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及吸收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
变蓝
3 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
变蓝,但比2号试管颜色浅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五.得出结论: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及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的 作用都有关系
淀粉
牙齿咀嚼舌的搅拌
唾液
麦芽糖
六、讨论与交流:
1、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属于物理性消化 • 唾液的作用属于化学性消化
右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据图填写
有关结构名称,并回答问题:
1、食物通过消化道各器官的顺序是
: → → → →十二指肠
→ → →→ 。
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
所是 它开始的一段叫

3、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
器官是 。
4、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是_____、
_____、_______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二.作出假设 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

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
馒头在口腔内的变化
提示: 1. 设计一组实验,有的只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
的只探究唾液的作用,有的既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 探究唾液的作用。
2. 注意唾液的收集方法。 3. 口腔的温度大概是37℃。 4. 淀粉是没有甜味的,淀粉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是有甜味 的。 5. 淀粉遇碘变蓝,但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与 2毫升清水 搅拌混合。
馒头小块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放入37℃左右的 温水中5—10分钟
各加2滴碘 液,摇匀
1.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2.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 变化?原因是什么?
四、实施计划,观察并纪录实验现象
1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不变蓝
(1)若以A和B为一组实验,则实验目的是 探究淀粉的分解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
(2)若以B和C为一组实验,则实验目的是 探究淀粉的分解与唾液中的淀粉酶有关 。
(3)若以B、D和E为一组实验,则实验目的是
探究淀粉的分解与适宜的温度有关
(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中含有 淀粉,酶可以消化 ;唾淀液粉中的
【达标反馈】
1.口腔内的唾液里含有的消化酶是( A)
A.淀粉酶
B.蛋白酶
C.麦芽糖酶
D.各种消化酶
2.细细咀嚼米饭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到甜味,
这是因为(B )。
A.米饭本来是甜的
B.米饭中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C.米饭中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D.米饭中部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3.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 根据实验设计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实验证明:
• 脂肪和蛋白质在口腔中不被消化。 • 淀粉只有部分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
了麦芽糖。 • 麦芽糖还需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吸收。
结论:口腔只具有初步消化的作用
生活温馨提示: 1、吃饭要细嚼慢咽。 2、不要把饭和汤混在一起吃。 3、不要边吃饭边喝饮料酒水。 4、饭凉了要加热再吃。
馒头碎屑与2毫升 唾液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与2毫 升清水搅拌混合。
思考: 各试管分别模拟了 口腔的什么作用?
馒头小块与2毫 升唾液不搅拌。
馒头碎屑与 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馒头碎屑与 2毫升清水 搅拌混合。
馒头小块与 2毫升唾液 不搅拌。
放入37℃左右的 温水中5—10分钟
试管为什么要放入 37℃左右的温水中?
慢慢咀嚼馒头,为什 么会感觉到有点甜呢?
食物进入消化道,会有哪些变化呢?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
(牙齿)、(舌 )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一.提出问题: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
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 ➢ 如果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 ➢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发挥作用所淀需粉的酶条件是 和
。 37 ℃ 保持活性
(5)A和E可否构成一组科学的对照实验? 不可以。
谢谢观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