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普通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朝阳区普通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开学检测化学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由各种粒子构成,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并将制得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淡蓝色液态氧储存在氧气瓶中
B.电解水,并将产生的氢气点燃
C.土豆切成片,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黑
D.伐木,并将木头制成课桌
2.“好山、好水、好空气”是贵阳引以为做的金字招牌,下列气体空气主要成分之一的是()
A.氧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3.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电解水可得到氧气和氢气——水由氧气和氢气组成
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苯分子——分子很小
C.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D.600 L氧气在加压条件下可装入容积为4 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B.收集氧气
C.二氧化碳的验满D.读出液体的体积
5.2010年12月,由瑞典皇家工学院物理化学教授托尔·布林克和同事在氮的氧化物中发现一种可替代目前火箭燃料的新物质三硝基胺[N(NO2)3]。

N(NO2)3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N(NO2)3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
B.N(NO2)3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2:3
C.N (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152
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6.8%
6.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7.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 + 12O2 + 6NH3 = 3N2 + 5X + 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A.NO B.CO2C.H2D.CO
8.密闭容器内有X,O2,CO2,H2O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X的质量为23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
C.物质X只含有碳、氢元素
D.物质X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二、填空题
9.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

(1)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
①硅原子_____;②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③硫酸根离子_____。

(2)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由镁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镁的化学式
为_____。

(3)如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标出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0.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1)写出实验室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下图表示:
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________;投药(多为Cl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自然界的水多含有杂质。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一种软化硬水的简易办法是:___________。

1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字母序号)。

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O2的方法是____。

(2)实验室可以用装置D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收集时,检验CO2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
检验CO2的方法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可以看到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4)实验F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三、简答题
12.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请你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淀粉发酵后可产生乙醇(C2H5OH),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烟有害健康,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_________。

(填化学式)
(4)在轿车的车厢内放入几包活性炭便可减少其中的异味,其原理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_____。

13.A在B中充分燃烧生成C和D,A、B、C、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看图回答:
(1)A、B、C、D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2)A中氮、氢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氮、氢元素质量之比为_____。

(3)A在B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4.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

在通常情况下,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反应④和⑤中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名称是_____,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

15.小苏打常用作焙制高点的发酵剂。

为测定某小苏打样品的纯度,现取样品10g 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杂质不参加反应),共收集到二氧化碳2.2g,求样品中小苏打的纯度。

提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Δ
Na2CO3+H2O+CO2↑
四、实验题
16.小明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1)实验过程②是_____,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根据实验2的结果,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写出计算式和结果);
(4)在整个实验2的过程中,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是_____。

(5)集气瓶中预先装入50mL水,水起的作用是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将制得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淡蓝色液态氧储存在氧气瓶中是物理变化,正确;B、电解水,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将产生的氢气点燃,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
C、土豆切成片,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黑,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
D、伐木,并将木头制成课桌均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A。

2.A
【详解】
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故选A。

3.A
【详解】
A、电解水可得到氧气和氢气,说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D、600L氧气在加压条件下可装入容积为4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4.D
【解析】
A、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块状固体可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取用,错误;
B、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用向上排气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错误;
C、检验CO2是否收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内,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

故选D。

5.B
【详解】
A、物质由元素组成,N(NO2)3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正确;
B、N(NO2)3中氮、氧元素原子个数比为2:3,而不是元素的质量比,错误;
C、N (NO2)3的相对分子质14×4+16×6=152,正确;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计算的表达式,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6.8%,正确;
故选B。

6.B
【详解】
A、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等易发生爆炸,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降低温度,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家用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C、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B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结合化学反应:5CH3OH + 12O2 + 6NH3 = 3N2 + 5X + 19H2O,可以推出X化学式为CO2,故选B
8.D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待测值=23+80+2+2﹣32﹣46﹣29=0,故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而X和氧气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故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而X和氧气的质量减小,为反应物,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参加反应的44g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是44g×32
44
=32g,参加反应的27g水中含有
的氧元素质量是27g×1618
=24g ,所以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32g+24g=56g ,大于反应的氧气质量80g ﹣32g=48g ,故X 中一定有氧元素,故说法错误;
D 、由C 分析可知,物质X 一定含碳、氢、氧元素,故说法正确.
故选D .
9.Si P 2O 5 SO 42- MgF 2 H 2O +Cl 2=HClO +HCl 1
H ClO +
【详解】
(1)①硅原子的符号为Si ,故填:Si ;
②五氧化二磷分子就是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故填:P 2O 5;
③硫酸根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故填:SO 42-。

(2)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氟元素在化合物中显示-1价,故由镁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镁的化学式为MgF 2,故填:MgF 2。

(3)①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物是水和氯气,生成物是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方程式是:H 2O+Cl 2═HCl+HClO ;故填:H 2O+Cl 2═HCl+HClO ;
②D 的化学式为HClO ,设HClO 中Cl 的化合价为x
则(+1)+x+(-2)=0
解得x=+1
故填:1H ClO +。

10.2H 2O 电解 2H 2↑+O 2↑ 过滤池 消毒杀菌 将水煮沸
【详解】
(1)电解水生成的是氢气和氧气:2H 2O 电解 2H 2↑+O 2↑;
(2)过滤是一种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故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过滤池;投药(多为ClO 2)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3)硬水软化的方法有蒸馏和煮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1.2KMnO 4K 2MnO 4+MnO 2+O 2↑ A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瓶中是氧气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Ca(OH)2+CO 2===CaCO 3↓+H 2O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
射,生成黑色固体3Fe+2O2Fe3O4
【解析】
(1)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A,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
(2)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手紧握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
(4)纯净的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点睛: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及其依据,还有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有时还需弄清图示信息等等;然后,结合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图等,并根据气体的制取原理来组装、选配、判断或者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再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发生反应等来判断、选用收集装置;或者评价、改良某一装置等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给出的装置来推断气体的制取原理、气体的性质、仪器的名称、其中的错误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

12.分子在不断运动C2H5OH+3O2点燃
2CO2+3H2O CO 吸附性
【详解】
(1)“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酒精的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
(2)淀粉发酵后可生产乙醇(C2H5OH),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点燃
2CO2+3H2O.
(3)吸烟有害健康,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CO.
(4)在轿车的车箱内放入几包活性炭便可减少其中的异味,其原理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
性,能够吸附异味.
故答案为:(1)分子在不断运动;(2)C 2H 5OH+3O 2
点燃2CO 2+3H 2O ;(3)CO ;(4)吸附性.
13.C 1∶3 14∶3 32
224NH +3O 2N +6H O 点燃 【分析】
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水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4NH 3+3O 2
点燃2N 2+6H 2O ;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水属于氧化物;
(2)A 为氨气,氮、氢原子数之比为 1:3,氮、氢元素质量之比为14:(1×
3)=14:3; (3)A 在B 中充分燃烧生成了水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4NH 3+3O 2
点燃2N 2+6H 2O 。

故答案为(1)C ;
(2)1:3,14:3;
(3)4NH 3+3O 2点燃2N 2+6H 2O 。

14.碳酸钙 32 CO 2+C
高温2CO 化合反应
【详解】 (1)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A 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 、C 均为无
色无味的气体,D 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实验室常用含D 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 ,
单质E 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由于黑色的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的白色沉淀,碳酸钙能够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此可猜想A 是碳,B 是一氧化碳,C 是二氧化碳,D 是碳酸钙,E 应该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出的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正确,所以D
是碳酸钙,E 是氧气,相对分子质量是:16×
2=32;
(2)反应③是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 2+C
高温2CO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1)碳酸钙,32;(2)CO 2+C
高温2CO ,化合反应. 15.84%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2NaHCO 3ΔNa 2CO 3+H 2O+CO 2↑中NaHCO 3与CO 2的质量关系,可先计算出NaHCO 3的质量,再计算样品中小苏打的纯度;
【详解】
设样品中的小苏打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 3ΔNa 2CO 3+H 2O+CO 2↑
168 44
x 2.2g
168:44=x :2.2g
x=8.4g 样品中小苏打的纯度为:8.4g 10g
×100%=84% 16.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冷水 CaO +H 2O=Ca(OH)2 2254P+5O 2P O 点燃
60mL 1=350mL-50mL 5
先变大后变小到与大气压相等 吸收白烟,同时防止集气瓶内的空气因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而逸散到瓶外
【详解】
(1)白磷发生燃烧,温度需达到着火点,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
故实验过程②是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冷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 2O═Ca (OH )2.
(2)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 2点燃
2P 2O 5.
(3)根据题意,先在容积为350mL 的集气瓶中装进50mL 滴有红墨水的水,即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为350mL-50mL ;完全反应后量筒内的液体体积减少约60mL ,即被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为60mL ,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350mL-60mL 50mL =15
. (4)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后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冷却至室温后与大气压相等,故在整个实验2的过程中,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到与大气压相等.
(5)集气瓶中预先装入50mL 水,水能降低温度,故水起的作用是吸收白烟,同时防止集气瓶内的空气因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而逸散到瓶外.
故答案为(1)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冷水;CaO+H 2O═Ca (OH )2;(2)4P+5O 2点燃2P 2O 5;(3)350mL-60mL 50mL =15;(4)先变大后变小到与大气压相等;(5)吸收白烟,同时防止集气瓶内的空气因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而逸散到瓶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