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 动能和势能》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品质和创新精神,有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1.重点:(1)动能、势能的概念。
(2)探究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2 .难点:能的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直观演示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动能演示器、橡皮筋、衣架、钢球、泡沫、铁钉、若干个硬币【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小鸟与飞机相撞的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弱小的飞鸟能把钢铁飞机撞个洞?学完我们今天这节课《动能和势能》。
就可以搞清楚这一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能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能,如热能,电能,光能等。
能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能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那密切联系。
在前面几节课中,我们知道做功需满足什么条件呢?
学生: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2.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教师:那我们看下列物体是否做功?多媒体展示打桩机上被举高的重锤把木桩打进地里,被拉弯的弓可以把箭弹射开,流水能推动竹排三幅图片。
归纳: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物体具有能量。
能量简称“能”。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我们就说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
能的单位是焦耳(J)
教师:同学们下列物体是否具有能呢?并试着分成三类。
多媒体展示图片(疾驰的汽车,高挂枝头的苹果,拉伸变形的橡皮筋,高举的重锤,拉开的弓,流动的水)
学生分析讨论归纳3种能量的特点和概念。
(二).动能
教师:强调动能定义,并多媒体播放海啸视频,提出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学生猜想,设计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并提出三个问题? (1)采用的实验方法是什么?(2)实验实验步骤 (3)比较动能大小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请学生上来演示实验。
实验1: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用悬吊的小钢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滚下,撞击圆柱体,观察被撞击的距离。
根据圆柱体被推动距离的远近判断钢球具有的动能大小。
圆柱体被推动的越远,说明钢球做的功越多,也就是具有的动能越大。
实验2: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用悬吊的不同质量的小球从相同高度滚下,撞击圆柱体;观察被撞击的距离。
通过以上实验归纳: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想想议议,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小鸟能把飞机撞个洞?(三).重力势能
教师强调重力势能定义,播放瀑布流水视频
2.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学生猜想,设计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已有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并提出三个问题?(1)采用的实验方法是什么?(2)实验步骤(3)比较重力势能大小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请学生上来演示实验。
实验1: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高度的关系
学生用相同质量的硬币圆柱体,从不同高度落到铁钉上,观察铁钉陷在泡沫的深度。
陷得的深度越深,说明圆柱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实验2: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学生用同不同质量的圆柱体,从同一高度落到铁钉上,观察铁钉陷在泡沫的深度。
通过以上实验归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被举得越高,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多。
思考:为什么小区有禁止高空抛物标志?一个鸡蛋都能引发血案?四.弹性势能
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教师拿出自制弹弓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实验。
2.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通过实验得出:弹性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五.课堂小结
提问学生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练习(牛刀小试)
通过几道基础让学生完成,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并且让学生课后完成一课一练
七.板书设计
11.3动能和势能
1.能
2.动能:运动速度和质量
3.重力势能:被举高度和质量
4.弹性势能:弹性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