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易班平台打造特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以云南省高校“一月易主题”系列活动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第10期
总第535
期
教育论丛
DOI:10.16653/ki.32-1034/f.2020.010.029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把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引向深入,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促进网络育人合力形成,按照教育部工作部署,2017年10月起,云南省77所高校相继启动了易班建设工作,累计注册认证师生66.8万余人。
易班作为集思想教育、教育教学、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实名制综合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目前已经逐步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新时代下创新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抓手。
如何通过易班平台开展特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断丰富网络内容供给,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的效果,仍然是高校在易班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打造网络思政特色品牌
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与易班建设工作相融合,充分发挥易班网络平台主阵地的作用,打造“一月易主题”系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特色品牌,旨在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网络素养,培育校园好网民。
“一月易主题”系列活动为云
南省网络思想政治和易班建设工作的年度任务,结合高校工作实际,以提升网络素养为主题,贯穿网络安全、网络文明、网络活动、网络文化等活动内容。
通过活动开展,推出优秀网络成果,以丰富的网络活动引导学生自愿融入易班,改进和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活动开展以来,激发了省内高校大学生参与网络活动、创作网络文化作品的热情,丰富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成果,进一步促进了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完善协同推进工作机制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构建“省级相关部门主推+省中心主建+高校主导+学生主体”的协同推进机制。
省级相关部门、省中心和高校加强多方协调联动,充分发挥省级相关部门的行政资源优势,加强组织领导和总体部署,面向省内高校部署、推广和宣传,在省内高校中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建立督查制度,健全奖惩制度,统筹推进活动良性开展。
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和易班发展中心主要负责网络主题活动的实施与平台建设,制定活动指导方案,跟踪活动实施,定期调研,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总结推广好的
利用易班平台打造特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
——以云南省高校“一月易主题”系列活动为例
高
磊
董国军
杨开洁
吴晨旭
摘要:文章以云南省高校“一月易主题”系列活动为例,介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的主旨和目标,分析了
以学生为主体,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围绕强化网络活动内容引导,从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结合时政主题、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等方面对网络主题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校;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
-90
2020年第10期总第535
期教育论丛
经验和做法。
各高校以校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和易班发展中心为主导,将“一月易主题”系列活动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强化保障力度,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整合校内资源,精心策划,落实落细活动各项部署;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校内易班工作队伍、辅导员、思政工作骨干、教学名师的网络教育引导作用;广泛发动、深入动员,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积极提炼本校特色亮点,打造高校个性化网络思想政治活动品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成果。
网络主题活动的组织开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通过易班平台实现与大学生的广泛沟通,听取学生意见,结合网络热点焦点,以学生为主体,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进行有效引导和疏通,吸引更多的学生共同参与网络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易班平台思想教育功能,实现易班为学生服务、由学生主创、受学生欢迎的目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三、强化网络活动内容引导
坚持思想引领和网络素养提升相结合,通过“一月易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推进高校网络活动和网络文化改革创新。
促进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营造健康向上的互联网学习、生活和实践创新氛围,强化活动内容引导,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实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1.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
开学、毕业、考试等重要的时间节点往往会对学生产生不一样的意义,因此把握好重要时间节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尤为关键。
在开学季以易班平台为依托开展新生迎新、入学教育,宣传推广易班网络平台,增强易班用户使用黏合度;在毕业季,以感恩母校、文明离校为主线,宣传网络文明知识,开展文明离校、文明毕业等主题教育活动,评选展示校园好网民,积极培育中国好网民;每年的寒假期间,开展学子点赞家乡活动,通过征文、视频、绘画等网络作品方式,讲述家乡变迁发展、身边先
进人物故事等;暑假期间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暑期社会实践之中,记录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奋斗的“身边人身边事”,在亲身参与中受教育、长才干;在考试季广泛开展诚信主题教育,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号召广大学生认真备考、积极应考,坚决杜绝违纪作弊等行为的发生;在“双11”“双12”等时间节点,开展金融知识进网络活动,提升大学生防范金融诈骗能力,教育学生远离非法校园贷、套路贷,科学理性对待“双11”“双12”,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2.密切结合时政主题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祖国的发展密不可分。
因此,对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必须与时政主题密切结合,引导大学生勇于肩负历史重任,将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作为自己的自觉追求。
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契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活动形式,将新思想和新理论润物无声地融入到网络活动中,牢牢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以“网络安全宣传周”为主线,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充分利用易班网平台开展抗疫主题网络活动,深入宣传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师生积极行动、担当作为,开展疫情防控正面宣传引导,提升师生自我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学校相关规定。
同时,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学习生活指导,注重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居家自主安排好学习生活,以饱满向上的心态积极对待在线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线上学习有效果”。
3.深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不变的主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列
-
-91
2020年第10期
总第535
期
教育论丛
活动中,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抓手,结合青春告白祖国系列活动,充分用好五四青年节、国庆节这两个重要节日,在广大学生中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宣传青年学生中的先进典型,讲述爱国奋斗青春故事,生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彰显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优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利用好中华传统节日、纪念日,在网络中形成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4.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
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离不开优秀的网络文化作品。
“一月易主题”系列活动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紧密结合,鼓励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积极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生产。
以全国、全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微视频大赛、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培育创建、校园好网民评选等活动为抓手,积极引导大学生用自己的视角、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方式进行网络文化作品创作。
不断强化守正创新,加大优秀网络文化供给力度,推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作品生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工作开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按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方法,将总结的经验和做法在活动时间中进行检验,形成时代感强、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精品工作案例,抓住契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积极运用易班等新媒体平台深入推广,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新媒体传播矩阵作用,加大优秀成果的宣传力度,扩大高校网络文化影响力,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唱响时代主旋律,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易班平台作为新时代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现实意义。
云南省级相关部门、省中心和高校应加强多方协调联动,主动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新形式、新方法,结合自身实际打造个性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品牌。
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着重强化网络活动内容的引导,在网络活动中实现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和网络素养的提升,推动全国教育大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议精神落地生效,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田云辉,余红珍,张聪,等.高校易班网络工作队伍建设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9(4).
[2]韩万友,陶兴旺,李抗,等.基于易班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9(8).[3]余俊渠.易班平台在高校大思政建设中的功能与路径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4]吴昊,朱明伦.基于易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与展望[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
[5]李攀.基于易班为载体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智库时代,2019(35).
[6]梁晶晶.高校易班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推广探析[J].青年与社会,2019(22).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下以易班为载体的高校网络思政育人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AFSZ19002)]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云南省高校易班发展中心>)
-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