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发展思路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守省!"水j s t u行營U
k展思路稼v
程玉亮
(辽宁省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局,辽宁沈阳110003)
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加强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是提升农村水利工程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辽宁省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供农村水利管理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发展思路探究
d o i:10. 13928/ k i.wrdr. 2018. 03. 012
中图分类号:S27(2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1408(2018)03-0041-04
1辽宁省农村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全省共1 532个乡镇(街道)$下辖11 307个行政村;乡村常住人口 1 428. 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2. 63M,全省耕地面积408. 5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52. 031万hm2,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3. 14 万hm2,粮食总产量2 100.6万B1]%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人逐年增多,辽西、辽北旱田区重点发展了节水滴灌设施,辽中、辽北水田区重点推进了灌区续建配套及渠系改造,辽东林土特产区重点建设了灌溉及防洪减灾设施,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田灌排工程体系,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全省的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髙、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截至2016年底,辽宁省已建成各类农村水利工程346 024处,农村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保障工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 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辽宁省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主要做法2.1 开展农村水利资产登记,落实工程管护主体
及责任
2014年,辽宁省组织开展了农村水利资产登记和管理权划分工作,组织乡镇水利站、村水管员以行政村为单位,逐处工程进行现场核查登记,按 照农村饮水、灌溉工程、涝区工程、小型水库、水 保工程、河道工程、农村水电等七大类,建立资产管理台账,摸清了各类农村水利工程的数量及运行状况,档案管理基本达到了“村有登记、乡有台帐、县有档案”的标准。

同时,按照“有利于工程管护、有利于效益发挥的原则”,逐处工程落实了管护主体,确定管护责任人,签订管护协议,落实管护责任,制定管护制度,切实做到“工程有人管、知道怎么管”。

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资产登记的工程346 024处,其中农村饮水工程19 480 处,灌溉工程278 130处,涝区工程36 871处,水土保持工程2 523处,中小河道工程8 384处,小型水库503座,农村水电工程133处,全部明确了管护主体,签订了管护协议,落实了管护责。

2.2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水平
2012年,辽宁省启动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
收稿日期:2017-12-21
作者筒介:程玉亮(1985 —),男,工程师。

41
设工作,理顺58个县(市、区)、905个乡镇水利站管理体制,由县级水利部门垂直管理,全省共核定水利员编制3 287个,已划转录用人员2 956人,占90%;大专以上学历2364名,占80%。

组建了村级水管员、库管员队伍,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 水管员,每座小型水库配备2名库管员,配合乡镇水利站做好辖区内防汛抗旱、农村水利工程设施管护、小型水库报汛及水利法规政策宣传等工作。

新建、改造水利站库房905处,增加库房面积26万 ?2,每个水利站配备了技术服务车辆及水准仪、经纬仪、I P S等仪器设备。

加强基层水利队伍培训、管理及考核,累计开展基层水利技术人员培训
7万佘人次,不断提升基层水利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出台了《乡镇水利站人员招聘录用与管理考核指导意见》等管理办法,明确职责任
务及工作内容;制定了乡镇水利站、村级水管员
及小型水库库管员绩效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指标及工作要求,保障履职尽责,服务到位。

在近年抗击特大暴雨洪水、严重干旱、河道生态环境保护及工程日常看护中,基层水利队伍发挥了不可
替代的作用。

2.3落实维修养护资金,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发挥
效益
为有效解决农村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的问题,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发挥效益,水利部和省级财政分别于2013年、2014年起设立了农田(村)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专项资金。

截至目前,累计安排省以上维修养护资金9. 59亿元,其中中央资
金 4. 06亿元,省级资金5. 53亿元,共实施维修养护项目2.27万处,恢复农村饮水安全人口420 万人,改善农田灌溉面积618万亩,改善易涝耕地面积644万亩,修复河道堤防798 k m,除险加固小型水库354座,为提髙辽宁省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农业增产增收、推进农村水利管理改革等发挥了巨大作用,资金使用效益十分突出。

为加强维修养护项目及资金管理,省级出台了《辽宁省省级农村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及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及《辽宁省农村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验收管理办法》,明确了资金使用范围、建设管理及验
收等有关内容,定期组织开展维修养护资金绩效
考核评价,规范项目及资金使用管理,最大化地发挥用 。

422. 4建立绩效考核奖惩机制,调动基层开展工程
管护工作的积极性
农村水利管理工作实行绩效考核制度,每年省市对县区、县区对乡镇政府及管护主体开展农村水利管理工作绩效考核。

各级水利部门根据年度重点工作内容,编制《农村水利管理绩效考核实施细》,与 修养分,
分数前20名的县(市)、前10名的郊区给予绩效奖励,调动了各地抓好农村水利工程运行管护工作的积极性。

部分县(市、区)将农村水利管理工作纳人到政府绩效考核内容,提髙了基层政府对农村水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省水利厅于2012年组建了 60个基层服务组,由13名厅级干部包市、47名处级干部包县深人一线指导服务,确保各项水利政策及工作任务有序推进、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2.5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农村水利
管理的典型做法
2014年,水利部确定了绥中县、北票市、黑 山县、龙城区为国家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及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

省水利厅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省财政厅联合对改革实施方案进行了审查、批复,组织试点县积极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大 胆创新农村水利管理模式,探索总结改革成功的经验做法。

截至目前,四个试点县在产权制度改革、先建后补、搞活经营权、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以奖代补及维修养护专业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总结出改革成功的做法,农村水利工程完好率及良性运行率从85M提 髙到97M,带动了全省农村水利管理工作快速发。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 1工程产权不清、权责不明
农村水利工程投资一般由中央资金、省级财政、市县配套及群众自筹等组成,大部分工程建成后所有权没有明确,只将使用权移交给当地乡镇政府或村委会,据统计,全省管护主体为乡镇政府、村委会的工程占85M。

在工程建后管护中,受益群众只管使用,乡镇政府、村委会负责日常看护和维修养护,权责不一致,工程管护人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维修养护经费只能依靠上级补助,一些工
程得不到有效看护和及时维修。

3. 2 农村水利工程经营效益差
农村水利工程公益性较强,仅靠自身运营难以实现收支平衡,如凌源市万元店镇老官村七棵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4个村民组、150户、540人,水 费按照每人每月1.5元收取,2016年收取水费9 720 元,支付电费9 900元,工程日常维护约1 500元左右,人不敷出。

建平县马场镇河南村哈达组农田灌溉机电井,控制灌溉面积200亩,2016年抽水灌溉3次,收取水费3 000元,支付电费1 500元,设施及水泵维修费约500元,利润 1 000元,难以吸引农户等社会力量承包管理。

3. 3 产权制度改革缺少政策支撑
国家和省级尚未出台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性意见,各级水利部门推进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缺少政策支撑,特别是将国家补助的农村水利工程所有权移交给集体组织或农民合作组织等,涉及内容敏感,基层都不愿意“第一个吃螃蟹”,推进难度大。

工程经营使用权流转有待明确和规范,政府对管护主体的权益保护和约束机制还不健全。

3. 4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不够
按照《关于全面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辽水合〔2012〕20号)规定,乡镇水利站运行经费由县级财政全额承担,受基层财政困难等原因影响,70M乡镇水利站的运行经费至今没有落实。

据测算,水利站年需运行经费约4万元,其中车辆使用费2万元、取暖费0.7万元、办公经费1.3万元;个别地区因市县财政配套资金不到位,水管员、库管员管护费也未能全额及时发放,制约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作用的发挥。

基层水利队伍中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较低,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尚待提高。

3. 5 农村水利资产管理模式传统落后
农村水利工程规模庞大,资产管理档案数量
繁多、信息量大,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落后、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农村水利管理工作需求,存在着档案制作及审核工作量大、查询统计不方便、无法实现数据分析及档案动态更新等问题,资产管理耗时、费力,制约了农村水利管理
工作的发。

4 下一步工作建议
为实现农村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深人推进农村
水利管理改革,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4.1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搞活经营使用权
(1)出台产权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研究制定省级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改革
的目标、范围、内容及时间节点,为基层推进产权
制度改革工作提供政策支撑。

将改革工作经费列
人财政预算,或可在农村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
中按一定比例列支,为推进改革提供必要的经费
保障。

(2)明晰工程所有权。

按照“谁投资、谁所
有”的原则,明晰工程产权。

社会资本投资兴建
的工程,产权归投资者所有;以国家投资为主兴
建的工程,产权归国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
民用水合作组织所有;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关
政策,允许把优质的农村水利资产划给农民。

工程
产权所有者是工程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工程
安全管、运行管、经营管、日 常 修
养。

(3)搞活经营使用权。

建立经营使用权流转机制,鼓励涉农企业、大户等社会力量参与工程运营
管理,盘活农村水利资产。

产权所有者(政府或村
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形
式,将工程经营使用权转让给农民合作组织、企业
和农户,双方签订工程转让合同,明确经营管理主
体的管护责任,保护其经营使用权益,让受益主体
成为工程的“主人”,特别是优质的农村水利资产
应推行规模化管理,逐步积累农村水利管理基
金,实现工程自我造血、良性运行。

培养发展农
村水利工程专业化维修养护公司,探索工程物业
化管理。

(4)推进水价改革。

按照国家和省级推进农业水价改革有关要求,抓好试点示范,以点带
面,尽快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健全水价形成机制,
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强化用水管理。

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管理模式,
培养农民有偿用水、节约用水、用好管好农村水利
设施的观念,提取一定比例水费,作为农村水利工
程建设与管护基金,带动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工作。

43
& 2
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水利工程经营效益差,要想吸引社会力量 参与工程管护,需要制定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

(1)
先建后补。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农村水 利项目,政府根据工程类型、投资规模及受益情况 等,确定补助资金比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水 利设施建设与运营。

(2)
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及大户。

土地规模化流 转,由合作组织或大户经营管理是今后农业的发展 方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宜重点支持完成土地流 转、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农业项目,促进农业规模 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

工程建成后交给农民合 作社或大户自行管理,水利部门做好技术指导和监 督工作。

(3)
保障维修养护资金投人。

各级政府应加大 维修养护资金投人力度,公益性农村水利设施维修 养护资金由政府全额补助,管护主体负责工程日 常看护,如河道、排涝工程等;有水费收人的工 程维修养护,政府按照工程类型及维修养护内 容,按标准给予补助,如农村饮水工程、灌溉井 等;应急维修工程可由管护主体先行实施,县水 利部门核实后,按照政策给予补助,如供水管路 断裂等。

4.3
强化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1)落实运行经费。

加大市、县两级财政资金
(上接第21页)
文机构成立水文监察大队和水文监察中队。

为更好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和《江西省水 文管理办法》,还需要出台配套的详细操作的规范 性文件加以补充和细化。

5. 3
完善执法机制
协调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将水文行政执法权委 托给相应的水文执法队伍,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 侵害、破坏水文水资源监测设施和监测环境的违法 案件进行查处,及时研究解决水文行政执法中存在 的问题,形成防范和打击破坏水文水资源监测设施 和监测环境违法犯罪的合力,提髙水文行政执法监 管的整体效能。

5. 4 确保经费投入
水文行政执法公用经费(日常运行公用经费和
44
监管力度,敦促市级财政落实水管员管护经费配套 资金,县级财政落实水利站工作经费,确保必要的 工作经费能够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为基层水利队伍
正常开展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2)
加强能力建设。

按照乡镇水利站管辖范
围、工程类型及数量、人员数量等情况,配备相关 技术服务设备,如I P S 、水准仪、雨量计等,达到
开展基层水利技术服务的基本条件。

(3)
建立培训制度。

每年分期分批开展水利
员、水管员、库管员业务培训,落实培训经费,丰 富培训内容,提髙培训质量,不断提升基层水利队 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4. 4
推进农村水利管理信息化,提升行业管理水平
(1)
开展农村水利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托网络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实现资产管理档案数据
的远程报送及审核、数据查询统计及分析、工程分 布情况展示及资产档案动态管理等,提髙农村水利 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

(2)
逐步推进农村水利管理现代化建设。

引进
现代化管理手段,逐步建立水库监测预警系统、农

化管
系 统、

制系 统
水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提升农村水利管理能力 和水平。

(责任编辑韩丽宇)
办 务经 ) 财政全 障。

水 行政执
机构业务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应结合实际,按 照制定的业务装备配备标准、装备配备规划、年度 实施计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根据轻重缓急逐年 纳人单位的年度预算。

参考文献:
-1 ]
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水文管理办法-Z ]. 2014.
[2] 吕兰军.设置水文执法机构的几点思考-J ].水利发展研究$
2010$ 10(12) : 56-57.
[3] 隆雅江.重庆市水文设施及监测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初探
[J ].水利发展研究$ 2009, 9(5): 44-45.[4 ]
薛建民.黄河水文水行政执法的探索[J ].人民黄河$ 1994 (10) : 50-51.
(责任编辑陈海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