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二)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又到了展示你才能的时刻了,别紧张,请你轻松地是进考场,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目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门槛.(kǎn)狼藉.(jí)蓬蒿.(gāo)繁衍.(yǎn)
B.裸.露(1uǒ)秸.秆(jiē)缄.默(xiān)枯燥.(zào)
C.胆怯.(qiè)颤.巍(zhàn)禁锢.(gù)俶.尔(chù)
D.不逊.(xùn)弥.补(mí)滞.留(zhì)尴尬.(gà)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牟取家醅窥探顾名思义
B.哂笑藉贯干涸逢场作戏
C.焦燥崩塌黯然龙吟凤哕
D.佳肴压韵顾忌左右逢源
3.下面的句子可以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科学家此前就发现,普通鱼类可以通过内耳中耳石上的生长轮来判断年龄。
②龙虾的具体年龄一直是个谜,甚至有人认为它活到100岁都没有问题。
③科学家最近还发现,龙虾身上也有“年轮”,可以计算出它的年龄。
④研究人员发现,这类物种的生长轮可以在它们连接身体和眼球部分的眼柄中找到。
⑤我们通过树木的年轮可以判断其年龄,那么,动物尤其是我们所知甚少的海中动物呢?
A.①⑤③②④
B.⑤①③②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③②④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
B.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两国关系需要稳定。
C.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使我市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D.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
A.一个年轻人对着洞里使劲地大叫了一声:“喂——出来!”
B.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
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C.枝叶青黄,人世沧桑,是无休无止的重复?还是无休无止的进化?
D.中国剪纸的题材有经史故事、神话、风俗人情……等等,真是包罗万象。
二、古诗文阅读(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13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称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些非竹,射者中,弈者胜,就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频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嚣,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杂然而前陈.者(摆开)
B.觥.筹交错(酒杯)
C.树林阴翳.(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D.太守谓.谁(为,是)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负者歌于.途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C.禽鸟知山林之.乐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D.而.年又最高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8.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9.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0.用“/”给下面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3处)。
(3分)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竹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
有顷乃苏,欣
然而起,进于曾皙日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接琴而歌,欲令
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
—一节选自《曾子受杖》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4分)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依①,披襟②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注释]①依:第一人称代词,我。
②披襟:敞开衣襟。
(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2.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是烂柯人。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指老人和孩子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5)2015年,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质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
“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景象。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近年来,国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百姓“安居梦”,杜甫《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体现
了这种美好的愿望。
13.名著阅读。
(2分)
《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作家列
夫·托尔斯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质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罗曼·罗兰的另外一部长篇小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16题。
(10分)
①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高时,春天就来到了。
②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
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绒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雷,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县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③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成斯康星的法规。
11
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难和绍
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类里
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
大原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间的水面
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制的玉米地里检食玉米粒。
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
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④3月的大雁则不同。
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
休战时刻。
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扬来扬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猜猎点和小洲,向每个
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
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
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一触到
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我
们的大雁又回来了。
——节选自利奥波德《大雁归来》14.第③段中“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威斯康星
的法规”是怎样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选文中,你读出了大雁的什么美好品性和特点?请简要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0题。
(15分)
孙子的麦收
王旭
乌云从南面的天空急急地飞过来,眼看就到头顶上了,大老刘急忙抱起塑料布往麦场里
跑,今天收的麦子,不能被雨水冲了。
电话响了。
谁的电话?真是添乱。
哦,是儿子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工作,成了
家,有了孩子。
“爷……”
“哎……是孙子响。
”大老刘心里灌了蜜,劳累顿时全散了。
“我今天收麦了!”孙子高兴地喊。
大老刘一听,您小的孩子能收麦?上哪收麦?城里有麦子?收麦是很紧人的活计,时间
紧,天热,活计重,活计脏,一个麦收等于两个秋收,人们说“一麦画秋”就是说收麦活重。
大太阳底下如火蜡,麦黏上有一层星岸的灰,手一动,灰使飞起来。
还有小煤虫子围着头飞来飞去,直打脸,往鼻子嘴里钻。
“你一—收麦?累不累?”“一点也不累。
好玩着呢!”好玩?收麦子好玩?割麦时要蹲在熟透的麦子边,蹲累了,跪地上,跪累了,坐地上,一点点地往前欠着身子,一把一镍才割四指远,一天也就制亩把地。
一天下来,浑身是灰,往床上一躺,像散了架子。
“今天我和爸妈一起去体验农家乐了,妈妈还给我买了一身运动装,我穿上可好看了。
带上饮料,我最爱喝的。
”
“这不是旅游吗?”
“差不多,你猜我割了多少麦子?”
这一问难住大老刘了,孙子一天能割多少麦子呢?半亩不能,有一间房子大的一片儿就
不少了。
他想着。
“猜不到吧。
我割了二百六十棵麦子!”孙子很有成就感。
天哪,孙子能用棵来统计割麦的数量!
“割那么多,累吗?”大老刘算是明白了,孙子是玩,不是收麦子。
“不累!妈妈一边给我打着伞,一边给我拿饮料,一会儿喂我一口,一会儿给我擦擦汗;
爸爸接我割的麦子,我割一棵,爸爸计一棵,一共二百六十棵!”
大老刘没有回话,只“噢”了一声。
“爷,唐诗错了!就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咋错了?”大老刘心里一疼,像是被谁狠狠地砸了一下,赶紧问。
“我觉得,收麦一点也不辛苦啊!我把麦棵交给加工人员,他给我打了二万零五十八粒
麦子,可是哪有一点辛苦啊?所以‘粒粒皆辛苦’错了!”
乌云遮蔽了天空,远处传来了雷声。
大老刘愣了半天,才说:“明天你回来帮爷爷割麦子吧。
”
第二天,艳阳高照,真是麦收的好天气!大老刘只带了孙子一个人下了田。
只一会儿
夫,孙子就脸色潮红,汗珠直滴,动作也慢了下来,开始用求救的眼光看向爷爷。
大老刘什么话也没说。
孙子越割越慢,终于割不动了。
大者刘指着孙子割下的麦子说:“你数一数,今天你割了多少粒麦子?”孙子看着自己浑身湿透的衣服和那割下的一点点麦子,一下子呆住了……
一进门,孙子就累得瘫倒在地上,苦着脸说:“真是“粒粒皆辛苦”啊……”看着孩子疲劳的样子,爸爸妈妈噌的一下脸红了,大老刘却高兴地笑了。
17.请用合适的词在括号中写出“大老刘”的心理状态。
(4分)
接到孙子电话时()——听说孙子参加割麦时()——听到孙子说劳动不辛苦时()—听到孙子说“真是‘粒粒皆辛苦”啊时()。
18.理解文中画线句子。
(3分)
收麦是很累人的活计,时间紧,天热,活计重,活计脏,一个麦收等于两个秋收,人们说“一麦两秋”就是说收麦活重。
大太阳底下如火烤,麦秸上有一层厚厚的灰,手一动,灰便飞起来。
还有小煤虫子围着头飞来飞去,直打脸,往鼻子嘴里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为什么爸爸妈妈噌的一下“脸红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月迹》中的奶奶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她注重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月亮,发现美,把
孩子的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界。
文中的“大老刘”也用这样的方式教育了“孙子”。
请
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他们这种教育方式的认识。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如果让每个人在他成年后的
某个阶段瞎上几天,登上几天该多好啊。
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真正教会他们
领略喧哗的快乐。
”生活中,人们往在往会忽略那些看似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切,然面人
们一失去这些看似平凡的一切之后,才会真正感到它们对于自己的价值。
请以“珍惜”为
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鲜明;
(3)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答案:D。
【解析】A项中“蒿”应读hāo;B项中“缄”应读jiān;C项中“颤”应读chàn。
【评分标准】2分。
2.答案:A。
【解析】B项中“藉贯”应写作“籍贯”;C项中“焦燥”应写作“焦躁”;D项中“压韵”应写作“押韵”。
【评分标准】2分。
3.答案:B。
【评分标准】2分。
4.答案;D【解析】A.“序言”改为“赠序”;B.语序不当,“中国”应是“发展中国家”而“美国”应是“发达国家”;C.成分残缺,删去“使”;故。
【评分标准】2分。
5.答案:A。
【解析】B引号改为书名号;C.选择问句,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D.省略号与
“等等”重复,可删省略号。
【评分标准】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25分)
6.答案:C。
【解析】翳:遮盖。
【评分标准】2分。
7.答案:B。
【解析】B项助词,表判断;A项“于”分别是“在”“到”的意思;C项“之”分别是“的”“舒缓语气,无实义”;D项“而”分别是“并且,表递进”“就,表顺承”。
【评分标准】2分。
8.答案:(1)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2)游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快乐,却不能知道太守把他们的欢乐当作乐趣。
【评分标准】每题各2分,共4分。
9.答案: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评分标准】2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进于曾誓旦/向也参得罪于太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
【评分标准】3分。
11.答案:
(1)细草、西风、荷花、荷叶。
(2)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新鲜、轻松,写的是热,透露出的是“清爽”之情。
表达了诗人
对夏季傍晚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评分标准】每题各2分,共4分。
12.答案:(1)怀旧空吟间笛赋(2)直挂云帆济沧海(3)黄发垂髫(4)不畏浮云遮
望眼(5)千树万树梨花开(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评分标准】每空1分,错字,添字,丢字,颠倒等均不得分,共6分。
13.答案:苦难和坎坷(或痛苦与磨难),《约翰·克里斯朵夫》
【评分标准】每空1份,共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
14.答案:大雁知道1月份每个沼泽和池塘都布满了猎枪,而春天是休战时刻,那些疗
猎点和小洲并无猎枪,所以冬天只有晚上才到刚刚收制了的地里捡食玉米,春季则可以放心
地活动、觅食。
由此可见,威斯康星的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冬季则允许猎杀。
【评分标准】4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句话是说,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
表达了对大雁的喜爱与赞美。
【评分标准】3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作者描写大雁归来的情景,说它们“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间好”。
写出了大雁的善良与热情的美好品性和极富灵性的特点。
【评分标准】3分,意思对即可。
17.答案:欣喜;吃惊;沉重(伤心、郁闷);欣慰。
【评分标准】每空1分,同义词或近义词也可,共4分。
18.答案:写出了麦收的辛苦,与下文孙子愉快的农家乐劳动形成对比;为下文写孙子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埋下伏笔。
【评分标准】3分,意思对即可。
19.神态描写;为自己教育子女方式不当,使得孩子把劳动当成娱乐而羞愧;为自己溺爱孩子而羞愧;为自己没有帮父亲收麦而羞愧。
【评分标准】4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示例一:他们用引导的方式启发孩子,我很赞成。
这种方式鼓励孩子积极自主
探索,获得知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如,我想了解手表结构,爸爸让我拆开他的手表,教我组装,让我认识手表的机械构造。
示例二:大老刘不用说教,而用实践让孙子明白道理纠正偏差,我很赞成。
我父母也是这样。
我一直认为没有父母在身边,我会生活得更快乐,那次父母故意出差两天,我的生活变得一团槽,我终于认识到我错了。
【评分标准】观点说明2分,联系生活1分,表达清晰,言辞得当,1分。
四、写作(40分)参照2016年中考作文阅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