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臂式挡土墙课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臂式挡土墙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学生能理解扶臂式挡土墙的基本概念、构成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扶臂式挡土墙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步骤,包括土压力计算、结构尺寸确定等。
3. 学生了解扶臂式挡土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特定工程案例,进行扶臂式挡土墙的设计计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扶臂式挡土墙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扶臂式挡土墙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增强其对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绿色环保要求,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和土木工程知识,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环保意识,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
1. 扶臂式挡土墙基本概念:包括挡土墙的分类、扶臂式挡土墙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2. 土压力计算:介绍土压力的类型,如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以及土压力计算方法。
3. 扶臂式挡土墙设计:讲解设计原理,包括墙体稳定性分析、结构尺寸确定、材料选择等。
4. 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介绍扶臂式挡土墙的施工流程、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及验收标准。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案例的设计计算、施工图绘制及施工工艺操作。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周:扶臂式挡土墙基本概念及分类
第二周:土压力计算方法及原理
第三周:扶臂式挡土墙设计原理及方法
第四周: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第五周:实践操作(设计计算、施工图绘制、施工工艺操作)
教材章节:
第一章:挡土墙概述
第二章:土压力计算
第三章:扶臂式挡土墙设计
第四章:挡土墙施工与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确保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扶臂式挡土墙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
为确保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为学生讲解扶臂式挡土墙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讨论法:针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讨论主题包括:土压力计算方法的选择、挡土墙设计中的实际问题等。
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扶臂式挡土墙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挡土墙模型实验,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挡土墙的结构特点、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5. 任务驱动法:根据课程进度,布置设计计算、施工图绘制等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互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解答学生疑问,巩
固所学知识。
7. 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学习资料、作业和讨论话题,实现线上预习、复习和讨论;线下课堂则注重讲解、实践和互动。
教学方法实施策略:
1.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3.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4. 定期进行教学反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5. 结合课程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估
为确保教学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全面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占总评成绩的30%。
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2. 作业:占总评成绩的20%。
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包括设计计算、施工图绘制等,以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中考试:占总评成绩的20%。
考试内容以课程前半部分的重点知识为主,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的掌握。
4.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
考试内容涵盖整个课程,侧重于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实践报告:占总评成绩的10%。
学生需提交一份关于扶臂式挡土墙设计或施工的实践报告,以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总结能力。
教学评估实施策略:
1. 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使学生在课程开始时了解评估要求。
2. 定期检查作业和实验报告,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3. 期中、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试题涵盖课程重点、难点,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参与讨论,提高平时成绩。
5. 对实践报告进行严格评审,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6. 结合课程目标,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估。
7. 在课程结束时,向学生提供总评成绩和具体评价,帮助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为后续学习提供指导。
五、教学安排
为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
1. 教学进度:课程共计15周,每周2课时,共计30课时。
- 第1-4周:扶臂式挡土墙基本概念、土压力计算方法及原理;
- 第5-8周:扶臂式挡土墙设计原理、方法及施工工艺;
- 第9-12周: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及讨论;
- 第13-15周:复习、考试及总结。
2. 教学时间:根据学生作息时间,安排在每周一、三下午13:00-14:40进行课堂教学,周五下午13:00-14:40进行实践操作和讨论。
3. 教学地点:
- 理论教学:学校多媒体教室;
- 实践操作:学校实验室和施工现场。
4. 教学安排考虑因素:
- 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安排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环节,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 考虑学生的作息时间,避免在早晨或晚上安排课程,确保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 在实践操作和讨论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
- 针对不同知识点,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确保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
- 在教学过程中,预留一定时间进行复习和答疑,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