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衡阳市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 (共6题;共27分)
1. (4分) (2018七下·沭阳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我们平时为人处事不能心胸狭ài________,要收敛________自己不好的行为,对工作不能拈________轻怕重,对同志对人民要满腔热chén________。
2. (5分)(2019·道里模拟) 下面一段文字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
他们泱泱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珊珊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洌的寒风。
斯科特怀着不详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
3. (10分)按要求默写: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武陵春》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
(李清照《武陵春》)
③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 ,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④无意苦争春,________ 。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⑤“酒”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如唐代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与关心。
请你写出两句关于“酒”的诗句。
(课内外均可)A:________ ________ B:________ ________
4. (2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A . 中秋节
B . 元宵节
C . 端午节
D . 七夕节
5. (4分)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切________ 华________ 舍________ 觉________
6.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B . 翩翩两骑来是谁(骑马)
C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遮盖、覆盖)
D . 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指价钱)
二、阅读了解 (共5题;共61分)
7. (4分)(2018·北京) 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
下面是这封信中的部分
内容,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我们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1)这封信的作者雨果是十九世纪________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
(2)看过这封信,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发表感想。
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烧名园,掠珍宝,恬不知耻两强盗;作书信,斥罪行,仗义执言一作家。
B . 面对焚烧圆明园的卑劣行径,雨果没有一点奴颜媚骨,表现了凛然正气。
C . 读过雨果的这封信,我们仿佛仍能感受到圆明园在哭泣,在流血,在控诉。
D . 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给我们留下的课堂,它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8. (20分) (2017九上·海宁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
李叔同:世间没有不好的东西
新近因了某种因缘,和方外友弘一和尚聚居了好几日。
和尚未出家时,曾是国内艺术界的先辈,披剃以后,专心念佛,见人也但劝念佛,不消说,艺术上的话是不谈起了的。
可是我在这几日的观察中,却深深地受到了艺术的刺激。
他这次从温州来宁波,原预备到了南京再往安徽九华山去的。
因为江浙开战,交通有阻,就在宁波暂止,挂褡于七塔寺。
我得知就去看望他。
云水堂中住着四五十个游方僧。
铺有两层,是统舱式的。
他住在下层,见了我笑着招呼,和我在廊下板凳上坐了说:
“到宁波三日了。
前两日是住在某某旅馆里的。
”
“那家旅馆不十分清爽吧。
”我说。
“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
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
他又和我说了些轮船统舱中茶房怎样待他和善,在此地挂褡怎样舒服等的话。
我惘然了。
继而邀他明日同往白马湖去小住几日,他初说再看机会,及我坚请,他也就欣然答应。
行李很是简单,铺盖竟是用粉破的席子包的。
到了白马湖后,在春社里替他打扫了房间,他就自己打开铺盖,把那粉破的席子珍重地铺在床上,摊开了被,再把衣服卷了几件作枕。
拿出黑而且破得不堪的毛巾走到湖边洗面去。
“这手巾太破了,替你换一条好吗?”我忍不住了。
“哪里!还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
”他把那破手巾珍重地张开来给我看,表示还不十分破旧。
他是过午不食了的。
第二日未到午,我送了饭和两碗素菜去(他坚说只要一碗的,我勉强再加了一碗),在旁坐了陪他。
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莱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夹起一块莱菔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我见了几乎要流下欢喜惭愧之泪了!
第二日,有另一位朋友送了四样菜来斋他,我也同席。
其中有一碗咸得非常的,我说:
“这太咸了!”
“好的!咸的也有咸的滋味,也好的!”
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小旅馆好,统舱好,挂褡好,粉破的席子好,破旧的手巾好,白菜好,莱菔好,咸苦的蔬菜好,跑路好,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
这是何等的风光啊!宗教上的话且不说,琐屑的日常生活到此境界,不是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了吗?人家说他在受苦,我却要说他是享乐。
当我见他吃莱菔白菜时那种愉悦的光景,我想:莱菔白菜的全滋味、真滋味,怕要算他才能如实尝得的了。
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所缚,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如实观照领略,这才是真解脱、真享乐。
(1)文中写了作者与弘一法师之间的哪几个见面场景?
(2)结合语境,赏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很好!臭虫也不多,不过两三只。
主人待我非常客气呢!”
②碗里所有的原只是些莱菔、白菜之类,可是在他却几乎是要变色而作的盛馔,喜悦地把饭划入口里,郑重地用筷夹起一块莱菔来的那种了不得的神情。
(3)文中几个场景中,“我”的反应如何?有何作用?
(4)结合文本,说说你从中看出了弘一法师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9. (15分)阅读《知识的责任》,完成问题。
知识的责任
①知识分子应该担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知识的责任。
所谓知识的责任,既指学术责任,更指社会责任。
②担负学术责任,前提是【甲】。
这需要搜集大量的事实根据,再经过逻辑的审核,最后形成周密的体系。
从这个标准来看,建立负责任的思想是很艰辛的,需要漫长的过程,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比如在实验室做实验,受伤的人不知有多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再如去荒山沙漠勘探,因为天灾人祸而死伤的人也不知有多少。
他们不依赖空想和幻想,他们看重实验。
这便是知识的责任。
③担负学术责任,还要【乙】。
思想一旦建立之后,就应该去发表,去推进,去扩充。
发表以前,当然要斟酌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发表之后,如果没有新的发现或修正,那就应当以大无畏的精神更有力地推进它,发展它。
比如哥白尼最先发表地动学说,说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在它的周围运行,他因此受到教会的迫害。
后来布鲁诺继续研究,认可了这个思想,并极力传播,结果惹怒了教会,被处以极刑。
伽利略继起,凭借物理学的证明,发扬光大了这种学说,却为此锒铛入狱。
他们虽受尽困辱,甚至被剥夺生命,但科学思想因他们的负
责而熠熠生辉。
这便是知识的责任。
④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还应【丙】。
他们要用责任的思想照亮时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世人,否则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天赋?如何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史先哲的伟大遗留?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被称为“士”。
曾子认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有对天降大任义不容辞的态度,去担当继往开来的责任。
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
这便是知识的责任。
⑤古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知识分子?让我们互相勉励,勇敢地担负起知识的责任来,克服困难,振兴民族。
(1)
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①建立起负责任的思想
②为社会担负重大责任
③能对这种思想去负责
【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
(2)
文章第③段举了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三人的事例,请简要分析这些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本段的观点。
(3)
请在第④段横线处填写一个语句,阐明本段观点与范仲淹的话之间的联系。
10.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
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界的春风外,还指什么?
(2)
人们对“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有不同的看法:一是理解为诗抓住了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波浪滔滔的黄河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
二是认为“黄河”应作“黄沙”解释,理由是:“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
后人考证,唐时玉门关一带春天刮风多带黄沙。
你赞成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11. (12分)(2018·衢州) 文言文阅读
【甲】朱买臣(节选)
【东汉】班固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
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刈薪樵,卖以给食。
担束薪,行且诵书。
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①歌讴道中。
买臣愈益疾歌。
妻羞之,求去。
……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
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因中,给食之。
居一月,妻自经②死,买臣乞③共夫钱,令葬。
节选自《汉书・朱买臣》
【乙】越妇言
【唐]罗隐
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心也。
一旦,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
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为己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
而向所言者,蔑然无闻。
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以吾观之,矜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
又安可食其食!”乃闭气而死。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赏辞典》,有删减
(1)用原文填空。
甲文省略号处,略去了朱买臣的境遇变化,这个变化可以用乙文中“①________”一词来概括;甲文中朱买臣“置园中,给食之”的原因,乙文中有一种说法是“②________”,而朱妻认为是“③________”。
(2)乙文是对甲文中哪一内容的具体解释?()
A . 好读书
B . 不治产业
C . 求去
D . 妻自经死
(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朱妻的人生经历。
与买臣过苦日子→①________→改嫁他人→②________→上吊自杀
(4)甲乙两文或显或隐地写了朱妻之羞,请分别写出她因何而羞。
三、写作 (共2题;共20分)
12. (15分) (2019八上·凤翔期末) 综合性学习。
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
据报载,2013年全国就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
中小学生10岁以前触屏、触网的占到了61%,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上网,上网目的主要是学习、聊天交友和玩网游。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有丰富的应用程序,具有很多功能,不但可以聊QQ、发微信、欣赏影视剧,还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信息。
要学外语,可以下载相关的学习软件帮你翻译、帮你发音,还能智能的记住你的错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电脑网络对青少年进行积极影响的同时,将一些负面影响带给了青少年。
在我国现有网民
中,有78%的网民是青少年,很多人患上一种新的疾病——网络成瘾症,患这种病的人在心理上对网络产生一种强烈的依赖性,不能自拔,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诱发多种违法犯罪。
据报道,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的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为了净化网络环境,使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学校拟开展“让青春在e时代闪光”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1)为学校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为办好此次活动,学校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再设计出两个。
①举办“网上健康行”知识讲座。
②举行“绿色上网,健康成长”主题辩论会。
(3)请你以校长的身份,给学生提出两点上网的要求。
13. (5分) (2017九下·巴东期中)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
字数在700字以上。
(一)命题作文
“在校不做书呆子,居家不当小皇上,充满友爱,充满幻想,充满时尚,阳光男孩,阳光女孩,阳光下健康成长……”你们就是我们身边的阳光男孩、女孩,你们执着、勤奋、乐观、善良;你们青春、靓丽、率真、阳光……请以“阳光男孩(女孩)”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情境作文
围绕下面提供的情景要素,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暖阳遇见美好
参考答案
一、积累 (共6题;共27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阅读了解 (共5题;共61分)
7-1、
7-2、
8-1、
8-2、
8-3、
8-4、
9-1、
9-2、
9-3、
10-1、
10-2、
11-1、
11-2、
11-3、
11-4、
三、写作 (共2题;共20分)
12-1、
12-2、
12-3、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