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应用于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以笔者
所在医院收治的152例硬膜镇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所选取的患者均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依据不同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76例。

试验组应用0.2%罗哌卡因麻醉,对照组应用0.25%罗哌卡因麻醉。

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0.5、1.5、3.5、5.5 h)的视觉模拟评分(V AS)、术后不同时间(40 min、5 h)心率、术后不同时间(40 min、5 h)平均动脉压、术后不同时间(40 min、5 h)脉搏氧饱和度、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40 min、5 h 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术后0.5、1.5、3.5、5.5 h的V 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0.2%罗哌卡因应用于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V AS评分。

标签:罗哌卡因;临床麻醉;疼痛治疗;应用价值
罗哌卡因是一种酰胺类的长效局部麻醉药物,该药物被广泛使用在临床手术中[1]。

有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其所具备的麻醉效果及镇痛效果往往也有所差别,罗哌卡因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神经麻醉阻滞中[2]。

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硬膜镇痛患者152例作为研究主体,分析罗哌卡因应用于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硬膜镇痛患者152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所选取的患者均为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依据不同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76例。

排除标准:(1)呼吸抑制者;(2)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3)重症肌无力者;(4)过敏体质者;(5)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试验组男55例,女21例;平均年龄(60.01±3.52)岁,平均体重(63.02±5.18)kg,平均手术时间(127.05±23.51)min;疾病类型:35例肺癌、11例心脏手术、30例胸部创伤。

对照组男53例、女23例;平均年龄(60.06±3.52)岁,平均体重(63.10±5.16)kg,平均手术时间(127.11±23.49)min;疾病类型:33例肺癌、14例心脏手术、29例胸部创伤。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全部对研究知情,同时签署知情协议书,符合笔者所在医院伦理会的相关要求。

1.2 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半小时前均注射0.5 mg阿托品(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
药准字H12020384),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立即建立好静脉通道,实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处理。

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和静脉联合方法,经过硬膜外导管注入罗哌卡因(广东华润顺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325)。

麻醉诱导顺序:(1)注射0.05 mg/kg咪唑安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5);(2)注射0.3~0.4 μ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256);(3)注射
1.5 mg/kg丙泊酚(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23);(4)注射0.8 mg/kg阿曲庫铵(福建华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850024)。

手术过程中需要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从而维持好肌肉松弛状况。

除此之外,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试验组在手术前半小时注射0.2%罗哌卡因5 ml,对照组在手术前半小时注射0.25%罗哌卡因2 ml。

拔管标准:(1)患者恢复自主呼吸;(2)抬头时间超过3 s;(3)脉搏氧饱和度超过93%。

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多功能监护仪来常规监测患者的血压状况、血氧饱和度状况和心电图等参数指标。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40 min、5 h)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术后不同时间(0.5、1.5、3.5、5.5 h)的视觉模拟评分(V AS)。

V AS评价标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且能忍受;4~6分为出现疼痛状况且影响到睡眠但是能够忍受;7~10分为出现强烈疼痛且影响睡眠和食欲。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与研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40 min、5 h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比较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40 min、5 h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0.5、1.5、
3.5、5.5 h的V AS评分比较
试验组术后0.5、1.5、3.5、5.5 h的V 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手术结束后患者的疼痛感成为了近些年临床麻醉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同麻醉方法所起到的麻醉效果往往也有所不同[3]。

手术疼痛与一般的生理疼痛比较而言具有显著差异,受到损伤刺激之后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中间胞质出现反向流动状况,再释放出P物质,不断增加患者损伤部位的血管通透性,继而释放大量的前列腺素,最终产生一系列的痛感[4]。

基于此,广泛降低了患者的痛觉阈值。

根据研究资料显示,动物和人体对罗哌卡因均具有比较高的耐受性,大剂量的使用罗哌卡因不会显著增加患者的心肌毒性[5]。

临床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大剂量的罗哌卡因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局部麻醉药物,临床资料显示动物和人体对罗哌卡因有比较高的耐受性。

大剂量的罗哌卡因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布比卡因[6]。

罗哌卡因由于长期的麻醉作用,在术后仍然能够维持一定的镇痛效果,加上手术过后及时补充好相应药物,最终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7]。

舒芬太尼是一种选择性的
μ受体,镇痛效果较为显著。

舒芬太尼的脂溶性比较高,更为容易通过神经束膜来快速进入到脑脊液中,最终起到良好的效果和作用等[8]。

利用镇痛泵加以控制麻醉能够成为临床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中所利用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镇痛,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9]。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人体对罗哌卡因具有比较高的耐受性,大剂量使用罗帕卡因会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状况,羅哌卡因不会增加患者的心肌毒性作用[10]。

应用0.25%罗哌卡因麻醉方法复合舒芬太尼无法提供足量的镇痛效果,可能与其相互作用有关,因此需要在手术过后追加芬太尼[11]。

舒芬太尼相比起芬太尼而言具有显著镇痛作用,半衰期是芬太尼的两倍作用,在术后追加芬太尼能够降低术后疼痛评分[12]。

应该指出的是,因为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能够通过阻滞阿片受体,起到良好的增强局部麻药的镇痛作用[13]。

与此同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麻醉药物的浓度,减少药物用量,减轻麻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

随着罗哌卡因浓度的不断增加,患者的镇痛效果也随之增加,但与此同时会显著加强运动阻滞作用[1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不同时间V 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试验组应用0.2%罗哌卡因麻醉方法比较显著,最终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0.2%罗哌卡因应用于临床麻醉和疼痛治疗中的效果优于其他剂量的效果,能够显著降低视觉模拟评分。

参考文献
[1]葛志军,戴体俊,曾因明,等.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6,27(2):103-105.
[2]金小高,罗爱林,王金韬,等.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作用的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5):145-147.
[3]岳红丽,韩如泉,李彦平,等.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及安全性[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8):657-660.
[4]张大志,王铁军,冯磊,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婴幼儿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0):852-853.
[5]邓小兵,沈艳喜,涂成刚,等.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5,10(23):2733-2735.
[6]李小娟,王元祥.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应用的效果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12):48.
[7]徐世元.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对中枢神经的毒性作用及其防治[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8):732-734.
[8]蔡昀方,王理仁.探讨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12):1452-1453.
[9]徐世元.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对周围神经的毒性作用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08,29(6):571-573,577.
[10]陈清瑞.探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8):122.
[11]彭洪常,俞盛辉,任秋生,等.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腹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16(20):2014-2016.
[12]文四成,陈潜沛,欧阳天纬,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5):472-475.
[13]张佣来,沙蕊,刘晶宇,等.罗哌卡因浸润麻醉联合地佐辛静脉麻醉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全麻恢复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21(2):139-143.
[14]苏鸿莉,晋雅玲,李玲霞,等.高低比重罗哌卡因的联合应用对脊髓麻醉剖宫产孕妇血流动力学特征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8(12):2015-2018.
[15]王辉,吴永刚,任国玲,等.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20(3):142-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