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高三二模化学反应原理汇编(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北京高三二模化学反应原理汇编(一)
一,西城
26.(12分)CO2甲烷化是一种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Ⅰ.热化学转化
CO2甲烷化过程发生反应:CO2(g)+4H2(g)CH4(g)+2H2O(g)ΔH
(1)每生成1mol CH4(g),放热165 kJ,则ΔH=______。

(2)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

温度升高,K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其他条件不变时,一段时间内,压强对CO2的转化率及CH4的选择性的影响如下图。

注:选择性=转化为目标产物的原料量÷原料总的转化量
CO2甲烷化反应选择0.1MPa而不选择更高压强的原因是______。

Ⅱ.电化学转化
多晶Cu可高效催化CO2甲烷化,电解CO2制备CH4的原理示意图如下。

电解过
程中温度控制在10℃左右,持续通入CO2。

阴、阳极室的KHCO3溶液的浓度基本
保持不变。

(4)多晶Cu作______(填“阴”或“阳”)极。

(5)结合电极反应式,说明阴极室KHCO3溶液浓度基本不变的原因:______。

(6)上述电解过程中采取了______措施(写2条即可)使CO2优先于H+放电。

二,朝阳
26.(13分)以海绵铜(CuO、Cu)为原料制备氯化亚铜(CuCl)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溶解”过程:
生成CuSO4的反应方程式:CuO + H2SO4 === CuSO4 + H2O、。

(2)“吸收”过程:
① 2NO(g) + O2(g) 2NO2(g) H = -112.6 kJ·mol-1
提高NO平衡转化率的方法是(写出两种)。

②吸收NO2的有关反应如下:
反应Ⅰ:2NO2(g) + H2O(l) === HNO3(aq) + HNO2(aq) H = -116.1 kJ·mol-1
反应Ⅱ:3HNO2(aq) === HNO3(aq) + 2NO(g) + H2O(l) H = -75.9 kJ·mol-1
用水吸收NO2生成HNO3和NO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电解”过程:
HNO2为弱酸。

通过电解使HNO3得以再生,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4)“沉淀”过程:
①产生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加入适量Na2CO3,能使沉淀反应更完全,原因是。

(5)测定CuCl含量:
称取氯化亚铜样品m g,用过量的FeCl3溶液溶解,充分反应后加入适量稀硫酸,
用x mol·L-1的K2Cr2O7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y mL。

滴定时发生的离
子反应: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
样品中CuCl(M=99.5 g·mol-1)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三,顺义
26.(12分)粗铜精炼后的阳极泥含有Cu、Ag和Au(金)等。

湿法处理阳极泥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在粗铜精炼过程中,粗铜与电源的__________极(填正、负)连接;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浸铜过程中,浸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中实际需要H2O2的量要远远超过浸铜所需的理论用量,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浸金时,Au转化为AuCl4-。

在理论上,提取金的过程中反应消耗NaClO3和H2C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4)已知: 浸银时发生反应AgCl+2SO32- Ag(SO3)23-+Cl-;Ag(SO3)23-将HCHO氧化为CO32-。

①为减少废液排放,充分利用资源,向浸银残液中通入气体X得到Na2SO3再生液,X
是__________。

②在提取银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Na2SO3再生液的循环使用次数与银的浸出率关系
如图所示。

试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东城
26. (13分)某小组模拟工业上回收分银渣中的银,过程如下:
(1)Na2SO3溶液和氨水均可作浸出剂,但由于氨水易(填物理性质),故用Na2SO3溶液更环保。

(2)Ⅰ中主要反应:AgCl + 2SO32-Ag(SO3)
2
3-+ Cl-。

研究发现:其他条件不变时,该反应在敞口容器中进行,浸出时间过长会使银的浸出率(浸出液中银的质量占
起始分银渣中银的质量的百分比)降低,可能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研究发现:浸出液中含银化合物总浓度与含硫化合物总浓度及浸出液pH的关系如下图。

①pH=10时,含银化合物总浓度随含硫化合物总浓度的变化趋势是。

②解释①中变化趋势的原因:。

③pH=5时,含银化合物总浓度随含硫化合物总浓度的变化与pH=10时不同,原
因是。

(4)将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Ag(SO
3
)
2
3-+□OH- +□=== □+□+□+ CO32- (5)Ⅲ中回收液可直接循环使用,但循环多次后,银的浸出率会降低。

从回收液离子浓度变化和反应限度的角度分析原因:。

五,丰台
26.(13分)含+6价铬的废水毒性强,对环境污染严重。

化工厂常用SO2处理含铬废水,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C r (+6)去除率
已知:Cr 2O 72- + H 2O
2CrO 42- + 2H +
(1)将吸收塔中1mol Cr 2O 72-与SO 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补全。

Cr 2O 72-(aq) + SO 2(g) + + + ΔH = -1145 kJ/mol (2
① 由上述数据获得的结论..
有 。

② 实际工业生产控制pH = 4左右的原因是 。

③ 下列说法不合理...
的是 。

a. 该酸性含铬废水中一定含有CrO 42-,pH 越大其含量越高
b.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吸收塔中反应的K 增大,有利于除去Cr (+6)
c. 理论上看,SO 32-、Fe 2+等也可以用于除去Cr (+6)
(3)其他条件不变,研究温度对Cr (+6)去除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1 图2
30min 前相同时间内,80℃的Cr (+6)去除率比40℃高,30min 后80℃的 Cr (+6)去除率低,原因分别是 ; 。

(4)图2为Cr (+3)微粒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 的变化关系示意图,中和池中应控
制pH 范围为 。

(5)废水中Cr (+6)总浓度为a×10-3 mol/L ,处理1000 L 废水,去除率要求达到
99.95%,理论上需要SO 2物质的量为 mol (写计算式)。

2019北京高三二模化学反应原理汇
参考答案
pH 2 4 6 Cr (+6)
最大去除率
99.99%
达排放标准 99.95% 达排放标准 99.5% 未达排放标准
时间
30 min
35 min
45 min
C r (+3)物质的量分数
一,26.(12分,(2)每空1分,其它每空2分)
Ⅰ.(1)-165 kJ ·mol −1
(2) 减小
(3)在0.1MPa ,CO 2的转化率及CH 4的选择性较高,加压CO 2的转化率及CH 4的选
择性变化不大,且加压会增大投资和能耗
Ⅱ.(4)阴
(5)阴极发生反应:9CO 2+8e −+6H 2O ==CH 4+8HCO 3−,每转移8 mol 电子,阴极生成8 mol
HCO 3−,又有8 molHCO 3−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阳极室,且K +的浓度不变,所以阴极室的KHCO 3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6)以pH≈8的KHCO 3溶液为电解液;温度控制在10℃左右;持续通入CO 2;用多
晶铜作阴极等
二,26.(13分)
(1)324423Cu 2HNO 3H SO 3CuSO 2NO 4H O ++=+↑+ (2)① 降低温度、增大压强、提高()2O c 等
② 3NO 2(g) + H 2O(l) = 2HNO 3(aq) + NO(g) △H=﹣ 212.1 kJ·
mol -1 (3)223HNO 2e H O 3H NO +--+=+
(4)① 22224
2Cu SO 2Cl 2H O 2CuCl SO 4H +--
++++=↓++ ② 23CO -
消耗H +,使()
H +c 减小,有利于生成CuCl 的反应正向进行
(5)
0.597xy
100%m
⨯ 三,26.答案:(1)正; Cu 2++2e - === Cu (2)Cu+H 2O 2+2H +
Cu 2++2H 2O ;
大量H 2O 2在CuSO 4催化下,受热分解。

(或氧化阳极泥中的银也要消耗H 2O 2.) (3)1:3 (4)① SO 2
②在Na 2SO 3再生液含有Cl -,多次使用Na 2SO 3再生液会积累大量Cl -,c (Cl -)增大,使AgCl+2SO 32- Ag(SO 3)23-+Cl -平衡逆向移动,抑制AgCl 的溶解。

四,26.(13分)
(1)挥发
(2)2SO 32- + O 2 === 2SO 42-
(3)① 含银化合物总浓度随含硫化合物总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② 浸出液中c (SO 32-)增大,使浸出反应的平衡正向移动
③ pH 较小时,SO 32-与H +结合生成HSO 3-或H 2SO 3,尽管含硫化合物总浓度增大,但c (SO 32-)均较小
(4)4Ag(SO 3)2
3- + 6OH - + HCHO === 4Ag + 8SO 32- + 4H 2O + CO 32- (5)随着循环次数增加,浸出液中c (SO 32-)减小、c (Cl -)增大,均使AgCl + 2SO 32-
Ag(SO 3)2
3- + Cl -的限度减小 五,26.
(1). 2H +(aq )+3SO 32 (aq ) -+C r2O 72-(aq ) == (3). 2Cr 3+(aq )+ 3SO 42-(aq ) +H 2O (l ) (2). pH 越大,Cr (+6)的去除率降低,反应速率越慢 (7). 与pH=2相比,pH=4时,Cr (+6)的去除率已达排放标准,控制pH=4左右可减少中和池中NaOH 的用量,节约成本 (3). 30min 前,Cr (+6)去除率主要由反应速率决定,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因此80℃的去除率更高 (10). 30min 后,Cr (+6)去除率主要有反应限度决定,Cr 2O 72-与SO 2的反应放热,温度越高,K 越小,因此80℃的去除率比40℃低。

(4). 8~9.5左右 (5). 1.5a ×9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