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施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施工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土地开垦和挖掘会对地表地貌进行改变。
水利工程大多需要在山区或河流附近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土地进行开垦和挖掘,这将会改变原有的地表地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一些原本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区经过水利工程的开发和施工后,可能会变得景观单一、植被稀少,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水利工程建设会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一般涉及到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改造和调节,这将会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冲击。
修建大坝和水库时会淹没大量的土地,这不仅导致了土壤的破坏和植被的消失,还可能会影响到水体中的鱼类、水生植物等生物群落的存活和繁衍。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也会对水体产生污染,影响水质的良好状态。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大规模的土地开挖和建筑工程,这将会破坏周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一些原本生活在施工区域内的野生动物,由于失去了生存的栖息地或者生存资源,可能会被迫离开施工区域,甚至导致种群的减少甚至灭绝。
施工过程中排放的噪音、振动和尘土也会对周边的野生动物产生一定的干扰和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会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施工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利用和调控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会导致水体的淤积和污染,甚至会改变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些不合理的堤防修建和河道开挖可能会破坏了河流的自然冲淤过程,导致河道水流淤积和洪水风险的增加。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开垦和挖掘、水体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合理的建设措施和施工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水电工程目前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并没有形成国际通用的标准,只是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条文的制定,因此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具有不确定性的,这也就导致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
通常来说,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当地的水质、地质、气候、生物等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进行相关的生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一、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水质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一般是将天然河道中的水流进行截流,这会导致水流减慢,上游河道水面扩宽,局部河道的水流速度降低,导致水流的驱动力不足。
因为快速流动的水能够溶解更多的空气,能够给河流中的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从而让河流保持良好的水质,但是水利工程会破坏这种生态平衡,导致河流的含氧量降低,使得河道的污染物增加,会导致河流周边的水资源和农业灌溉用水受到污染。
另外,水库的建设会使得多个河段的水流速度降低,最终导致河流受到污染。
另外,在建设的过程中,各种难以降解的材料使用在水利工程当中,会在长期的浸泡过程中释放出有害的物质,导致水质受到污染。
总之水利工程对于水质的污染是来自于多方面,对于水质的影响是长期的。
2.对地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地质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最主要的就是造成区域性的水土流失,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使得水土流失的问题不断加剧。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会进行土方开挖,造成大量的植被被破坏,在重力作用和水力不断侵蚀的情况下,会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注意水土保持,可能会造成滑坡、泥石流等严重的地质灾害。
另外,水利工程的建设可能会导致当地的地下水水位出现上升或者下降,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得到破坏,对当地的生态保护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水利工程会改变天然河道的上下游的泥沙含量,对于农业的开展有巨大的影响。
3.对气候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水利工程会对当地的气候造成影响,对于水库类型的水利工程,这种气候影响是更加明显的。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水利工程是指人类利用水资源、开发水力资源、保护和利用水环境的工程技术体系。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
本文将就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1. 河流生态系统破坏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修建水库和大坝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动状态,导致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减少了河流下游的水流量,影响了下游的生态环境。
由于水库和大坝的修建,很多河流相连的湿地也被迫改变了生态系统,直接影响了湿地生物的生存环境。
2. 湖泊水质恶化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影响到湖泊的水质,尤其是在水库的上游,由于湖泊受到了来自上游工程的冲击,导致了湖泊水质的恶化,影响了湖泊的生态系统。
水库的兴建可能会导致湖泊水位的波动,使湖泊的湿地生态系统受到损害。
3. 土地水文条件改变水利工程的兴建会改变土地的水文条件,包括了土壤湿度、气候条件等。
由于工程的兴建,会使土地水文条件发生变化,对土地的生态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可能导致土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4.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通过调节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对水资源需求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解决措施及对策1. 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对于水利工程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采取保护和修复措施,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失衡现象,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减少水利工程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2. 科学合理规划水利工程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减少兴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要充分考虑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3. 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对于水质问题,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工作,通过科学的手段对湖泊的水质进行监测和治理,保护湖泊的生态系统,减少水利工程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
5. 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管理,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丁伟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丁伟摘要:在目前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中必要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及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在水利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并且更多应对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使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更理想效果。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生态环境;影响1水利工程概述水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
水利工程是为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水资源与环境修建的各项工程建设的总称。
水利工程施工涉及灌溉、排涝、防洪等诸多方面,需要修建坝、堤、水闸等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建筑物。
水利工程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
水利工程具有影响面广、规模大、对环境影响大、投资高、技术复杂、工期长等特点。
水利工程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设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利民工程,它能有效减少洪涝灾害,保证居民安全,调节和分配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但水利施工会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资源产生负面影响。
水利施工建设要正视这一问题,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明确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不断完善工程施工建设体系,加强水利施工监督管理,采取有效干预防范措施,消除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证水利施工顺利有序地开展,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2.1水利工程建设在气候环境方面的影响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其对于当地气候环境会有一定影响产生,如会导致风向变化,气温降低以及空气湿度增加等。
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当地积水会逐渐增加,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水的蒸发量会有所增加,并且降水量也会有所增加。
另外,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大气接触物质属性会有所改变,导致大气空气及水面交换方式有变化产生,这对于当地气温会有一定影响产生,会造成当地平均气温有所降低,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得以形成,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摘要:水利工程项目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河流对整个流域内生态环境体系有着深远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1、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1.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水利工程在供水、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领域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在河道上兴建水利工程,按照季节和下游的用水需求对水流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使水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在旱季防止河道断流,在雨季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工农业生产稳步进行。
比如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主体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和引水发电站几个部分组成,自1999年开始下闸蓄水,在科学的管理与精心的调度下,该工程在防洪、灌溉、生态、发电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效益,对黄河下游的生态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资料显示,在2003年黄河流域遭遇了罕见的“华西秋雨”天气,通过小浪底枢纽工程的有效调节,避免了黄河下游滩区发生洪灾的可能,仅此次经济效益超过了110亿元;众所周知,黄河水流泥沙严重,小浪底水利枢纽采用了“人工扰沙”的方式,让河沙随自然水流一起入海,对下游水库起到了减淤的作用;小浪底水库对下游水量进行调节,有效防止了黄河下游断流的几率,为农业灌溉提供保障;由于黄河下游的用水得到保障,河口的植被得到恢复,湿地面积逐渐增加,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1.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1.2.1对水资源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河道的水流进行人为的控制,进行截流、改道等。
一般水利工程堤坝区域内的水流量是比较大的,水体的流速也比较快,但是下游会受到上游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人为控制会导致下游水体流速明显下降。
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河道下游的泄洪量就会下降,每年的枯水期会延长,而河道周边的湿地面积减少,甚至河道可能出现断流,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是指利用水资源、开发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调节水文和维护水环境的工程。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本文将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探讨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可以改善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
在干旱地区,水利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改善土地的干旱程度,提高土地的肥力,促进植被的生长,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还可以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保障湿地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促进湿地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还可以改善河流水质,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堰塞湖的形成、江河水质的下降、湿地的消失等。
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如大坝、堰塞湖等,由于过度的水利开发,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湿地的消失,影响当地的生态平衡。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工程本身,还取决于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和使用。
如果水利工程建设符合生态环境的规律和原则,采取科学的水文水力设计、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改善生态环境。
合理的水利工程规划可以通过多功能化的工程开发和科学的水资源调控,促进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该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对于已经建设的水利工程,应该加强管理和维护,定期进行环境监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水利工程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节水文变化而进行的基础性工程。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水域生境破坏:水利工程的修建可能导致水体河床的改变,增加了水流的速度和剧烈程度,对水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造成了破坏。
2.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利工程改变了河流的水体结构和流态,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使得水生生物无法生存和繁衍,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3. 水源减少:水利工程的修建,通常需要水库和堤坝的建设,这会导致河流的水源减少,并导致河流干涸,从而影响了沿岸地区的生态环境。
4. 河流水质恶化: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洪水淤泥、沉积物和废水,这些污染物会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导致河流水质恶化,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二、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解决措施1. 科学规划设计: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应进行全面的科学调查和规划设计,考虑到生态环境的需要。
通过合理的区划和布局,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 合理运用水资源:在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节水措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建立高效的灌溉系统,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3. 建设生态恢复工程:在水利工程中,可以适当增设生态恢复工程,如建立生态廊道、湿地保护区等,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水利工程建设者和管理者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建设防污染设施,加强污水处理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
5. 定期监测评估: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生态环境的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生态恢复工程、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定期监测评估等措施可以减轻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在我国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水利工程包括水库、挡水坝、渠道、引水工程、排水工程等等,它们的建设和利用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在生态环境方面,水利工程建设常常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利也有弊。
本文将就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一定的探讨。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水资源分配。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合理地调节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使得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之间的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
这种合理的水资源分配不仅有利于改善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还能够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和沙漠化的现象。
2. 防洪减灾。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减少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特别是在江河流域的水库、堤坝和排水系统的建设,为防洪减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护了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田。
3. 保护海岸线和河流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修筑海堤,防止海水侵蚀,还可以保护河流生态环境,避免河流泛滥,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1. 生物多样性减少。
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建设,会改变原有的江河生态环境和湿地生物多样性。
大量的水库建设导致大片湿地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对湿地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2. 生态系统破坏。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水文地质环境,使得原有的湖泊、河流生态系统被破坏,导致湖泊富营养化、渐退、湿地萎缩等现象的发生,对原有的湿地和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3. 拦截河流泥沙。
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拦截河流的泥沙,导致下游河床淤积,影响河流的自然河滩生态系统,减少了水体供沙量,对自然河滩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以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方面,也存在一定破坏生态环境的可能。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的协调发展。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水利工程是人类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手段,包括水库、堤坝、灌溉系统等。
这些工程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水利工程建设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1. 河流生态系统破坏:水库和堤坝的修建会改变河流的自然流动,影响河流的生态环境,导致水生植物和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和改变。
2. 湿地生态系统丧失:一些水利工程可能导致湿地面积的减少,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影响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 地下水位下降:灌溉系统的使用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影响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态功能。
4. 水土流失加剧:灌溉工程如果不合理使用,容易导致土壤的流失,影响农田生态环境。
5. 河流水质变差:水库和堤坝会影响河流的水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长。
6.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库和堤坝的修建会改变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系统结构,可能会导致某些物种的灭绝或减少,影响生物多样性。
1. 生态修复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应的生态修复工程,重新建立或恢复河流、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和增加濒危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2. 合理利用水资源:在水利工程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降低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过度开采,保护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3. 生态补偿机制:对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地区,可以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经济手段对受影响地区进行保护和修复。
4. 生态保护区建设:在水利工程建设周围,可以建立相应的生态保护区,保护受到影响的生态环境,保障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5. 科学管理和监测: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使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和监测,对环境影响进行及时评估和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6. 生态环境教育: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和相关从业人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促进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1影响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是在一个空间内生存的特种,生物多样性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所有生物组成的生态体系,是区域内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使陆地上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存受到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由于人为原因,导致区域内生物种类的减少。
影响最明显的是水生生物。
在水源上建设工程,随着水源水位的升高,水生生物的产卵及生长的原有环境被破坏,如鱼的迁徙路线被阻断,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种类减少。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地生物的破坏是直接性和永久性的,同时会导致区域内土壤发生盐化等,造成陆地生物种类的减少。
1.2影响区域气候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的温度、空气湿度、风向等产生影响。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导致区域内积水增加,积水在阳光照射下会蒸发,最后形成降雨。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或建设后会改变区域内降水的强度和范围。
水利工程改变了水面与空气接触的方式,对区域内温度产生了影响,使工程周边温度会有小幅度的升高。
1.3影响水温系统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对区域内的水文形势有影响,对水流的速度、河流的温度、水域的深度等都会产生不同影响。
如果河道岸边岩石的透水能力强,则会导致渗漏现象。
水库在建成后,注入水和流出水会有一定的温差,水库内长时间停留的水会发生温度升高的现象。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水位升高,水库内水流速度变慢,不利于水中污染物扩散。
1.4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平衡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加,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越来越大。
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容忽视的。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占地面积大,导致大量的森林、草地等被占用,直接影响区域内的降水、气候、土壤等。
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会导致区域内部分生物无法生存而面临灭种,严重破坏了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平衡。
2解决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对策2.1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先进行建设规划,规划设计要在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供应和利用成为了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水域、水文、水生态等多方面的自然过程,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人们急需解决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水土流失加剧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大片土地资源被占用,土地的覆被和植被被破坏,加速了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特别是在水库蓄水后,由于河岸的水位上升,导致上游土地的退耕和迁移,增加了土地的裸露面积,使得水土流失更加严重。
2.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河流的水文条件、水位变化和水质等,对原有的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
水库蓄水后,底栖生物会丧失栖息场所,河道的调节作用也会减弱,导致河流中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数量减少。
水库的建设也会对鱼类产卵和生长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导致鱼类资源的减少。
3. 河流生态系统改变在进行河流整治和水库建设时,常常需要进行水利工程的修建和调整。
这些工程对河流的水流速度、水位、水质等产生影响,改变了原有的河流生态系统。
部分水利工程还会影响到河水的生长、垂钓等活动,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4. 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湿地面积的减少和水质的恶化,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它对于水质净化、防洪抗旱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水利工程的发展导致了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1. 添加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中,应该加强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采取措施保护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恢复和重建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
在水利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中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增加适当的绿色植被,保留和恢复原有的湿地和滩涂等生态环境,为野生植物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2. 制定完善的生态保护政策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生态保护政策,加大对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力度,对于一些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水利工程项目,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构建规范和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是指为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而在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中建立的各种工程,例如大坝、水库、灌溉系统等。
这些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有着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系统退化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增加水库蓄水能力和防洪能力,会造成大量的水库淹没现有的河谷低地。
这样就导致了大片的栖息地消失,野生动物生存面临严重的威胁,同时还会破坏生态系统内部的生物多样性,破坏环境平衡,使得特有种、濒危种、珍稀种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且破坏的时间会非常漫长。
二、水体水质下降水利工程建设对水体水质有着严重的影响。
在建造灌溉系统时,工程师为了使灌溉效率更高,可能会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和农药,从而造成周边的水源受到污染。
而在建设水库和大坝的过程中,也会破坏周边植被和土壤被动物粪便等污染物,使得水库或者大坝底部的水质下降,进而也会影响到河流或湖泊周围的水质。
三、洪水风险增加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水利工程往往被用于防止洪灾和降低洪水带来的危害。
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有时候也会反过来增加洪灾的风险,因为大坝承担了大片土地的压力,而这样的压力与地震、暴雨等极端气候状况下的洪水相遇,就会导致大坝爆裂并造成大规模的水灾。
四、破坏地质环境水利工程建设的另一个问题是破坏地质环境。
建造大坝或水库时需要挖掘大量土壤和石头,这样破坏了地形的平衡,形成的地下水位甚至可能诱发地震,给周边地质环境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总之,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从洪水预防到人造湖和灌溉系统,无论哪种类型的水利工程,都需要进行全面的理性评估和审核。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权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一、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1水利工程对所在地气候的影响在我国,许多地区的气候都是比较稳定的,稳定的气候对农业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在一些地区建设,一些地区的气候被改变。
例如一些大型水库的修建,改变了所在地的空气湿度,进一步使当地的降水量发生改变,这些改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的甚至可能影响当地农作物的种植,造成一些生态物种的灭绝。
1.2水利工程对水体的影响在水利工程中一个最大的影响主体就是水体。
大型的水利工程修建后当地的水体分布发生了改变,这对当地的水体有着很大的影响。
第一,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影响了地下水体的流动。
在一个地区地下水的流动有着自己稳定的流动方向和流速,当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对当地地下水造成了来自水利工程中水体压力的影响,将会改变地下水体原有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这对当地的饮用水的取用是不利的,可能造成一些地区因此而缺水。
第二,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地下水的补给方式。
在一个地区地下水和河流水有着稳定的补给方式,这能对洪涝灾害的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像水库这样的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将改变原来地下和河水的补给关系,这将导致一些地区产生严重的洪涝灾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河流周边农业的发展。
1.3水利工程的建设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水利工程的建设最直接的影响是改变当地的水生生物生存环境。
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中改变了河流的流向、一些大型水库的修建改变了原来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并引入了一定的外来物种。
这些都将对当地的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
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将导致一些原有的水生生物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的改变而灭绝,而一些适应性较强的水生生物物种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
这种改变就导致当地稳定的食物链产生破坏,威胁当地生物的生存。
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建设还会对陆生生物产生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当地水资源的分布,造成一些陆生生物的大量繁殖。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现代工程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近一百多年来人类对河流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兴建了一批蓄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
这些水利工程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另一方面也极大的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因此,如何兴利弊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为人类造福的优势,减免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广大水利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自然环境方面:水利工程的兴建对水文情势的改变,对泥沙淤积和河道冲刷的变化,对局地气候、水库水温结构、水质、地震、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对动植物、对水域中细菌藻类、对鱼类及其水生物的影响,对上、中、下游及河口的影响等(2)社会环境方面:水利工程兴建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人群的健康和文物古迹的影响以及因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等产生的环境效益等。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工程建设对水文情势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和结构。
在河流上建坝,使上游水流速减缓、水深增大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库区水体增大后,水温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对水体密度、溶解氧、微生物和水生生物都产生影响,下游河道的径污比和鱼类繁殖条件发生变化;水库蓄水后可引起周围地区的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环境变化等。
工程建设对泥沙淤积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将改变库区和下游河道泥沙的输移和沉积模式。
例如,三门峡工程为了使黄河下游“地上河不再淤高,设计时想把黄河的泥沙全部拦截在三门峡水库内,使黄河下游变清,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上游的渭河,并且设计中没有设置底孔排沙系统,后经两次改建渭河下游泥沙仍大量淤积,这不仅使蓄水库容减少而且形成了“地上河”经常引起洪涝灾害。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和前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呼吁“三门峡水库停止蓄水不再发电”可见,三门峡水库的教训是深刻的。
另例,1964年苏联为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的阿斯旺大坝,在大坝建成前尼罗河每年向地中海输送泥沙并使之向海岸淤积的速度和海水对岸边的侵蚀速度大致相等。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施工1 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初步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水利工程体系,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社会经济安全、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保护水土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水利工程在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福祉的同时, 也往往对生态系统产生各种影响, 有的甚至是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的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水利工程的各种生态影响,以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 对局部气候和大气的影响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会使库区微气候环境条件有所改变,包括气温、风速、湿度、降水等。
有关研究表明,水面上空比成片的房屋群上空空气的透明度高8 %~10 %;水面上空与陆地上空相比较, 紫外线辐射高出30 %, 气温降低 4 ~ 5 ℃, 相对湿度提高10 % ~15 %。
一般情况下, 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控制,但大中型水库和灌溉工程的修建,使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 对局部小气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气温、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
1.1 对降雨量的影响a .降雨量有所增加。
这是由于修建水库形成了大面积蓄水,在阳光辐射下,蒸发量增加,引起降雨。
b .降雨地区分布发生改变。
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可使降雨地区分布发生改变: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 而一定距离的外围区降雨则有所增加;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
c .降雨时间分布发生改变。
夏季水面温度低于气温,气层稳定,大气对流减弱,降雨量减少;但冬季水面较暖,大气对流作用增强,因而降雨量增加。
1.2 对气温的影响水库建成后,库区与空间的接触由陆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 库区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
1.3 对大气的影响在谈到大坝与生态问题时, 首先谈到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大坝建设对大气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涉及大量土地开发和水体调整,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并对生物多样性、水质、土壤和大气环境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会改变原有的地貌特征和植被覆盖,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如大坝和水库的建设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平整和混凝土浇筑,导致原始森林、湿地和草地等生态系统被破坏或消失。
施工中的爆破、挖掘和土方运输等工程活动也会引起土壤侵蚀,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水流的走向和速度,水利建设过程中的挖掘和填海造地等行为破坏了许多湿地和沼泽等特定栖息环境,致使其中一些珍稀濒危的动植物失去生存栖息地。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和沉积物也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污染和毒害。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还会对水质产生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渣滓、建筑废弃物和污水等,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控制,这些污染物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污染。
水质污染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也会威胁到人类的用水安全。
水利工程建设还会对周边的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和能源消耗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和废气排放,从而加剧大气污染。
施工现场的扬尘、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也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来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施工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环保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土壤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控制,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监测,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是指为了改善水资源利用、防洪排涝、水能开发、水环境保护等目的,进行的一系列工程建设活动。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生态环境影响。
本文就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能更好地协调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一、水利工程施工对土壤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往往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工程,因此对周边的土壤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施工期间,大量的土石料被开采和挖运,导致了土壤的破坏和土壤侵蚀。
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土壤被挖掘、运输和填埋,极大地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对周边的农田和植被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还可能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如建筑垃圾、废弃混凝土、石渣等,这些废弃物的堆积和丢弃势必会引起土壤污染。
土壤的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通常会涉及到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水体,因此对水体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大量的泥沙、泥浆和废水排放,这些污染物会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质污染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施工期间的挖土填埋活动也会改变水体的水流和水质,对水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且,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常常需要跨越河流、湖泊和水库修建桥梁、堤坝和水闸等设施。
这些设施的修建会改变水体的自然流动和生态环境,对水生态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的施工噪音、震动和振动也会对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破坏。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施工期间,大量的土地被占用和破坏,导致周边的植被和动物栖息地受到破坏。
一些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和植物可能会因此失去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还可能引发水体的生态链条破坏,一些优势种和特有种可能会因为水体受到了损害而无法生存,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施工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和破坏可能会导致土地的沙化和荒漠化,进而使土地无法再生产植物,给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威胁。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但其建设过程也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潜在的影响。
本文将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探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1. 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水利工程的施工和建设通常需要大规模的土石方工程,包括开挖、填方、运输等,这些工作易造成土壤削减、碎裂和水土流失,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尤其是在山区等地形复杂的区域,土石方工程影响更为明显,容易导致大规模的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2. 水体富营养化水利工程建设大量储水,形成水库、水塘等人工湖泊,这些水体富含养分是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缺乏有效管理和调控,水库内部富营养化程度会不断加剧,极易形成蓝藻等有害微生物,严重危害水生态环境。
3. 生物物种丧失水坝、水库和引水渠道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开挖、填埋、固化等工作,这些施工工作容易伤害生物的栖息地,导致许多珍稀的、特有的物种失去了活动和生存的空间,从而促使它们日益稀少,日渐丧失。
1. 加强施工管理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严格按照环保规定和标准进行施工,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2. 推崇绿色环保技术通过推广和应用适当的绿色环保技术,避免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大量取土石方工程时,可以采用草皮覆盖方法,有效减少土壤削减和水土流失;在水利工程过程中,通过应用人工湖泊光合细菌、水生植物等绿色养殖技术,保护水生态环境,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3. 实施生态恢复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地区,应积极开展生态恢复工作。
在建设结束后,应尽快对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估,明确恢复目标和恢复方案,确保尽快实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
结论: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只要采取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并积极推广应用绿色环保技术,就能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作者:张利霞
来源:《中文信息》2018年第03期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力度正在不断提升,这也就必然需要结合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促使其生态环境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保护,降低可能出现的各类威胁隐患。
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建设过程中,其虽然在运行方面具备着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益,但是从具体施工建设角度来看,其同样也会对于周围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干扰,产生一些消极影响,这也就必然需要结合各个方面的基本措施和手段进行综合运用,降低其不良干扰的产生,促使水利工程项目能够和生态环境较为协调有序。
本文就重点围绕着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论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3-0-01
水利工程的全面建设能够使得水资源的整体分配与利用更为合理。
无论是从经济的角度还是环境的角度。
我们都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全面性的保护。
尤其是在进行大型工程的建设中,各种施工不仅会破坏原本的生态环境,还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很多水利工程在建设时会对区域的水循环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关键。
一、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不同时期对水质有不同的影响。
建设期,施工作业和施工机械产生的垃圾部分会排入水中,使水质变差;还会导致有的地方因为施工作业而水流停滞,一旦河流的流速减小,会降低特定水域与外界的联系,水流动性差,浊度降低、悬浊物沉降,自然水的自净能力就会削弱,水体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一旦水利工程建成进入运行期,水环境容量增加,增加水体流动性,削减溶解矿物质,水环境纳污能力得到提高,生化耗氧量也明显减少等。
2.对生物的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所有生物物种所组成的生态体系,是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第一,水利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或多或少会对建设地的水域产生影响。
因生存条件的不规则变化导致一些水中生物会而难以适应,进而导致大范围死亡,因而对水生动植物的影响是巨大的。
更有甚者因为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一部分食物链的断裂,进而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繁衍,因此降低了生物的多样性。
第二,水利工程的建設还会对陆生生物产生一定的影
响。
如:建设水利工程,会占用一定的土地,也会淹没一定的草地、森林,而为之赖以生存的陆生植物和动物的家园就会被遭到破坏,甚至是永久性直接的破坏。
3.对局部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大中型水库和灌溉蓄水的过程中,河流被截流,大量的水被聚集,通过阳光直射,水面的蒸发量会逐渐加大,从而出现降雨;在水库低温效应作用下,水库周边的降雨量和频率会大于库区上空,在冬季则更为明显。
当蓄水时,库区内大量的积水会促进空气湿度的变化,从而改变了当地物种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例如一些对温度和湿度较为敏感的鸟类,将迫使其迁徙。
二、基于水利工程建设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1.完善水利工程环境规划与设计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设计环节,应着重考虑项目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提前做好各类预案,以环境可承载能力为设计的基本前提,在河流的截流、土地的淹没、居民的迁移安置等方面慎重考虑,重点做好迁移居民的宣传工作。
在施工中,做到废物、废料异地掩埋,污水、废水不直接排放;同时还要做好防尘、大气污染等方面的工作,施工物料的运输、存放和使用中加强管理;施工完毕后,要注重恢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使原有的生态链条继续良好运转。
2.确定生态需求水量
在计算当地生态环境需求的水量时,要分别计算出系统内各部分所需要的实际水量,在系统计算出各部分实际所需水量之后,将所得数据进行耦合,从而得出需水总量。
Wp=At·ETm·t 是确定需水量的计算公式,其中Wp是生态需水量,At是环境面积,ETm是生态环境的蒸散发量,t是时间。
以生物栖息地为例,在计算生态环境内生物栖息地实际需水量时,要分别计算栖息地内鸟类、鱼类以及其他动物的生产、繁衍所需的水量,随后再将所得数据进行耦合,确定生物栖息地所需总水量。
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基础科学的研究工作,如深入研究生态环境背景值、环境自净能力等,同时研究环境内各种群与环境的紧密联系,从而为维持当地生态平衡提供有利基础。
3.构建影响预测机制
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之前,应提前构建影响预测机制,全方位综合评价水利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在水利工程建设前,从整体上评价该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从而为生态环境保护计划的设计和选择提供切实依据。
水利工程建设时,要求施工方将自然保护、环境保护融入到实际施工环节中,转变施工方只注重质量、忽略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理念,将生态建设贯彻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全部流程。
例如,在工程设计环节,设计人员应参考影响预测机制,秉承减少生态破坏、维持生态平衡的设计原则,为当地动
植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工程建设环节,施工方应优先选择环保材料、环保技术,降低对当地环境的污染;在工程运行环节,需要及时构建影响监测机制,跟踪评价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进一步有效避免其不良影响,从而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4.健全生态环境补偿体系
水利工程在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水利工程在兴建过程中需要大兴土木,会增加政府的负担,影响区域经济。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主要是以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降到最小为目的,遵循的是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规定补偿主体和具体范围,以缓解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生态环境补偿体系中融入法规约束,可以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补偿的方式来降低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再次平衡。
三、结语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以及后期的水库运行均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影响。
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原始的生态进行最小的破坏。
避免各种施工对生态环境进行不负责任的破坏。
最后还要确定生态的需水量。
并对其进行精密的计算。
从而使得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到全面性的降低。
参考文献
[1]李梅杰.浅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
[2]曹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
作者简介:张利霞,(1979.9—),女,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