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作者:黎凤仁李克奇
来源:《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第06期
伴随着新世纪的钟声,借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间文化的高度融合的东风,人类社会已经悄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背景呈现多元化,学生的学习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在呼唤教育重大变革的渴望中,他们正遭受着青春期和教育体制转型期的双重考验,阵阵痛楚毫不留情地撞击着敏感而脆弱的心房。
案例一:两天前,一位忧心忡忡的母亲打来电话,叙述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压力,她在电话那端给我读女儿的一封信,读着读着,竟哭了起来。
信中写道:“每当我放假回到家中,看到你们奔波忙碌的身影,读着岁月在你们的脸上留下的笔墨,我非常难过,也非常感动。
多想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和你们一起进步,来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
可是我越来越怕考试,怕考试后的成绩单。
妈妈,你不知道心一瓣一瓣碎下的感觉,那是怎样的一种痛……”那位母亲哭着说:“我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我希望她能健康地成长,可她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痛苦?”听到这里,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我们的孩子和家长在承受着多重的压力啊!
案例二:一学生因为多次外出玩电脑游戏,严重违反校纪,学校的处理意见是“劝退”,我就让其父先把他带回去。
那夜已过了10点,他的父亲打来电话说:“孩子在家里不吃不喝不睡觉,只是一个劲地哭,已经有两天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请老师帮帮忙,再给他一个机会。
我求求您了,老师!我也知道他的错太大了,可是他这样下去怎么是好呢?”显然,他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电话里传来了抽泣声。
想他一厂之长,在人前人后何等威风,为了儿子却流下无奈的泪水!
这两个案例中,有勤奋刻苦、积极进取,却对自己的成绩仍不满意的学生;也有思想松懈、屡犯错误的学生,而他们的家长却都在承担着一样的焦虑和苦痛!
原因分析:
(一)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生理和心理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的心理正走向成熟,他们有了自己的思考,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常会让他们产生惶惑、怀疑甚至厌恶,有的甚至绝望地想到了死。
(二)长期以来,以成绩论成功,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
虽然推行素质教育多年,但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单一的成材途径扼杀了很多青少年的成材梦想,在他们感觉升学无望的时候,便开始寻找考试升学以外的途径,红极一时的“超女”现象正是顺应了人们的这一需求而被追捧。
当今社会的发展已走向多元化,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呈多元化势态。
解决方法:
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织者、指导者的班主任,我认为应该主要从两方面来引导和帮助他们。
一、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教育,这是缓解学生的紧张困惑或其它不良心理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
1.引导学生学习青春期常识,正确认识到痛苦是生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西方成功学之父,英国伟大的道德学家赛缪尔·斯迈尔斯说:“如果幸福是认识的目标,那么,苦难就是达到这一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
”
2.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架设心灵桥梁,及时疏导学生遇到的不良心理现象以书面形式进行交流,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密切联系家长,寻求多方配合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家长的密切关注,但家长往往在教育孩子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自以为长大的孩子已经不愿意和家长交流了,有的甚至觉得父母烦琐、无能,甚至有看不起和敌对情绪。
我们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交流育儿过程中的得失,指导家长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二、正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多元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运用新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
1.评价主体必须多元化
新的教育评价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评价主体由单纯的教育行政部门转变为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甚至家长。
充分体现家校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沟通、选择和协商,使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有机
结合。
由原先的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的学生,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不再处于过去单纯的被动状态,充分体现了他们在教育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十分有利于学生不断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2.评价内容必须多样化
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对学习效果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注重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等方面的评价。
要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真正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3.评价必须注重发展性
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保证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发展性评价的关键是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重过程。
发展性评价强调给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重视对象在过程中的转变,在形成性终结性评价之前,评价主体会对评价对象指导帮助,并给以再次改正、修正的机会。
我们坚信只要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我们的学生就会多一份自信,少一点苦痛。
在这多元文化背景之下,各种思想互相碰撞,多元价值观彼此冲突,只有在多元评价体制下,学生才能享受学习和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