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忻州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测试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Al-27 Na-23 Cl-35.5
K-39 Ca-40 Ba-137 Fe-56 Mg-24
第Ⅰ卷(选择题,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B.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在选择性表达时会使细胞中mRNA种类发生差异
C.结核杆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D.高尓基体、中心体和核糖体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
C.神经递质和激素均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D.神经递质和激素均需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3.某种植物正常群体中可产生少量突变类型,突变类型可产生有毒的生物碱,导致食用此种植物的某种昆虫死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此种突变类型对昆虫的变异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
B.如果昆虫没有产生适应植物突变的变异,可能导致其灭绝
C.昆虫对此种植物的选择作用,可能导致毒性突变的基因频率增加
D.昆虫和植物之间的相互选择,最终总会使其中一种生物被淘汰
4.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中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②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③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概念模型
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⑤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是自变量,NaOH扩散速度是因变量
⑥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两实验中的作用相同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5.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B.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C.HIV 病毒主要攻击T 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适当提高免疫力
6.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曲线a,人工养殖或农作物播种时密度不宜过大
B.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的最基本特征,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
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可用样方法
C.由曲线b 可知,对于群居生活的动物来说,种群密度过大
或过小都不利于种群的繁衍
D.随着两类生物的种群密度增加,生存斗争都更加激烈
第Ⅱ 卷(必考题共129分,选考题45分,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做答;第33—
40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
29.(8分) 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

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
答有关问题。

A为开关;B为玻璃钟罩;C为转基因作物;D为烧杯(内装有NaHCO3或NaOH溶液);E为红墨水滴;F为直尺
Ⅰ.实验步骤: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溶液,装置乙作对照组。

②将甲、乙两装置的玻璃钟罩处理,放在温度等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装置乙作对照组。

②。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的情况
测定植物呼吸作用甲装置(填左或右)移1.5厘米
乙装置右移0.5厘米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甲装置(填左或右)移5.5厘米乙装置右移1.5厘米
Ⅱ.实验分析:
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 1 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 1 g。

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g/小时。

光照下1小时,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是g。

30.(9分)根据下列两个图回答问题:图一是分泌细胞(甲)分泌的某种物质(①)与靶细胞(乙)结合的示意图;图二为突触结构放大图:
(1)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甲、乙两种不同细胞的形成是的结果;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乙细胞观察不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2)若甲表示胰岛A细胞,则①表示,①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3)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能否为垂体细胞?。

简要说出理由:。

(4)图二所示突触由(填标号)组成。

(5)图二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小泡内递质的释放需要
_ _______(细胞器)提供能量。

小泡内递质的释放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有关。

31.(l0分)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某昆虫种群数量λ值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
(1)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
是增长,第5年λ变小的原因
是。

(2)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
物群落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为提高牧草产量,计划在该草原上喷
施某种化肥,若探究这种化肥是否不利于上
述昆虫的存活,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预测
结果。

实验步骤:①将生理状况相似的昆虫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

②实验组用的牧草饲喂,对照组用的牧草饲喂
③将两组昆虫置于饲养。

④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组昆虫的生存率。

结果预测:若实验组昆虫生存率对照组,说明此化肥不利于该昆虫的生存;若两组昆虫生存率或实验组对照组,说明此化肥对昆虫没有不利影响。

32.(12分)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细胞有个巴氏小体。

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

(2)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 A Y的猫毛皮颜色是。

若巴氏小体上的A、a基因也可以表达,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 a X a和X A 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9.【生物——选修1:现代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驰名中外,其制作过程中所用的微生物主要是,臭豆腐表面往往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际上是微生物的,它对人体是无害的,在的协同作用下,豆腐就转变成了风味独特的腐乳。

(2)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细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制成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若想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可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3)Taq细菌1966年被发现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它的发现促成了PCR技术的自动化,这是因为它为PCR技术提供了,这说明在寻找目的菌时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去寻找,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也应用了同样的原理,即人为提供目的菌生长的条件,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一般都含(至少答出3种)等主要营养物质。

(4)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其中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常用的方法是。

40.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学技术】(15分)
胚胎工程技术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如图是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相关情况,其中供体1是良种荷斯坦高产奶牛,供体2是黄牛,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1中获得的小牛,其遗传物质来源于,细胞B的名称是。

(2)应用2中牛完成体内受精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刚种植在子宫内的胚胎其发育程度一般为,胚胎种植后可以通过__________从母体获得正常发育所需要的物质。

这种试管牛的产生,采用的胚胎工程技术有(至少答出2种)等。

(3)应用3中细胞C取自牛胎儿的,或细胞。

(4)应用4中通过技术获得二分胚①和②,得到两只小牛,可以通过PCR技术进行小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也可以在细胞水平上通过对___________的分析进行性别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