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2020年九年级秋期第三次化学月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2019- 2020学年度第三次月考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氣气可作食品保护气
B.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
C.干冰可用来人工降雨
D.焦炭可用来冶炼金属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B.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黑色固体
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3.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 NaCl、CuSO4
B.CO2、O2
C. Si、CO2
D. Ar.、Au
4.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将CO2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加热试管.然后在试管中加入活性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红色→紫色→无色
B红色→无色→紫色
C.无色→紫色→红色
D.监色→紫色→无色
6.如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O”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则该反应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有单质生成
C.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7.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 2 H 5SH)。

可以揭醒人们预防煤气盘谰。

乙硫醉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22252C H SH 9O CO 2X 6H O 4+++点燃则x 的化学式为
A. SO 3
B.SO 2
C.CO
D. H 2SO 4
8将N 2、CO 、CO 2的混合气体先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通过灼热的CuO 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
A.N 2、CO 2
B.N 2
C. CO 2
D. N 2 、CO 2、CO
9.“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令的热门话题。

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 减少使用含碳的燃料
B.可以有效防止温室效应
C.大力推广使用断能源和新燃料
D.其中“碳”指的是碳单质
10.在反应A+3B=2C+3D 中,已知2.3gA 跟4.8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已知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46
B,32
C.96
D.48
11.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 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物质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丁是生成物
D.甲待测值是3
13.对乙酰氨基苯酚(C 8H 9NO 2 )是速效感冒胶囊的有效成分之一。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乙酰氨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1
B.对乙酰氨基苯酚中含有2个氧原子
C.对乙酰氨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对乙酰氨基苯酚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8:9: 1:2
14.将一定量的CO 2通入足量Ca(OH)2溶液中得沉淀 A g.若将等质量的CO 2经过如下变化: 12CO CO CO →→,再将CO 2通人足量Ca(OH)2溶液得沉淀Bg.则A 和B 的关系是
A.2A-B
B.A-B
C.A-2B
D.A>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有下列五种物质:氧气、酒精、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用化学式填空。

(1)在冶金工业上可用作还原剂的氧化物是 。

(2)高梁、玉米和薯类经发酵、蒸馏可得到的绿色燃料是 。

(3)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物质是 。

(4)最清洁的燃料是 。

16.氧元素与氮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17.酸雨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

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和CO 2,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2)上述反应产生的CO 2大量排放会导致 ,植树造林.低碳环保刻不容暖。

18.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 。

(2)能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 。

(3)热水的作用是 。

19.X 、Y 、Z 三种物质均含碳元素,根据下列三个化学方程式:①Z+Y 2X 高温 .②22X+O 2Z 点燃 ③2CuO Y 2Cu Z ++↑点燃,回答问题:
(1)X 、Y 、Z 的化学式分别是X ;Y _;Z 。

(2)X 与Z 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20.在点燃的条件下.4.4gC 3H 8与12.8gO 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 H 2O 、4.4gCO 2和agCO 。

则CO 的质量 为 g;该反应中C 3H 8和O 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 (2分)趣味实验,将一手帕放在100 ml 乙醇和75 ml 水构成的溶液里浸泡,等手帕投透后拿出来点燃。

可以看到明显的火焰,但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1)请解释手帕没有燃烧的原因。

(2)写出此实验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2. (3分)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曲线(填“①”或“2”)表示的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

(3)对比分析a、b两点可知。

化学反应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 (写一条即可)
23.(2分)你能用多种不同的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吗?请写出两种鉴别的方案(写出方法,现象和结论)。

24.(3分)右图装置在化学实验中被称为“万能瓶”,因为它在化学实验中有许多用途,如:洗气、贮气、检验气体等。

(1)如果用该装置,利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应如何操作?
(2)如果用该装置,利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从哪个管进?
(3)给病人输氧气时,利用该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约半瓶蒸馏水,题中的哪根管接盛放氧气的钢瓶?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实验室用如图①装置来制取气体: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利用注射器可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如图②,在锥形瓶内装适量的水,使长颈漏斗末端浸没在液面以下,将活塞缓慢往外拉,若观察到,则装置不漏气。

(3)实验室用A、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

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现制取较干燥的甲烷应选用的一套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5)课外小组的同学用B装置进行实验,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取25 g贝壳粉碎后放人装置中,加入稀盐酸,当加入100 g稀盐酸后发现不再产生气泡,并测得剩余物总质量为120.6g(杂质不参加反应)。

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