2溶解于水C.NO2溶解于水D.NH3溶解于水
参考答案:
C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发生的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二氧化碳溶于水反应生成碳酸,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二氧化氮溶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D.氨气溶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4. 塑化剂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增塑剂DCHP可由邻苯二甲酸酐与环己醇反应制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邻苯二甲酸酐的二氯代物有3种 B.环己醇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
C.DCHP能发生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D.1molDCHP最多可与含2molNaOH的溶液反应
参考答案:
D

5. 下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原子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单质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置换出b单质
B.b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更稳定
C.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弱
D.原子半径a>b>d
参考答案:
B

6.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
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H>0,P2>P1
B.反应Ⅱ:△H<0,T1>T2
C.反应Ⅲ:△H>0,T2<T1
D.反应Ⅳ:△H<0,T2>T1
参考答案:
B
7. CaCO3在下列液体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纯水中B.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
C.0.1 mol?L-1的CaCl2溶液中D.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
参考答案:
D
8.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锌与稀硫酸反应: Zn+2H+=Zn2++H2↑
B.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 CO32-+2H+=H2O+CO2↑
C.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H++OH-=H2O
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OH-=Mg(OH)2↓参考答案:
A

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
B.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
C.25℃时,0.1mol?L﹣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
D.0.1 mol AgCl和0.1mol AgI混合后加入1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
参考答案:
C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A.加入醋酸钠,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
B.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为NH4NO3溶液,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C.硫化氢为弱电解质,而硫化钠为强电解质,等浓度溶液中硫化氢溶液中离子浓度远远小于硫化钠溶液中离子浓度;
D.AgCl与AgI的溶度积不同,所得溶液中c(Cl﹣)≠c(I﹣).
【解答】解:A.稀醋酸溶液中存在平衡:CH3COOH?CH3COO﹣+H+,加入醋酸钠,溶液中CH3COO﹣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故A错误;
B.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为NH4NO3溶液,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故溶液pH<7,故B错误;
C.硫化氢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而硫化钠为强电解质,等浓度溶液中硫化氢溶液中离子浓度远远小于硫化钠溶液中离子浓度,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故C正确;
D.均存在溶解平衡,溶液中Ag+浓度相同,AgCl与AgI的溶度积不同,所得溶液中c(Cl﹣)≠c(I ﹣),故D错误,
故选C.
10. 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
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乙醇和钠反应键①断裂
B.在Ag催化下和O2反应键①③断裂
C.乙醇和浓H2SO4共热140℃时,键①或键②断裂;在170℃时键②⑤断裂D.乙醇完全燃烧时裂键①②
参考答案:
D

11.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依次为6、7、1、3。

a、
b、c、d形成的简单离子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溶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
B. a和c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 四种元素离子半径:c>d>a>b
D. c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b是短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依次为6、7、1、3。

a、b、c、d形成的简单离子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由以上信息可以推出a、b、c、d依次是O、F、Na、Al。

A.氢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A正确;B. a和c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过氧化钠,B正确;C. 四种元素离子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C不正确;D. 钠是短周期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氟是短周期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D 正确。

12. 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
C.2p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Y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参考答案:
C

13.
1.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A.三氯甲烷B.乙醇C.苯D.四氯化碳
参考答案:
B
考点:分液和萃取.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混合物分层,说明两种液体不互溶.
解答:解:三氯甲烷、苯、四氯化碳都是不易溶于水的有机物,所以与水混合会分层,乙醇与水互溶,所以和水混合不分层,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液和萃取,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14.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L庚烷完全燃烧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7/22.4N A
B.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9N A
C.0.5 摩1, 3-丁二烯分子中含有C=C双键数为 N A
D.1 mol碳正离子(CH+ 3)所含的电子总数为8N A
参考答案:
A
15. 常温时,浓度均为0.01mol/L的四种溶液:①Na2CO3溶液,②NaHCO3溶液,③H2CO3溶液,
④CH3COOH溶液。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溶液中,将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其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
2c(Na+)=3c(HCO- 3)+3c(CO2- 3)+3c(H2CO3)
B.上述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④>③
C.上述四种溶液中,分别加水稀释,所得溶液中c(H+).c(OH-)的数值不变
D.上述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此时溶液的pH均增大
参考答案:
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铝等金属的性质:将一小片久置铝片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表面很快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触摸容器知溶液温度迅速上升,收集气体,检验其具有可燃性。

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

(1)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反应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填序号)
A. 铝与Cl-反应,铝与SO42-不反应
B. 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
C. 硫酸铜水解生成硫酸使铝钝化
D. 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
E. 生成氯化铝溶于水,而生成硫酸铝不溶于水(2)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是_______。

(3)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请从有关物质的浓度、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

(4)某同学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也能使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加快,他采取的措施可能是_______。

A. 用砂纸擦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B. 把铝片投入热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涤,再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C.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投入铝片
D. 在铝片上捆上几枚铜钉后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
(5)除去氧化铝的铝片与镁片为电极,在X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列表如下: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由此推知,金属作电极不仅与本身性质相关,而且与
______有关。

参考答案:
(13分)(1)D
(2)铜(1分)
(3)氢气(1分);①随着反应进行生成铝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增大,产生H+的浓度增大,②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加快,③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溶解。

(3分)
(4)A、B
(5)A,电解质性质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共6分)
(1)已知C2H5OH(g)+3O2(g)==2CO2(g)+3H2O(g) △H1,若使23 g C2H5OH(g)完全燃烧生成
H2O(g),则放出的热量为。

(2)已知2 H2(g)+ O2(g) ==2 H2O(g) △H=-483.6 kJ/mol
H2O(l)== H2O(g) △H=+44 kJ/mol
写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共6分)
(1)0.5△H1KJ/mol (3分)
(2)2 H2(g)+ O2(g) ==2 H2O(l) △H=-571.6 kJ/mol(3分)

18. .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B.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参考答案:
D

19. (6分)已知溶液中只存在OH-、H+、Na+、CH3COO-四种离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溶液中c(H
+) c(OH-)(填“>”,“=”或“<”)
(2)若溶液中c(Na+)>c(OH-)>c(CH3COO-)>c(H+),则该溶液中的溶质
为,
若溶液中c(CH3COO-)>c(Na+)>c(H+)>c(OH-),则该溶液中溶质
为。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NaOH溶液和醋酸溶液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NaOH) c(CH3COOH),混合前碱中c(OH-)和酸中c(H+)的关系c(OH
-) c(H+)。

(填“>”,“=”或“<”)
参考答案:
(1)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