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桢修改稿质量守恒定律PPT(上课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
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
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 在内。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 体积、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 。
小试牛刀
1、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中,为什么?剩余物质 的质量比反应前的总质量要小? 信息资料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视频播放) 2、思考: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后质量比镁条的 质量大,为什么? (视频播放)
6、 练习6: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 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 B )
A.Cu、O B.Cu、O、H C.O、H D.Cu、H
7、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 学式为( B ) A、X2Y3 C、X2Y6 B、XY3 D 、 X 2Y 4
课堂小结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个数、质量均不变 科学探究方法
3.在 硫+氧气——二氧化硫 的反应中,6克 的硫完全与氧气反应,生成12克的二氧化硫, 则试判断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6+x=12 x=12-6=6克
点燃
水分子分解(图解)
H
O
H H H
O
H
氢分子 氧分子
水分子
H2O
H2
O2
质量守恒的原因
• 1.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2.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3.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也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
分子 数目 变了 吗?
可能改变
宏观
元素种类
微观
不 变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分子的种类
元素质量 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数目
可能 改变
开拓创新
4.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CO2+H2O——淀粉+O2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
M2
思考: 是否所有的化学 反应都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各物质 的总质量? (小小科学家)
探究实验
探究: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总质量是 否也相等? 实验现象: 有蓝色沉淀生成,天平仍然平衡。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 +硫酸亚铁
M1
=
M2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1小结:
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M
1
=
M
2
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果: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播放视频)
实验2小结:
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
铁钉表面变成红色,溶液颜色变浅 称量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铁+硫酸铜→铜 +硫酸亚铁 M1
反应物 无数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 定律。 生成物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参加反应的 反应物的质 量总和
生成物的质量 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概念要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第四单元
课题3
质量守恒定律
满洲里市 王桢
√
想一想: 白磷燃烧是什么变化?
化学变化
一、提出问题:
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 质量是否等于生成物各物质的总质量?
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的现象,讨论实验结果:
1、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 (播放视频)
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进 行 实 验
注意:有气体或烟雾生成的 反应一般在密闭体系下进行。
守恒 原因
微观模型方法
形成 定律
质量守恒 定律
定量研究方法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质量总和。
解决 问题
作业布置
A:全体同学,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B:有能力的同学上网收集关于质量守恒定律 的习题加强练习。 C:课后习题5-8
小结 小结:
内容 定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原因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应用
进行有关的计算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 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 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 A ) A. C2H4 B. CH4 C. C2H2 D. C6H6
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
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 在内。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是 体积、反应物的分子个数守恒 。
小试牛刀
1、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中,为什么?剩余物质 的质量比反应前的总质量要小? 信息资料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视频播放) 2、思考: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后质量比镁条的 质量大,为什么? (视频播放)
6、 练习6: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 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 B )
A.Cu、O B.Cu、O、H C.O、H D.Cu、H
7、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 学式为( B ) A、X2Y3 C、X2Y6 B、XY3 D 、 X 2Y 4
课堂小结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 个数、质量均不变 科学探究方法
3.在 硫+氧气——二氧化硫 的反应中,6克 的硫完全与氧气反应,生成12克的二氧化硫, 则试判断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6+x=12 x=12-6=6克
点燃
水分子分解(图解)
H
O
H H H
O
H
氢分子 氧分子
水分子
H2O
H2
O2
质量守恒的原因
• 1.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2.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3.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也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
分子 数目 变了 吗?
可能改变
宏观
元素种类
微观
不 变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分子的种类
元素质量 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数目
可能 改变
开拓创新
4.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CO2+H2O——淀粉+O2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
M2
思考: 是否所有的化学 反应都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各物质 的总质量? (小小科学家)
探究实验
探究: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总质量是 否也相等? 实验现象: 有蓝色沉淀生成,天平仍然平衡。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 +硫酸亚铁
M1
=
M2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1小结:
冷却后称量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M
1
=
M
2
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果:
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播放视频)
实验2小结:
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
铁钉表面变成红色,溶液颜色变浅 称量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
铁+硫酸铜→铜 +硫酸亚铁 M1
反应物 无数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 定律。 生成物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参加反应的 反应物的质 量总和
生成物的质量 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概念要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第四单元
课题3
质量守恒定律
满洲里市 王桢
√
想一想: 白磷燃烧是什么变化?
化学变化
一、提出问题:
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 质量是否等于生成物各物质的总质量?
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的现象,讨论实验结果:
1、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 (播放视频)
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进 行 实 验
注意:有气体或烟雾生成的 反应一般在密闭体系下进行。
守恒 原因
微观模型方法
形成 定律
质量守恒 定律
定量研究方法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质量总和。
解决 问题
作业布置
A:全体同学,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 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B:有能力的同学上网收集关于质量守恒定律 的习题加强练习。 C:课后习题5-8
小结 小结:
内容 定义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原因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应用
进行有关的计算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 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 2X+5O2===4CO2+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 A ) A. C2H4 B. CH4 C. C2H2 D. C6H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