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时间关系公式 x=v0t+12at2,可得质点的初速度 v0=5m/s,加速度 a=2m/s2。选项 A 正确;将 t=1s
代 入 , 求 得 x=6m, 所 以 第 1 秒 的 位 移 是 6m, 故 B 错 误 ; 任 意 1s 内 的 速 度 增 量 :
பைடு நூலகம்
△v=at=2×1m/s=2m/s,故
5
力的 3 倍,在粗略估算中,把运动员当做质点处理,为了保证运动员的人身安全,池水深度 至少为(不计空气阻力)( )
A. 5 m B. 3 m C. 7 m D. 1 m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水深 h,对运动全程运用动能定理 mg(H+h)-Ffh=0,即 mg(H+h)=3mgh,得 h =5m。故选 A。 【点睛】本题是两个过程的问题,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解比较简便,也可以分两段进行 研究. 10.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80 kW,它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20 m/s, 那么汽车在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阻力的大小是( ) A. 8000N B. 4000N C. 2000N D. 1600N 【答案】B 【解析】 分析:汽车在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和汽车的牵引力大小相等, 由 P=FV=fV 可以求得此时汽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 解答:解:汽车匀速运动,说明汽车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此时汽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和汽车
C. 该物体在第 1s 末的速度为 3m/s
D. 该物体在任 1s 初的速度比前 1s 末的速度大 3m/s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等于 3m/s2,说明速度每秒变化 3m/s
解:A、B、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等于 3m/s2,说明速度每秒中增加 3m/s,也就
A. t2时刻火箭到达最高点,t3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B. 火箭在t2~t3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大于重力加速度 C. 火箭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 D. t1~t2时间内火箭处于超重状态,t2~t3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D 【解析】 【分析】 (1)v-t 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 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2)判断超重失重的方法是: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方向向下,物 体处于失重状态. 【详解】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即为运动过程中的最大位移,由图可知当速度等于零时,位移 最大,火箭处于最高点,即 t3 时刻到达最高点,故 A 错误;火箭在 t2~t3 时间内没有燃料 燃烧,又不计空气阻力,故火箭只受重力,所以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故 B 错误;v-t 图 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由图可知火箭在 0~t1 时间内的加速度 小于 t1~t2 时间内的加速度,故 C 错误;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方 向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由图可知,t1~t2 时间内加速度为正,向上,所以火箭处于超 重状态,t2~t3 时间内加速度为负,向下,所以火箭处于失重状态,故 D 正确。故选 D。 【点睛】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 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加速度正确判断物体是超重还是失重状态,能根据图 象读取有用信息. 9.如图所示,假设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从 10 m 高处的跳台跳下,设水的平均阻力约为其重
根据平衡条件,有:N=mgcosθ;f=mgsinθ;由原卡位 4 调至卡位 1,角度增大,则静摩擦 力增大,根据三力平衡的特点可知,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变大。故 D 错误;故选 C。
4
8.某校科技兴趣小组观察“嫦娥二号”的发射过程后,用实验来模拟卫星的发射。火箭点燃 后从地面竖直升空,t1时刻第一级火箭燃料燃尽后脱落,t2时刻第二级火箭燃料燃尽后脱落 ,此后不再有燃料燃烧。实验中测得火箭的v−t图像如图所示,设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全 过程中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推力大小恒定。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6.如图所示,轻绳 OA、OB 和 OP 将一只元宵花灯悬挂在 P 点,花灯保持静止.已知绳 OA 和 OB 的夹角为 120°,对 O 点拉力的大小皆为 F,轻绳 OP 对 O 点拉力的大小为( )
3
A. F B. 2F C. 3F D. 2F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 O 点受力分析并由平衡条件可知,OP 绳的拉力等于 OA 绳与 OB 绳的拉力的合力, 由于 OA 绳与 OB 绳的大小相等,夹角为 1200,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力的合力为 F, 即 OP 绳的拉力为 F,故 A 正确。 7.手提电脑散热底座一般设置有四个卡位用来调节角度。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电脑放在散 热底座上,为了获得更好的舒适度,由原卡位 4 调至卡位 1 增大倾角如图乙,电脑始终处于 静止状态,则
是说任一秒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 3m/s,所以 A 错误,B 正确.
C、假设物体初速度为零,那么第一秒末的速度为 3m/s,但是题目并没说明初速度是多少,
故 C 错误.
D、该物体在任 1s 初的速度和前 1s 末的速度是指同一时刻速度,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是对物理中基本概念的考查,这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基本知识一定要掌握牢固
的牵引力大小相等,由 P=FV=fV 可以求得 f=
N=4000N,所以 B 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就是对功率公式的直接的考查,题目比较简单. 11.甲和乙两个物体同地做同向直线运动,他们的位移 s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则在 0~t1 时间内,
6
A. 甲的速度始终比乙的速度大 B. 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C. 甲始终在乙的前面,直到 t1 时刻相遇 D. 0~t0 时间内,甲在乙的前面,t0~t1 时间内,乙在甲的前面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s-t 图像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可知 0-t0 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在 t0-t1 时 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故选项 A 错误;在 0-t1 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故甲的平均速度 等于乙的平均速度,选项 B 正确; 由图像可知,甲的位移始终大于乙,故甲始终在乙的前面,直到 t1 时刻相遇,选项 C 正确; 0~t0 时间内,甲在乙的前面,t0~t1 时间内,甲仍然在乙的前面,选项 D 错误;故选 BC. 考点:x-t 图像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 x-t 图像的物理意义;关键是知道图像的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移,图 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 1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x = 5t + 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 位),则该质点( ) A. 初速度为 5m/s B. 第 1 s 内的位移是 5 m C. 任意 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2m/s D. 前 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7 m/s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对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 x=v0t+12at2,即可求得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求 出前 2s 内的位移之后,与时间相比即可求得平均速度.速度增量根据△v=at 求解. 【详解】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x=5t+t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A. “20km”指位移 B. “20km”指路程 C. 车辆过此路段瞬时速度为 120km/h D. 车辆过此路段用时 15min 属超速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位移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是轨迹的长度;瞬时速度是指某一时刻或者 某位置的速度.
1
【详解】“20km”指路程,选项 A 错误,B 正确;车辆过此路段的平均速度不超过 120km/h,
3
3
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1:3:5 可知当物体下落时间为t时,距地面的高度为8x,C 对;
3
9
5.一物体 m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粗糙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 m 受到的
力是( )
2
A.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关键要按照顺序找力,要找受到的力,每个力都要能找到受力物体,有时 还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受到的力. 【详解】物体在惯性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对物体受力分析,重力竖直向下,斜面对物 体的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和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所以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 【点睛】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求解力学问题的一个关键,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全 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通常可按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 (1)明确研究对象,亦即是确定我们是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隔离物体分析.亦即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 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并将这些力一一画在受力图上,在画支持力、压力和 摩擦力的方向时容易出错,要熟记: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垂直,摩擦力 的方向一定沿着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 (3)分析受力的顺序:一重、二弹、三摩擦,沿接触面或点逐个去找.有时根据概念或条 件与判断. 本题可按照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对物体受力分析.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10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每小题 3 分;第 11~15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 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某场班级足球赛在 16 时 20 分正式开始,甲班经过 30 分钟的顽强拼搏,终于攻入了一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 时 20 分”和“30 分钟”均指时刻 B. “16 时 20 分”和“30 分钟”均指时间间隔 C. “16 时 20 分”是指时间同隔,“30 分钟”是指时刻 D. “16 时 20 分”是指时刻,“30 分钟”是指时间间隔 【答案】D 【解析】 “16 时 20 分” 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指时刻,“30 分钟”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 离,指时间间隔,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点睛】正确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2.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的原理是通过测量车辆经过两个监控点之间的时间来判断是否超速 .如图所示为某一 20km 路段的区间测速标志,该路段限速 120km/h。则
选项
C
错误;车辆过此路段用时
15min,则平均速率为v
=
x t
=
20
1 km/h
4
=
80km/h
<
120km/h

故不属超速,选项 D 错误;故选 B.
3.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 3m/s2,这意味着
A. 该物体在任 1s 末的速度是该秒初速度的 3 倍
B. 该物体在任 1s 末的速度比该秒的初速度大 3m/s

4.一物体从高 x 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 t 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 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
间为 t 时,物体的速度和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
3
A. v,x
39
B. v,x
99
C. v3,89x
D.
v,
9
3
3x
【答案】C
【解析】
由 v=gt 可知当物体下落时间为t时,物体的速度为v,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
A. 电脑受到 4 个力的作用 B. 电脑受到的合力变大 C. 散热器对电脑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D. 电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笔记本电脑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电脑处于平衡状态,合力始 终为零;故 AB 错误;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是支持力和静 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可知散热器对电脑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故 C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