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菜黄翅鱼汤的家常做法图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菜黄翅鱼汤的家常做法图解
黄翅鱼营养丰富,肉质佳美,经济价值高,是颇受大众爱好的食用鱼类,熬成鱼汤非常好喝。

店铺给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欢。

制作的食材
制作的步骤
1.黄翅鱼一只或多只,处理好晾干下。

免得煎的时候油爆
黄翅鱼不是市面上黄花鱼、黄瓜鱼要注意下
其他配料我们也准备好,属于中药材的也冲洗一下
【很多地方的桂枝都是切成小小段很粗的一个,那么你就放3片就好了】
2.锅热下油爆下姜
3.放入鱼双面煎下,除了去腥还能增加口感
4.煎好一面,换另一面也煎下
5.特写下很是漂亮哈
6.加入热水和药材煮个
7.8分钟即可,食用前根据你的习惯可以选择放不放调味
7.平时食用我们可以下根葱,如果是作为月子餐。

那么葱就不要下了,这样美味的调理鱼汤就完成了
黄翅鱼的简介
黄鳍鲷又名黄脚立、赤翅。

适应力强,生长快,为我国南方网箱养殖的重要对象。

黄鳍鲷体长椭圆形,侧扁,背面狭窄,腹面钝圆。

体高,头部尖。

背鳍鳍棘部与鳍条相连。

尾叉形。

体色青灰带黄,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线,沿鳞片而行。

背鳍、臀鳍的1小部份及尾鳍边沿灰黑色,腹鳍、臀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为黄色。

该鱼广泛散布于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红海及我国台湾、福建、广东沿海。

在河口半咸水域亦有散布。

黄鳍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

幼鱼的适温范围较成鱼窄,生存温度9.5—35℃,生长最适水温为24—28℃。

成鱼则可抵抗2℃的低温和35℃的高温,生长最适水温为26—30℃。

适盐范围较广,在盐
度为0.5‰—4.3‰之间的海水中都可生存。

可以从海水中直接移入淡水,在半咸水中生长最好。

仔鱼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鱼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主要为底栖硅藻,也食小型甲壳类。

对饵料要求不严格。

仔鱼期常因饥饿而相互残食。

摄食强度以水温24℃以上最大。

1龄鱼体长16.9厘米,重150克;2龄鱼体长21.8厘米,重325克;3龄鱼体长26.2厘米,重550克左右。

黄鳍鲷有明显的生殖迁移活动,在产卵期来临之前约两个月,从近岸半咸水海区向高盐的深海区移动,产卵后又回到近岸。

1龄鱼性腺开始发育,至2龄即发育成熟。

在我国南方近岸产卵适温为17—24℃,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产卵,1—2月份可见鱼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